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企业合作性竞争现象的经济学研究与进展
时间:2022-06-12 03:34:00
导语:信息时代企业合作性竞争现象的经济学研究与进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以来,企业间的合作经营十分活跃。人们逐渐摒弃单纯竞争的企业运作观念,通过企业间有意识的相互合作去求得单纯竞争所得不到的经营效果。国外学者称这种基于“双赢”(win-win)基础上的经营方式为“合作性竞争”(coopetition)。
合作性竞争作为企业获取经营优势的一种战略选择最先引起管理学家,例如哈佛商学院的布兰登伯格(A.M.Brandenburger)和耶鲁管理学院的纳尔巴夫(Nalebuff)的关注和研究(注:A.M.Brandenburger,B.J.Nalebuff,Co-opetition:ARevolutionaryMindsetThatCombinesCompetitionandCo-operation:TheGameTheoryStrategyThat’sChangingtheGameofBusiness,DoubledayPublicationPre.June1996.)。但是,作为对传统竞争观念的一种否定,合作性竞争中同时隐含着丰富的经济学内容,它的系统化研究对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亦有积极的意义。
一、合作现象与经典竞争理论发展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都是典型的企业行为。长期以来,竞争行为作为企业和市场活力的源泉,受到几乎所有经济学家的重视。分析竞争理论的发展过程,从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到张伯伦的“垄断竞争”,从克拉克的“有效竞争”到波特的“竞争优势”(当然,波特更热心于向管理者阐述他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合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合作行为的推陈出新,就难以有竞争理论的系统发展。
在经济学家斯密的时代,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看似简单,但却具有革命意义的合作:上下道工序之间的衔接。这种前后合作使得劳动分工和技能专业化成为可能。劳动者由于更加熟练而导致效率的增加。当时除了少量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货关系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明确与固定,商品在市场上的交换基本上通过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来实现。在前后合作的背景下,企业间的自由竞争是一种必然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内部的前后合作已逐步发展为生产的集中,出现了企业间的合并现象。面对企业间横向合作发展的事实,师承斯密观点的穆勒清楚地意识到合作能力的增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特征之一。他将合作分为存在于从事同类工作的人群之中的简单合作和从事不同种类工作者间的复杂合作两种方式。穆勒非常重视合作对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他说:“如果一个国家存在广大的市场,商业信用和创业精神”,“那么各个产业部门会愈来愈强烈地显露出大企业代替小企业的趋势。”(注: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55页。)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些国家的企业都先后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联合与合并的浪潮。作为并非完全出于自愿的“合作”,这些联合与合并一方面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垄断的产生,对自由竞争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1933年,罗宾逊总结了与“马歇尔冲突”有关的理论探讨成果,写出了《不完全竞争的经济学》一书。同年张伯伦亦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至此形成了考虑垄断和寡头因素的竞争理论。此后,克拉克更进一步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垄断组织间的竞争同样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克拉克认为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将不会扼杀竞争的效用,竞争与合作会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企业间的合作愈来愈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与大规模的联合与合并相平行,80年代以后,一种新的企业合作形式——战略联盟如雨后春笋,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战略联盟(又称策略联盟)是两个实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形成的一种高级合作形式。这些联盟主要存在于相互争斗的强者之间,使得企业间的合作能够超越合并、兼并等组织变革形式,避开政府运用“反垄断法”所进行的干预。管理学家及时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完成了竞争战略从理论到实用的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竞争与合作总是相伴而生,竞争与合作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产生相应的竞争性理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的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纪之交的企业合作已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虚拟企业、跨企业信息与经营系统等已成为新时期企业频繁采用的合作手段。通过对单纯强调竞争的思维定式缺陷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成长,企业需要与供应商、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以和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合作。它不仅是对“纯粹”竞争观念的超越,而且是对“利己性”合作观念的抛弃。它使企业从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套住现有顾客等传统手段中挣脱出来,而信息网络环境则使得厂商有可能将竞争和合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背景为竞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超越提供了实际背景。
二、信息资源的特性:分析合作性竞争现象的经济学线索
放眼世界,信息社会正处于开创合作的新时代。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和跨企业信息系统已将无数企业“捆绑”在一起,强迫企业处于各种各样的合作者的位置上,合作性竞争现象具有信息时代的明显烙印。
信息资源的一个主要特性是它自身在不断扩张。
资源的稀缺性是资源配置经济性的前提,对稀缺资源占有权和使用权的争夺是绝大多数企业间竞争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其“稀缺性”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新定义:首先,其总量始终处于不断的扩张中,每天都有新信息产生,似乎供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二,以国际互联网等为核心的先进通信传输方式的广泛运用使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垄断信息除外),从而使信息成为一种获取相对便利的生产要素;第三,尽管信息的使用价值有一定时效性,但信息本身的部分非消耗性使之作为一种资源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使用,各种不同的信息存量的组合都可能发展成为新的产品和服务;第四,作为一种资源,信息不仅是生产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它能够形成一个广阔的市场。信息及信息流正不断诞生着新的价值机遇,引导着新市场的产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向消费的各个方向拓展(注:胡汉辉:《有效还是非有效》,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传统的资源占有与使用方式是竞争中一方的增加就同时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与被剥夺,而信息资源则有可能使大家都同时获得新增资源。正是这一特性为企业以合作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竞争——获得收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信息资源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它的开发利用需要合作。
信息资源使“知识”在经济中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它使合作与竞争艺术化地水乳交融:第一,在信息社会中,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各学科不断地交叉融合,知识的非线性扩张和协同效应,使企业单靠自身的积累很难跟上技术变化的步伐,必须不断地学习,甚至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获得竞争所需要的资源;第二,知识价值的实现在于被使用,就象一本书读的人越多价值越大一样,封闭知识必然影响其价值的实现,因而需要采取开放和合作的方式;第三,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而新产品开发研究的费用和风险却在不断增加,蝴蝶效应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新市场没有完全出现之时。较之竞争压力而言,巨额的研究发展费用及失败风险逐渐成为企业的第一位压力,为了分担风险,合作利益常常会超过竞争利益;第四,建立在知识与智能密集基础上的产业有可能摆脱U型成本曲线的困扰,实现边际及规模收益的递增,从而改变竞争的落脚点。以软件产业为例,一旦某一软件程序取得足够的市场份额,兼容的重要性使其他程序的使用者改而用之执行同类功能,从而激发出新的用户,企业将由此实现持续的增长。其他企业若要进入该企业的市场,在兼容基础上的革新将较之另起炉灶更为有利。也就是说,大家都默认一个共同的合作基础而不是一味的自立山头(注:胡汉辉等:“转型期中国大型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再思考”,《科研管理》,1998年第3期,第11-17页。)。
根据信息资源的上述特性,为了研究合作性竞争理论的方便,有必要对经典竞争理论的假设前提作出部分修正:1、尽管资源总体上仍然是稀缺的,但部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足够供应。也就是说,在部分资源的使用上将会降低竞争的压力。这一假设为超越单纯竞争考虑的企业间的合作行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2、尽管部分资源能够保证供应,但资源的使用须视不同的方式支付不同的成本,“成本风险”日益凸现。如果方法不当,某些方式的资源使用成本甚至会超过利用资源得到的收益。这一假设说明资源的利用方式既存在合作的需要又存在竞争的可能。显然,上述两点修正除了给讨论企业间的合作现象以应有的空间外,并未从根本上否定竞争行为的基础。不难发现,信息资源满足上面二条修正假设。
三、超越竞争意识的形象解释
基于对信息资源特性的深刻理解,合作性竞争采用双赢的思维方式,它是对排它性竞争意识的一种超越。双赢思维认为企业在市场上的运作不必遵从一成不变的规则和思维方式,不必象下棋那样竞争一方的胜利同时意味着另一方的失败。我们可以用对流行的“水桶原理”的另一种理解来对这种思维方式加以解释。
众所周知,一个水桶所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矮的那块木板,使最矮的木板高起来一直是企业的追求(俗称为“水桶原理”)。企业的运营与资本的运作实际上是一个由不同环节组成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循环过程,它们形成了价值增值的路径。根据“水桶”原理,企业的竞争力往往取决于其价值链上最薄弱的环节。为了盛更多的水,企业将不断地根据市场要求改造自己的薄弱环节,形象地说就是努力加长那块最矮的木板。
当人们加高最矮的那一块木板取得成功以后,不久就会发现马上又将面临着加高次最矮木板的循环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要想使水盛到最高的一块木板,就必须加高几乎所有的木板。而且,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完成这一过程往往周期比较长,效果也未必理想,这样思考问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始终囿于自己的企业,修补自己的“水桶”。这是一种较典型的“竞争第一”的观念。合作性竞争利用另一种方式思考同一个问题。企业不再仅仅考虑自己的一个“水桶”,不再仅仅着眼于修补自己的矮木板,而是将自己水桶中最长的那一块乃至几块木板拿去和别人合作,去做一个更大的水桶以便盛更多的水,从新的大水桶中得到自己的一份收获。按照价值链的观点,企业可以用自己价值链中的强势部分与其他企业的强链相结合,经由这样合作构建的水桶的每一块板都可能是最长的,从而使容积有较明显的增加。我们称之为“新水桶原理”。
体现新水桶原理的企业间合作方式之一是虚拟企业。信息时代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电视会议和计算机网络使跨企业的协调,复杂生产过程及研究与开发项目的控制成为可能,并使因此所产生的监督控制及联络成本大幅度下降。连接虚拟企业的每一个企业都可致力于自己的最优方面,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贡献出来,所以有可能建立一个“一切都更优秀”的“水桶”结构,以完成某一特定的市场目标或过程。而且,一个企业可以同时“经营”几个不同的“水桶”。
四、合作性竞争理论的发展
国外学术界80年代以来对有关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下的企业合作经营与合作性竞争现象开展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理论研究。虽然至今尚未形成公认的系统化的合作型经济学理论,而且相关的研究与理论成果目前仍分布在不同的经济学领域,但其动向和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和注意。
目前,在合作性竞争的研究方面较活跃的大体上有三个分枝:其一,研究合作与对策的博弈论原理与模型,以期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学演算表明在什么情况下合作收益将大于竞争效果(注:JohnHugdos,BasicPrinciplesonrecongeizationofStrategicTechnicalCooperation,StrategicManagermentJournal,1993,Vol(14),pp.379.);其二,在知识经济的框架下研究合作与协调中组织知识的形成、联系、传递和管理的特性(注:沈群红等:“一个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的知识管理特征”,《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年第4期,第20-23页。),研究合作方之间如何进行知识联系,使知识的潜能资本化(注:胡汉辉等:“西方知识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7期,第40-45页。);其三,有关合作性竞争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其中,有关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较典型的工作角度有对企业间合作的成本理论、互补性原理、组织效率分析以及生态经济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下面讨论这方面的主要成果。
1.合作的成本理论
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究竟采用合作策略还是竞争方式,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所支付的成本。由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提供了研究企业的效率和成本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因而它在分析企业间的合作成本对企业的经营效果的影响方面有独到之处,但是由于科斯的方法仅限于经济学方面的讨论,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同时科斯又假定存在着最优成本结构,忽视转移成本的影响,因而将其用于信息时代企业间合作问题的成本分析时,需要根据跨企业信息系统联接基础上的企业合作特征对它进行必要的修正。企业购并通过所有权关系将共同利益行为内部化,虽然它将两个或多个企业融合在一起,使对信息的控制更为全面,效益更为提高,但这种以内部交易成本去置换外部交易成本的方式在信息网络时代未必合算,并且刚性的一体化使企业无法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局面。而战略联盟这一类的合作形式由于采用非股权合作的方式,其内部交易成本的增加将较股权合作方式为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Williamston80年代就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信息系统与企业间的协调成本(注:Williamston,O.E.,TheEconomicsofOrganization:TheTransactionCostsApproach,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87(3),1981,pp.548—577.),之后,人们进一步将其作为分析信息社会中企业的合理组织的工具引进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注:Ciborra,C.U.,ResearchAgendaforaTransactionCostApproachtoInformationSystems,CriticalIssuesinInformationSystemResearch,JohnWiley&Sons,1987,pp.253-274)。90年代以来,人们更进一步用它来分析在跨组织信息系统(IOS)基础上实现的企业间合作的成本,以及它与非合作状态下的比较(注:Lei.L.,UserParticipationandtheSuccessofInformationSystemDevelopment:AnIntergratedModelofUser-specialistRelationships,Dissertation,ThesisPublishers,Amsterdam,1994.)。
2.合作的互补性原理
信息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取决于它与其它资源或特定技术的结合。企业间的合作可以导致生产出一些不可能或难以依靠任何一个单一的因素而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些产品的问世也难以靠将这些投入进行简单的相加来获得,就象产品有互补性一样,这是一种互补性生产的协同效应。布兰登伯格指出:互补性生产带给合作者的不仅是各自的“双赢”,而且是整个产业的成长。有时互补产品不出现将使原产品无法销售。
不少研究者已指出信息技术导致的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是信息资源共享时代企业间建立较稳定的互补性合作关系的根本原因(注:Venkatraman,N.andA.Zaheer,ElectronicIntegrationandStrategicAdvantage:AQuasi-ExperimentalStudyintheInsuranceIndustry,InformationSystemResearch,Dec.1990,pp.377-393.),因此信息时代的企业合作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DependenceTheory)在信息网络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注:PfefferandJ.R.Salancik,TheExternalControlofOrganizations:AResourceDependencePerspective,NewYork:HarperandRow,1978.)。与科斯理论聚焦于交易成本的经济结构相区别,资源依赖理论主要被用来研究合作性竞争中合作伙伴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结构稳定性。资源依赖理论引入了政治、行为等非经济因素,将企业组织等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来加以研究,从而使其可以将组织内部及组织间的交换理论置于一个开放系统中去分析。虽然资源依赖理论过分强调政治动机而忽视组织结构的作用,但在分析不平衡的“强权”合作结构和企业合作的稳定性方面,亦有其独特之处。当然成功的合作并不一定要发展成为一种依赖关系,亦有学者指出过度的依赖关系往往对合作有害。合作应被视为克服竞争局限和实现复杂产品互补性生产行为的一种方式(注:D.Teece,Competition,CooperationandInnovation:Organizationalarrangementsforregimesofrapidtechnologicalprogress,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18,1992,pp.1-25)。一些学者还建立了企业间联合的三维模型(注:KennethPreiss,CooperatetoCompete,InternationalThomsonPublishingInc,1997.),将企业间的合作现象放到由报酬维(客户给予供应商的回报),价值维(供应商给予客户的价值)和连接维(供应商和客户一切工作)组成的环境空间去分析,认为合作关系的稳固在于三维之间的互补和平衡。
3.合作的组织效率分析
企业间的合作总是在一定的组织层面上运作与完成的。换句话说,企业间的合作经营需要一个组织媒介。以企业间的合作经营为目标的企业内部经营过程的重组(注:RafaelAndreu,etc,ProcessInnovation:ChangingBoxesorRevolutionizingOrganization?KnowledgeandProcessManagerment,Vo14(2),1997,pp.114-125,)(它是哈莫教授BPR的推广)和重组伙伴关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间合作的组织媒介已显出愈来愈丰富的多样性,例如增值伙伴关系(Value-addedPartnership),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s),动态网络(DynamicNetwork),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等。对这些组织范式的效率进行规范化的分析,进而确立可供企业参考的选择合作形式的标准将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今天的企业大多在多组织的基础上运行,许多公司成为增值伙伴而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重组伙伴关系通常要经历下列步骤:重新定义经营和竞争的实质;重塑跨组织流程;重建组织机构;合作个体的再定位及再创伙伴导向的文化。
目前人们讨论较多的合作组织效率分析多见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网络组织理论(NetworkApproach),尤其是其中的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s)部分等。
4.合作的生态经济体系分析
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的生态经济学认为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合作是经济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注:JamesMartin,Cybercorp--thenewbusinessrevolution,(1996)AMACOM(NewYork))。摩尔指出:很多自然界中的互惠共生群落(在这个群落中,物种相互依赖,共同生存)在对抗关系中自然进化。虽然原始森林中随处可见一味往高处长的树木而毫不顾及它所在丛林的生死存亡,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有共同利害关系的成长物之间存在着理性的合作(注:JamesF.Moore,TheDeathofCompetition,Harpercollins,Newyork,1996.)。和谐的经济系统有和自然生态系统类似的特性。在网络信息环境下这种理性合作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布兰登伯格指出新市场需要厂商合作创造,没有任何一个玩牌者会在不考虑对手的情况下出牌。业务生态系统分布于一系列产业之中,通过合作共同推出新产品,不仅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能为下一轮创新做好准备。生态系统的和谐取决于成员间的共同努力与行为效果(注:A.M.Brandenburger,B.J.Nalebuff,Coopetition:ARevolutionaryMindsetThatCombinesCompetitionandCooperation:TheGameTheoryStrategyThat’sChangingtheGameofBusiness,DoubledayPublicationPre.June1996.)。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多角度的合作性竞争理论研究的同时,一些学者还探讨了构建系统化的合作理论的可行性,试图将现有的各个学科的有关理论成果在一定的假设和理论前提下进行集成。这方面的尝试一般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注:Reekers,andS.Smithson,TheImpactof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onInterorganizationalRelationships:IntegratingTheoreticalPerspectives,Proceedingsofthe28thAnnualofHICSS(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1995,pp.757-766.)。
- 上一篇:-效率与企业内部的个体激励
- 下一篇:行政许可危害补救措施探讨
精品范文
3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