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电价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24 01:05:00

导语:分时电价问题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分时电价问题探讨

一、相关概念及问题的提出

本文所称“分时电价”是指由于社会和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在每日不同时段的用电消费量的不同,以致造成电网出力的峰谷差,为了缩小此峰谷差提高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按照价格扛杆调节商品供求关系的原理而对应确定的不同时段的电力消费采用不同的电力销售价格。

分时电价包括高峰电价(即峰段电价),是指7时至11时和19时至22时两个高峰时段的用电电价,每千瓦时价格是国家批准的同类目录电价的1.6倍。低谷电价(即谷段电价),是指0时至7时低谷时段的用电电价,每千瓦时价格是国家批准的同类目录电价的0.4倍。其它时间段为平段,平段用电电价等于国家同类目录电价。全国各地对于三个用电时段的划分因各地电网和用电消费需求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上述用电时段的划分仅指湖北省的划分标准。

集贸市场上常有人说“一个便宜九个爱”,作为现代社会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商品——电力莫不如此,不论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还是城乡居民,如何巧用“低谷电”成了如今的热门话题。

实行“分时电价”或者说把商品电力按使用时间分成峰段电力、谷段电力和平段电力三个不同价位的品种,以供市场选择和不同电力客户的需要,应该说是我国电力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实为电力商品进入市场的一种商品社会属性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是电力经营企业根据电力生产特性和“价格的扛杆作用”推出的促销手段,鼓励社会和电力客户多用“低谷电”,以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能和促进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满足不同电力客户的电力消费需求,促进电力客户合理用电降低用电成本。由于受到价格的利益驱动,“低谷电”愈来愈受到电力客户特别是私营企业主的欢迎和青睐。

对于一般商家来讲,莫不追求自己的商品能卖一个好价钱。我国电力市场价格包括各种用电类别的分类电价,实行的是国家管制制,不同的用电类别(如大工业用电、非普工业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包括抗旱排涝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照明用电等)执行不同的电价,不同的用电时段(如高峰用电、低谷用电、平段用电等)也可以执行不同的电价。但对于一个电力销售企业来讲,在一定时段内有一个综合电价水平(即某时期的全部供电销售收入÷全部供电量),考虑到电力销售企业与电力客户双方的利益包括社会效益,其综合电价在符合国家电价政策的前提下总体上应是一个合理的价位水平,这个价位水平就是保证该电力销售企业的合理成本与盈利以维持其简单再生产。由于不同的用电类别电价有高电价如商业用电电价、有低电价如农业排灌用电电价;不同的用电时段电价有高电价如高峰用电电价、也有低电价如低谷用电电价,电力客户往往会在低电价用电上作文章以降低自身生产成本或增加本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同用电类别用电电价由于受到用电类别限制不便占便宜,而不同用电时段的分时电价的低谷用电电价则是不分用电类别和用电性质,均按国家目录电价的40%计价。这样,比较受到电力客户特别是居民用电户和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个体企业的欢迎。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有某私营企业为了节约用电成本专用低谷电,那么,给这个私营个体企业供电的电力销售企业只能赔本卖电给他,因为低谷电价远低于电力销售企业的供电成本电价或购电电价(即上一级的批发结算电价)。如果在某一供电区域的低谷用电量达到一定比例并高峰用电电价顺价收入不足以弥补低谷用电差价的逆差时,那么该供电区域的电力销售企业(供电公司)就会出现经营亏本现象。

低谷电价受到广大电力客户的看好以致促使低谷用电量的大幅增长,本是一件有利于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好事,但是却给基层电力销售企业带来了“做赔本生意”的困惑。

二、应大力提倡和鼓励使用“低谷电”

从理论上讲,一个高效、安全、经济、稳定的区域电网除储备必要的备用机组外,其运行机组的出力负荷率应达到100%为最佳。但实际运行情况不是这样,一般考核值为0.9,即负荷率达到90%及以上就是很好的了,现实情况是很多在0.85左右有的还要低。

电网的“峰谷差”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峰谷差越大电网运行越不经济,同时也造成了电力资源的相对浪费。对于一个地区来讲,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其电力峰谷差越小,反之则越大。对于我们内地及中西部地区来讲,电力峰谷差问题尤其突出。经笔者了解,仅湖北省有的地方峰谷差在10万千瓦左右,而有的地区达到10万千瓦以上。这对于电网的稳定经济运行、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推行“分时电价”,利用价格扛杆的作用调节电力消费需求,从而拉动低谷电量的消费增长。缩小峰谷差,提高负荷率,是既有利于电网又有利于用电户,同时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电力资源配置策略。作为政府和电网经营企业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政府要为使用深夜低谷电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电网经营企业要给使用低谷电的电力客户提供便利服务并给予价格优惠。

三、实行分时电价减收额的分担与补偿

现今电网经营的核算方式是以省公司为法人实体的核算单位。为了给地市(县)供电企业推广鼓励使用“低谷电”的积极性并维护其合法利益,省公司在与基层供电企业进行电量电费结算时,应对其实际销售供出的“低谷电”量以差价补偿。具体办法可以由省公司按年度对各基层供电企业的实际低谷电量(酌情考虑高峰用电量的顺价增收因素)补助到国家目录电价水平或该供电企业的综合电价水平。此补助差价可由省公司与电厂按一定比例分担,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并实现厂网分离的体制下,可由发电公司让利并与电网公司分担结算,(当然这一政策性问题需要国家电监委、物价主管部门的调查测算和批准)。如果不是这样,地市(县)电力销售企业就没有推广和鼓励电力客户使用“低谷电”的积极性。当然,电力客户要求使用“低谷电”(如企业在深夜低谷实行一班制生产),电网经营企业有兼顾社会效益之义务和目前相关政策之规定而没有理由不给供电。但电力销售企业可能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即不做赔本买卖)可摆出其它种种理由不予支持,因为现阶段的电价电费结算方式是,省公司在低谷用电的电价电费结算问题上虽然近年在测算内部购电价问题上考虑到上年的低谷用电因素,但是不考虑当年低谷用电的实际差价亏损,其指导思想是由各地的高峰用电、低谷用电的顺差与逆差互抵,以达到收支平衡。其实这是不利于低谷用电的推广和鼓励的,因为一个地区的高峰用电与低谷用电要达到互抵平衡,必须是在全部实施了分时电价并电网负荷运行达到一定经济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而目前的情况是没有做到这一点。作为基层供电企业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购售结算方式以及有关资产经营责任制的考核办法,基层电力销售企业不能不考虑到自身经济利益问题。

省公司与地市分公司的补偿结算办法:

1、内部据实结算法。(在省公司与地市分公司实行统一内部购电价的情况下)即省公司在对地市分公司进行年度考核结算时,对地市分公司的当年分时电价减收额在资产经营责任制的考核指标中予以调整考虑。

分时电价减少收入额=分时电价减收额-分时电价增收额。

2、内部分时电价法。(改省公司与地市分公司售电内部统一购电价为内部分时结算电价)即将省公司对地市分公司测算的内部统一购电均价化解为内部分时购电价,在年度结算时,按实际分时购电量进行结算内部购电费。

地市分公司内部购电费=峰段总电量×内部峰段购电价+平段总电量×内部平段购电价+谷段总电量×内部谷段购电价。

3、负荷率考核法。(改过去将负荷率为一般技术指标考核为资产经营责任制中重要经济指标考核)即省公司在对地市分公司的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中增列负荷率考核指标,对既定的负荷率指标,每升降一个百分点,则内部购电价可减加零点几元(纳入全省测算而后定)。

地市分公司内部购电价=内部统一购电价±〔考核负荷率-年平均负荷率×考核浮动单价〕。

省电力公司与发电公司的补偿结算办法:

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厂网分离后,发电企业大都以独立的法人实体进入电力市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发电公司与省电力公司是两个不同的市场主体和利益集团。因此,实行电力销售分时电价,最终的获利者应是发电公司。故对于省电力公司因实行分时电价而造成的收入减少,发电公司不能不给予相应的分担,这一问题国家电监委、物价主管部门不能不引起重视。省电力公司的内部发电企业也应承担相应的考核和分担义务。那么,发电公司如何进行分担补偿,其方法可有:

1、据实按比例分摊法。即按省电力公司购入电量的相关电厂为单位并以上网结算电量占省电力公司年供电量之比例与省电力公司分摊减收损失(具体在购电合同中予以明确)。考虑到各发电厂之间的上网电价有别,故在确定具体分摊比例时应酌加上网电价因素。同时根据电网经营企业的特点和性质,实行分时电价的减收损失也不能全部由发电企业承担,自身承担份额可不低于30—40%。

2、上网分时电价法。这是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结算办法。即打破原有的发电厂上网电量单一电价结算方式,各发电厂的上网电量也实行峰、谷、平三时段不同电价结算,这样就不存在省电力公司的分时电价减收二次分摊问题。各发电公司的各发电厂的上网电价改单一制电价为分时电价,需要国家电监委、国家物价主管部门的调查、测算和批准,但此项改革是一趋势与方向。

四、具体个案分析

湖北省鄂州市是一个冶金、建材行业为主体的工业城市,年用电量20多亿千瓦时,冶金和建材行业是用电大户。个体私营企业比较发达,并且以小水泥、小炼钢、小采矿、小制造以及水产养殖业等用电客户为领先,当然还有其它设备技术和生产流程比较落后的一些农村乡镇小企业。前两年由于国家政策对“五小”企业进行了关停,但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加上外地持资者进入拉动,地方政府又不得不支持再次启动这些“弃之可惜”的地方小企业。如此这类小企业大都是个体私营业主管理,由于企业规模小,加之其它一些原因,他们往往为了节约用电成本,实行深夜一班制生产(通过负荷管理系统每户的用电负荷曲线可以清楚的看出),并要求按低谷电价计费。截止2003年上半年,全市实行分时电价的用电户就达430家,其中私营企业占90%以上,仅元至八月份因实行分时电价造成电费减收额累计达1253万元,预计全年减收将达2000万元以上,如果省电力公司在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结算时不予考虑,将直接影响该市供电企业的年度经营业绩。

通过实地调查,在实行分时电价的430户当中,减收大户就有123家,其中深夜一班制生产的占85%。在减收大户中,最低的月均电价不到200元/兆瓦时,最高的月均电价在320元/兆瓦时左右,最高和最低月均电价的大都是当月用电量不正常的结果,大部份月均电价在200多元到300多元/兆瓦时。在减收电费中,最多的户月均减收10多万元左右,一般的户在3—5万元左右。

如有一家水泥企业,实行一班制生产使用深夜低谷电,日用电量5万多千瓦时,月均用电量160万千瓦时,平均电价只有268元/兆瓦时,比执行目录电价每兆瓦时要低100多元,这样,电力销售企业每月给该厂供电要减少电费收入15万多元。又如一家铸造公司,月用电量34.6万千瓦时,从一班制生产发展到二班制生产,使用深夜低谷电和平段电力,谷段电力电量占70%以上,月平均电价只有263元/兆瓦时,与目录电价比每兆瓦时要低136元,电力销售企业每月减少收入5万多元。

当然,在这些执行分时电价特别是专用深夜低谷电的中小企业中,有近20%是属于国家产业政策予以限制的“五小”企业,也正是由于低谷电价的利益诱惑,才吸引了不少私人投资者。经实地调查,这些小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安全性差、产品质量无保障,随时都存在逃避电费的风险。因此,加强对这些小企业的供用电管理并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私营企业的产业导向和合理利用电力资源等方面的工作将是电力销售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使用深夜低谷电既有利于提高发电公司设备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电力产量;还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又有利于电力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提高社会效益;同时又可满足不同电力客户的电力消费需求,刺激和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发展。作为国家电力公司及其发电企业和电网经营企业应给予大力支持与鼓励。但是在目前电力经营核算体制下,如果不考虑电网经营企业及其基层供电企业即电力销售企业在推广使用深夜低谷电所带来的价格逆差造成的收入影响因素,就必然会削弱其积极性,以至影响鼓励使用深夜低谷电政策的落实同时也是于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