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企业的构建分析论文

时间:2022-11-02 08:43:00

导语:和谐企业的构建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企业的构建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和谐思维文化企业构建

论文内容摘要: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尊重干部职工的意愿,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才能,坚决维护群众的利益,关心职工福祉,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和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积极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职工和社会三者的共赢。

和谐思维的本质出发点是“人本精神”,以人为本,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尊重干部职工的意愿,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才能,坚决维护群众的利益,关心职工福祉,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和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积极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职工和社会三者的共赢。

和谐的含义及精髓

(一)和谐社会的确切定义

对于和谐的定义有很多,我国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义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对和谐社会的确切定义。

企业的文化建设,先要解决物质基础问题,并由此引发出企业对员工业绩的评价、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才能让大家踏踏实实、和和气气地工作,说到底,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回避价值评价和利益分配问题,这是物质基础。

有些企业的文化建设,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线,希望员工都百分之百的执行,忽略了员工的需求和意见,结果导致领导高高在上、文化浮在表面的现象。如果企业只是关注业绩而忽略了员工的需求,那么员工的情绪就会堆积,这样的不满情绪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爆发,那个时候往往要花很大的精力来抚平,甚至已经严重破坏了公司氛围,导致两败俱伤。所以,要让企业“和谐”,就必然要有正常沟通的渠道,否则就无法达到和谐。

(二)和合传统与和谐企业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谓“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并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或新生命。他指出,传统的“和合”正在当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对国家而言就演绎为当前最为火热的“和谐社会”,而对企业而言就演绎为“和谐企业”。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惟有以和合传统哲学为体,以西方先进管理精神为用,追求企业内外部平衡和谐、共生共赢,方能激发员工的责任心、创造力和向心力。

和谐思维与和谐管理

(一)精神与物质的辩证思维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必然是物质决定意识的,春秋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是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精确表述。为什么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不见成效,关键是没有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哲学命题。企业一提到企业文化或者精神文明建设,想到的方法就是依靠宣传教育,然后希望员工能够形成团结、创新的局面,这是不现实的。西方经济学建立的基础是“人都是理性的,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西方社会毫不回避个人的贡献以及对个人的物质回报。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君子不言利”,道德高于利益,但道德准则在当今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我国为什么近代科技落后、文化乏力,其与我国文化忽略人的本性是相关的。当然,就中国文化的现实而言,只谈物质性和只谈道德性都是偏颇的,我们需要的是在不回避人的利益驱动条件下,如何有效地激发人的精神驱动,或者是说让两者如何配合,更好地发挥人的动力。

在现实社会中,“利”是企业和大多数个人进行抉择的最重要判断标准。一个企业的成功,必然是丰厚的利润为基础的;一个人的成功,大多数人的选择也是“功成名就”,而这个的背后还是他拥有的资产。如果一个人很有名,但穷困潦倒,至少大多数人不会认为他成功吧?这就是现实,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完全以“利”来设计企业和个人的价值导向,物质与精神兼备的企业和个人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所以说,成功的企业是必然要明白物质与精神的辨证关系的,做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不能忽略员工的物质和利益需求,一定要设计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让员工工作安心、放心;但另外,也一定不能忽略员工的精神需求,完全的利益导向会让企业和员工都成为赚钱机器,凝聚力很低,所以企业和领导要能够关心下属的生活和工作,经常鼓舞、鼓励和帮助下属,让员工工作得舒心、快乐。

(二)经验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没有经验就不会有创新,但有时经验又会阻碍创新。经济学家提出了后进优势,落后国家的优势就是学习优势,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避免他们的弯路、错路,从而实现赶超这些国家。其实这样的学习优势是有限的,缺乏自主研发体系的支持,这样的学习不过是模仿而已,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只能被动地紧跟别人,看别人眼色。企业要实现和谐管理,必然需要注意经验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要注重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体系,否则不可能拥有持续的竞争力。

(三)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协调

企业文化的核心目的是要为企业建立自己的做人做事准则,而制度则是硬性的。但再健全的法制如果忽略了文化、道德、信仰这些软性的约束,一样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关键在于执行。这里的执行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公司的文化问题,也就是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精神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与企业只是一种契约关系,那何谈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所谓的凝聚力也成了一腔空话。总的来说,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只能让一个国家保持一时的强盛,只有先进的文化和心理的归属才能成就一个持续的文明。我国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企业精神不可能真正地实现国际化。

注重亲情的文化,与注重业绩的企业本性其实并不矛盾,但这要求管理者具备优秀的领导技能,儒家思想讲求尊重人、发展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很好的融合企业与员工距离的方法。制度与文化,必须相得益彰,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四)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

企业要追求效率,员工更关注公平。企业要生存,必然要有利润,因此必须要有效率,速度要快,成本要低,所以希望员工都好好干,工资要求不要太高;员工都要生存,都要追求个人发展和价值实现,因此希望企业能给予自己更多的培训和机会,薪水能够增加,福利能够增多。这种关系处理的不好,就容易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每个员工的需求不一样,考核和薪酬制度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不公平是绝对的,所以一定要让员工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做的是尽量倾听大家的心声,降低这种不满意和不公平感,否则容易引起员工的消极情绪,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和谐企业的构建途径

(一)确立和谐理念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先决条件

如果企业的经营者没有构建和谐企业的想法,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但应该看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职工队伍、特别是农民工队伍的急剧扩张,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矛盾的主要方面等,都要求经营者不断地审时度势,一个只攫取利益而不顾工人生存温饱的企业,必定是个失败的企业,存留时间也不会太长。一个有眼光,着重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家在他的经营之道中,一定有构建和谐企业的人本理念。

构建和谐企业是发展的需要、竞争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它既指导长远,又立足现实。试想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稳定而和谐的劳动关系,怎么会有一个稳定的职工队伍?如果企业经营者没有用人之量,且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怎么会有高素质的人才引进?不具备一个稳定而有素质的员工队伍,依靠什么营利、竞争、发展?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就是这个道理。应该说,所有的经营者都期待发展、渴望辉煌,但是他们的着力点或有不同,对构建和谐企业的认识,程度也不一样,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上看,早认识、早发展,认识深、发展快。所以说,企业经营者确立构建和谐文化的经营理念,是实现和谐企业的先决条件,也是谋求发展的开明之政。

(二)打造企业实力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

构建和谐企业需要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都做得不错,它们有实力来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职工住宿条件的改善,职工公寓的建设,到职工食堂的建设、职工用餐的补贴,从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气体的排放,到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从文体设施,图书、电子阅览的建设到丰富多彩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投入了相当的资金,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通过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增强经济实力,实力增强后,再加大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的力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链。

(三)发挥企业工会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手段

构建和谐企业,经营者是主导,工人是主体,而企业工会组织作为联系职工和经营者的桥梁和纽带,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构建和谐企业的科学管理理念;引导企业职工积极参与构建和谐企业活动。

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工会创建工作的落脚点。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劳动竞赛,爱岗敬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实行共赢,来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把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节能技改活动作为强化工会功能,获得企业认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二是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作为构建活动的着力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理论培训渠道,培树创新示范岗,安全示范岗,以此来实现职工知识力、创新力和战斗力的同步提升。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把职工的学习观念融入思想、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三是把办好事、解难事作为工会创建工作的切入点。现阶段把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作为工会重点推动的工作。真心实意地从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事情入手,为他们办好事、解难事。如企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等,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确保构建活动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四)互利共赢与稳定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目的

构建和谐企业,企业职工是活动的主体,组织和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构建活动是构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应该看到,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广大职工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应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科学的创造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回报企业。

通过构建活动,造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经营者的投资就得到了真正的酬报。职工在构建活动中,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物质上得到了实惠,精神上得到了充实,互利共赢,充分体现了构建活动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

2.左亚文.论中华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J].江汉论坛,2007(2)

3.左亚文.和合思想的当代阐释:唯物辩证法与东方智慧的对话[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意见,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