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特点探究论文
时间:2022-02-26 05:56:00
导语: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特点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强调农村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民摆脱了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经过1952年——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社会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封建的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二是封建的农民向社会主义集体农民的转变,从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村社会呈现出百废待兴的局面。
但是,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特别是“左”倾思想的干扰,把社会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诬蔑为“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条件”,把发展商品生产等同于“走资本主义道路”,人为地阻碍了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因此,“从1957年起,我们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拿农村来说,到1966年的十年间,农民的收入没有增长多少……‘’时期,情况更加困难。”[1]
到1978年,政社合一的体制已走到了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尽头,票证制度和条块分割、行政分割禁锢了市场的正常发育和形成。
这就是1978年以前的农村社会,也是邓小平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认清中国国情和农村现实的同时,邓小平还从政治和社会全局的眼光来看待农业和农村问题。他说:“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2]“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3]也就是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根本问题,必须首先解决。为此,邓小平指出,农业本身的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哪种形式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4]这些观点,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框框,突破了经典论者的空洞帽子,以生产力标准来衡量一切。此后,中国农村的改革便遵循“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一经典命题而轰轰烈烈地展开。
二、破立结合,先试点,后推广,走一条渐进的改革道路
1.解放思想,放宽农村政策,同时因地制宜地提出一些新的具体措施并付诸实践
首先,解放生产关系。在经营体制上,逐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经济体制上,建立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在管理体制上,打破政社合一的状态,废除,恢复原有的乡镇体制。
其次,解放生产力。主要是依靠科技和教育,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再次,解放农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解放农民的人身,不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松动户籍制度,农民有外出务工和临时居住的自由等;二是解放农民的思想,通过具体实践的示范作用来促使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让他们懂得“致富不是罪过”。[5]
2.按照试点——推广的思路,以点带面,走双轨制的渐进改革道路,正确对待改革风险
邓小平充分估计了改革中的阻力和不利因素,不搞强迫,不搞一刀切。同时,树立全局观念、工农互补,在时机成熟时,因势利导,水到渠成,逐步深入。
真理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实际新情况的不断出现,理论也需要不断修正、充实与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农村改革进程也是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第一,“双轨制”与先立后破、边立边破的原则与方法。
渐进式改革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概括,但关键在于新旧体制之间有一个“双轨制”的中间过渡环节,有一个新旧体制共存的过渡阶段和新体制在旧体制内不断渗透、逐步积累发育的过程。“改革要先进行试点,局部推广,成熟一个解决一个,在中央未正式公布新制度和条例之前,改革试点以外的有关各方面工作,应该仍按照现行制度办事。”[6]
与“双轨制”的改革方针相联系,邓小平提出要正确处理“破”和“立”的辩证关系。“不能认为只有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而应该先立后破、边立边破,“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7]
第二,“摸着石头过河”、试验推广的方法。
改革是一场试验,要一步一步地探索前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可以把改革的失误、试验错误的成本降到最低程度,尽量少付学费,可以使改革朝着易于取得成效的方向推进。改革及时获得并由此取得不断自我加强的推进能力。
第三,正确对待改革过程中的风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邓小平认为,怕摔跤就始终迈不开大步。改革可能会有风险,而且风险可能很大。但对改革风险要辩证地看,不改革更有风险,而且改革的风险只有通过改革去克服。况且改革往往与机遇相联,怕风险就抓不住机遇更抓不住大的机遇。因此,要改革就要敢冒风险,“不要因为小的曲折而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前进。”[8]要迎着风险,知难而上。但敢闯敢试不是提倡盲干,而是要科学分析、未雨绸缪。“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9]
第四,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走一步,看一步,对改革进程坚持弹性调整。
总结经验方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方法。在新时期,改革实践中的邓小平一再强调不断地及时总结经验的领导艺术和治国方法。“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10]不断总结时,有了失误和不足就要进行调整。在改革中,针对不同情况,多次及时地进行了调整。调整是改革方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必要的调整的直线式改革,也就谈不上渐进式改革道路,更谈不上“摸着石头过河”。
第五,总结出成功的改革经验,由中央作出正式决定,由国家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使其上升为国家意志,以在较长时期内发挥好的作用。
邓小平的渐进式改革思路与方法,开始只给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具体怎么搞,放手让大家去摸索。在闯与试的过程中,又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经过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东西,则由中央作出决定,正式在全国推广;同时上升为法律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邓小平所采取的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看似“摸着石头过河”,实则有其内在逻辑的渐进式改革方法。三、实事求是,尊重实践,不搞争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与“改革的渐进方法”相联系,邓小平提出了允许看、不搞争论、让事实讲话的改革指导方法。这是邓小平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引申出来的一个方法原则。
邓小平认为,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因为改革既然是一场试验,是一种探索,就难免会有成功和失败,人们的认识也自然不可能完全一致,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改革刚在农村开始时,人们议论纷纷。“对这一政策有一些人感到不那么顺眼,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话”。这些人“观望了一年,有的观望了两年,看到凡是执行改革政策的都好起来了,他们就跟着走了。”[11]因此,农村改革首先不是从理论上,而是先从实践上获得突破的。事实上,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再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邓小平正是将改革成功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再反过来以理论指导改革的实践,才使改革获得极大成功的。
在农村改革中,邓小平还多次强调“不搞争论”,强调必须解放思想,打破框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但是,邓小平所提出的“不搞争论”是对试验和探索性改革不搞争论,是指不事先用教条和旧框框束缚试验探索的手脚,并不是对什么都“不搞争论”。相反,对于改革开放的正常理论探讨、学术争鸣以及不同意见的平等讨论,是允许的、必要的,而且也是值得提倡的。邓小平之所以能一再引导思想解放的潮流,关键便在于他既不随便表态,不做群众的尾巴,又不束缚群众,允许他们在实践中去闯、去试,在实践中作出最终抉择。
四、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任何改革包括农村改革获得成功的前提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13]因此,他在指出发展我国农业必须靠政策,必须用正确的政策来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了政策的稳定性。他说,农村政策一变,农民的生活水平马上就会降低。所以,从实践看,不但我们这一代不能变,下一代,下几代,都不能变,变不了。[14]
总之,“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5]
政策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改革开放的政策会不会变。在这方面,邓小平深知光靠宣传还不够,还要抓住一些具有象征性的东西,树木立信,取信于民。“基本路线不变,社会政治稳定,有了这两条,我们就能够不断地胜利前进。”[16]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证明,要想在经济上创造奇迹,首要的条件就是要能在政治上创造奇迹,实现长期的政治稳定。
五、结论和启示
邓小平所创造和倡导的农村改革思想与方法对今天的农村改革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尤其是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第一,确立“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邓小平始终坚信,只有全心全意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才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之本,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道义力量所在。作为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生存状况是判断社会主义够不够格和是否优越性的标准;他们的生活能否达到温饱和小康水平决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现。
第二,中国农民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邓小平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只要给农民合适的土壤和空间,就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第三,尊重农民的自由选择权。农民的利益和意愿始终是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的基本立足点。
[参考文献]
[1][2][3][5][8][9][10][[11][12][13][14][1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4.
[6][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83.
[16]中共十四大文件汇编第18页.
[1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2002.
[论文内容提要]农村改革是邓小平领导全国改革的先声,邓小平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和立足点,将中国改革步伐一步步向纵深推进。邓小平立足国情、立足现实、破立结合、实事求是以及始终坚持安定团结的改革思想特点,是中国农村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对今天的农村改革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 上一篇:著作权许可使用探究论文
- 下一篇:经济学研究方法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