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教育革新
时间:2022-12-22 05:36:00
导语:知识经济与教育革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脚步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知识经济”这一名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当今世界经济的最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它必将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知识经济对于社会领域各方面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理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最有价值的不是获得资源、设备和资本,而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承担着挖掘创新资源、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一、知识经济时代就是教育时代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技术性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与经济相结合,首先是知识,而且是不断创新的知识;是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创新能力,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彼德.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写道:“在知识社会里”,“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对于任何一个个人、组织、企业和国家“获取利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最有价值的不是获得资源、设备和资本,而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
二、传统教育不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传统教育在对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学习的内容在数量上和难度上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学生对学习并非出自于自身的意愿,而是在外部强压下屈从;学习的内容在内涵上缺乏充分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心智的因素,即含金量不够,满足不了学生的智慧发展的学习。总之,这种重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探究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针对教育发展面临的尖锐的基本矛盾,我们要大力变革和调整教育,使教育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使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创新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利用遗传基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唤醒和开发培养,形成创新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满足学生主体充分发展的教育。它是教育试点呼应的应答,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积极选择,是时代变革要求相适应的。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大量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性越来越短,随着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受教育的终身性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那种一次性教育,把人生分为教育与工作,两个阶段的观念和做法,已经不适应当代科技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教育创新,在宏观领域是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提供制度化保证;在微观领域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创造力潜能,形成适合人的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本义和要求。素质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必然要求教育领域的全面变革和创新,主要是观念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教育观念与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密切联系,又有所不同,它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的行为习惯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又影响和指导教育实践。一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科技革命正带来一场知识革命。《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现在有的专业的大学生,进校时学的知识到毕业时有些部分已经陈旧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校教育的重点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着重培养能力,教育不仅应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二是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人才的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当今时代的迅速变化既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多种机会,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是多样的,人才的素质也是不断变化的,那种划一的人才标准和人才观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知识经济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识,核心是人才。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知识经济”的说法。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一步对“知识经济”以明确定义:即“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以文化知识和科学及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以单纯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由此就决定了科技、知识、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说具有的重要性。因为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是纯客观的自然生成物,而且必须通过人的接受、消化、掌握和运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高素质人才对知识经济时代所具有的更为直接和更为迫切的重要性。
人及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是知识经济社会的第一资源,同时也是促使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只有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之核心,根本之根本。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催生力和爆炸力主要来自具有知识、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
创新教育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是知识经济的需要,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变革的需要。作为我国培养优秀人才主要途径的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及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应向更加综合化方向发展
因为,人类知识系统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未来的社会知识创新和应用更需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管理、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艺术的交叉融合。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内容,了解世界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的先进水平趋于同步。
(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应更加社会化由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不断发展的要求,由于人们对自身的教育水准、职业素质和竞争力以及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大学教育的社会化和学习的终身化趋势将不断发展,不但大学之间将加强交流与合作,而且大学将加强与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
(三)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即宽厚的基础知识,不竭的创新能力和高尚的素质
大学教育应重基础,鼓励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所以,大学教育应更加重视对人才的人格、知识、能力的全面培养。因为,在开放和国际化的社会里,人才需要具有崇高的人格和道德观念,宽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和自主求索知识、运用知识、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观念和能力。“宽与厚”、“专”和“博”相结合,才能创新,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要终身教育
据统计,人一生中所用的知识,大约有80%是在离开学校后自己学到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学到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终身受教育,才能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更好地为知识经济时代服务。
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才,除自身的条件和努力外,营造一个具有创造氛围的环境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才是多么重要。因此,高校应营造一个有良好学风、校风,高雅文化品位,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使置身其中的学生受到熏陶,培养出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创造型高素质人才。
- 上一篇:竞选国资处副处长精彩演说材料
- 下一篇:安全自主管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