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运用

时间:2022-11-01 10:26:30

导语:全面预算管理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面预算管理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运用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财务管理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融资渠道单一、预算管理滞后、内部控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高校需要以高校战略发展为重点,分解、编制预算目标,同时优化财务审核管理程序,完成战略目标,从而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加快高校部门信息传递沟通,提高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通过阐述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与意义,研究全面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以期优化高校资金资源的利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高校;财务管理;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在现代高校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高校开展内部管理的基础。其中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资源得到全面利用。同时高校分解预算任务,促使全体人员主动参与并采用多种方法完成目标,从而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改变高校管理方式,减少领导审批程序,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稳定发展。虽然高校经营管理与企业存在差异,不过高校同样也会面临财务风险,为此,高校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健全预算执行流程,充分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方法,识别财务风险因素,从而规避财务管理风险,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意义

现代化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实现资金、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协调高校财务管理发展,帮助高校提前了解未来收支情况,从而有效预防财务风险,及时调整发展计划。第一,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加深高校对各院系的了解,合理调动资源,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长短期财务预算在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战略长期目标可以指导高校未来发展方向,高校可以结合院系特点将长期目标划分为短期目标,从而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短期预算可以作为院系的绩效考核因素,管理者可以结合执行情况调整短期预算内容,逐步完成预期目标,更新全面预算管理模式[1]。第二,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提升高校资金运营效率,充分利用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开展资金节流运营,帮助高校梳理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避免过度融资造成高校财务风险,促使高校预算支出更加精细化。此外,高校健康发展与资金高效利用相关,高校提升内部资金使用率,可以发挥资金的价值作用,有效避免资金使用效益偏低等情况,实现学校财务的统一化管理,从而推动高校教育建设发展。第三,现代高校想要稳定发展,就需要细化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督促教职工按照制度规范办事,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从而保障各项管理决策快速落实,促使高校可以明确发展方向,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一)健全预算执行流程,优化预算编制工作

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从意识、程序上实施管理,强化财务预算控制,提高教职工、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观念,从而发挥预算管理的优势,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增强教职工的预算管理思想:其一,结合高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预算管理培训,加深教职工的预算管理思想,促使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可以渗透到教职工的日常工作中;其二,高校可以选取实践性强的预算管理书籍,赠予给教职工以及财务人员,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意识到财务预算控制管理的作用,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其三,高校可以针对内部预算管理现状,增加高校的预算管理板块,落实财务预算控制考评,同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教职工懈怠预算管理的现象,从而构建出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2]。当然高校还应当组织教职工进行预算管理,安排人员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完善内部支出责任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可以落实到人,促使教职工可以有效执行规章制度。此外,高校进行全面预算制度管理还需要完善预算流程,开展初步目标的制定、预算目标分解方案的拟定、部门预算的编制以及综合平衡建议的提出等。针对预算管理领导机制的设立,高校需要结合教职工的预算事项,组织开展预算会议,调整差异较大的内容,从而增强预算的约束力,简化预算执行步骤,使全面预算管理深入人心。高校开展预算编制流程调整以及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可以降低高校财务风险问题,为此高校可以在9月开学时期开展全面预算工作,同时结合往年预算申请状况,明确经济责任制,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另外,高校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应当建立全面预算编制程序,优化预算编制工作,通过财务预算编制进行部门工作关系的互动协调,改进收集统筹、上报下达等阶段的全面预算编制程序,促使预算执行可以更加规范化。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了解部门预算编制状况,加强预算分析,避免出现超支问题。通常高校可以结合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开展费用-效益分析,及时了解预算安排情况,针对预算安排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从而发挥高校资金的作用。当然,高校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数据收集工作,积极与领导沟通,严格审核预算申报理由,确定预算编制方法(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对科室进行预算执行情况跟踪,从而实现高校预算编制,提高教职工积极性[3]。

(二)建立预算监督体系,构建全面预算平台

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离不开预算监督体系的落实,不定期的监督可以促使高校教职工更好完成预算目标。为此,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审查监督体系的建立,落实监督人员的权责范围,然后定期或者不定期监督教职工预算执行情况,适时调整预算管理目标。比如监督人员可以针对日常工作、预算执行报告的编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有效调整预算管理情况,推动高校的建设发展。高校监督管理机制包含对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过程监督管理,高校一般通过内部、外部监督管理,提高全面预算管理质量。当然想要建立预算监督体系,教育部门也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落实对高校的资金预算管理考核与检测,定期对预算成效不符合规定的高校进行指导与惩罚,并且高校也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建立监督体系,妥善规划监督管理制度以及组织队伍的建设。为此,高校应当建设内部审计部门,发挥该部门的监督作用,有效监督高校整体预算管理情况,确保预算编制与执行可以顺利开展。同时高校预算管理、制定与监督都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持,对此高校可以结合优秀的预算管理案例,制定人才招募标准进行人才引进,包括知识技能、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的确定。针对内部员工,高校可以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预算管理知识,定期组织员工参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应用的培训,促使内部人员可以提高专业素养。高校建设预算管理机构需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学校建设、教学发展、财力水平,设立预算监督小组,发挥全面预算的管理作用,从而有效统筹发展教学、科研资金,对财务全面预算过程实行动态管理。高校定期监督财务预算执行状况,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落实监督管理。其一收集员工执行想法,要求财务人员撰写预算管理心得与执行想法;其二引入财务预算实施指标,评估预算执行情况,有效调整执行欠佳的部门工作内容;其三监督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确保预算工作有章可循,从而提升财务工作的执行力;其四监督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预算执行行为,综合分析预算与执行之间的差距并且解决问题。此外,信息技术发展给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带来新变化,高校可以构建全面预算平台,方便线上查询财务信息,掌握预收支情况,将员工纳入全面预算中,从而突破时空限制,促使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信息化。为此高校可以积极引进全面预算软件,充分考虑其预测技术水平,创建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职员报销款项与财务预算控制的关联,并且通过专线促进银行与高校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衔接,将财务管理的数据信息化,实现财务的合理分配[4]。

(三)强化全面预算考核,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高校通过统筹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将责任可以落实到个体上,方便后续预算工作的追责,然后结合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考核,从而提升预算管理工作质量。首先,高校需要结合人力资源部门,对预算工作的编制、执行、监督进行绩效管理,结果与薪酬奖惩挂钩,从而完成对教职工的绩效考评。其次,高校需要确定评选标准,通过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合理评定职工绩效,促使教职工深刻认识预算管理工作内容,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同时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保障绩效考评工作的公平性,并且收集教职工的全面预算绩效考评结果,方便开展下年度的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当然为了促使全面预算工作到达预期,高校需要明确全面预算的目标与范围,确定考核依据,表彰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的部门,考核扣分、警告批评故意隐瞒不报的部门。再次,教育部门应加大对高校资金预算管理的考核力度,对不符合预算工作标准及成效的高校采取相应的惩罚手段。最后,高校应建立强化全面预算考核机制,比如通过建设完善内部审计部门,依据高校全面预算目标对相关部门的资金收支情况开展审核,审计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等,以此实现对高校整体预算管理情况的考核。高校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将预算管理工作与各部门考核工作相结合,着重分析预算工作完成率及完成效果,并将考核结果与岗位相关福利奖励相衔接,以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使预算管理产生最大化效益[5]。预算编制是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需要结合财务管理、信息技术进行更新。首先,高校结合收支情况进行财务预算编制周期调整,明确高校的会计预算周期,调整会计周期为今年9月1日-次年8月31日。其次,高校可以在预算编制之前开展数据收集、整合,运用信息技术统计学校的收支情况,提升预算的效率。最后,高校可以利用零基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从0开始对支出项目进行审核,保证收入预算的完整性,核定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支出,论证项目支出预算的可行性,从而建立项目库滚动管理。

(四)推进全面预算编制改革,制定预算评估制度

全面预算编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校想要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需要结合先进的预算管理理念,推进全面预算编制的改革,做好全面预算编制的指导作用。首先,高校需要结合战略目标、办学特色、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预算目标的统筹,并且细化长期战略,分析预算管理目标与长期战略是否匹配,从而调整预算目标,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其次,高校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收拢管理预算收支情况,需要结合部门、校级预算进行预算草案编制,申报给预算委员会。最后,高校编制人员可以结合收支数据进行具体方案制定,收拢分部门预算计划,从而加强全面预算编制工作,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同时高校还需要细化项目库,预先规划项目工作内容,及时调整人员变动情况,掌握学校资产、现金流等信息,规范专项项目设立,从而确保专项项目可以有效开展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当然高校还可以取消基数加增长的全面预算编制法,通过运用零基预算进行相应的预算编制,从0出发编制年度预算,根据正常经费、专项经费审核支出预算,从而解决高校不平等情况,促进规范化管理。推进高校全面预算编制改革,还需要关注预算人员的财务培训,提高预算编制的技术难度培训,引导财务人员根据工作发展需求提高专业水平,并且高校还可以组织员工培训以及财务知识的普及,促使职工可以熟悉会计核算内容,通过定期轮岗学习业务知识。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优化财务预算评估制度,深入工作内容,确定合理的评估指标,从而深化评估工作,提高考评预算执行质量。高校管理人员需要与时俱进,根据高校发展情况,开展预算执行效果评估,减小预算结果与实际财务的偏差,从而优化高校财务预算评估制度,有效指引财务预算工作开展[6]。此外,高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使用量化工具开展执行预算,进而配置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比如高校资金纳入财务预算管理的分配管理,包括学术项目资金、政府拨款等。高校通过预算管理合理规划复杂的资金分配,让资金可以获得更多效益,可以从全局角度开展财务预算管理,有效整合高校资产,促使高校清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出统筹安排。高校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短中长期等预算管理,实现教育教学发展。

结语

随着高校经营环境的改变,财务管理影响高校的经营成果。为了有效提升资金利用率,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高校需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统筹规划全部资金,通过预算管理监督、考核与评估完善预算编制,实现高校预算编制体制的正常开展。同时,高校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时,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状况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详细记录经费流动,避免信息意外遗失,从而优化高校资产配置,创造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苟勇.试论全面预算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纳税,2020(25):115–116.

[2]开颖.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优化[J].中国产经,2020(14):139–140.

[3]蔡晶晶.全面预算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财讯,2020(35):132.

[4]吕琳.全面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财富,2019(23):89–90.

[5]黄蕾.全面预算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203–204.

[6]江雪珍.试论全面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206+208.

作者:谌艳 单位:益阳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