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国公司培育论文

时间:2022-09-17 08:52:00

导语:我国跨国公司培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跨国公司培育论文

摘要:跨国公司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集中、资本集中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当代世界经济技术合作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竟相抢滩中国,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参与中国的市场竞争,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启迪我们如何培育和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从而使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去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

关键词:培育;发展;跨国经营;跨国公司

1中国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据《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一万三千多亿美元,较2005年猛增了38%,2000年全球跨国并购达110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近50%。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工业集团、商业集团。他们不仅是世界资金的最大源头,也是世界新技术开发的主要来源,是控制国际资本运营的龙头,在世界主要股市上挂牌并交易的股票,基本上也是跨国公司发行的。国际贸易中,80%的贸易额由跨国公司进行,凡是有新时代的意义的产品,都是源于这些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推动市场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体。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说跨国公司将主宰未来全球经济。

(2)跨国公司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别的国家而得到独立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国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否则,我们必将失去获取参与世界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机遇。

(3)跨国公司是世界先进技术的开发者和生产者。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为了在竞争中确保不败,都利用自身的资本雄厚、设备齐全以及技术人才等优势,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无数的发明与革新都在国际级跨国公司中产生。例如,杜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几乎垄断了全世界有关化纤专利的80%;埃克森研究与工程公司60多年来,先后共取得1万多项专利。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庞大的资本规模、先进的科学技术,全球化的经营战略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已经将其触角伸展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宰者。

(4)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当代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区集团化倾向增强,这为商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特别是发达国家,狼狈为奸,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用各种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限制和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对其出口。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天,中国企业可以走出国门,到这些国家去投资建立生产经营基地,打破关税、非关税壁垒,使中国商品能就近就地在这些国家销售,并通过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换,带动有关联的原材料、零部件、中间产品出口,进而扩大出口量,改变不利的出口条件,开拓国际市场。

(5)企业跨国经营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国际化要求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国际市场变化,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通用标准办事的管理办法和生产技术标准,同时,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有利于促使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素质,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考验的今天,中国要积极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问题

纵观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情况,我国目前现有的跨国经营有以下问题:

(1)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不够。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不够:一是企业家本身忽略了金融资本运作本身也是一个产业的事实,本能地将金融资本贴上“过度投机和不务正业”的标签;二是企业家坚信实业才是最重要的,不善于从金融角度发动和组织跨国经营的行动;三是即使产业界认识到了金融资本的重要性,由于当前国内金融体系服务不完善的限制,也难满足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要求。

(2)投资规模小,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投资规模较小,与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力度还不够。从单项投资额来看,中国跨国企业投资规模也较小。据统计,2005年我国海外企业中方投资100万美元以上的占到90%,500万美元以下的只占到2.3%,平均每家的投资额才10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单一投资项目的跨国投资的平均金额是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50万美元。世界跨国公司的渗透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科技产品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一些高技术产业,比如航天航空、微电子、生物工程等,在现代跨国公司中逐渐成为支柱产业,而我们企业在科技方面比较落后,许多企业没有技术优势,更没有形成核心技术。(3)宏观管理体制滞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跨国经营的管理体制是按市场化的原则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而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体制严重滞后,缺乏统一且透明的政策。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最大体制障碍是政企没有完全分开,政府还管着企业很多事物,如对企业投融资、进出口贸易等一系列市场活动的审批;过细的产权和人事管理;在部门与地区利益的驱动下,对企业的联合重组、收购兼并进行行政干预等等。

(4)跨国经营缺乏人才。在中国,无论是何种性质的企业,很大部分的涉外管理员工大多只是具有单一的外语专长或某一学科的知识,缺乏既懂外语又熟悉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知识,了解和适应国外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商业操守、政治、法律制度、利益集团等等的复合型人才。在跨国经营的业务往来中,有部分企业过度的依赖国外的银行、律师和国外的一些中介机构,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判断能力,有时还会因合同缺陷等原因而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5)企业文化兼融与整合难。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还来自文化兼融的风险。如何在短时间有效建立不同国别文化相融合的跨国企业文化模式,是决定跨国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尤其是跨国并购,由于企业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如果中国企业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往往容易造成企业间的文化相斥,甚至容易酿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国首钢在巴西企业并购中所出现的劳资矛盾,就是典型的一例。

3中国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应采取的对策

(1)政府应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虽然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跨国企业发展。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的法律规范,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实施有关促进、保护、监管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使企业能及时获取权威性政策咨询服务。二是落实企业的跨国经营自主权,尽快使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企业享有外贸、外经、外事审批权、资金融通等自主权,使企业得以在国际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三是深化财金政策的配套改革。通过税收、信贷和保险等手段鼓励跨国公司的发展。四是积极推进国家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良好的国家间关系。

(2)充分发挥跨国企业的比较技术优势。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其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如家电、纺织、轻工、电讯设备制造等产业上。在这些行业我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较为突出。因此,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充分发挥技术和产品的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和错位竞争战略,以开拓市场空间,建立综合竞争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虽然我国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技术优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实施跨国经营有效,但对发达国家来讲,仅靠传统技术优势是很难实现规模化、全球化战略目标的。因此,跨国企业还需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尽可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3)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业务技能强,通晓外语以及国外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中国领先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国企业可以从两方面解决人才问题。一是在企业内部着力培养一批又懂外语,又懂法律,还通晓财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通过内部员工的国外培训、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吸纳海外学子等等多种渠道吸引人才。二是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战略。善于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从而更好的适应东道国的情况,进一步将中国推向世界。

(4)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鉴于目前国有企业仍是我国跨国经营的主体,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跨国经营的实力,必须加大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增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力和活力。首先,应积极推进跨所有制企业的兼并重组,使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竞争性领域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退出,真正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本为纽带,企业自发兼并扩张的竞争格局;其次,鼓励国有企业上市,尤其到境外上市,通过境外上市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实现国有资本的国际化流动,推动国有企业跨国经营;再次,通过跨国购并的方式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和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

(5)制定明确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主要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对比,对市场进行分类。我国的一般跨国公司由于推行全球化战略的程度较低,当前考虑实施海外经营时,多数应选择目标更为明确的多国市场战略。以后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海外经营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步过渡到全球市场战略。采用全球市场战略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出现在广泛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不同的东道国的相对优势,寻求效率型的投资,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6)高度重视企业文化整合。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要克服“双重文化”障碍,即东道国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尤其是东道国企业文化这道难关。中国企业在开展跨国经营活动中,要高度重视中国企业同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领导人的风格、素养、企业运营模式、商业习惯、人力资源、薪酬考评、奖罚机制及人际关系等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在整合过程中,注意发挥本企业的优秀文化,吸纳东道国企业好的文化成分。通过一定时期的磨合、适应,创造出能适应东道国全新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