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附加值竞争力评估方式

时间:2022-08-04 04:35:09

导语:技术附加值竞争力评估方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技术附加值竞争力评估方式

一、问题提出

目前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常用优良指标,以进出口数据法指标如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和竞争优势指数(CompetitiveAdvantage,CA)等为主,但它们的使用隐含了这样一个前提假设:产业内各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相同,因此以贸易规模为基础的计算和比较可以显示竞争力状况。然而实际情况是即使同属高技术产业,产业内各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也有显著不同,例如在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中,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技术附加值,要比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通讯设备高得多。如果不结合技术附加值对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可能两个RCA和CA值都很高的国家,产业内贸易状况是:甲国长期进口高技术含量的电子通讯产品、出口低技术含量的电子通讯产品,而乙国长期出口高技术含量的电子通讯产品、进口低技术含量的电子通讯产品,于是这两国在该产业“量”的国际竞争力相等的情况下,“质”的国际竞争力存在重大差异!近年来,中国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迅猛增长。到2009年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微型计算机、手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的产量,分别占全球60%、50%、48%、80%、85%左右,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以上①,不管从出口规模还是出口增长率来看,中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都已成为世界第一。这些数据能否证明中国的电子通讯设备产业已经具有了世界第一的国际竞争力?是否意味着中国的该产业已在国际生产中居于最高地位和水平?由于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既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即不仅产品附加值高、获利空间大,而且产业关联度高,能大幅促进就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因此研究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同时它还是一个良好的理论检验样本,在融入产业内各贸易品的不同技术附加值之后,可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量”和“质”进行探索性研究和对比分析。

二、分析方法与研究设计

1.经典的进出口数据评价法及本文选用的指标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代表性的释义有MichaelPorter(1990)、DaleJorgenson(1992,2000)、PaulKrugman(1994)、金碚(1996,2002)、任若恩(1996,1998)、赵彦云(1996,2002)、裴长洪等(2002)。本文所指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由系列具有相似属性的产品聚集而成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市场占有率,及其间接反映的一国该产业的生产率和利润率。简而言之,产业国际竞争力便是指一国某产业所表现出来的高的生产率、大的市场份额和强的盈利能力。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非常多,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类: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生产率指标评价法、进出口数据评价法、利润率指标评价法,这四类方法正好针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同层次而进行,分别是:基础层次———产业环境、第二层次———产业生产率、第三层次———市场占有率、最高层次———产业利润率,四个层次分别是竞争力的来源、竞争力的实质、竞争力的表现和竞争力的结果。进出口数据评价法因指标设计简洁清晰、数据来源准确易得而受到广泛应用,最常用的指标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国际市场份额(IMS)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②由Balassa(1965)提出,该指标的优良性质体现在它不仅可以进行某产业相对出口优势的自身纵向比较,而且可以和其他国家的该产业及本国的其他产业进行有效的横向比较———这是很多指标所不具备的重要特性,源于RCA的取值由该产业出口、该国总出口、世界该产业出口、世界总出口四个因素决定。然而,由于该指标仅考虑出口因素而不考虑进口和国内市场因素,因此评价的实际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用它来表征产业国际竞争力会存在内需大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被低估、加工贸易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被高估等问题,Koopmanetal.(2008)和江小涓(2010)、陈立敏(2010)都曾指出这一点③。在弥补进口因素、替代RCA指标来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有以下三种主要做法:一是采用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①,由Vollrathetal.(1988)在RCA指标基础上建立,张金昌(2002)曾应用该指标对中美两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二是采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etExport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NERCA)②,它由Balassa(1989)自己对RCA指标进行改进而提出,彭羽(2009)曾在评价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市场竞争力时应用该指标替代RCA指标。三是采用显示性竞争力指数(RevealedCompetitiveness,RC)③,由Vollrath(1992)在前面研究基础上继续提出,毛日昇(2006)曾应用该指标评价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这三种指数都在出口基础上结合了进口因素,但它们之间又有一些不同:CA指数在形式上和RCA指数一致,RC指数则采用了对数形式;NERCA指数仅应用本国进出口数据而不考虑世界进出口状况,所以只能进行和本国其他产业的比较而不能进行别国比较。因此,本文采用CA指数和RCA一起作为第三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指标。

2.创新性的显示性技术附加值方法及本文采用的指标

技术对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于技术如何衡量的问题,关志雄(2002)提出了技术附加值换算方法,在“附加值越高的产品,越是来自高收入国家”的前提下,用出口国人均GDP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世界市场上该产品各出口国的份额),来表示个别产品的附加值。樊纲等(2006)进一步完善了贸易品的技术结构分析方法,提出了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RevealedTechnologicalValue-added)赋值原理,将权数选择为世界各国该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从而修正了各国因产品出口规模不同导致的计算偏差。具体方法是,对某一特定产品,选取所有RCA指数为正的国家,用这些国家人均GDP的加权平均值来代表该产品的显示性技术附加值。每个国家的权重用该国该产品的RCA在这些被选定国家RCA总和中的比例来确定。显然,如果该国该产品的RCA为0,则其权重也为0。杜修立、王维国(2007)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产品技术含量的新测度指标。考虑到各国产品的对外贸易倾向不同会造成贸易份额与生产份额的差异,他们认为对各国人均收入水平进行赋权的权数,宜采用各国在该产品世界总产出中的份额,而不是在世界总出口中的份额。刘钻石、张娟(2010)应用显示性技术附加值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水平进行了测定。该文选取世界出口前50强的数据来代替世界所有国家的数据,使数据搜集和计算更为简便可行。同时该文构建了技术含量指数(TechnologyContentIndex,TCI)和相对技术水平(RelativeTechnologyLevel,RTL)指标,前者旨在抵消国家间出口规模和出口倾向不同带来的影响,后者目的是计算一国的整体技术水平以进行国别比较。本文采用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方法,以RCA指数占全部选定国家的比例为权重,用人均GDP的加权平均数表示技术附加值,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产业技术高度水平(TechnologyLevel,TL),作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质”的评价指标,进行第四部分的对比实证分析。

三、产业国际竞争力“量”的评价

1.研究样本

选取电子通讯设备产业作为研究样本,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该产业的高技术属性和战略重要性。电子通讯设备产业不仅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命脉的基础性产业,对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也都属于具有重大意义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它不仅产品附加值高、获利空间大,还能大幅促进就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二是中国该产业的外向性和高速增长性。到2009年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2011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112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1.0%;其中出口6612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国出口额的34.8%,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1.9%①。产业竞争力的强弱由一个个具体企业的竞争力组合而成。电子通讯设备产业拥有一大批知名跨国企业,这是我们建立对一国该产业竞争力初步认识的基础。资料显示,世界著名的电子通讯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如表1所示。本样本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对应二分位行业代码C40“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因本文主要应用对外贸易数据,故选用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数据库为原始数据来源,其七类贸易品中的一类即为办公及电信设备,下属:①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②通讯设备;③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三个子产业。根据近几年世界各国该产业的进出口规模,选取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等五个最大产业规模和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作为参照,进行国际比较。国际比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出口规模和出口增长率,显示出口竞争力的RCA指标和显示国际竞争力的CA指标,以及第四部分中融入技术附加值的产业技术高度水平(TL)比较。

2.电子通讯设备产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评价

(1)出口规模。2009年,中国出口贸易额为6928.81亿美元,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26.19%,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香港仅次于中国,出口贸易额为2751.68亿美元,在世界总额中占比10.40%。美国的出口贸易额为2253.04亿美元,位居中国香港之后,排在世界第三位,在世界总额中占比8.52%。新加坡的出口贸易额为1930.27亿美元,以7.30%的世界出口占比而位于世界第四位。此外,日本该产业的出口贸易总额为1574.09亿美元,占比5.95%;韩国的该产业出口贸易总额为1544.27亿美元,占比5.84%。从出口规模来看,六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依次为:中国、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

(2)出口增长率。回顾20年前,1990年中国电子通讯设备产业的出口额为62.52亿美元,中国香港为257.72亿美元,美国为1033.16亿美元,新加坡为384.69亿美元,日本为1340.63亿美元,韩国为286.78亿美元。因此1990到2009年的20年间,中国的出口规模增长了110倍,中国香港增长了9.68倍,韩国增长了4.38倍,新加坡增长了4.02倍,美国增长了1.18倍,日本增长了0.17倍。所以就出口增长率来说,六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依次为:中国、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美国、日本。

(3)出口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如表2所示,根据表征出口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2009年六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为: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韩国、日本、美国。根据表征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2009年的排名依次为:韩国、新加坡、中国、日本、中国香港、美国。由此可见,就出口规模和出口增长率而言,中国电子通讯设备产业均处于世界第一;由RCA和CA指示的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来看,中国该产业均处于世界第三的地位。

3.分别评价下属三个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我们细化到子产业层次,深入分析电子通讯设备产业的各国国际竞争力状况。计算了三类子行业的RCA和CA值发现:中国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子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均为世界第一(见表3),通讯设备子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排名第一、国际竞争力排名第二(见表4),即中国在这两个子产业上都表现出明显竞争优势。但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子产业上,中国却表现出明显的劣势,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排名均居末位(见表5)。与此相反,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在前两子产业中处于明显劣势,但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中却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4.“量”的评价中存在问题和改进思路

由此看来,即使同为中国电子通讯设备产业,下属各个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仍存在很大不同,在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通讯设备两子产业竞争力都很强的同时,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子产业的竞争力却较弱。不仅中国如此,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也存在各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著差异。这说明即使按照现有的产业分类口径属于同一个产业,其中各类产品的生产技术、使用要素仍有显著不同,因此各国的生产优势也有差异。如果同一个高技术产业内部的各产品,还有高技术含量和低技术含量之分,可能两个该产业CA值一样高的国家,产业内贸易状况是:甲国长期进口高技术含量的电子通讯产品、出口低技术含量的电子通讯产品,而乙国长期出口高技术含量的电子通讯产品、进口低技术含量的电子通讯产品,于是甲国在与乙国该产业“量”的国际竞争力相等的情况下,“质”的国际竞争力远较乙国为低。也就是说,尽管被划分为同一个产业,由于产业内各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仍存在差异,同时各国诸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比重不同,于是只应用了进出口量的大小进行国际竞争力计算的RCA和CA指标,无法区分此种质的差异。为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更准确的“质”的评价,必须深入到产品技术附加值层面。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不仅了解中国电子通讯设备产业的出口份额大不大,而且知道中国该产业出口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高不高、在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中的技术分布是怎样的,获得一个更真实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

四、产业国际竞争力“质”的评价

1.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的计算与分析

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的计算公式为:RTVj=ni=1Σwijln(Yi)其中Yi为i国的人均GDP,由于各国的人均GDP一般呈指数分布,所以对其进行对数处理后再线性加权;n为国家数目;Wij为i国在j产品上的权重,应用RCA指数计算得出,计算公式为:Wij=RCAij/ni=1ΣRCAij,RCAij为i国j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数据计算的样本总体确定上,本文参考刘钻石、张娟(2010)的做法,将世界该产业出口前50强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总体。对于电子通讯设备产业来说,2009年出口前50位的国家和地区占据了世界总出口额的92.8%,该样本基本上可以反映产业整体的世界状况。进出口贸易数据仍来源于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数据库,人均GDP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库。由于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中三个子产业存在部分国家2000年以前的数据缺失,因此本实证分析选取的时间为2000—2009年,计算了这10年间电子通讯设备产业及其下属三个子产业的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技术高度水平(TL)。RTV的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到从2000—2009年均存在这样一条规律: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显示性技术附加值最高,其次是通讯设备,最后是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由此可以印证我们的预先假设而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同处高技术产业———电子及通讯设备产业,但内部各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仍然具有显著不同。其次可以从表6数据得知,中国具备明显国际市场优势的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通讯设备,正好是两个偏低附加值的子产业;而中国处于明显劣势的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正好是技术附加值最高的子产业。因此在计算国际竞争力时,考虑产品技术附加值差异的计算原则更为合理,即给附加值较高产品的出口赋予一个较高的权重,给附加值较低产品的出口赋予一个较低的权重。例如,2009年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RTV值为9.903,相对于世界电子通讯设备产业的RTV平均值9.729来说属高附加值产品,因此权重取两值之比率1.018而大于1。该权重分别与各国该子产业的出口占比加权求和,就可以得到下文的该国产业技术高度水平(TL)。这一指标既以国际市场份额为基础,又考虑了产业内技术含量的差异,因此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2.产业技术高度水平TL的计算与分析

在计算出三类贸易品的显示性技术附加值后,我们还需要计算各国的技术高度水平指标(TL),来进行国家之间的贸易结构或某一特定产业的整体技术含量比较。按照本文第二部分的论述,TL出口所表示的产业出口技术高度水平,实际上是在衡量出口竞争力的质,那么如何来衡量国际竞争力的质呢?本文仿照Vollrath(1988)在RCA指标基础上增加进口因素的作用,从而建立起表征国际竞争力的CA指标的做法,用净出口的技术高度水平(TL净出口)来衡量国际竞争力的质,计算公式为:TL净出口=TL出口-TL进口其中TL进口的计算方法与TL出口相同,仅将i国j贸易品的出口占比改换为i国j贸易品的进口占比。相对于前文用RCA和CA进行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量”的对比,TL出口和TL净出口是在进一步进行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质”的对比,以对之前未考虑产业内各贸易品技术附加值差异的评价,进行结论上的验证或修正。全部技术高度水平(TL)的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1)出口技术高度水平TL出口值及其显示意义。从产业的出口技术高度水平来看,中国的TL出口值为9.67311,是六个国家和地区中最低的,说明中国以出口低附加值的电子通讯设备产品为主。六个国家的电子通讯设备产业出口技术高度水平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韩国、美国、中国。新加坡的TL出口值为9.80730,远远高于其他五个国家。

(2)进口技术高度水平(TL进口)值及其显示意义。从产业的进口技术高度水平来看,中国的TL进口值为9.80879,是六个国家和地区中最高的,说明中国进口了大量技术含量很高的电子通讯产品,即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强的信息化大国,TL进口值为9.66866,是六个国家中最低的,第二低的是日本,这充分显示了美日电子通讯设备产业的技术先进性。TL进口值显示新加坡和韩国也进口了许多高技术含量的电子产品,同美国和日本的电子通讯设备产业水平还存在一些差距。

(3)出口和进口的技术高度水平差TL净出口值及其显示意义。表7中我们还根据出口和进口的技术高度水平差计算出了TL净出口,TL净出口大于0表示该国电子通讯设备产业更多地出口高技术附加值产品而进口低技术附加值产品,TL净出口小于0则表示该国以进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从六个国家和地区的TL净出口值来看,美国、日本、新加坡为正,即出口的技术高度水平高于进口的技术高度水平,是“技术顺差”国;而中国、中国香港和韩国为负,即出口的技术高度水平低于进口的技术高度水平,是“技术逆差”国。特别是中国,由于TL出口为六个国家中的最低值而TL进口为六个国家中的最高值,因此两者之差净出口技术高度水平TL净出口不仅为负值-0.13568,而且在三个“技术逆差”国(地区)中是负值最多的,比另两负值国(地区)更远远落后。这一结果与不考虑技术附加值因素、仅用进出口量的指标进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第三部分结论———中国稳居第三,具有重大差异!六个国家和地区按照TL净出口值显示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依次为: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

(4)TL出口值、TL进口值及TL净出口值的时间序列变化。表8计算了六个国家和地区近10年的电子通讯设备产业技术高度水平。纵向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各国该产业的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横向的国际比较则显示各国的排名是比较稳定的,总体来说新加坡是出口技术高度水平最高的,中国是出口技术高度水平最低的,美国是进口技术高度水平最低的,中国是近几年进口技术高度水平最高的。美国作为TL净出口值显示的世界电子通讯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从历年的产业技术高度水平变化趋势来看,出口技术高度水平一直高于进口技术高度水平。反观中国的历年数据,出口技术高度水平一直低于进口技术高度水平,即净出口技术高度水平TL净出口一直为负数、并且负值逐年加大,表明中国电子通讯设备产业出口低技术含量产品、进口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状况从未改变。这充分说明,我国电子通讯设备产业尽管就量的方面来讲,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均比较强,但从融入了技术附加值的质的方面来看,国际竞争力仍与世界强国存有较大差距。在电子通讯产品这条高级国际生产链条中,中国虽然深度介入了,但仍处于其中的低端。

3.TL净出口与CA指标的评价结果对比

应用显示性技术附加值方法来计算产业的技术高度水平,能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质”的评价,并与“量”的评价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虽然RCA和CA指标因具有突出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它们的准确使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产业中的各贸易品具有相同的技术附加值,或各国的该产业进出口贸易品具有相同的技术分布。现实贸易状况对此假设的违背,使得采用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方法来计算各国某产业的净出口技术高度水平(TL净出口),能够更好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质”的评价,比CA指标更加精准地衡量一国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本文的实证结果中,用简单进出口规模数据和CA指标测定的六国(地区)电子通信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为:①韩国;②新加坡;③中国;④日本;⑤中国香港;⑥美国。但当我们考虑电子通讯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在计算过程中为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赋予高权重、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赋予低权重时,TL净出口显示的国际竞争力排名变为:①美国;②日本;③新加坡;④韩国;⑤中国香港;⑥中国。后一排名也更加符合世界电子通讯设备企业的现实经营水平和状况:美国和日本拥有众多著名的电子与通讯公司,并以注重技术创新而占领了电子通讯设备产业的技术巅峰。

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也验证了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里来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清华大学和中国国家发改委几位学者的合作研究(Ferrantino,Koopman,Wangetal.,2007),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的技术水平差距,中国的技术水平并没有随着近年高技术产业出口的大幅增长而大幅提高。在中国实施产业转型的重要时间区间,是否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找到正确的产业升级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结论与讨论本文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通讯设备产业为对象,在使用经典的进出口数据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进行产业出口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应用融入了技术附加值的产业技术高度水平指标TL出口和TL净出口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指标的对比评价显示,RCA和CA指标实质上是在评价出口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量”,通过各国该类产品的进出口额来衡量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这类指标能够真实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隐性前提假设是:某产业中各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相同,或技术分布相同,而事实上现有产业分类不能满足该假设。

本文引入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方法对电子通讯设备产业的各类贸易品进行赋值,计算发现即使同属高技术产业,下属各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也有显著不同,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技术附加值最高,通讯设备次之,最低的是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中国具备明显国际市场优势的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通讯设备,正好是两个技术附加值偏低的子产业;而中国处于明显劣势的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正好是技术附加值最高的子产业。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状况正好相反,在前两子产业中不具备优势,其国际市场优势主要体现在高技术含量的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上。

融入显示性技术附加值的产业技术高度水平(TL)表明,中国的出口技术高度水平(TL出口)值为9.67311,是六个国家和地区中最低的,说明中国以出口低附加值的电子通讯产品为主;中国的进口技术高度水平(TL进口)值为9.80879,是六个国家和地区中最高的,说明中国进口了大量技术含量很高的电子通讯产品。因此中国的TL净出口值为-0.13568,是六个国家和地区中“技术逆差”最大的。采用TL净出口值的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为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这与用简单进出口规模数据和CA指标测定的国际竞争力排名———韩国、新加坡、中国、日本、中国香港、美国大相径庭。因此,中国电子通讯设备产业尽管拥有世界第一的出口规模,并在产业国际竞争力“量”的层面表现很强,但深入到结合了技术附加值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质”的层面,中国与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这说明在电子通讯产品这条高级国际生产链条中,中国虽然深度介入了,但仍处于其中的低端。从电子通讯设备产业的实证分析扩展,本文的研究贡献和理论意义是:如果进行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某产业中各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相同或技术分布相同,则使用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能够简单准确地评价其国际竞争力;一旦该假设条件不成立,则使用CA指标会高估以偏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特定国家某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低估以高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特定国家某产业国际竞争力。鉴于此种情况,应用显示性技术附加值方法来计算产业的出口技术高度水平和进口技术高度水平之差(TL净出口),以之表征一国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能比CA指标更加精准地衡量真实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在实践意义上,应用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进行赋权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更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例如,一国某电子产品依赖要素禀赋的低成本而获得大规模出口增长时,尽管它的国际市场份额很高、同时按照现行的产业分类它属于高技术产业,但由于其实际技术含量在所属高技术产业中偏低,因此在评价其国际竞争力时,只能按照实际细类的显示性技术附加值赋予一个较低的权重,从而得到更真实准确和不夸大的国际竞争力评价。这是应用单纯的进出口规模指标来评价国际竞争力———即便是性质优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等所不能做到的地方。这一考虑了产业内技术附加值差异的评价方法,通过在计算过程中为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赋予高权重、较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赋予低权重,能够更加合理地对不同子产业比重的各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准确评价。这样,既不会在产业竞争力以量的增长为主时评价过于乐观,也避免了在专注于产业竞争力质的提升时指标显示悲观,对技术领先或规模领先的各类国家制定更加适当的产业发展政策都是有所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