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新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的地位与发展对策

时间:2022-05-11 04:21:00

导语:剖析新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的地位与发展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剖析新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的地位与发展对策

摘要:根据人类社套已跨入新经济时代的判断,论证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厦中国加入WTO以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对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发展对策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一场迅猛的信息化浪潮,世界经济因此而表现出以信息产业发展为特征的崭新面貌。在这一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应如何深刻认识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对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应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对策,采取哪些有力措施,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一、信息产业在当今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信息产业在当今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很多方面,集中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之中:

(一)信息产业是新经济中的核心产业

自从1996年l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一组文章中提出“新经济”这个概念之后,对于新经济的讨论颇多,但到底何谓新经济,至今仍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大多数人所说的新经济是指由于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材料科技和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发展导致经济形态的变化。有不少人则干脆把新经济等同于信息经济,认为新经济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这是因为:

第一,信息产业是新经济的先导产业。新经济中最突出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产业成为新经济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使信息网络成为新经济社会最重要的大众联系手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新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信息技术是高科技的先导技术和关键技术,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占有极其显著的地位。

据有关资料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5%一20%上升到70年代至90年代的70%一80%,在全球GDP中已有2/3以上的产值与信息产业有关。

新经济发端于美国,主要根源于美国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1991-2000年美国经济的高增长,主要源泉是其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世界500家最大公司。据美国商务部和美国电子协会发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5年中,美国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产业,如电脑和电讯业的增长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信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其产业内职工工资比全国私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高出7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美国1999-2000年前几个月失业率降到24年来最低点,通货膨胀率回落到30年来最低水平。可见,信息产业已成为新经济的先导产业,成为支撑新经济大厦的支柱。信息产业最终将成为牵引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第二,信息高速公路是新经济的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是对新经济时代信息流通和传播的基础设施的形象比喻,它是新经济高速、快捷运行的通道和途径。

大家知道,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社会经济形态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基础设施之上的。例如,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流通的形式是“物质流”,其所依赖的基础设施是铁路、公路、航海和航空线。而人类社会进入新经济时代以后,社会经济流通形式已变为“信息流”,这种经济形态存在的基础是资讯设施。类比工业经济形态下的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我们称新经济形态下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新经济时代最显著的标志,它拥有很高的信息量,其信息带宽远远大于现有的电话网和因特网的带宽。它能提供声音、图形、动画、数据和活动电视画面等多种多样的综合性服务。信息高速公路的终端信息服务设备都是多媒体计算机,它能向用户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可见,信息高速公路是新经济的基础设施,对新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新经济社会,信息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引导着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掌握和传播成为决定因素。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四通八达的通信交通网络转瞬之间就可以把信息传递到全国乃至全球。在工业社会中,一个国家的铁路、公路、航海、航空等运输基础设施往往是提高它的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未来社会中,信息高速公路将发挥如同工业社会的交通运输网一样的重要作用。

信息高速公路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全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入网以后,每个家庭都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全球事。在经济交往方面,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可从全球获取市场信息进行网上交易。信息高速公路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无限的网上商机,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又成为新经济起飞的跑道。

(二)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如前所述,信息产业促使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开创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新纪元。实践证明,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经济结构,但从当今各国的经济结构来看,总的趋势是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向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转变,即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超过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如计算机业、设备业、网络业、信息服务业等信息产业及其相关部门,在现今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已有50%以上的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创造的。比如,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45%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信息产业的生产与分配,目前这一比例已达到80%以上;日本1970-1981年投入使用的各类计算机以年平均24.5%的速度增长,信息经济活动创造的价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5%,到1980年已占到经济总额的47.3%,目前,日本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使新产品和新部门不断涌现,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因而使得产业结构处于不断改革和变动之中,近些年来在微型计算机等领域每隔6个月就有一代新产品问世。

第二,信息产业的发展促使原有产业部门的改造,使原有产业部门的技术不断提高,从而促使这些部门的产品更新换代,甚至创造出新产品。据统计,由于计算机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使汽车、金属加工、纺织等工业节约劳动力30%一40%,最多可达85%。西方国家由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工业能耗大大降低。在农业领域,美国用信息技术建立的农用灌溉自动决策系统投入运行后,充分开发利用了原有的水利资源,投资效益比为1:250。日本通过信息化改造,1994年制造业中电子计算机辅助设施和制造系统普及率在大企业中已达90%以上,在中小企业中也达到40%,数控机床比例由1985年的50%上升到1998年的86%[33(P393)。被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称为“夕阳产业”的汽车、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在获得信息技术改造之后,不仅没有衰落,而且,坚强地挺立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浪潮之中持续增长。这改变了托夫勒关于“夕阳产业,朝阳产业”的命题,即没有“夕阳产业,朝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朝阳技术”。

第三,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强国际竞争力

。20世纪初,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5%一20%是靠新技术成果的采用。而现在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0%一80%是靠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例如,美国自1980年以来,信息技术在工业和服务业中普遍应用,使工业生产和管理的效率大为提高,平均达3倍以上。1979-1989年信息技术使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33%、88%、90%、130%。从1990年以后,美国由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超过了日本,使其国际竞争力于1994年在世界竞争力排行榜上重夺榜首。

二、“入世”呼唤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2001年11月11日我国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然而,WTO不是免费的午餐。相反,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从有利的一面来说,加入WTO以后,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充满诱惑和风险的机会。我们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更广阔的国际大市场,新市场、新规则、新的竞争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必然会有力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因为,加入WTO,客观上更加有利于企业引进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会给我国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的后起者优势。

其次,从迎接挑战方面来说,观念的落后,机制的僵化,人才的匮乏,技术的落后……如果不尽快改变,我们将无法应对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浪潮和国际间的激烈竞争,无法面对新经济的挑战。我们的企业家基本上是土生土长,对全球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缺乏切身的感受和经验。然而,如果他们长期对国际商业游戏规则不了解,怎能参与国际竞争,如果把握不住科技的发展方向,又怎能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中抢占有利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飞速发展已经使卷入其中的企业疲于奔命,而加入WTO以后的全球竞争更使我国企业倍感压力。面对生死存亡的高压态势,必将迫使我国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

第三,进入WTO以后,面对的是全球市场,跨国经营,这样就要对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这也迫使我们要尽快发展信息产业,以便以其发展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以便在经济全球化情况下,扩大企业选择市场和资源的范围,达到最优化选择。比如,通过网络的迅速发展,带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网络接人、网络运营、应用服务、网络设备等行业发展,就可以抓住国际市场商机,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运营能力。

第四,加入WTO以后,必然要加快我国迈人新经济时代的步伐,而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网络经济,所谓网络经济其本质内涵是一种交易关系,网络只是为这种交易提供一个更加简捷、经济的交易方式,网站的作用就是沟通买卖双方,给交易双方提供一种手段,一个交易平台,或者说将市场移到了网上。

因此,从长远看,未来所有的企业都是网络企业。目前,因特网在世界每100天就增加一倍,我国网民也呈与日俱增之势。可见,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信息产业会逐步成为先导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

三、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发展极为迅猛,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0%一40%,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目前,信息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例如,美国的微软、英特等已经取代了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当年的地位。面对信息产业在全球如此迅猛的发展,我们怎么办?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制定发展信息产业的新战略。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信息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这样的现实,首先必须在思想上转变观念,立足全球,放眼世界,在国际大环境中运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大思路、新战略。

在发展目标上要逐步把信息产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终建成国家最大的产业,使之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发展思路上,在满足国内需要的基础上,应该把扩大信息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加速信息产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的进程;在发展方针上,要把国民经济各种产业协调发展的方针转变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方针上来;在发展模式上,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信息产业的竞争;在技术开发上,要把引进为主,转为自我技术创新为主,引进为辅的轨道上来;在发展速度上,信息产业的发展应保持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定幅度,使其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

第二,建立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在自主开发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基础之上。为此,必须着眼于国家长远利益,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关系,努力做到合理匹配,有机衔接。在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网络及通讯、计算机及软件数字化电子产品等方面,一定要形成一大批拥有自己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信息技术企业和信息产品。当然,从总体上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研究开发工作还是跟踪性的,主要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结合中国情况,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这是后进国家实现经济振兴的成功途径。

第三,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在我国市场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我国有近13亿人口,3亿多个家庭,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强大的市场需求必定会拉动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信息产业也势必成为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信息产业及其产品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其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大,经济效益好,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由于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对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也大,具有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三种类型增长点的特性。因此,它不仅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一个新的经济成长链。

第四,加速信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入WTO,意味着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全球化。中国的信息产业,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要适应WTO的要求,全面走向国际大市场。因此,必须加大信息产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在经营机制上,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尽快和国际社会接轨;在行业管理体制上,要由主要依靠行政管理转到主要依靠政策、法规管理上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依法实施管理的能力;要通过制定技术质量标准和工艺规范等方式,依法对企业进行技术质量监督;通过组织建立信息产业市场体系,为信息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总之,加入WTO之后,中国信息产业应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采取与世界主流技术和产品兼容的方针,制定与国际相一致的产品、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创造中国电子产品和技术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条件。

第五,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使信息产业向高级化发展。软件产业是2l-世纪的主导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当今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由于软件是人类智能的载体,它可以在社会、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如果中国不很快跟上世界潮流,在世界软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会使我们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中国软件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入WTO又面对与国外大公司的激烈竞争。因此,要缩短与国外的差距,后来居上,必须把软件业列为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制定特殊政策,重点支持,优先发展。针对信息产业结构变动频率较高的特点,要不断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由硬件为主向以软件为主转变,达到使信息产业升级的目的。

第六,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在关于新经济的说法很多,有新经济、网络经济,还有知识经济,不管怎么叫法,知识和人才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大大增强,技术进步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企业活力的源泉。现代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目前对人才的争夺战已经展开。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大公司则纷纷在国内设立研究机构,以各种优厚的条件抢夺国内优秀人才。中国加入WTO之后,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技术创新和走出国门只能是一句空话。或许某一天,我们发现优秀人才已经全跑到跨国公司企业那儿去了,那时再想办法就来不及了,国内外企业竞争强弱分明,国内企业不战而败,这绝非危言耸听。

中国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初期,曾大规模培养工业化所需人才,当时的口号是“要造就一支产业大军”。那么,在信息化启动时期中国同样需要高瞻远瞩,培养造就一批为信息化所需要的发展信息产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企业的实践中,应物色和造就一批信息企业家,大力加强从业人员在职培训。还应创造条件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工作,使他们致力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更要合理规范信息产业领域内人才流动,通过人力资本人股,年薪制等一些办法,从经济利益上稳住人才,吸引人才,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发展信息产业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