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管理的应用
时间:2022-10-12 10:28:40
导语: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管理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通过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有效识别风险大小,明确工作重点,精准制定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方法运用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对医院感染风险严重程度(S)、风险可能性(P)、风险可测性(D)赋予分值,根据三者相乘得出分值进行高、中、低风险度的确定。结果通过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高风险项目,制定措施,追踪评价评估,改进效果较好。结论风险评估是抓医院感染关键风险事件和薄弱环节的重要手段,是合理设定优先干预次序并制定科学精准防控措施的重要方法,能够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持续改进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给医院及患儿带来各种损失,与医疗质量和患儿安全密切相关。有研究[1-2]表明,每发生1例医院感染,将会导致2132~15018美元的经济损失。医院感染管理所涉及面极广,面临问题很多,管理和决策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加,对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开展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系统化和科学化地对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高危环节进行评估及干预[3],帮助建立医院感染问题处理的优先顺序,对有效防范医院感染事件,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医院风险评估凸显出日益重要的地位,我国原卫生部《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核心条款中[4]有对感染较高风险的科室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5],第一次把风险评估引入医院感染管理评价中。但在医院感染管理领域,很少有关风险评估的系统化、科学化研究[6]。本文主要是把近年来实际工作中,应用风险评估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测评,有效识别医院感染风险等级,使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有重点,有抓手,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成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小组。医院层面医院感染高风险项目评估成员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委员及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组成;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评估成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和科室主任、护士长、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1.2识别筛选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并列出清单。依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国家规范、标准、文件以及近2年监测全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患病率、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环境卫生学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监测、手卫生监管、专项督导、日常质控考核等结果记录,以及收治病种的不同,患者免疫力、年龄特点等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识别和初步筛选出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提交各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小组进行共同讨论,进一步细化识别和完善,列出清单。1.3进行风险分析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风险评估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到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与主任、护士长、兼职监控医师、护士共同进行,运用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中的作业危险性评价方法,对风险清单中的风险因素逐个进行量化评价,为定性的描述赋予分值,依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实行风险分级管理。风险计算公式:R=P×S×D[7]。式中:R-医院感染风险度;P-风险可能性;S-风险严重程度;D-风险可测性。同时参考美国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美国华盛顿国家儿童医疗中心(CNMC)流行病与感染控制风险评估与计划[8],从频率、后果、及当前体系(准备程度)等三大方面评价各危险事件。1.3.1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医院感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量化情况,见表1。1.3.2设定风险产生后的严重程度。医院感染风险的严重程度量化情况见表2。1.3.3设定医院感染风险可测性即当前准备情况量化分值。医院感染风险可测性量化情况见表3。1.4风险评价。根据风险度(R)=风险严重程度(S)×风险可能性(P)×风险可测性(D)。三者相乘后最后得出每一项风险分值;将各项风险分值与风险度标准值相比较,风险小组确定风险等级,并根据风险高低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风险评估中比较重要的是确定风险等级,不同的单位不同科室同样的科室风险项目,权重指标都是不一样的。应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医院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切不可盲目把其他医院的评估方案用于自己医院,否则风险评估将流于形式,达不到效果[6]。风险度判定划分为三个等级:R≥18,高风险;9≤R<18,中等风险;R<9,低风险。根据风险高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见表4。1.5风险干预和持续改进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后,根据评估高风险科室高风险项目,有计划科学安排医院感染管理重点工作,对高风险项目要制定改进督查表,利用业务院长查房及医院日督导,加强督导监管,纳入绩效;科室层面结合实际制定科室风险评估措施自查表督促改进。密切观察措施落实及改进效果,阶段性对风险状态再评估,根据风险高低,干预效果,调整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重心。
2结果
风险评估及改进示例: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例展现进行某高风险科室的风险评估,评估时间为2017年1月,风险评估结果见表5。2.1结果、改进落实、再评价通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主任、护士长、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等共同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风险项目5项,中等风险项目4项,低风险项目9项,根据风险分析中对于高风险项目的改进要求,将本次评价的高风险项目共5项进行优先改进:多重耐药菌管理、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防控、奶液管理、外来人员的管理、标本采集,作为近期重点关注整改,制定改进措施并追踪,评估小组实施再评估。2.2持续改进。一个季度后高风险项目再评价后,在以往改进措施的基础上,多重耐药菌管理又增加了床旁检查时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防控措施中改进了吸痰管装放容器的管理流程,奶液管理中再增加院级层面监管频次及考核力度。第二季度进行科室高风险项目的再评价,奶液管理、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防控均降低为中风险,多重耐药菌管理仍需重点持续改进。结合现状,再调整多重耐药菌管理防控措施,物表清洁消毒方面更换消毒擦拭毛巾为一次性湿巾,院科两级增加手卫生监管频次和样本量。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改进和督促落实,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日感染发病率2017年度处于低感染可控状态,2017年底综合再评价,外来人员管理、标本采集、奶液管理降为低风险度;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防控降为中等风险度,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等级指数有所降低。
3讨论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对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有限的资源避免高风险的危机,使复杂、千头万绪的感染控制变得易感知、程序化[5],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未雨绸缪,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为干预风险部门或重点项目等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抓医院感染关键风险事件和薄弱环节的重要手段,是合理设定优先干预次序并制定科学精准防控措施的重要方法,能够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评估、干预、再实施,不断循环并持续质量改进,进而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KilgoreM,GhoshKC,WongD,etal.Thecostsofnosoco-mialinfections[J].MedicalCare,2008,46(1):101-104.
[2]EsatogluAE,AgirbasI,OnderOR,etal.Additionalcostof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totheatient:acasestudyinTurkey[J].HealthServManageRes,2006,19(3):137-143.
[3]徐艳,杨怀,牟霞,等.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与运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2):2824-28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S].2011年版.
[5]欧阳育琪,向阳.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10):1277-1280.
[6]李六亿,徐艳.医院感染管理的风险评估[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7):441-44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11[S].
[8]陈萍,王燕,段晓菲,等.风险评估在传染病医院外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7,32(3):339-343.
作者:王俊 刘慧萍 单位:河南省儿童医院
- 上一篇:大数据下高校资产管理改革措施
- 下一篇:云计算平台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