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论文

时间:2022-06-05 02:47:22

导语: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选取该院精神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而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护士对风险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坠床、自杀、跌倒以及噎食等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44%,而对照组为82.05%,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用药前核对、输血前核对、针刺伤处理以及标本采集核对等多项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入院后进行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护士认知情况,大幅度降低了患者发生风险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风险管理;精神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对于医疗和护理发生不良事件、护理风险等可引发重大医疗事故,若发生护理风险事故可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名誉。而风险护理管理主要通过评估、识别以及处理潜在风险,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和医院发生护理风险[1]。精神科患者往往精神情况间歇性、持续性精神异常,对于医疗和护理具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实施风险评估护理管理至关重要,该次选取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患者,主要针对常规护理管理和风险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次特选取该院78例精神科患者进行分组调查,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为20~69岁,平均年龄为(49.8±9.21)岁,病程范围4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5.3±2.17)年,其中分裂情感性障碍7例、精神分裂症10例、双向障碍11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5例以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6例;而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为22~70岁,平均年龄为(50.3±10.01)岁,病程范围3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5.9±2.47)年,其中分裂情感性障碍8例、精神分裂症9例、双向障碍1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7例以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5例。且排除两组患者患有先天性肝肾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且患者和家属对该次调查知情同意书内容详细了解,征得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时,该次调查内容经过伦理协会同意。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详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宣传、病情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1.2.2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评估护理管理,详细内容如下:①组建风险管理小组:科室负责人组建风险评估和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和科室负责人担任,骨干成员由主管护师职称担任,小组基层成员为护师和护士职称担任,主要评估每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风险,设置评估级别为高中低3个级别,根据不同级别风险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管理模式,骨干成员监督其管理措施,并将管理结果上报给组长;②预见性风险评估:患者入院24h内根据拟定的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预估风险级别,对于高风险者应给予重点管理,对于低风险者应密切观察期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若在住院期间进行阶段性评估,若风险级别变动并调整不同护理管理模式[2];③病房管理:为防止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时引发的风险,在患者住院病房进行安全设施安置,如病房四周设扶手、地面设置警示牌、桌椅边缘包角、门窗加固、卫生间设置防滑地胶等设施,并在方面床旁、卫生间、休息区等安置呼叫器;④护患家属沟通: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敏感话语、外界干扰等,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并详细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减少其心理负担[3]。1.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每份满意度调查表10分,85~100分非常满意、75~84分满意、60~74分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主要评估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房环境、服务态度、安全教育、设施安全性、专业素质以及职业技能等)、风险事故发生率(坠床、自杀、跌倒以及噎食等)以及护士对风险认知情况(用药前核对、输血前核对、针刺伤处理以及标本采集核对等每项10分)。1.4统计方法。该次调查主要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算处理,以t检验和χ2检验计量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对风险认知情况评分。两组护理人员对风险认知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2.3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可通过外界刺激发生精神异常,发病时间和发病周期不定,对于护理管理较普通护理管理不同之处为需加强安全防范和预见性措施,而对于实施防范和措施前需对患者的风险级别进行评估,明确患者所处风险级别,针对性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而患者为发生风险的因素之一[4],另一因素为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对风险意识认知情况,护理人员对精神疾病患者护理易发生风险因素评估不良可导致忽视风险随时引发风险发生,对于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知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做起:①加强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和参加讲座,引进关于提高风险评估和预见性措施的先进理念,主要培训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考核;②完善和强化管理制度:对于风险评估级别高者应上报组长,启动应急预案,对于操作出现不良事故的护理人员应启动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突出者同时应给予相应奖励;③护理人员自身安全管理:对于风险较高者应给予相应的约束带约束并做好约束登记,护理人员接近患者时应避免激惹和刺激性话语,对于未采用约束带但突发出现精神异常者应保持冷静,并实施紧急防护措施[5]。通过该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发生坠床、自杀、跌倒以及噎食等不良因素总发生率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对风险意识评估各项分数也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为82.05%,相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意识评估和意识,可降低患者发生不良风险。综上所述,入院风险管理可提升护理管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对风险意识认知程度,降低精神疾病科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风险及不良事故。

[参考文献]

[1]潘丽.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8):34.

[2]顾康莹,李婴慧,钱一平,等.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干预方法的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2):1747-1751.

[3]宋乃云,郝晶晶,杨文丽,等.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17):2799-2802.

[4]覃金荣,杨带兰.预见性风险评估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干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2016(5):75-76.

[5]李君利,张秀丽,邱玉华.护理风险评估技术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3):1413-1414.

作者:王桂芹 单位: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药物依赖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