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变的壁垒与途径

时间:2022-01-06 11:29:00

导语:经济转变的壁垒与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转变的壁垒与途径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必然诉求。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点做一些转变。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这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因而已成为国内外理论家们共同研究的焦点。国内外理论家们对该问题的探索已有了可喜的成绩,而在广西区内的理论成果还不多见,尤其是钦州市理论界几乎还是空白。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这是中央给新一轮改革选定的路径。因此,优化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优化的目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根据钦州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态势,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钦州市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钦州市当前和今后中长期内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从国际现状来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境况不容乐观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逐步放缓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断衰退。例如美国,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季环比增长年率降为-3.8%,创198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同时,美国消费持续大幅受损。

另外,英国、德国等其他主要经济体衰退加深,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下滑1.5%,是自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坏纪录。在欧元区成员国中,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环比下滑了2.1%,而法国和意大利也分别下滑了1.2%和1.8%。与2007年同期相比,欧元区经济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下滑了1.3%。

2、从国内现状来看,2010年我国经济在当前逐步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预计GDP增长约为9.5%,工业增加值增长约为13.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约为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为20%,出口增长约为13.0%,进口增长约为15.5%,进出口总额增长约为14.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约上涨2.5%。

我国当前经济处于恢复性上升期,全年走势平稳,GDP增长率呈前高后低态势,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经济增长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众多,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异常繁重。结合保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政府在2010年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实行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是对的。为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注意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继续发挥政府对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策的刺激作用,若实现增长动力由“政策刺激的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转变,则首先要打破投资领域内的体制制约,政府投资目标应立足于科技文化、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农田水利等民生工程和社会公共领域。针对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落后产能和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要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行业准入制度,扩大民间投资范围,提高全社会资本投资效率。消除依靠行政手段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等不切实际的企图,发挥政府对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通过投资结构调整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此外,还应着手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垄断行业的人为涨价,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

3、从钦州现状来看,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钦州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然是实现钦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任务。钦州港保税区和钦州市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企业效益下滑,部分企业亏损甚至倒闭,拖累了全市经济的增长。全市33个大类行业有13个行业利润同比减少,占行业面的??39.5%。蔗糖、矿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浦北的铅锌矿从高峰时的二万元一吨下降为四千元一吨,导致制糖行业和炼矿行业经营困难。销售不景气,导致企业开工率不足,全市共有176户企业处于停业状态。规模以上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少数骨干企业的支撑。如果剔除东油沥青公司生产的拉动,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0年一季度仅增长44.67%。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仍不够景气,下半年随着个别大型骨干企业基数增大,钦州市工业增幅度可能会有所回落。

(2)施工项目个数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减缓。钦州市2010年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个数339个,同比下降10.08%,实现房地产投资??2.19亿元,同比下降19.54%。一些重点工程项目未能如期开工,部分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资金投入不到位,制约着地方经济税收的增长。2008年全市监控的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重点工程,有82个项目今年内不能按计划开工。其中列入市级监控的94个新项目,到10月底仅开工42个,开率为44.6%,原计划投资172亿元,实现投资96亿元,仅完成投资计划的55.8%。

(3)县、区之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不够平衡。钦州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钦州港开发区的拉动,县区经济指标增长普遍还达不到全市的平均水平。一季度各县区GDP均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但县区之间差距较大,钦州港区增长106.3%,其他县区增长最快的为16.6%,增长最慢的仅为10.9%。

二、钦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结构性问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普遍表现疲软,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各种影响经济运行质量的因素所带来的困难,使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在此背景下,也严重冲击了钦州经济的发展,影响钦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

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大型企业少、小型企业相对较多,缺乏具有强劲竞争力的集团企业。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放缓,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导致工业生产增幅放缓。主要因素有:一是钦州市支柱产业如重化、粮油、制药、电子、服装、能源等,受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加大,盈利空间减少,生产下降;二是个别骨干企业停产检修。

2、产业结构不合理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过大,工业与服务业比重小。2009年,钦州市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为32.0∶37.4∶30.6。其中一产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广西高出11.0个百分点,二产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广西低2.3个百分点,三产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广西、低8.2个百分点。由此可看出,钦州农业经济占比重大,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平衡。2009年1-9月,钦州市财政支出、税收持续快速增长,但财政支出中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下降1.83%,地税中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营业税同比下降1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税下降1.9%,文化体育娱乐业仅增0.9%,影响以上行业增加值增幅的持续走低。

(2)三次产业内部比例水平低。农业以种植业和海产养殖业为主,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过低,“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产业主要行业有:制糖、制药、水泥、造纸等,以高消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电子、制药等知识密集型与高新技术工业基本处于零的状态。第三产业以商业、餐饮业为主,金融、保险、通讯、旅游所占比重低。

(3)“产业链”始端产业所占比重大,末端产业比重小。钦州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钦州湾海水几乎无污染,盛产鱼贝500多种,其中青蟹、大耗、对虾、石斑鱼被誉为“四大名产”,所产珍珠亦称南珠,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钦州农产品深加工有众多的品牌资源,但因为工业落后,使农业处于低端的生产状态,农产品缺乏深度加工,既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基础工业薄弱,目前在钦州港工业园落户的企业,以生产沥青、木薯加工、选矿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3、生产力布局不科学

钦州市工业园区重点分布在钦州港一带,属于全市的经济龙头,重大项目的“洼地”。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钦州港得益于国家的北部湾开发开放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的发展战略。但预留空间少,制约发展潜力。以石化、造纸、电子、粮油、能源、冶金、现代物流等为重点的临港产业群,下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少,产业链不长。各县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缓慢,有的工业园区仍处于“圈地运动”,有的甚至还是处于“有地无园、有园无区、有区无业、有业无产”的状况。

4、缺少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

由于钦州经济相对落后,地方财政薄弱,又缺少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因此,对钦州经济建设投资有限,从而影响了钦州市基础性建设,尤其是钦州港口航道建设,尚未形成港口经营规模。公路、铁路建设也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建设的不完善制约着钦州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钦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正逐步完成或已经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他们强调科技创新,维护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追求低资源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低炭经济,追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这对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钦州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为北部湾钦州而言,就要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1、以高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升级

实现产业升级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料消耗向依靠科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转变,努力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1)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历史经验表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发展新兴产业要注重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密切结合,加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力度,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中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突出抓好园区建设,规划布局的重点产业园区为“两区八园”结构。

(2)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要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整合资源,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集中力量突破若干新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掌握一批知识产权,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引领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户钦州,扩大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范畴,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提升石化、能源、造纸、粮油、冶金、物流等产业值,到2015年,争取初步建成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

2、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及其科学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结构比重。钦州应积极促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要发展软件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以及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知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支撑作用大、带动性强的产业,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政策支持,培育市场,拉动消费,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以保税物流体系为重点,构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努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商业、商住、金融、保险、船舶注册、修造船等相关服务业,也要进行科学论证,对重化工、机械制造、冶金、能源及农业产业基地等建设更要进行科学布局,不要搞重复建设。

3、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居民消费模式,经济发展不要以大量耗能源来实现。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可以由政府进行干预,如对排污者征收环境污染税等。钦州在科学调整城市建设的同时,以开展沿海基础设施建设、百项工程和城市建设的“三大会战”形式提升钦州建设水平,是钦州市创新思路打造硬环境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应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扩大开放、实行项目支撑、强化项目建设的一个突破口,采取政策措施,强制关掉高污染、高排放、高成本、低效率的“三高一低”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把硬环境建得更硬,让软环境变得更软。

4、加快钦州市城区发展,建设宜商宜居的绿城

抓好钦州市的城区规划、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宜居环境。2020年钦州城区要发展到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就必须加大城市的基础建设,美化绿化城区,建设一个宜商宜居的绿城。

5、落实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

要积极引进区外优秀人才,同时要加强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营造能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重点引进电子、制药、建材、船舶修造、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物流、现代服务业和高级管理等九大专业人才,为钦州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提升临港产业人才整体素质;二是畅通引才绿色通道,积极吸纳临港产业人才;三是完善各项人才机制,激发临港产业人才活力;四是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推进临港产业人才聚集机制;五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钦州市有大专院校、职业学校,应发展好钦州的科技园,为钦州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优秀合格的人才和劳动力。

6、建立规模化、现代化的特色商品展示与交易中心

依托钦州保税港区,立足北部湾,辐射大西北和东盟国家市场,重点发展特色商品展示与交易平台和电子商务、市场信息中心。大力培育大宗原料及化工品交易市场、轻工产品展示与交易市场及汽车展示与交易市场,使这些专业交易市场成为北部湾经济区规模较大、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构建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提升区域国际贸易水平和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7、大力发展临港配套服务业

构建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利用钦南的区域优势,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信息中心、配送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一是注意抓好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临港产业集群的结合,形成组合优势,实现产业互动。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以临港大项目、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配套的分工有序的产业体系,培育出有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二是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深化改革。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清理和规范收费、年检手续等,为临港园区企业大发展创造条件,营造高效的政策环境;三是加强部门协作配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通关协调机制,加强财税、银行、海关、检验、信贷、工商、农贸、科技等部门协作,形成促进外经贸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机制;四是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信息化建设,创新口岸通关模式和监管手段,形成高效完善的口岸联检和运作机制;五是保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政府制定的政策、规划要有连续性,不能因领导更换而更改,各种关系要顺畅,保持投资环境的优化;六是培育文化服务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扩大文化消费,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和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如山海文化、刘冯文化、古陶文化和各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戏曲、工艺等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8、创建海洋高新科技园区

要在世界范围招商,选择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项目,勇于创新,探索产业区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一是要尝试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政府提供服务,建成产业化基地;二是要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建设步伐。目前产业区缺乏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善于引进人才,让产业区内的企业享受钦州市关于高科技的一切优惠政策;三是要抓规划的引领,进一步充实、完善过去的发展规划,做好规划控制修编,确定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些具体规划定位,进一步加快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转型;四是要把建材、电子、制药、农产品、海产品深加工作为龙头产业,延长产业链,打造相互关联的临海、临港产业集群,使钦州成为泛北部湾核心工业区,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