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平发展道路探索

时间:2022-03-10 09:38:00

导语:经济和平发展道路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和平发展道路探索

摘要: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国家发展道路提出后日益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简要回顾了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提出的过程和主要依据,对其涵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发展模式

Abstract:peacefulriseasChina’snationalroadofdevelopmentafterChina’sgrowingcommunityand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sattention,hasbecomeahotissueinacademiccircles.Thearticlebrieflyreviewedthedevelopmentpathofpeacefulriseandtheprocessputforwardbythemainbasisforitsmeaningwassimple,andfocusesonthedevelopmentpathofpeacefulriseofgreatsignificance.

Keywords:China;peacefulrise;thepathofdevelopment;developmentmodel

一、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其主要依据

“中国崛起”已成为国际社会不争的事实,关于中国崛起的发展道路问题,我国领导人曾多次指出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和平崛起。2003年12月10日,总理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在这次演讲中,温总理首次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提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同年12月26日,主席在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的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4年3月,在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总理具体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5年4月6日,总理出席了亚洲合作对话第四次外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做亚洲人民可信可靠的合作伙伴”的主旨讲话,再次强调“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平崛起,作为我国的国家发展道路提出后不断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代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选择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优势的宏观驾驭,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现实的准确把握,在我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有着深刻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一)历史依据

从历史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民历来酷爱和平、重视文化。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在我国根深蒂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和”文化的传统,有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宽大胸襟。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就是深深根植于“和”文化的底蕴之中,正如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所阐释的:“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和为贵和和而不同的文化基础之上的”。

从历史实践的方面来看,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战乱之苦,深知和平的可贵。中国人民从苦难经历中养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取向,铸就了酷爱和平的民族性格。中国发明了火药,却没有首先用做战争工具。“自古知兵非好战”,成为历代军事家的格言。我国今天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正是这一民族品格的承继和光大。在这一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我们跟众多国家建立了伙伴或合作关系。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妥善解决同周边邻国的边界领土争端。同世界各国携手反对恐怖主义,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在朝鲜半岛无核化和伊朗核问题上坚持促谈促和。凡此种种,反映了中国对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高度负责感。

(二)现实依据

从现实性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提出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也是基于对现时代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把握。人类历史证明,任何民族要想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都必须以抓住机遇为前提。谁抓住机遇,谁就能争取主动,赢得发展;反之,就会丧失机遇,陷入被动和落后。19世纪下半叶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和相同的历史背景下,日本抓住了机遇进行明治维新,一跃成为帝国主义强国。而腐朽没落的清政府没有抓住机遇,使中国跌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目前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阶段。环顾全球,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选择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顺应时代的战略选择。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正如主席在2004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所强调的,“能否顺应时代潮流,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发展的关键。”

放眼国内,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来的积极探索,我们成功的开辟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当代的中国正在步入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一个全面竞争的世界,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21世纪头一二十年,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历史时期,也将是我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难得,能否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加快实现现代化建设、实现和平崛起的根本性战略问题。

二、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涵义

中国的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具体来讲,它特指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20世纪中叶,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下,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依靠对外扩张和军事对抗,而是通过参与市场竞争、独立自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来维护世界和平。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涵义,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一)和平崛起的动力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以自我发展为主导

正如2003年12月10日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所指出的,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二)从崛起的方式上看,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崛起

中国崛起的方式,必然是和平的。从国内的角度来看,我们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和平、民主、文明的中国为发展目标;对外以合法的方式获取资源和发展动力,建设性的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推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政策,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共同使命,增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三)就崛起的影响来讲,是为和平而崛起

即中国将以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方式,求得自身的安全与发展,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中国的发展给邻国给全世界带来的不是障碍,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三、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

(一)和平崛起是对邓小平同志“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在这风云变幻的重要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所谓韬光养晦就是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善于藏拙,在国际舞台上不要锋芒毕露,不扛旗,不当头,不张扬,少说多干,不说过头的话,不做过头的事,埋头发展自己,而且越发展越要谦虚。这一战略,带来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当然,“韬光养晦”绝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无所作为,而是要有所作为。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更好地发展自己,要积极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在国际事务当中承担义务、尽国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错综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政府适时的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旨在韬光养晦发展自己的同时更加侧重于有所作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与全世界人民共同承担起建设、保护地球村的任务。外国学者也已注意到了中国外交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体现了“和平崛起”的战略思想。西方学者梅代罗斯曾经指出,“在核心国家利益方面,中国会竭尽全力有所作为,并最终施加极大的影响力。在对中国国家利益并非至关重要的边缘问题上,中国会不当头和韬光养晦。”

(二)和平崛起是我国政府治国理政的理念,是对我国发展形象的科学定位,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中国的崛起已是国际社会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超过8%。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到2003年,GDP达1.4万亿美元,已超过法国上升为世界第5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国际权威机构认为,尽管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不大,仅有4%多一点,但在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中,有17.5%来自中国的贡献。2004年,美国在全球新增GDP中的比重为18.6%,而中国为19.3%。国外有论者甚至认为,中国目前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就象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百年难得一遇的。

面对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一些对中国抱有成见、别有用心的人炮制出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这些反华论调不仅歪曲着事实,更为重要的是会造成对中国极为不利的影响,会误导其他国家产生不利于中国的所谓民意和情绪,而且还可能影响其他国家的对华政策,不利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正常发展。所谓“如果你不能表达自己,就必然被别人所表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等论调的明确回应,更重要的是向世界昭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理念,是对发展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科学定位。同时,也显示出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更为强调国际政治视野和国家兴衰的历史视野。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刊文指出:“和平崛起理论的指出,也是为了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和平崛起”理论的出现,使“中国威胁论”顿然疲软无力。它反映了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战略思维,并将规范着政治、外交乃至军事战略。”

(三)和平崛起是对传统大国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突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从历史上看,一个后兴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化,甚至引发大战。这是因为后来兴起的大国经常选择通过战争来打破原有的国际体系。近现代史上几乎所有大国的兴起都与扩张有关。二战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崛起不一定要搞扩张。中国现在选择的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中国没有通过军事扩张挑战现有国际体系的企图,也没有在已有的国际体系之外,另造一个体系搞对抗或冷战的想法。这就超越了历史上其他大国崛起的模式——军事力量膨胀超越经济发展,通过建立势力范围和军事轴心的方式挑战霸权和现有国际秩序。英国学者布赞曾经指出,“和平崛起”是信条,。也是现实,从许多方面讲,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及政策界所流行的“和平崛起”的理论是一个颇受欢迎的理论。它表明,在向占主导的西方地位发动激烈的修正主义挑战所付出的代价方面,中国从德国、日本和俄罗斯那里吸取了历史“教训”。中国已经在追求“和平崛起”,这是“正确的战略”。

需要指出的是,和平崛起不意味着放弃国防、不意味着放弃使用武力来维护或创造和平。俗话说“国之无防,国将不国”,没有军事实力作后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平;没有和平,国家就不可能崛起,即使崛起了也会衰败。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有国无防的历史,在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清政府垮台。所以,我们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必须也要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依托军事实力为和平崛起保驾护航,为和平崛起创造牢固的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傅立群.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文化因素.南方网2006-08-10.

[2]“和平崛起”适逢历史机遇[N].国际先驱导报,2004-04-

15.

[3]王义桅.和平崛起的三重内涵[N].环球时报,2004-02-13.

[4]李勇强,任学丽.简论和平崛起发展道路[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