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15 08:47:26
导语: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预算管理科学合理性欠缺
1.预算管理绩效考评功能欠缺。多数高校对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绩效没有对应的考评与奖惩机制,仅通过简单比对绩效值与执行值而未将执行情况与奖惩措施相结合,影响了预算执行人员的积极性。
2.预算编制方法不当,内容较为片面。多数高校试图通过金融方式拓宽其融资渠道,但其预算管理并未包含校办产业、负债经营等,不利于准确反映高校财务状况;校内各部门预算与校外预算衔接不顺畅,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多数高校仍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而不是按要求采用零基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预算资金的浪费行为,不利于调动部门节支创收的积极性。
3.预算编制主体参与意识薄弱。高校管理层预算管理意识不强,在下达部门编制预算的要求时,忽略自身权限职责,只顾及局部利益不顾及学校整体发展,错误地认为预算编制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传统的预算管理体制思想根深蒂固,各预算编制主体参与性不强,财务部门在没有预算数据来源的情况下编制的预算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削弱了预算的有效性。
4.预算执行随意现象普遍严肃性有待加强。大部分高校预算管理程序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过程散漫,存在随意调整变更预算的情况,执行过程缺乏监督。项目之间相互挪用资金使一些重点项目出现赤字,有些部门仍存在年初争预算、年中追预算、年终超预算现象。
(二)高校财务内控机制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深化体制改革,高校筹资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单纯依靠财政拨款。日益复杂的高校经济活动如校园改扩建、基建招投标、招生收费、物资采购等为有关人员谋取私人巨额利益提供了便利。虽然财务内控机制已在部分高校建立起来,但就目前实践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不足:一是财务内控制度系统性不足。高校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如果财务与教务、人事等部门衔接不良沟通不畅,相互推诿责任将大大降低办事效率;二是部分高校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执行效果有待提升。高校制度在制定方面下的功夫往往高过执行方面;三是高校内审独立性差,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业务水平低、人员配置少、由高校领导统一管理、重事后轻事前事中审计等不足约束着高校内审监管职能的发挥;四是只重视财政性资金而对预算外资金缺乏有效监管,对二级单位违规乱收费等创收行为不予控制,存在违纪违规风险;五是领导层内控意识不强,片面地认为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只要做到收支相抵因而不追求效率效益。
(三)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专利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和教学楼、土地、设备仪器等有形资产是高校的主要资产,这些资产的管理亦构成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资产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校资产存在账实不符、存量不清、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往往重视资产购置轻视资产管理和维护;实物购置、报废后未及时将单据交与财务部门导致账实不符,削弱了财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
2.高校资产管理部门未实现统一管理,只是简单组成资产部门,在资产配置上尚未经过调研就重复购置,部门之间关于资产缺乏沟通,资产保管责任不到个人,出现丢失毁损现象时相互推诿。
3.高校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对于资产报废、丢失等尚缺少一个严肃的责任追究机制,轻视无形资产的管理。校办企业等单位无偿占用学校资产造成资产使用效益低下,资产管理混乱。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加强,其教育成本核算意识及预算审批观点淡薄,进一步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益。
(四)高校债务负担过重
随着高校扩招和教学评估工作的持续展开,高校负担的债务日益加重。一方面,自99年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来,高校扩招人数急速增长,高校需要更好的师资、教学条件、更大的校舍面积来满足扩招的需要,这相应就需要大幅增加高校基建投入比例,巨额债务由此形成;另一方面,教育部开展的“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原则的教育水平评估工作,虽意在提升教学水平,但却使得各高校为完成评估指标而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转向银行借贷来投入基建,贷款规模的持续扩大使高校面临严峻的偿还压力,造成教学投入严重不足,甚至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五)高校筹资困难较大学费收入和财政拨款是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他收入来源还包含各种经营收入、培训收费、非教育收费以及专款专用的科研经费拨款等。各个高校情况不尽相同,依其资产状况和招生人数而定。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拨款总量虽也相应增加但占学校经费总额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有限的财政拨款投入无法满足高校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多数地方高校各类学杂费收入占事业收入比例逾七成,随着招生指标控制越来越严格,高校学杂费收费标准被迫相应提高,然而,贫困生占比在大部分高校中均为三成左右,经济困难学生欠费问题给收费带来较大困难。
二、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有关对策
(一)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养
人员素质是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为了顺应高校快速发展的趋势,财务人员应努力提升其综合素质。首先,应强化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的意识,对所有前来办理业务的师生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对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思考,运用所学专业财务知识加以解决,主动向领导层反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经营状况,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通过增强服务水平来全面提升财务人员在各部门人员心中的满意度。其次,财务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需要财务人员持续的学习和培训,掌握行业最新会计准则要求,通过实践提升业务能力以更好地履行会计职责。中层财务管理人员更要熟悉财务法规,钻研业务,掌握业务流程、提升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决策打下基础。最后,职业道德教育也是财务人员需要持续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财务人员尤其要自律,严格约束自己,对在工作中获悉的关乎学校利益的商业秘密应做到保密,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预算管理
第一,强化各部门预算管理意识,健全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应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来全面管理预算,严肃预算执行。该机构可由财务部门牵头、校领导负责,资产部门、内审部门等共同组建。各部门预算资料及编制情况统一汇总至该机构,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全程监督分配及执行。第二,各部门人员应与财务部门共同参与编制预算过程中,相互协调,使用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相结合方法,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整下年预算。建立健全预算数据库,对人员经费、设备购置、日用经费、图书采购定额等都制定预算标准。第三,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审批,刚性管理预算,严查超预算、无预算情况,建立监督机制,由专门领导管理专项经费的使用,跟踪其执行情况以便日后厘清责任。第四,将预算执行效果纳入各部门年终绩效考评体系,使预算执行与各人自身利益紧密联系,配合相应的奖惩措施,明确经济责任,切实提升高校预算管理水平。另外,建立健全适应高校管理特点的财务内控机制,是防范高校债务风险、保证高校资产安全、财务信息准确完整、缓解高校融资困境的关键,高校应从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控监督五个方面来完善内控机制。
作者:许诺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