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核心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9 08:27:00

导语:发展的核心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发展的核心研究论文

摘要:阿玛蒂亚•森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是在总结前人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森通过对实质自由和工具性自由的划分论证了自由不仅是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更是实现发展的有效手段。这一理论观点对于福利经济学、古典自由主义和社会发展理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阿玛蒂亚•森;实质性自由;工具性自由;发展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由于对社会底层人民与道德的关切,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特别是森在提出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强调发展的焦点应是人们按价值观行事的自由以及能力上,对当论界发展观的研究和福利经济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正在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当下,探讨国外优秀的发展理论,对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国发展观理论思考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以自由为核心发展观的提出

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先后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展观。具体表现为:

1.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强调工业化过程,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忽视社会的其他方面,以经济增长为社会发展的核心。

2.以社会经济各方面综合协调为核心的发展战略。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均衡,强调发展的“多元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内生性”,首次考虑到人的因素。

3.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考虑人的未来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提出在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还必须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关系。

4.以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既强调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又强调注重人类的全面发展。

发展观战略的演变体现了对发展不断认识深化的过程。森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是在对原有发展观的批判和继承下提出的,发展应该是看成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虽然国民生产总值或个人收入的增长,对于扩展社会成员享有的自由有着一定的帮助,但自由还依赖其他决定性的因素,包括社会的和经济的安排,以及政治的和公民的权利等。

二、森的自由观

自由作为人类社会一个核心概念,各派学者有着多种解读。哈耶克认为自由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而赛亚•伯林也从个体自主意识的不同表现上划分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为了更好的理解发展,森提出必须对发展的目的和手段进行考察和审视。而这考察的核心就是自由。自由不仅是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更是实现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森区分了实质性自由和工具性自由。

1.实质性自由。其内涵是享受人们有理由珍惜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具体包括免受困苦——如饥饿、营养不良、过早死亡等基本的可行能力,也包括能够识字、享受政治参与等自由。实质性自由范围极为广泛,其作为发展目标体现了发展既是经济水平的增长,也是伦理价值的追求。

实质性自由的核心是“可行能力”,这一概念是森为如何确立贫困的信息基础,在对功利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提出的。“可行能力”是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功能性活动反映了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达到的多种多样的事物或状态。一个人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反映了此人实际达到的成就,而可行能力集则反映此人有自由实现的自由:可供这个人选择的各种相互替代的功能性活动组合。

关于功能性组合的理论论述,布劳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利》中也有涉及。在社会交换中论述“权利—依赖”关系框架时,布劳认为一个人有四种形式可以保持其社会独立性:能够提供别人迫切需要的服务;对等交换服务;强迫他人提供服务以及寻求替代物。拥有的选择越多,则在交换过程中获得的权力越大,越能成为统治者。同理,在森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中拥有的选择能力越强,选择各种功能性活动的可能性越大,其自由程度也就越高,其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也相应更好。

2.工具性自由。森划分了5种不同的工具性自由,用于证明自由作为发展的有效手段。这些不同类型的权利和机会各自促进着一个人的一般性可行能力,同时也可以互相补充以增进人的可行能力和实质自由。

(1)政治自由。是指公民权利,是人们拥有的确定的应该由谁执政而且按什么原则来执政的机会,也包括监督并批评当局、拥有政治表达与出版言论自由、政党自由等等的可能性。政治自由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下的不同体制政府政策表现获得的。

(2)经济条件。指个人分别享有的为了消费、生产、交换的目的而运用经济资源的机会。经济条件是一种经济自由,人们拥有各种经济资源如劳动力、知识、土地、工具,市场机制为提供经济资源的自由组合提供了最好机会。森是市场经济的拥护者,认为市场经济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它相互交往并从事互利活动的一种安排,这对于经济自由的实现是最好的保障。而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并非市场经济体制本身,而是由于信息藏匿、欠缺法规监管和不对称非法交易等政治和社会安排上。美国的黑奴劳动所得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黑奴仍出现逃跑的现象。在废奴后,即使庄园主开出了更高的薪酬水平,希冀以原有奴隶庄园方式进行生产,却无法实行。这种事例表明在经济效率和经济利益中依然有着经济自由的因素的存在。而市场经济体制是保障这种经济自由的基础制度。

(3)社会机会。指的是在社会教育、医疗保障及其他方面所实行的安排。这方面缺失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不识字,不具备现代全球经济下所要求的一些基本条件,个人的经济参与与政治参与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被限制。联合国每年发表的人文发展指数中,也将成人识字率及大中小学综合入学率纳入考虑。

(4)透明性担保。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信用,取决于交往过程的公开性、对信心及信息准确性的保证。吉登斯在论述现代化的影响时,提出了时空分离和“脱域”的观点,认为随着现代化交流工具的便捷,社会关系从地方性场景中“抽身而出”、又在无限的时空范围内再度联结。但这种关系的重新组合缺乏着透明性的担保,造成了“风险社会”的形成。眼下的次贷危机就是由于核查监管金融和商业安排上缺乏公众参与,使得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森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运作取决于强有力的价值规范体系,必须有坚实的法治基础来支持交易涉及的各种权利,有普遍的遵守行为准则来保证协议的履行。

(5)防护性保障。即社会安全网。各种具体风险集中到社会上会成为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因此可能发生动荡和冲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人们遇到风险、遭受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可以起到某种化解作用。而森认为民主制度的保障性功能能够确保合理的有效的社会安全网的实现,而这种状态的实现又是与其他的工具性自由所相联系的。

三、以自由为核心发展观的启发。

森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实质上是除去经济发展外,加入了更多的政治民主、社会机会获取、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了发展的最终目的,体现出了森一贯的思考人类福祉的学术旨趣。其思想对于福利经济学、古典自由主义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1.福利经济学。其哲学基础是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功利主义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这种理论指向下对社会的评价有着三个组成部分:后果主义、福利主义和总量排序。摘要:阿玛蒂亚•森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是在总结前人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森通过对实质自由和工具性自由的划分论证了自由不仅是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更是实现发展的有效手段。这一理论观点对于福利经济学、古典自由主义和社会发展理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阿玛蒂亚•森;实质性自由;工具性自由;发展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由于对社会底层人民与道德的关切,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特别是森在提出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强调发展的焦点应是人们按价值观行事的自由以及能力上,对当论界发展观的研究和福利经济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正在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当下,探讨国外优秀的发展理论,对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国发展观理论思考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以自由为核心发展观的提出

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先后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展观。具体表现为:

1.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强调工业化过程,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忽视社会的其他方面,以经济增长为社会发展的核心。

2.以社会经济各方面综合协调为核心的发展战略。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均衡,强调发展的“多元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内生性”,首次考虑到人的因素。

3.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考虑人的未来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提出在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还必须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关系。

4.以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既强调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又强调注重人类的全面发展。

发展观战略的演变体现了对发展不断认识深化的过程。森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是在对原有发展观的批判和继承下提出的,发展应该是看成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虽然国民生产总值或个人收入的增长,对于扩展社会成员享有的自由有着一定的帮助,但自由还依赖其他决定性的因素,包括社会的和经济的安排,以及政治的和公民的权利等。

二、森的自由观

自由作为人类社会一个核心概念,各派学者有着多种解读。哈耶克认为自由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而赛亚•伯林也从个体自主意识的不同表现上划分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为了更好的理解发展,森提出必须对发展的目的和手段进行考察和审视。而这考察的核心就是自由。自由不仅是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更是实现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森区分了实质性自由和工具性自由。

1.实质性自由。其内涵是享受人们有理由珍惜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具体包括免受困苦——如饥饿、营养不良、过早死亡等基本的可行能力,也包括能够识字、享受政治参与等自由。实质性自由范围极为广泛,其作为发展目标体现了发展既是经济水平的增长,也是伦理价值的追求。

实质性自由的核心是“可行能力”,这一概念是森为如何确立贫困的信息基础,在对功利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提出的。“可行能力”是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功能性活动反映了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达到的多种多样的事物或状态。一个人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反映了此人实际达到的成就,而可行能力集则反映此人有自由实现的自由:可供这个人选择的各种相互替代的功能性活动组合。

关于功能性组合的理论论述,布劳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利》中也有涉及。在社会交换中论述“权利—依赖”关系框架时,布劳认为一个人有四种形式可以保持其社会独立性:能够提供别人迫切需要的服务;对等交换服务;强迫他人提供服务以及寻求替代物。拥有的选择越多,则在交换过程中获得的权力越大,越能成为统治者。同理,在森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中拥有的选择能力越强,选择各种功能性活动的可能性越大,其自由程度也就越高,其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也相应更好。

2.工具性自由。森划分了5种不同的工具性自由,用于证明自由作为发展的有效手段。这些不同类型的权利和机会各自促进着一个人的一般性可行能力,同时也可以互相补充以增进人的可行能力和实质自由。

(1)政治自由。是指公民权利,是人们拥有的确定的应该由谁执政而且按什么原则来执政的机会,也包括监督并批评当局、拥有政治表达与出版言论自由、政党自由等等的可能性。政治自由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下的不同体制政府政策表现获得的。

(2)经济条件。指个人分别享有的为了消费、生产、交换的目的而运用经济资源的机会。经济条件是一种经济自由,人们拥有各种经济资源如劳动力、知识、土地、工具,市场机制为提供经济资源的自由组合提供了最好机会。森是市场经济的拥护者,认为市场经济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它相互交往并从事互利活动的一种安排,这对于经济自由的实现是最好的保障。而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并非市场经济体制本身,而是由于信息藏匿、欠缺法规监管和不对称非法交易等政治和社会安排上。美国的黑奴劳动所得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黑奴仍出现逃跑的现象。在废奴后,即使庄园主开出了更高的薪酬水平,希冀以原有奴隶庄园方式进行生产,却无法实行。这种事例表明在经济效率和经济利益中依然有着经济自由的因素的存在。而市场经济体制是保障这种经济自由的基础制度。

(3)社会机会。指的是在社会教育、医疗保障及其他方面所实行的安排。这方面缺失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不识字,不具备现代全球经济下所要求的一些基本条件,个人的经济参与与政治参与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被限制。联合国每年发表的人文发展指数中,也将成人识字率及大中小学综合入学率纳入考虑。

(4)透明性担保。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信用,取决于交往过程的公开性、对信心及信息准确性的保证。吉登斯在论述现代化的影响时,提出了时空分离和“脱域”的观点,认为随着现代化交流工具的便捷,社会关系从地方性场景中“抽身而出”、又在无限的时空范围内再度联结。但这种关系的重新组合缺乏着透明性的担保,造成了“风险社会”的形成。眼下的次贷危机就是由于核查监管金融和商业安排上缺乏公众参与,使得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森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运作取决于强有力的价值规范体系,必须有坚实的法治基础来支持交易涉及的各种权利,有普遍的遵守行为准则来保证协议的履行。

(5)防护性保障。即社会安全网。各种具体风险集中到社会上会成为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因此可能发生动荡和冲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人们遇到风险、遭受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可以起到某种化解作用。而森认为民主制度的保障性功能能够确保合理的有效的社会安全网的实现,而这种状态的实现又是与其他的工具性自由所相联系的。

三、以自由为核心发展观的启发。

森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实质上是除去经济发展外,加入了更多的政治民主、社会机会获取、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了发展的最终目的,体现出了森一贯的思考人类福祉的学术旨趣。其思想对于福利经济学、古典自由主义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1.福利经济学。其哲学基础是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功利主义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这种理论指向下对社会的评价有着三个组成部分:后果主义、福利主义和总量排序。森认为这种计量福利的方式过于理想与宏观,往往在个人实际收入与运用收入而达到的处境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在具体的福利分析和政策制定时,难以简单的通过总量排序来指导。个体的愿望和享受快乐的能力往往随着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这会影响到功利主义视野中的幸福量的考察。同时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相似经济条件下的个体对于消费品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也影响着个体满足性和幸福感的实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个人的异质性、环境的多样性、社会氛围的差异、人际关系的差别和家庭内部的分配等。因而应当运用“可行性能力”来作为社会福利的考察点,运用“可行性能力方法”的评价性焦点既可以是实现了的功能性活动,即一个人实际能够做到的,也可以使拥有由可选择的可行能力集,即一个人的真实机会。可行性能力方法补充了福利经济学忽视的社会因素,使得社会福利的考察才能更为科学,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体价值的实现才能给予保证。

2.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主权,个人财产的所有权是个人自由最重要的部分,强调自由放任的正常。诺齐克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国家的权力,国家只能作用于属于个人权利之外的活动空间,是个人的权利决定国家的性质、合法性及其职能。因而任何侵犯个人权利的国家行为都是不正当、不正义的。

这种极端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的信息基础也有着缺陷,它更像一种为自由而自由的政治主张,忽视了这种政治主张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对于许多更为实际的生存能力与自由也有着忽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展是多方面的进步,而并非仅仅局限于民主制度方面。任何程度的恐慌状态,无论是大规模的恐慌,到经常性的营养不良,到地方性的、非极端的饥饿都能出现在完全自由权利的体制下。社会心理的的传导和制度安排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恐慌的规模。

3.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则强调更为宏大的社会背景。传统—现代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就是现代化,即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井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

“核心—边陲”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边陲(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两个部分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核心国家通过不公正的贸易条件剥削边陲国家。这正是导致不发达国家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

“市场转型”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以市场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核心的社会改革。重点探讨没有经过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实现从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它侧重于社会转型的制度背景。

这些研究都是着眼于全球化,现代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而涉及具体的个体层面的思考显得相对较为稀缺。只是在发展社会学中的人格学派里,英格尔斯(A.Inkeles)就现代性人格的研究中,涉及到了个体层面。这种强调宏观,以西方现代化为模板和参照的发展战略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片面强调经济发展,GDP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方面的内容。而在一定程度上民生方面的缺失,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森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扩大了发展的内涵。对于可行性能力的考察证明了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水平的提高,它应该还有着人的尊严、权利、自由、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这对于制定发展政策来说,就必然要考虑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同步,以及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等。

同时,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更加强调国家或政府的社会关怀度。经济水平的提高,政治自由的实现,社会机会的平等,透明性保证的确立,以及防护性保障的健全,这些既是森提出的自由对于发展的工具性功能,更是国家对于发展战略时所应涉及和兼顾的方面。这些工具性自由既能单方面的促进发展,也能组合实现促进功能。国家在保障这些工具性自由实现时,也必须考虑到如何使这些功能更好的组合以便促进发展,实现合力而非彼此消减。

四、总结

森的以自由为核心发展观的强调自由既是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更是实现发展的有效手段。实质性的自由体现在可行能力上,而工具性的自由则通过五个方面体现对发展的功能。这种发展观扩展了各门学科对于发展思考的信息基础,为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更科学的思考途径。

参考书目:

[1]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徐新:发展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4]周长城:现代经济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