低碳经济视角下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研究

时间:2022-09-09 08:57:28

导语:低碳经济视角下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低碳经济视角下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研究

摘要: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并成为各国政府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内涵,而后分析重庆市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情况,并得出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重庆市发展低碳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重庆市

自有人类活动开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变因此逐步上升,排放重点从最初的以生活碳排放为中心,转向以生活和生产并重,再发展到以生产碳排放为中心的模式,且排放总量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较强的关联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两个规律:一是碳排放的倒U型曲线,这种倒U型曲线显性的表现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既表现在碳强度上,又表现在碳排放总量上,且碳强度的峰值点要比碳排放总量的峰值点先出现。二是碳生产率的正U型曲线,表现为碳生产率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逐步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正U型关系,且碳生产率的最低点恰好是碳强度的峰值点。

1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内涵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并成为各国政府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碳排放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对低碳经济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英国环境学专家鲁宾斯德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创新制度框架、政策措施,促进节能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1]。低碳经济是一种减少传统高碳能源消耗,积极发展低耗能产业的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产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消费的低碳化。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负责任大国,中国在世界减排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不仅有碳排放总量的约束,也有减排路径和技术性约束。而重庆市作为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近年来始终占据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于低碳经济问题更多的关注生产过程的低碳化,即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的路径、产业结构等对碳排放的影响。产业结构也称为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结构,即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结构。本文研究的产业结构是指重庆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产业,以及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路径对碳排放的影响。

2重庆市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分析

2.1重庆市产业结构分析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工业园区日趋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但高耗能和高排放的产业较多的第二产业占比仍然较高,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且其占比到2008年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占比。如图1所示,重庆市自2005年起的近10年来,GDP总量不断提升,从2005年的463.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061.03亿元,且GDP的增速近三年都超过10%,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水平居前位,2014年,重庆市人均GDP达到了4.78万元/人。重庆市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增加十分迅速,结构也随着二三产业总产值的增加而不断调整,2005年第二产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1%,而到了2014年这一占比增加至45.7%;2005年第三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5%,而到了2014年这一占比增加至46.78%,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占比。2005-2014年这10年间,重庆市的高碳排放、高耗能特征明显的第二产业比重先下降,后又有所回升,而低耗能、低碳排放特种的第三产业比重小幅波动后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比,重庆的比重仍然较低。从产业结构的碳排放强度来看来看,工业和建筑业是碳排放大户。尤其是其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产业部门2010年碳排放量均超过100万吨,属于高碳产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建筑、仓储和邮政业及生活消费部门等的碳排量较高。

2.2重庆市能源消耗分析

随着我国的产业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转型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不断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随之而来的大量高能耗产业,也因此集中在西南地区的重庆及其周边。这些产业的布局不仅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在特殊地形的影响下,也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与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发达城市相比,重庆市工业产品大多属于装备产品及处于需求前、中端的资源型产品,由于知识和技术的附加值相对较低,造成单位产出能源消耗强度大的局面。重庆市能源消耗总量近10年来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二产的能源消耗量较高,2013年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占总消耗量的75%,2014年为79.72%。重庆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碳排放总量及强度都有所提高,尤其是三次产业中的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高强度的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重庆市的碳排放规律可总结为为:一是碳排放总量呈逐年上升,碳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二是工业碳排放量占比大,但工业碳排放强度逐年递减。重庆市的工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趋同,都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三是碳排放源主要来自原煤消费。从重庆市的能源消费结构看,长期以来,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平均占比为70.2%。自1996年起,煤炭消费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60%以上,2002年以来,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又呈增长的趋势,在70%附近徘徊。同时,伴随重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增多,石油消耗量增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较大,尽管重庆与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汽车保有量还有上升空间,且石油的消费比例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逐步调整出行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生活方式。

3低碳经济背景下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建议:(1)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步伐,积极发展低碳农业。重庆市的农业发展注重特色,有良好基础,尤其从五大功能区的角度看,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生态基础良好,农业基础也较高,可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快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增加农业固碳减排,通过农业的碳汇作用降低碳排放量。(2)注重功能区的差异化减排路径。制定较为详尽的分功能区和分领域、分行业,并细化到重点企业和重要区域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规划。在五大功能区实施“统筹降低能源活动碳排放水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各个层面推进低碳技术,整体提升市民低碳素养”的共同减排途径,及在“都市核心区以建筑、交通及服务业为核心降碳,城市拓展区和发展新区以建筑及工业为核心降碳,大生态区以保护生态提高碳汇为核心降碳”差异化的碳减排路径框架下,制定较为详尽的分功能区和分领域、分行业,并细化到重点企业和重要区域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规划。设定五大功能区不同的减排路线图,确定重点减排技术与工作流程。(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然要依靠第二产业,尽管二产中高耗能的产业较多,但是应着重加快改造和提升生产工艺,运用先进的减排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实现循环发展;同时,对于服务业的发展,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升,服务业的占比将会大幅度增加,在这个发展和服务业比重增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传统的高耗能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和对新兴的、低碳的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着重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城乡的生活服务业。(4)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性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庆抢占经济制高点的关键,重庆市确立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特征,为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且具有节能环保、低能源消耗、成长潜力巨大等特点,具体包含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物联网、机器人、石墨烯和纳米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页岩气、MDI一体化、生物医药、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和一批重点项目。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有效缓解重庆市因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碳排放量过高的问题,共同实现重庆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低碳转型。

作者:王路云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参考文献:

[1]牛文元.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J].中国科技奖励,2009(3):19-20.

[2]陈诗一.新常态下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4):94-99.

[3]吴显亮,李洪亮,吕秀丽.低碳经济视阈下黑龙江垦区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