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系管理会计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11 09:31:22
导语:社会体系管理会计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部颁发了指导意见,把管理会计工作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层面,而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决定着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框架体系建设。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缺口高达400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缺口或将进一步扩大,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将对管理会计人才需求越来急迫。如何培养一支适应发展需要、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取决于是否建立了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社会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2014年底我国共有会计从业人员1660万人,其中初级职称320万人,中级职称150万人,高级职称12万人,总会计师20余万人,会计领军人物1130人。其余为从事简单会计核算的从业人员。且从业者素质良莠不一,基本不具备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与社会需要的价值创造型会计人才差异巨大,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2院校科班人才储量不足
我国开设有管理会计专业的院校也寥寥无几,中央财经大学作为先行者开设有本专业,每年向社会提供不到60人的专业人才,少部分院校开设有管理会计方向的课程,科班学生储备严重不足,这已成为管理会计工作普及与推进的瓶颈。
1.3社会专业人才储量不足
除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老牌大型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管理会计运用经验外,其他中小企业对管理会计基本无运用,甚至不具有管理会计的概念,更无相关的部门设置或者人才储备,管理会计工作推广的社会基础十分薄弱,一定程度降低了本土企业与境外企业的竞争能力。
2管理会计人才特点
2.1具备对“趋势”的预测能力
财务会计注重对历史数据的整理,数据来源是原始凭证,账簿、报表都是对“历史”的总结,这是现行会计制度所决定的,而管理会计必须具备战略决策、价值创造、风险控制、绩效评估的能力,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对“未来”的掌控能力,不能将思维局限于过去。
2.2具备对数据“因果”的挖掘能力
管理者、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等都是财务会计的必要服务对象,其更注重历史数据所带来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管理会计只将企业决策层作为服务对象,注重数据之间存在的因果关联,以及这种因果关联对企业未来产生的影响,具有将强的内部性。管理会计中本量利分析、存货ABC分类、EVA管理模式、SBC标准成本法等工具的运用均是建立在因果预测的基本分析方法基础之上。
2.3具备对内部信息的驾驭能力
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工作的终点,以目前会计准则的定义来看,报表反映了企业存在的问题,信息使用者只用了解结果,不必了解过程,所以财务会计工作者在这种思维引导下较少或者不可能考虑成本管控、风险控制、价值创造、流程优化、战略决策等事宜,而管理会计务必熟悉企业人事构成、经营方针、长期规划、技术工艺、产品销售等所有事项,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形成顶层设计有用的建议。
3社会培养体系构建
从19世纪标准成本法在新英格兰纺织业的运用开始,管理会计在西方国家就已经普遍运用,经过百年的发展和积淀,具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比如CMA注册管理会计师就是在运用的基础上总结建立的一种权威性认证。结合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管理会计人才具备的特点,应立即建立完善的社会培养体系,以弥补院校专业人才存量的不足。
3.1逐步建立职称考试体系
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会计从业、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质,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会计从业行为,提升了会计服务社会的质量,管理会计也可以现有会计考试体系为基础,逐步研究建立管理会计从业、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体系,既节约了成本和时间,也可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还可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基础,逐步建立中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体系,尽快引导存量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才过度,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其急迫的需求。
3.2鼓励企业成立专门机构
人才终将面向企业,企业是管理会计人才储备的重要渠道。经过调查,我国成立专门管理会计机构或岗位的企业占19%,未设立管理会计机构或岗位的企业占81%,而美国前者占83%,后者占17%,与我国的情况形成了倒挂,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基本都成立了管理会计机构或者岗位,35%的员工认为有单独设立管理会计机构的必要,65%的员工认为可以由财务会计兼任,而这一数据在美国前者占87%,后者占13%,这两个调查数据说明了在我国管理会计未得到充分重视,从业人员对其意识较为淡薄,未认识到这一管理工具的重要性。应从多种渠道鼓励企业成立专门机构或设置专门岗位,培养社会整体意识。
3.3定期组织各类专业培训
政府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由行政主管部门定期举行不同形式的管理会计专业讲座或者免费培训,扩大管理会计的社会影响知晓度,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还可研究是否可将学习过程与从业人员薪酬体系挂钩,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激励机制,引导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4鼓励社会培训机构介入人才培养
从发达国家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社会资本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举足轻重。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ffrey.Thomson认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努力。政府可以补贴、减免税等形式鼓励民间资本成立专业培训机构,或者鼓励现有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管理会计培训业务,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部分任务交由社会机构承担,既可降低政府工作强度,又整合了社会资源,灵活了人才培养的渠道。
3.5构建“6+3+1”人才培养模式
调查发现,我国目前部分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以会计岗位类别来进行分类,比如一家较大型企业其财务部门人员配备完整,细分为资金规划科、工资核算科、会计科、招投标管理科,公司要求各个职能科室定期撰写关于预测、预算、规划、评估的调研报告,以此数据为基础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分析,汇总后交由各个部门经理点评,再由CEO组织各相关人员进行集体审阅,优秀的方案在全公司推广使用。还可以采用“6+3+1”人才培养模式,即:60%的员工进行在职培训,主要集中于日常的成本控制及管理会计常用工具的学习,这也是基础管理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30%的员工是前面60%的指导教师,30%与60%不是固定不变,后者中有人在管理会计某一方面成长快,经验丰富,可以成为前面的30%,这样既可以增加凝聚力,也可以让员工找到存在感。剩下的10%由公司派往院校或专门机构进行专业培训,这部分员工将成长为管理会计的核心人才。
作者:陈俊杰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薇.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软件的选择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0).
[2]郑翠菊.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8).
[3]李丽婷.浅论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发展[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6).
- 上一篇: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论文
- 下一篇: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用现状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