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透析

时间:2022-07-05 04:56:00

导语: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透析

一、转变旧观念,树立课程评价新理念学校教育要评价教学水平、诊断学习状况、选拔优秀人才,总是要考试的,但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功能都要改革。我们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认清课堂教学的重要职责,努力提高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质量,既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主动严谨治学,修炼思想,端正品行,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又尊重学生的正当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引导学生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评价的标准上,我尝试实施从统一性的答案走向多样性的答案,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留出最大的空间。我注意做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同时,在进行评价时,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注意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注意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我并注意并推行新的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形成性评价,改革考试内容,做到客观公证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从而培育出创新人才。

二、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方式评价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因而,作为人们认识结果——答案也必然多样。客观式试题要求人们把丰富多彩的世界用一个答案来回答,显然这是很成问题的。同时,人的认识是渐进的,绝对真理只存在于相对真理的总和之中。在人类认识的不同阶段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要求人们用一种答案去认识问题就有可能封闭人的认识的前进之路。尤其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把人们的思维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框架内,对发展人们的创造精神是十分不利的。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常模参照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范围,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它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只有少量学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取得成功,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把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组内均有各种层次的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尝试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记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佳作达标。为了体现评价的公平性,我还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业成绩表现和测验成绩,安排优等生和优等生一起分组测验,差生和差生一起分组测验,中等生和中等生一起分组测验。有时候测验的难度也可以有所不同。各测验组的每个成员都与原属小组的总分挂钩,优等生小组的第一名,差生小组的第一名以及中等生小组的第一名所得的分值完全相同,这种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竞争、公平比较其贡献的做法,使全班同学无一例外地受到奖励,取得进步,并由此逐渐走向成功。

同时,我在考核学生数学能力方面,从“知识与技能”、“实际与运用”、“态度与习惯”等方面去评价的,评价标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为了落到实处,不但设计了学习过程评价表,还采用了以下几方面的跟踪记录:

1、作业完成等级表;

2、口算等级表;

3、学生动手操作等级表等。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考核、再加上适量的笔试,最后评价学生的成绩。这种评价操作,一是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平时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可以通过检查进行量分;二是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多方参与,多管齐下,从行为上可让学生自控自约;三是减少考试次数,有益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会让学生经常处在高度紧张、害怕考试的情绪中;四是改变考试内容,从积累、运用入手。

同时,我还注意做到把笔试分成四大块:一是知识积累(数学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二是从计算能力(口算和笔算思维的独立性);三是动手操作能力(以课外内容为主,检查学生是否通过老师所教的方法,自己能运用于实践);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解答应用题等方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进行评价叶圣陶指出:“尝谓教而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即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促进自己的学习。

在教学教学实践中,我把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分解成四部分:一是观察自己的行为表现;二是自我反省,通过自我观察获得的结果,或参照他人的评价结论,确定自我评价的标准(以个人的成功、失败经验和他人评价结论为主形成的)检查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三是进行自我评判;四是自我强化,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目标。

同时,我把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至少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关于学习内容、关于思考过程,以及学习态度。并注意做到对学习内容的评价常常在课堂学习之后进行。并做到列出一个简要的清单,要求学生回答,其中涉及到如下的内容:学习了什么?学习的程度如何?没弄清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懂的?还需要弄清什么问题?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这样来了解学生到所学知识原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原理的程度与存在的问题。

因此,我注意做到:

1、让学生以“教师评价”为镜,学会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所以,客观、公正、准确的教师评价,是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一条基本途径,也是形成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我注意引导学生在许多次的“教师评价”过程中,去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反馈自己的学习,应该以什么样的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从而学会自我评价,使学生由自我评价能力是由依存性评价逐渐向独立性评价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评价。我在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题目符合要求吗?”“为什么不符合要求”那么应如何改动呢?“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这样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既让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自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过不断训练,既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而也形成了自我评价能力。

3、采用多种形式批改作业,促进学生自我评价。数学作业采取自查、互查、集体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自己评价。如果所有作业都由教师批改的话,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我采用自查、互查的方法批改作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和责任感,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

四、尊重学生差异,分层考核、分类评价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必要的知识,以及不同的人在获得知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什么样的标准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他们有着各自的生活小天地,有着各自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对同一个问题就可能会有不同的分析、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决策。尊重学生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注意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尊重学生获得认可的需要,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见解采用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满足学生的好胜心、表现欲,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做到提出思考问题的角度要新,解答问题的方法要新,不囿于答案“确定性”和“准一性”,使得学生,敢于评价,敢于通过师生互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做到自始自终应高瞻远瞩,审时度时,要善于固势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评价,特别应注重学生良好的创新品质的形成,使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得到发展。同时,我还注意加强平时的评价,目的在于强化过程,重在平时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过关考核。

在平时检测中我做到进行分项考试,目的不仅重视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更重视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实施了期末分四项考核:考基础知识、计算、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做到评价方法因人而异:

(1)对尖子生,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

(2)对中等生,采用激励评价,促使其不甘落后,积极追上;

(3)对困难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肯定进步,消除其自卑。

当然,抓好课改工作方法和途径很多,我们必须作长期的探索和努力,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进一步进行探索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