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下的管理会计创新

时间:2022-01-29 04:25:29

导语:社会责任下的管理会计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责任下的管理会计创新

一、社会责任投资对管理会计产生的意义

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为企业管理提供各种信息,实现对企业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传统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是经济价值的创造和维护。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全球公司)之间的竞争核心已从过去的设备、厂房以及制度等“硬件”升级为企业价值观、社会责任等“软件”。随着社会责任投资理念的不断升温,来自外部的涉及企业的社会、环境、道德等外生变量使管理会计原有的内部平衡正在受到冲击,传统的价值体系面临再造的挑战。社会责任投资要求其在价值观念、战略决策、方法体系、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完善,才能在新时期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服务,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投资效果。

二、社会责任投资理念下管理会计的变革

(一)企业价值观的升华1企业价值包含了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总价值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社会责任投资强调的是企业价值,而企业价值包含了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总价值。管理会计作为实现企业价值的工具,其目标将由传统单一的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向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发展。当然,追求利益最大化永远是经济个体的本质需要,但在社会责任投资理念下,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它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队对企业的鼓励和支持。作为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不同利益主体根据自身的利益,往往与其他行为主体形成一种相互制衡关系。如果企业只注重短期利润最大化,必然相对地损害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就会遇到各利益相关方的抵制,阻碍企业长远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决策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策略维护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保证一定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以赢得多方支持,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2社会责任投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社会责任投资与企业财务绩效成正相关关系,且在企业绩效和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关系中,企业的财务绩效是因,社会责任绩效是果,好的企业财务绩效会产生更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这一观点已普遍得到认可。但企业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类似于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投入越多,社会责任绩效就越高,它们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点,超过了这个最优点,会导致企业财务绩效降低。只有积极寻找社会责任绩效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最优点,才能保持社会责任投资的最佳效果。(二)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战略决策1强化社会责任为战略管理目标,采取有效策略赢得多方的支持著名战略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战略》中指出:“企业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利益是一种共赢的战略,如果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直非常关注社会责任问题,那么从长期来看,这些投资也会以持续的方式反映在未来的收益里面。”由此,企业应将财务与社会责任相融合,建立起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把社会责作为战略管理的目标,从更高的角度认识企业社会投资带来的长期效应,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信心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战略,也才可能赢得社会各方的支持,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2完善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就必须完善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管理会计的视野与范围,充实传统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同时,将内含社会责任思想的相关项目进行确认,尤其是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确认;改变现有的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的思维定式,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采用调查分析法、替代品评价法、复原或避免成本法、法院裁决法、模糊数学法、影子价格法和优先性评价法等多种计量方法进行综合式计量;以报告的形式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相关信息,提供未来一定时期内影响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生产经营前景的社会责任因素的相关预测信息,从而利于决策层更好地统筹企业的战略决策。(三)社会责任风险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源泉传统的投资观念都尽量避免高风险的投资,把风险看成实现企业价值的阻碍因素。然而社会责任投资青睐于解决社会问题和环保问题,例如绿色环保技术、清洁能源等科技创新项目,有助于降低空气污染,减少水污染,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而这些项目都存在高技术、高风险、高成长、高收益的风险投资的特点。应该说社会责任投资的这些对象的风险是逐渐形成的,如果企业不进行社会责任投资,不但无法回避风险,而且有可能在没有明确直观的威胁情况下使这种风险侵蚀企业的价值,造成企业隐形成本的提高,进而产生更多的显性成本以及企业有形价值的损耗,最终使企业丧失生命力。如果企业进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投资,就会产生很多可预期的或不可预期的未来收益,既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又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因此,企业进行社会、环境、道德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四)公司治理机制的创新公司治理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一个重要标志,公司治理好的企业必然能吸引投资者,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社会责任投资要求公司将治理的范围扩展到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这意味着企业在治理公司的同时还要兼顾环境治理和社会治理。而在治理的过程中,风险的化解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向指标,因此在投资者看来,企业组织以怎样的框架管理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控制社会责任风险就成为公司治理的焦点。1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有效的控制,就不会有成功的管理,而控制的关键是建立机构、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在内部控制方面,企业应在治理结构中增设隶属于董事会等权利机构的社会责任职能部门,并对相关负责人员的职权进行分工,明确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授权、职责和权限;会计部门应配备专职人员从事社会责任的核算、管理和信息报告工作;在内部控制制度中增加社会责任条目,制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目标,明确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建立完善的奖惩、约束机制。2建立统一的社会责任成本管理中心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具有强制性、自愿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不像企业的生产成本那样能明确归属生产部门和相应的会计期间。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社会责任成本管理中心,来优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为进行全面系统地社会责任成本核算创造条件。对于强制性的社会责任成本应根据本企业或同行业以往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事前规划,做到心中有数、早做准备;对于自愿性社会责任成本,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社会需求情况量力而行,争取多做贡献;对于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社会责任成本,能明确归属的,根据配比原则分摊到相应的产品中去;不能明确归属的,则由企业在协调利益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处理。3构建“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亦称“共同治理”模式,它是指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治理,形成相互制约的治理机制,从而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在这种治理模式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密切交流信息,邀请利益相关方参与企业的决策过程,通过与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决策来提高企业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此外,利益相关方还参与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当企业处于非正常经营或不履行社会责任时,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其运行原理是:当企业忽视社会责任时,某些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就会通过破产机制、人力资源市场、产品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等相机治理机制,要求重新分配企业控制权;当这一要求得不到满足或效果仍不满意时,则可通过法律制度来加以解决。4修正企业绩效评价模式传统的投资评价通常通过投资报酬率、净现值等指标来评价企业为股东带来经济利益的多少,却很少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兴起,社会开始采用一些新指标来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但由于评价指标较少、较粗,一些指标没有考虑社会责任各个因素对社会贡献值的影响度等等,致使评价结果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对社会责任投资绩效进行评价时,以社会责任的内涵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补充,建立包括经济责任的财务指标、法律责任的评价指标、环境责任的评价指标以及伦理责任的评价指标,多角度、分层次、全面完整地对企业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陈美希单位:福建江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