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9-17 08:18:38

导语:高校财务管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财务管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为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各高校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创新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国家发展理念、教育部改革措施和学校发展层面阐述了专业建设的意义,指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能力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不足,结合实践围绕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活动、师资队伍、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等五方面分别提出了建设框架与举措。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建设;高等教育

1开展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的意义

一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重要行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到各个行业,高校作为依托现有的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基地,更加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明确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环节中的各项措施。积极主动加强专业建设,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对专业科学发展、促进高校学校一流学科的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二是贯彻教育部教育改革政策的主动积极措施。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高校逐步把办学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成为办学的思路。专业将紧紧围绕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系列措施,是专业办学更加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三是推动质量办校、特色强校的重要力量。在新的时期和新形势下,进一步围绕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研究学校定位、抓住发展机遇,与教育部、地方各部门的有关规划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动质量办校、特色强校是推进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进行专业建设的项目将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在教师的教学与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向满足学习多样化、网络信息化、智能化、碎片化等学习特点的要求进行努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2当前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为构建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需要,专业需要构建完整规范的学科课程体系,特别是以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为导向,按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需要具备会计、金融、财务管理、信息处理技术四大知识支柱设置相关主干课程,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拓展空间。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更加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更需要有层次性、各专业知识结构更加需要体现系统性和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需要多样性和灵活性,课程体系和内容需要进一步和现实需求接轨、和国际接轨。二是专业理论教育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需要进一步有机结合。财务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特别需要进一步逐渐构建更为完善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为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需要进一步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受企业财务管理职业发展生态圈的影响巨大,它对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基本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职业发展生态圈是指企业围绕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开展的人才招聘、员工培训与管理、能力动态评估、岗位晋升等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职业环境。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企业根据岗位匹配进行人才招聘事项是进入生态圈的接口,其中岗位能力鉴定是毕业生能否进入职业发展生态圈的基础度量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将职业能力的水平检测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来,为职业化道路做好准备。

3开展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内容及措施

3.1专业建设目标及内容.专业建设通常将总体目标细化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各自有独立的体系,整体上五维一体实现综合建设的目标,进一步构建适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是改革创新的顶层目标(或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则是实现顶层目标的重点,教学管理建设是实现目标的制度保障。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

3.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措施.首先是紧跟时代步伐,特别紧随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动态修订培养方案。方案的核心是重新构建培养计划的课程模块,强调通过实验实践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合理分布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例,在专业实验课建设的现有基础上,加强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内容,使专业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财务管理实验课程体系。其次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提高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创造条件。应该合理安排实习,将学生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有机协调,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互相促进作用。鼓励学生以毕业实习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以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毕业实习。最后应使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接轨。对大学生人才的尽快适应职业准入制度,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要取得毕业证书,又努力拥有相应专业的职业能力证明资格证书,如证券从业资格证、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等。当然同时应支持、鼓励学生获取英语、计算机等证书,这是重要的财务工作工具。

3.3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举措.一是日常教学方面,针对专业课程,优选教材,针对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另外应加大教材建设力度,逐步在专业课程中遴选出部分课程特别是特色课程,开展专业相关教材建设。二是加强实践课程和双语课程教材建设。为强化实践教学,应根据专业办学能力逐步独立专业实验课课程,也可以在主干课程中的加大实验教学内容。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编写实验教材,加强学习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随着业财融合程度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管理会计”、“国际金融”等课程应加强双语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外语专业能力和国际化程度。

3.4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建设举措.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与时俱进,应对着时代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改进教学内容、调整编制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改进人才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程的建设,动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和各课程内容。人才需要紧跟社会需求进行培养,专业课程必须体现社会形势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专业及时进行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时的调整,不断优化。同时,结合课程内容变化,及时进行教学大纲的修订。其次改革教学方法,特别是通过加强综合性案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逐步形成一个体系完善而且功能强大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库,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条件。坚持启发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堂面授教学和互联网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最后是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围绕教学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申报科研课程,并积极引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3.5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设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要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外出进行交流、进修和深造,让专业教师都有机会到各地进行考察、高校进修、在职培训、企业实践和参加学术研讨。鼓励专任教师每年利用假期到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企事业单位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加深教师对当前会计实务变化的了解;鼓励校内教师积极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提高“双师”素质教师。

3.6教学管理建设的要求.首先建立健全教研活动制度。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制定年度执行计划,建立健全教学督导、教案管理、常规教学工作检查、教学信息反馈、论文质量监控和学生评教等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整体授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研室建设,使教研室成为组织教学与科研的核心单位和责任主体。其次是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在已有的各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和教学实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相关的文件,严格执行相关文件,维护各种教学规范性文件的刚性。增强教学档案意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和教研室、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等方面的档案管理制度。

4结论

高校开展专业建设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意义重大。在开展专业建设中,需结合学校特点,开展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等方面的五维一体综合建设。其中人才模式是改革创新的顶层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则是实现顶层目标的重点。培养方案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课程内容结构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应对着时代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本文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财管专业主干课程考试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意见.教发〔2015〕7号.

[2]谢嘉雯.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大学教育的思考——以贺州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教育现代化,2016.12.

[3]宋文生.教学服务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1.

作者:桂俊煜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