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中人的因素考虑
时间:2022-11-13 11:07:00
导语:经济体制中人的因素考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经济制度的设计是以对人性的假设为前提的
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当人们设计和创立任何一项与人相关的制度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人性为前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不同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两种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与人性的关系十分密切。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就把经济人假设作为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第一,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都具有追求个人利益的本性;第二,人是有理性的,这种理性就在于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第三,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实现,不仅不会损害他人利益,而且还会有助于他人利益的实现。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提示了人性与社会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市场经济的人性依据,成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
计划经济制度同样与人性关系十分密切。其人性假设至少包含如下内容: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在从事经济活动中,都是具有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高尚品德。或者说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主流具备这种物质。第二,人都具有高度的整体利益观念。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动力,既不是个人利益,也不是局部利益,而是社会的整体利益。
正是建立在这种人性假设基础上,才能够推论出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二、制度与人性的适配性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历史上,我们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存在一种糊涂认识,即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正是小平同志指点迷津,澄清了认识,“计划多点还是市场多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从而极大地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引导改革走向市场经济的成功通路。
实践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经济制度的优劣,不能凭感情主观认定,只能以其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对社会生产力促进作用的大小来评判。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表现出更多的优越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为什么市场经济就是能比计划经济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呢?从人性与制度的关系来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较之计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较好地解决了制度与人性的适配性问题。
相对人们对财富占有的无限性而言,社会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这种矛盾促进了社会只能以平等交换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市场经济正是适应人性的这种从有限物质的需求到无限财富的需求的转变而产生和发展的。
市场经济的人性假设更符合现实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呈现出的主流人性。一般说来,人是有理性的,人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来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能够在这种利益选择中选择主观认定的最大利益,这种理性必然导致人具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特质。
严格地讲,计划经济本身没有多少问题,如果放在未来理想社会环境中来应用,应该比现在的市场经济制度具有优越性。问题是作为一种现行的经济制度,则严重脱离了现代历史条件下人性主流状况,这才是关键之所在。
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像雷锋那样无私奉献,小平同志有过一段精辟论述:“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时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没有革命的精神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在实践中,我们已经发现人性水平同计划经济制度不相适应的矛盾。这种经济制度非但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原本应有的优越性,而且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合理存在的物质基础,使社会主义国家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不断陷入被动,最终导致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落入低潮。
计划经济制度在现实的人性大墙上被撞的头破血流,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性是具有时代性的,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环境决定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本性,人性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绝不能逾越,否则会因此而违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而受到惩罚。
三、制度的生命力来源于机制的科学和人性的利用
两种经济制度都面临调动全社会经营、劳动者积极性、全社会有序生产、全社会资源有权配置三大难题,但解题方式大为不同。
计划经济采用集中的机制,即一种高度集中的运行模式,权力高度集中在社会调控中心。其成功运行取决于如下两个条件:第一,社会调控中心必须能够每时每刻掌握社会资源信息和需求信息;第二,确能够按社会需求合理分配资源。但是在现有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这两点都难以实现。
市场经济采用分散机制,是一种群众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决策的不是少数计划官员,而是处在第一线的生产者。他们既是经济活动的决策者,也是社会需求、资源信息的收集者和使用者。这种经济模式是由多数人来收集、使用信息并进行决策,而不是少数人收集、使用信息进行决策;由处在生产和经营活动第一线的人收集和使用信息进行决策,而不是由远离实际,高高在上的人收集和使用信息进行决策;由与自身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收集和使用信息并进行决策,而不是由对经济活动后果利益不密切相关的人收集和使用信息进行决策;这样的决策必然会更加符合实际。这种方式是如同将一道变量众多、复杂难解的数学题,用分解降阶的办法,在多个微观经济单元中找到可行解和最优解,并以每一局部的最优来叠加成全局的最优,进而实现经济的最优化。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中国高度集中经济的弊端,追求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现在政府管了许多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事情,要向大市场、小政府的方向改革。其秘密就在这里。
同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型经济,并把人性作为一种动力资源应用制度中去。市场经济不是通过下命令的方式强迫经营者经营什么、不经营什么,强迫生产者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而是通过利益趋动,在市场这一看不见手的控调下,使经营者自愿地经营什么、不经营什么。生产者自愿地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市场调控的方式主要是价格的涨落。凡是供不应求的产品,市场机制就让它涨价,让它利益增加,增加到足以使你愿意生产为止;凡供过于求的产品,我就让它的利益减少,减少到足以使你减少生产和经营为止。在市场机制下,以利益为动力,可以较好地解决全社会生产有序性难题,使经济呈现高效率。
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拍卖方式。对有限的土地、劳动力、资金、实物资源等生产要素,不是用“切蛋糕”的办法在各企业之间分配,而是通过拍卖的办法分配。资源稀缺,谁出价高就卖给谁,谁出不起价就少卖或不卖。这样有限的社会资源就会优先分配给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因为只有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才能出得起高价。
通过我们从人性与制度的视角剖析市场经济,不仅使其奥秘暴露无遗,而且也破除了对资本主义的迷信。原来市场经济成功的真谛是:市场经济制度恰当地解决了其与时代人性的匹配性,并以人性中的利益趋动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问题,以分散方式和市场机制解决生产的有序问题,以竞争机制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其自然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强大的生命力。
四、利用人性资源,创新高效制度
人性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天然的动力资源。我们必须重视这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制定出深受亿万人民欢迎的政策、制度。
一项好的政策、制度必须具有自然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所谓自然性,就是我们平常或觉到的合乎民意性,这就要科学、准确、全面地把握主流人性的实际状况,解决好政策、制度与这些人性的匹配问题。自然性的第二层含义是,在政策、制度的创新中,要效益顺其自然,利用人性中的某些物质作为动力源,而减少一些人为的东西作为原动力,这样的政策、制度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有些政策、制度就合乎民意,执行起来如顺水行舟,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另一些政策、制度则到处碰壁、执行起来如逆水行舟,虽然一再坚持,仍不为群众所欢迎,原因就在这里。
所谓科学性和合理性,就是利用一系列合理科学的机制,构架出一个高效的政策、制度框架。例如市场经济制度中包含的价格机制、供需机制、利润平均化机制等。提倡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尽量用机制的方法来解决,这才能保证政策、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人治历史的国家,人们习惯于靠行政命令和强制规定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不佳,造成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迟迟得不到最终解决,如:腐败问题,国企改革问题。但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把解决问题的重心转移到机制上,注意创新高效的制度,许多问题就极容易得到解决。
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人民渴望一系列好政策出台,为此我们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人性、认识人性、利用人性资源,创新出更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去解放生产力、激发亿万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以加速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 上一篇:造船厂职工工作报告
- 下一篇:公务员思想政治学习个人总结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