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造型设计教学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5-05 03:56:37
导语:产品造型设计教学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走出去构想战略的提出,以及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未来一段时期,珠三角产业发展的定位是: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要实现这些规划必须要有一批与之相适应的设计人才,如何培养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性设计人才就摆在高校人才培养规划上来了,本文结合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教学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索,并根据自身条件提出了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办法。
关键词:设计教学;区域经济;研究与发展
一、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未来一段时期,珠三角产业发展的定位是: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珠三角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率先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珠三角制造业总体上呈现出“两走廊、多基地”的发展格局,形成了珠江口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珠江口西岸的优势传统产业走廊,以及各具特色的装备、汽车、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基地,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四市制造业产值占珠三角的80%.服务业总体呈现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多点集聚发展态势,两个核心城市服务业产值占珠三角的60%.现代农业总体呈现非均衡分布状态,广州、肇庆、佛山、江门、惠州等地农业产值占珠三角的85%以上。三次产业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分工协作体系初步形成。城市之间竞合关系逐步确立,初步形成了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强化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产业的优势互补与合理布局。广佛肇经济圈以广州为中心,重点布局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深莞惠经济圈以深圳为中心,重点布局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珠中江经济圈以珠海为中心,重点布局发展以重大成套装备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依托优势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大经济圈适度布局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中心城市在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和功能提升中的核心作用。广州依托国家经济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优势,着力打造国际产业服务中心;深圳依托经济特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优势,着力打造国际产业创新中心;珠海依托经济特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市的优势,着力打造国际重大装备制造业中心;佛山、东莞依托制造业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国际产业制造中心;惠州依托大石化优势,着力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中山、江门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肇庆依托区位优势和国土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和重大装备制造配套基地。
二、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需求的人才的现状
随着珠三角的发展与经济转型企业需要产品创新性设计人才,科技型人才,技能型等人才。珠三角企业要从产业链的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向中高端技术资本密集型、从加工生产向研发设计转型,离不开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推动。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进入不仅仅能够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够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还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外观造型的变化,更新换代,最后,还能够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在珠三角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加快优化升级新阶段,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产品创新型人才,对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提升、效益增加至关重要,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决定性及保障性作用。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未来一段时期珠三角产业发展的定位,在产品设计方面重点发展智能型家居产品设计、家用制冷电器具设计、家用空气调节器设计、家用通风电器具设计、家用厨房电器具设计、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设计、新型平板显示器设计、能源器具设计、照明器具设计等。其中,家用制冷电器具设计、家用空气调节器设计、家用通风电器具设计、家用厨房电器具设计应朝家居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解决家电产品与家居装饰有效结合以及家电产品节能环保的问题;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应朝人性化方向发展,满足消费者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消费诉求;平板显示器重点在外观造型设计、材质选择、色彩方案搭配以及产品结构设计方面融入创意元素,实现产品的功能提升和价值增殖。另外,一些传统产业如皮具产品、珠宝首饰产品、家具产品等都需要提升档次。正因为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定位及未来的发展,企业需要大批与之相适应的的设计开发人才,如产品调研、产品设计策划、产品结构设计、产品方案设计、产品包装、产品展示等设计创意类人才。目前在珠三角区域,具有国际视野,引领国际设计潮流的设计大师极度缺乏,真正掌握产品外观设计与产品内部结构设计的设计师也比较缺乏,很多企业热衷于抄袭国外企业的产品,设计师也将就企业老板走模仿的路,所以很多企业无法走出独立设计与开发的道路,更无法走向世界。随着国家高层的重视,以及党中央一带一路的推进,我们的企业必须要面向国际,向世界输出中国制造、中国设计。企业需要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创新观念,还要具备良好设计技能的产品设计创意类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较好的造型能力,能够熟练掌握手绘产品设计草图,产品设计效果图,熟练的电脑二维、三维效果图表现能力,还要懂得产品的材料,产品的结构等。另外还要懂得消费者心理,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及技巧。这些就是企业对产品设计开发创业人才的需求。
三、目前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及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高校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特别是与企业衔接的校企合作等工作还不是很好,造成了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以及企业的需要。学校培养的学生到毕业的时候去找工作,企业不是说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就是说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不适应企业,企业需要的人才找不到。这样就形成了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才这样的错位模式,其原因在哪?据资料显示目前广东110所大专院校已有40余所院校开办了工业设计或者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但是大部分是近些年开设的,无论从师职还是设备上都不是很完善的,很多学校都没有建立模型实训室,即使有实训室,但是确少设备,很难实现产品设计从设计构思到草图、效果图,再到产品模型的转换,这样就很难比较直观的体验产品设计的真实效果与感受。课程与区域经济结合不够紧密,与企业也缺少联系,校企合作联系更少,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产品创新的理念,这些也是与整个大环境一样,不重视知识产权,抄袭成风,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合作,嫌麻烦。另外学校寻找合作的企业也不够积极主动,因此,造成校企合作较少,成效不够理想。另外,学校在师资方面也缺少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教书,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上是没有底气和说服力的,比如对产品的结构,材料,生产制造工艺流程不了解,这样在指导学生就没有实际经验,只能够是纸上谈兵。学校培养的学生要么是蜻蜓点水,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通,要么是只学一门,看上去很专业,其实到了企业适应能力比较差。学校苦于没有很好的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国际交流的进一步,以及遵守世贸协定,打击假冒抄袭,国家必须重视知识产权,只有创新才是一个民族走在世界前沿的必由之路。不会落后挨打,受制于人。
四、改变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探索
鉴于以上的状况,我们欣喜的看到一部分高校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进行了一些探索模式的教学改革。如广州美术学院的工作室制,广东轻工学院“创意工场”模式等。
1、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模式针对上面所讲的情况,广州美术学院进行了一个比较大的改革,改革中间就是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叫“工作室制”,一个是叫“课题制”,那么所谓的“工作室制”,主要是针对广东的一些突出的产业领域,在2010年的时候在工业设计这个板块中设立了八个工作室,每一个工作室都和特定的产业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说工业工程是专门定位在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如设备,家电,信息电子类产品的这种设计人才的培养上;生活设计工作室主要是针对家具这种低技术的,大量使用的,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小产品创新设计;家具工作室是完全针对家具产业,广东的家具产业在全国是独占鳌头的;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是专注于汽车人才的培养,像广州已经在全国成为一个汽车制造和研发的中心;那么交互设计工作室,在开始的时候更多的是与互联网行业有关系,但现在已经逐渐在向硬件制造业,软硬件交互这种人才的培养上发展;还有诸如公共与娱乐服务产品设计,是面对这种城市化的发展,公共场所大量的需要的一种具有服务特点的一些产品的设计研发;还有整合饰品,和服装有密切关系的一些装饰性,佩戴性的,比如说首饰,不会去做传统的什么金、银贵金属的首饰,而是关注在现代化的批量化生产上,流行饰品的人才的培养上。“工作室制”用两年的时间,让学生关注在特定的专业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培养,通过了解这个行业的市场规律,企业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等等,这样的因素,让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得到提升,这是第一个属于改革性的方面。第二个就是“课题制”,这个“课题制”是在两年的工作室教育中,做企业的研发课题,不是解决企业当下的市场,而是面向比较近的未来,比如说一两年以后,两三年以后,或者说更长远一些的研发课题,带入到教学中来。在这个过程中间,一些企业的设计总监,资深的设计师,都会参与到教学中来,把最新鲜的科技、生产、市场的信息带到课堂上,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包括企业的设计主管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完成了能够给企业的创新作为重要的启发和参照的作品。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让学生了解了企业,让企业也可以认知学生,所以一些优秀的学生在“工作室制”和“课题制”的教学过程中就已经被企业签约,他们毕业以后,可以“无缝链接”进入到企业。
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工场”教学模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学院是一个规模比较大,学生人数比较多,专业比较多,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艺术学院,在多年的教学探索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适应自己的教学模式,即艺术设计学院校内实训平台“创意工场”,在“创意工场”里引入企业文化,构建职场真实环境,按照中型设计公司工作流程和岗位需要标准建设,集理论区、创意设计区、设计制作区于一体。做到“专业课堂就是设计公司,任务就是企业真实项目,指导教师就是设计主管,学生就是设计师,课堂作业就是项目成果”,建成了“艺术设计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包括:平面设计工作室、产品设计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装饰艺术设计工作室、服装设计工作室及数码艺术设计工作室等。在“创意工场”内的教学过程由“传输式”的被动讲授转变为“影响式”的互动启发,并结合由模拟项目向真实项目的过渡;学生在设计实践中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代练,使学生由入门新手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能手。
五、结合实际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除了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外还有没有其他模式?答案还是有的,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在这方面做了尝试与探索,广州涉外学院的学生既没有广州美术学院学生的素质,也没有广东轻工学院较好的教学条件,再加上各种原因,教学条件和实力无法与老牌的公办学校比,所以我们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吸收国内外各高校工业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办学经验,走一条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2+1校企混合教学模式”。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把3年学习分为2个阶段,即前2年为一个阶段集中时间在学校把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设计课都学完,后1年为一个阶段(即5-6学期进入企业实习),第五学期就开始进入相对应的企业进行实习至第六学期。因为原本我校第五学期后半学期及第六学期就要去企业实习,所以我们干脆从第五学期开始就进入企业实习,这样更连贯。因为企业有比较先进的设备,有专业很强的师资,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学校因为没有场地没有设备,没有师资等问题。我们根据广州附近及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群,主要安排同学们去家具公司,珠宝首饰公司,皮具生产公司,家电等企业,因为广州市、佛山市、深圳市及珠三角一带有大量的家具、珠宝首饰、皮具、家电及数码产品企业,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特点选择相关的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习,教师下企业辅导。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环境集中把基础理论,专业技能(手绘、电脑设计等),专业方向设计课学完,后面集中到企业边工作边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好与专业相对应的企业。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珠三角地区联系了不少的企业,与这些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在企业实习,毕业的时候可以直接留在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既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计,企业也可以找到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使教学与生产无缝接轨,有力的促进教学与生产结合,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结果。
六、结语
通过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1、改革课程设置,使课程的教学与本区域的行业与企业更适应,解决了长期困扰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分离的困境,解决企业对产品创新设计人才的需求。
2、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从而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培养企业用得上的设计人才。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产品设计思维,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加强动手能力,掌握企业最先进的设计。使学生毕业就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并且毕业就能够适应这些工作,很好的促进教学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使教学与区域经济较好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更好的为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建设做出贡献,使教学与生产互动性更好,教学效果更好。
作者:聂晋秋 单位: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童慧明-广东工业设计教育的战略重构-2010珠江国际工业设计教育论坛论文集《工业设计教育新机遇》.
[2]彭亮-国际视野,本土实践—珠江三角产业背景下高职教育家具设计专业的改革与探索-2010珠江国际工业设计教育论坛论文集《工业设计教育新机遇》.
[3][英]保罗?罗杰斯[英]亚历克斯?米尔顿-国际产品设计经典教程.
[4]陶涛、刘壮青-家具设计与开发.
- 上一篇: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下一篇: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