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研讨

时间:2022-06-27 07:14:32

导语: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研讨

改革开放以前,鄂尔多斯“沙多草木稀,地多产量低,人穷文化低”,经济发展缓慢,是内蒙古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全市8个旗全是贫困旗。今天的鄂尔多斯,已是沙漠深处营造的一块绿洲,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生态恶劣的贫困地区,到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全国百强县,鄂尔多斯市有三个。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一、鄂尔多斯市的产业结构分析

鄂尔多斯市快速实现以农牧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变。2007年,三产比重见表1和图1。鄂尔多斯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50.91亿元,比1978年翻了8番多,2001—2007年平均增速高达24.8%。人均地区生图22007年人均GDP比较产总值突破10000美元,人均GDP达到1.0451万美元,超过上海市(9259美元)和北京市(7849美元)的数据,见图2。自2001年,国务院批准鄂尔多斯设市后,短短6年,鄂尔多斯以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从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发展到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的地区,鄂尔多斯市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从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到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结构的转变。2007年,农牧业产值只占有4%。

二、鄂尔多斯市经济跨越发展的动因分析——实现经济“起飞”的条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把社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一是传统社会阶段,二是“起飞”创造阶段,三是“起飞”阶段,四是成熟阶段,五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要想实现经济的起飞,在起飞创造阶段实现起飞的三个条件。用这三个条件来分析鄂尔多斯市经济快速发展得以实现的动因。

(一)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

资本在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总是一种相对稀缺的声场要素。20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都强调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把资本积累作为一个地区经济起飞的首要条件。2006年,鄂尔多斯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6.67亿元,增长52.8%,第一产业投资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13%;第二产业在工业投资的带动下完成投资达385.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48%。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64.6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96.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93%,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33.01%。高额的资产投资的资金的主要来源自筹和其他资金。2001年到2005年五年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57.87%是自筹和其他资金,2006年上半年建设项目投资共到位资金307.47亿元,同比增长了74.3%,企业自筹资金到位247.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占到位资金的80.5%。资金来源的第二个方面是国内贷款。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金融机构及市外金融机构发放了大量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个来源——利用外资水平较高,占比重逐步扩大。“十五”以来全市引进外商投资企业78家,合同利用外资额13.1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4.15亿美元,是“九五”的1.58倍,年均递增29.95%。

(二)鄂尔多斯市以煤炭和电力为主导产业部门的形成

主导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其本身有较高的增长率,还能带动其他部门的增长。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考虑该产业的市场潜力。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也应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物资之一,其市场需求巨大,从2001年开始,我国原煤的价格一路上涨,表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煤炭价格的上涨是鄂尔多斯市当地经济起飞的一个难得的契机,2001年到2007年,短短的7年内,煤炭产量由年产2679万吨增加到1.98亿吨。强劲的市场需求使煤炭产业成为鄂尔多斯市的主导产业之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加大,这对于鄂尔多斯市的电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然后考虑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度。煤炭和电力产业对于鄂尔多斯市而言是在生产上比较优势较大的产业部门。煤炭产业的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该区域的煤炭存贮量和开采成本。鄂尔多斯市的煤炭储量极其丰富,在全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而且大多埋藏浅,垂直厚度深,易开采。所以煤炭产业相对于其他区域具有很明显的相对优势。自然资源禀赋是决定该区域产业选择的重要因素,矿产采掘业在区域发展的初期很容易形成主导产业,鄂尔多斯市的煤炭采掘业成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不仅具有区内比较优势,而且与外区同类产业相比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以煤炭产业为依托的电力业也就具有了区际比较优势。再次,主导产业的产业规模必须足够大,因为只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部门才能够成为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才能承担起高层次区域地域分工的任务。鄂尔多斯市煤炭产业不仅在具有绝对规模,而且在全市的产业比重中也有较大的相对规模。卖煤卖电不是鄂尔多斯的出路。单纯挖煤卖煤,产值最低;把煤炭转化为电力,产值可以增加8倍;而把煤炭转化为深加工产品,则产值可以增加20倍。所以以煤炭产业为依托而形成的产业价值链条将创造巨大的产业价值。除上述因素外,还需考虑产业的关联度,主导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主体和核心,具有驱动作用,该产业本身增长较快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这就要求区域的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性。这种联系越广泛,越深刻,则主导产业的发展就越能通过聚集经济和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鄂尔多斯市在发展煤炭产业的同时,对以煤炭产业为起点的相关产业也大力发展。形成了“煤——电——高载能产品——高载能下游产品”、“煤——电——氧化铝——电解铝”、“煤——煤化工初级产品——煤化工深加工产品”等产业链条。可以看出,煤炭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电力产业,煤炭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为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变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发展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了鄂尔多斯市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生产要素分配使得前期依赖资源外销为主的鄂尔多斯市完成了资本的积累,为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经济体制的改革还表现在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上,为了吸引资金,鄂尔多斯市颁布了《鄂尔多斯市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政策规定,对经营期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第六年到经营期满按国家规定的所得税税率缴纳所得税,超过22%部分,地方财政部门予以退库返还。为鼓励兴办投资额大的外商投资企业,规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产业,外商投资300万美元以上,经营期10年以上,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可按照开放城市享受有关税收待遇。外商投资500万美元者,经营期10年以上的,以及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按规定的税率上缴所得税,由地方财政部门返还50%。如此多的优惠政策,使得过亿元的大项目纷纷落户鄂尔多斯市,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鄂尔多斯市政府也在进一步完善服务体制,制定出台完善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措施和办法,全面营造良好的政策、法治、行政、信用和人文环境。

三、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转型分析

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起飞依赖于该区域的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作为资源型城市必须要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鄂尔多斯市由于历史和人为原因,自然生态恶劣,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可修复。山西大同市,因其煤炭储量大、质量高素有“煤都”之誉,与鄂尔多斯市相似,也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然而50余年之后,煤炭被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浮出水面: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矿工生活和就业日趋困难。如何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如何寻找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资源型城市的共同课题。

(一)加快煤炭产业的现代化投资,实现产业升级

鄂尔多斯市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的资源开发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为此,鄂尔多斯市决定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接、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鄂尔多斯市把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通过关小上大、整合资源等措施,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关闭落后的煤矿,建设大型现代化的煤矿,增大回采率,采掘机械化程度由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65%以上;地方煤矿平均回采率由原来的不足30%达到75%以上,露天开采矿井达到90%以上,矿井平均服务年限较过去延长一倍以上。整顿资源,减少浪费,优化升级,规模发展是煤炭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转型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的主导产业由大农业、矿产采掘业、手工业为主,向矿业、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业等一般技术的产业,并开始产生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为复杂技术的制造业。进入扩散发展阶段后,主导产业以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为主。鄂尔多斯市初期以煤矿开采为主导产业,然后就进入矿业加工为主。主导产业的升级过程也就是产业转型的过程。必须实现煤炭产业机构以开采贡献为主向就地深加工转化贡献为主转变,只有加快资源转化增值,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从根本上走出“富饶的贫困”的怪圈。在煤炭精深加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现代化能源之路方面,鄂尔多斯市走在了全国前列。随着乙炔法PVC生产线、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伊泰集团煤间接液化等一大批化工项目的建设、投产,鄂尔多斯市正在掀起“产业转型”热潮。煤矿采掘业转为煤炭深加工,转变为现在的煤化工业、煤炭液化,实现产品升级,创造更多的产品增值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转型。

(三)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不可避免的产生环境问题,鄂尔多斯市又是位处自然生态脆弱的中西部地区。所以,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往往成为难以解决的矛盾。回顾大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因为采煤诱发的地质灾害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同样作为资源型城市,大同市的环境污染属于结构型污染,以煤炭采掘和依托煤炭的高耗能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区域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其治理难度较大。环境保护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瓶颈。鄂尔多斯市开拓创新环境优化保护和有效利用模式。通过变革生产方式、转移农牧业人口、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的改善结合起来,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有效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创造出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的多赢局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要的措施包括:实施收缩转移、禁牧休牧轮牧;全力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发展林沙等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鄂尔多斯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远超“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截至2008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7.6%,绿地率达到21.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95平方米。可见鄂尔多斯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改善和环境保护成为工作的重心,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鄂尔多斯市经济“起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能源工业向中西部的战略转换,对于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解释鄂尔多斯经济起飞的原因。利用资源优势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立足资源优势,成功形成主导产业、体制的有效改革,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实施资源开发与转换并重的战略。这些都是鄂尔多斯市经济起飞和快速发展的经验总结。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的“起飞”,如何形成本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径,鄂尔多斯市的经济“现象”给出了很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