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生产力发展论文
时间:2022-11-13 08:54:00
导语:个人生产力发展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就是要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赖于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有赖于劳动者个人的发展。“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就增长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页)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个人生产力的研究,促进个人生产力的发展。
(一)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侧面论述过个人生产力。个人生产力是和社会生产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讲的不是由于劳动者的社会结合而产生的生产力,而是指劳动者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包括劳动者的劳动经验、劳动技能和劳动器官的活动。劳动者个人是个人生产力的主体。我们说促进个人生产力的发展,首要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即促使劳动者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足够而自由的运用,充分而完美的结合、迅速而协调的提高和发展。
重视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类历史上劳动者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呈现出一个合——分——合的趋势。在人类初期的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集于一身。虽然在生产工具比较落后、科学技术比较低的情况下,劳动主要表现为体力的消耗,但也同时伴随着脑力的活动。劳动者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同时表现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支出。
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家的萌芽。随着阶级的分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逐渐分离,原来那种集脑力与体力于一身的表现个人生产力的劳动者开始分化为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由于脱离了直接的生产过程,不再是生产劳动者,他们的脑力劳动不再属于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而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因此,个人生产力也就从原来的单纯的直接现实生产力中分化出一种从另一角度表现个人生产力的潜在生产力。
个人生产力中的这种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分离不可能是长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变化了,到资本主义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的程度越来越高。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不仅要求劳动者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智力素养,而且要求作为直接生产力的脑力劳动更加发展和扩大。这时,劳动者个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又呈现出一个合的趋势。这个趋势表现在:一方面是劳动者的队伍中,科技人员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是劳动者本身中体力劳动的比重逐渐减少,而脑力劳动的作用逐渐增加,并使二者相互结合,为最终消灭这两者的差别逐步创造条件。因此,这种“合”已经不是原来的简单回复,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发展。这种合的必然结果,就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个人的智力活动的作用日益加强。但是,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从事社会化生产,虽然使个人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使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但是其体力和智力由于分工等原因而得不到全面发展。只有摧毁资本主义制度,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才能和劳动者个人生产力的全面发展相一致。
社会主义社会是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更高历史阶段,劳动者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生产力水平从整体上看还是很低的。生产力的整体结构中,主要由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组成,工人阶级的主要部分,连同农民阶级的几乎全部,都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极差,而脑力劳动者则是少数。脑力劳动在个人生产力中的比例之小,显示着个人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低,这是一个很清楚、很尖锐的问题。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没有劳动者个人智力的开发,没有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没有个人生产力的全面发展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个人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重视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顺应这一必然,就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
(二)
重视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主义自身。
首先是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出发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众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说到底,也就是为了劳动者个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劳动者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可以不断转化为社会力。劳动者个人的体力对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劳动者用自己的智力不断控制自然力来代替体力,使自己成为巨人。因此劳动者个人是个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源泉。劳动者个人的需要就是在社会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得到满足。个人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个人需要的满足,主人翁地位的稳固。
其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劳动者个人的智力迅速提高。当今世界,是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时代。它的发展和运用,把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高潮,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新科学技术革命从本质上来说,正在改变着个人生产力的成份,不断增加着对专业劳动者的新需求。为了适应发展了新的形势和需要,这就要求不断改变、提高和更新劳动者个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熟练的业务程度,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加强他们的自觉意识和创造能力。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劳动者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还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科学文化是个人生产力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在一个劳动者个人文化水平低、文盲半文盲众多的国家里,是不可能提高社会生产力、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以满足新的技术革命发展的要求,推动劳动者个人生产力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再次,当前的改革急需对劳动者个人的智力资源进行开发。改革,毫无疑问,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劳动者知识不高,人才匮乏的困难。可以说,所谓个人生产力的发展,实质上是劳动者个人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发展和运用。没有劳动者个人智力的开发和运用,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同时,还要改变劳动者个人中的落后意识,陈旧观念,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最后,促进个人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从历史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上曾出现过对知识分子的失误,对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命的践踏。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实行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劳动者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对人的轻视,特别是对知识的贬低,严重地束缚了个人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衰退。现在,没有多少人还认为知识无用了,但是旧的习惯势力和过时的老观念的束缚,轻视科学技术,轻视智力开发,轻视知识分子的现象还时常存在。因此,重视个人生产力的发展,从消极方面说,可以防止历史重演,防止大的偏差;从积极方面说,是对当前中心任务的正确认识。
(三)
除了懂得个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之外,还必须探讨影响它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人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积极性、人与人、人与物的协调状况。人与人、人与物的协调是个人生产力发展的保证条件。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人与人、人与物的尖锐对立状况,使二者基本协调起来,对个人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保证作用。这有目共睹,无须累赘。
人的劳动能力是个人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它是指劳动者个人拥有的并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体力和脑力在生产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不仅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而且也丰富了生产经验,提高了劳动技能,从而促进了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劳动能力在生产中的充分利用还不尽人意,存在着较大的浪费。这种浪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开性的浪费。它表现在:一是因劳动力的流动而产生的短期浪费。二是每个城镇和城区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青年人因不能进入高一级的学校而停留在社会生产之外。三是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一种是隐蔽性的浪费。它是指劳动者能够得到有薪水的工作,但是劳动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它表现在:一是就业的人违背自己的愿望,浪费他们所掌握的技能。二是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的浪费。三是在既有的可用技术的条件下负担的任务相比,就业人数过多,人浮于事。劳动能力的浪费与生产力的发展格格不入。让全体劳动者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我们当前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劳动者的积极性是个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为劳动者既有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他的积极性的状况,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获得也与其积极性有关。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广大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得到了较高的增长,收到了较大成效,个人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不可否认,人们的积极性也还没有得到空前的充分发挥。
影响劳动者积极性发挥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有主观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主观原因产生于没有觉悟到改革的迫切性,或是缺乏自身目的和奋斗目标,或是知识水平的限制。社会原因主要指社会风气、社会体制、环境气氛、劳动条件、物质技术基础等。在既有的环境气氛、劳动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的情况下,社会原因就主要取决于社会风气和社会体制。过去我们只强调人的主观原因,这是片面的,因为个人主观原因与社会原因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原因对个人主观原因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党风不端正,腐败现象屡有发生,就容易冷却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抑制人们积极性的发挥,从面阻个人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激发广大劳动者在生产中的积极性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应该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方面着手努力寻求改善的办法。四)
当前,为了促进个人生产力的发展亟需做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改进党的工作,改变旧观念和旧作风。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提出来以后,就要改变党的工作作风,帮助每个人认清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性和社会性,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有力地促进全党、全国人民为完成中心任务而奋斗。
要继续发扬同志倡导过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发扬这个传统,光靠口“对话”还不能解决问题,还必须靠脚的经常“来去”。同劳动群众保持最广泛、最密切的关系,就可以建立信任气氛,实现共同目标。这个方面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坚决摒弃那种打着封建印记的带有小生产者萎糜特性的官僚主义和僵化木然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式。
要使各种现代化的舆论工具广泛发挥作用,如增加对党务和政务的报道,揭露存在的严重缺点与错误,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其次,提高劳动者个人的素质。劳动者个人素质的内涵很广,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理想、道德和纪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使每个劳动者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有了崇高的理想,就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就会把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人生追求结合起来,无论身处顺境和逆境,都能坚定不移地改革创新、开拓前进。讲道德,就能发扬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就能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就能反对损人利己、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的思想和行为。守纪律,就能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夺取胜利。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使劳动者个人积累系统的比较完整的知识,学会和锻炼技艺才能,掌握适当的科学方法。其中,知识是技能和方法的基础。劳动者个人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主要靠培训教育。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间断的终身教育。通过去正规学校或培训班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学习,不断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掌握新的技能。一是企业自己办教育,这种方式在发达国家很流行。企业办教育、传统教育和职业教育应该成为我国教育制度中并驾齐驱的三大支柱。
第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下放权力是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的重要方法,这是我们成功的经验。但仅此还很不够,还必须懂得劳动者积极性的运动规律,并善于按规律办事。
人们的积极性产生于自身的需要。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谋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这是每个人的生活目的,由此目的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要调动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与其物质利益联系起来,满足其物质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只是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因此,要调动积极性,还必须关心和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如尊重人的人格与尊严,提供劳动者充分发挥才干的机会,表扬一切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优异成绩的人们。
然而,社会满足他们的需要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这时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状况就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觉悟了。这就要求及时地进行宣传教育,使每个劳动者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调整个人的奋斗目标,提高自己的觉悟,心甘情愿地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可见,增进利益,提高觉悟,就是我们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所要做的两项主要工作。
总而言之,努力促进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改革不重视个人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一句空谈。
- 上一篇:工商局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 下一篇:热电供暖公司个人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