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论文

时间:2022-09-17 08:40:00

导语: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论文

摘要: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己不再是获得廉价的原材料、产品的生产技术、销售市场的简单竞争,往往是企业面对市场和客户建立的快速响应系统与供应链优劣的竞争。以至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从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及意义入手,帮助企业认识第三方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带给他们的益处,分析中国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国内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思路

Abstract:Inthemoderneconomy,competitionamongenterprisesisnolongerlow-costaccesstorawmaterials,productiontechnology,asimplemarketcompetition,ofteninthefaceofthemarketandenterprisecustomerstoestablishrapidresponsesystemwithsuperiorsupplychainInferiorcompetition.Logisticsaswellastheoverallcorporatestrategyhasincreasinglybecomeanintegralstrategiccomponent.Thisarticlefromthird-partylogisticsstartwiththeconnotationandsignificance,helpingenterprisestobecomeawareofthird-partylogistics,aswellasthird-partylogisticstobringthemthebenefitsofChina’senterprisestodevelopthird-partylogistics,aswellasthestatusofexistingproblems,putforwardonthedomesticdevelopmentofthird-partylogistics建议.

Keywords:China;logistics;third-partylogistics;Development

第一章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现代物流特别是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在企业中的战略管理地位已越来越重要,成为继生产、销售之后,企业发展的第三大支柱和第二种利润源泉。与传统意义上的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不仅包括仓储、运输和EDI信息交换,也包括订货与自动补货、选择输工具,包装与贴标签、产品组配、进出口等。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还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推进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

1.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及意义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专门物流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与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及管理模式,也称为“合同物流”或“外协物流”。由于这种物流活动的提供者是一个专门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它并不在供应链中占一席之地,反以第三方的身份服务于供应链,因此将其称为第三方物流。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它利用专用物流设施和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为客户制定物流需求计划,为客户服务。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进程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第三方物流是当今世界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是适应物流一体化趋势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中国物流市场第三次调查报告,43%的生产企业的销售需要第三方物流的支持。而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来为自己完成物流配送业务,不但能够打破传统的“厂家—批发—零售—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利用优质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降低经营成本,而且还能逐步建立起“厂家—消费者”的营销模式,使消费者获得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高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可以说第三方物流能够与制造商实行有效的合作,为其提供适时的物流方案,仓储战略、库存战略、市场开发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实现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准确了解客户的订货周期、订货量、订货前置时间等市场动态,为客户提供更完善更优质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制造商、客户和专业物流企业的“三赢”。

2.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特征

(1)、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的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应、公司资源计划等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我国物流的面貌。

(2)、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

化的效果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ö语音ö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

(3)、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物流服务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与流通的需要。同时,网络内部的所有成员要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只有网络成员的服务水平共同提高了,才有网络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4)、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路径的选择、自动跟踪控制、自动分拣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5)、柔性化。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20世纪90年代

,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弹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资源系统、公司资源计划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实质是要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周期短”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第三章国外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经验

1、国外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源于企业业务的外包(out-souring)。企业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将一些业务承包给第三方企业去完成,这就是企业的业务外包。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接各个企业的外包物流业务,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既承包供方物流、又承包需方物流的专业化物流,一般以合同方式规定这种承包形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物流(Contractlogistics)。在欧洲:“第三方物流”作为一项外包行业,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物流领域许多著名的企业在中世纪都有踪迹,其祖先提供组配、仓储、运输以及在几百个公国和侯爵领地之间的通关服务。目前,“第三方物流”在欧洲的比重远远大于美国。欧洲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服务范围广泛的大型物流企业。二、从事传统物流的物流公司。三、新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四、大型国有机构加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欧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汽车制造厂家和家电生产厂家为主要顾客,以制造业为中心而进行物流服务。在美国:“第三方物流”以两位数速度持续发展。冷战过后,世界经济重心更加倾斜,美国就成为绝对的霸主。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走在前列,物流业在其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加大。很多企业更是瞄准了“第三方物流”,利用其在信息通信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其物流行业,以此占领更大的市场,提供更优的服务,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同时,也促进其它行业在更多更广的范围发展。据美国咨询企业卡斯信息公司统计,1992年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营业额为350亿美元。占物流市场总营业额的2%-3%,1996年已达到500亿美元,增长到物流市场总额的5%~6%。同时,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在日本;规模较大的零售商如大荣、西友、伊藤洋华堂等都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此外,还有约160万个中小企业则靠社会化配送中心维持正常的运营,如三菱商社的物流配送中心等。“第三方物流”就是为中小企业配送服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濒临崩溃,几乎一切都是从头再来。而物流业的发展,对其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现在日本的物流业利用其自身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使“第三方物流”也得到快速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第一方、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费用,灵活运用自理和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第三、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国外的物流公司

加入WTO以后,国际跨国企业将大举进入中国巨大的物流市场。这些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优势是明显的。由于长期从事物流服务,他们拥有十分丰富的行业知识和运营经验,先进的理论,完善的设施。这些公司资产庞大,有完善的海外网络。他们会因其与国际物流客户的良好关系,将成为国际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物流服务商。从WTO的规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物流业的对外开放过程是渐进的,中国本土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可以在这些宝贵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物流服务水平,争取到更多的国内和国外的客户。其次,这些国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中国缺少网络资源和运输资产,而要建立自己的网络需要大量的投资,并且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他们大多是通过与内地物流企业合作的方式经营其业务,这样不但会使他们在中国提供物流服务的成本增加,而且中国的物流企业也有机会学习其先进的思想和经营方式。第四章中国开展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和问题

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1999年—2001年,中国仓储协会对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的三次抽样调查显示:在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别是9.1%、16.1%和21%,呈明显上升势头。

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如上海友谊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商业储运公司经过分离和改制后组建的,20世纪90年代初便为国际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提供专业物流服务,业务由最初的仓储和运输服务,发展到今天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馈等多功能个性化服务,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3年成立的中远集团,1995年对陆上货运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了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货运网络,2001年又通过合资方式,与广东科龙公司、无锡小天鹅公司成立安泰达物流公司。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看,大体分有四个途径: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外运)、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

,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主要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是从1992年承包铁路货物转运站开始,1994年成立广东宝供储运公司,当年承接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一一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物流业务,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已成为在澳洲、泰国、香港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

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像宝供、中海这样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为数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储运总公司这样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其中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21%、干线运输36%、市内配送28%、包装4%: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37%干线运输21%、市内配送43%、包装14%。而且,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通常有2—10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一般在10家以上,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这从物流供给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如中海物流的客户主要有IBH、美能达、诺基亚、三洋、东芝、三星、华为、联想等企业;宝供物流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宝洁、飞利浦、雀巢、沃尔玛、联想等。

总之,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2、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对2000家企业的调查,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1%和13%。

(2).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偏小。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3).物流渠道不畅。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4).服务功能不全。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初的调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

(5).物流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

四:关于中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建议

在我国的企业中,将一部分物流作业活动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去完成的情况比较普遍。但是,对外委托的范围还相当窄,只是局限在一部分作业性活动上,有些委托不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以汽车为货运手段的中短距离运输、保管、配送等物流活动领域,仍然是以自家物流为主。这一方面反映出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物流业还不具备向企业提供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对外委托是实现物流社会化、合理化的有效途径,企业要实现经营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满足生产经营对高度化物流系统的需要,有必要在物流对外委托范围和方式上做出新的尝试。

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无疑是促进企业物流活动合理化、效率化,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中,会极大地促进物流事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加入WTO,使国内市场国际化,会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供应商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从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遗迹,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

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中远集团在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和中国外轮公司业务的基础上,2002年初成立中远物流公司,重新构建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隆大,促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2).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物流配送是流通部门连结生产和消费,使时间和场所产生效益的设施提高物流配送的动作效率是降低流通成本的关键所在。配送中心通过购销功能,可以疏通流通渠道,协调产需矛盾。合理化的配送可以消除重复运输,提高运输工具的利用率;而集中库存则能减少仓库基建费用,压缩社会库存,减少仓储费用和资金占压。配送在我国发展近十几年,但进展缓慢、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具体表现:配送规模小,物流网点没有统一布局;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低,整体物流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其中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加工和利用等等。因此,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是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外差距的有效途径。

(3).加快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已突破其原有的内涵和外延,它更加要求信息的高容量化、高速度化、高替代化。信息系统不再只是企业自身的某个功能部分,它覆盖了整个物流企业及周围环境。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建设高度发达的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原有的信息系统全面优化是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前进的保证。

(4).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目前,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若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5).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据可依;二是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结束语

在过去的三年内,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超过70%的物流供应商都以30%以上的速度发展,预计2005年,3PL的年增长率仍将达到25%。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崛起,它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企业在“双赢”的模式下,给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同时,企业在良好物流环境下不断的发展壮大又给第三方物流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但是,如果双方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就会给任何一方带来不好的影响,应该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因此,企业与第三方物流要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建立在“双赢”的模式下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张毅.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

宋华,胡左诰.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0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