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得税风险控制及纳税筹划
时间:2022-03-16 03:57:01
导语:人所得税风险控制及纳税筹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2019年个税改革后,税收信息化不断推进,全国形成了统一的税收征管平台,自然人税收系统管理端、扣缴端和个人端信息实时传送,大数据为税收征管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工具,同时也给高校个税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全面分析了新形式下高校个税的特点及难点,深入挖掘高校个税征管过程中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控和纳税筹划措施,以期为高校个税征管工作提供建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高校教职工;个税风险防控;纳税筹划
2019年随着新个税法的正式实施,我国个人所得税迈出了从分类计征到综合计征的第一步,建立起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新个税法在提高免征额、优化税率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专项附加扣除、按年累计计税、学生实习劳务以及年度汇算清缴等概念,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校如何充分享受改革红利、更好保障纳税人的权益,变成了一个时代话题。
一、高校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及难点
(一)人员结构复杂,管理权限分散。高校为维持自身基本运转,满足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常常会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人才、输入人工,加之高校本身历史背景复杂,通过多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复杂的人员结构,进而使得个人收入的发放方式呈现多元化。目前,高校的人员种类大致分为正式在编职工、各类人事人员、临聘人员、学生、临时聘请的校外专家、离退休人员以及外籍人员。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正式在编职工以及目前较广泛执行的A类人事人员的管理一般集中在人力资源部门,临聘人员可分为学校聘用人员、院系聘用人员、后勤聘用人员、科研聘用人员、聘用高级专家、博士后人员以及外籍聘用人员,其管理权限分散在学校各个部门,给人员管理造成很大困难。(二)涉税种类繁多,扣税难度增大。根据人员类型的不同,大致可将高校的个人所得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工资薪金所得,主要是与学校存在任职受雇关系的纳税人取得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课时费、各类应税津补贴及其他校内所得;第二,劳务报酬所得,取得这类所得的纳税人一般都是校外人员,主要因临时性的培训、讲座、劳动及服务而产生;第三,稿酬,主要指发表学术专著的收入;第四,年终一次性奖金;第五,外籍人员工资薪金及劳务报酬,新个税法实施后,对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界定有所改变,非居民纳税人的计税方式也与居民纳税人计税方式有所不同,因此针对学校各类外籍人员取得的收入,应当先判定其人员类型,再判定其所得类型,再根据法定条款计算个税;第六,学生实习劳务,主要指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三)收入来源众多,计算难度升级。由于高校经费实行项目化管理,各类人员经费的发放虽然集中在财务部门,但经费涞源、发放渠道、发放时间并不一致,这种经费管理模式给财务部门扣税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大大提高了高校的个税管理工作难度。高校与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师的收入来源众多,造成了单月多次多渠道发放的情况,同一名教师当月既有人力资源部发放的工资薪金所得,又有不同院系发放的课时费,还有科研提成费,这对财务部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每一次收入都需要累计计算,因此必须确保全校所有收入通过唯一系统累计计算税款,不得有任何疏漏。
二、高校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风险
高校作为个人所得税纳税大户,有其自身的独有特点,加之近年来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依据不断改变,导致高校财务人员对个人所得税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个税征管风险不断增大。(一)税收投诉风险。2019年,国家税务总局在推行个税改革的同时,在全国推广使用“个人所得税APP”,自此我国个税透明化时代正式开启。“个人所得税APP”操作简便,纳税人只要拥有智能手机便能随时随地查询任职受雇及纳税情况,同时APP上有畅通的投诉渠道,纳税人发现任职受雇情况不符或者收入与实际不吻合时都可以进行投诉。税务局管理人员可随时在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ITS)的身份信息异议申诉端口调取投诉信息,进行未通过身份验证、工资薪金收入疑点、曾经任职申诉等疑点数据筛选。这对高校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高校服务群体众多,人员流动性大,难免出现信息更新滞后和纳税信息录入有误的情况,从而引发纳税人投诉,投诉现象较多时,会被主管税务机关约谈,影响税收信用评级。(二)税款计算风险。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政策变更较频繁,不论是财务管理人员,还是高校教师,对个人所得税法相关政策的理解都存在不足和偏差。如果对个人所得税政策理解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内部系统扣缴公式设置错误,而技术水平有限会导致系统更新进度跟不上政策变化进度,甚至专项附加扣除和按年累计计税无法实施,不论哪一方面出问题,最终都将导致应纳税额计算不准确,从而使得个税扣与缴产生偏差。(三)税收流失风险。主要由三方面的原因产生:一是教职工小额薪酬未计入缴税范围,部分高校只将全校统一发放的工资及课时费纳入个税计算范围,而日常发放的小额薪酬未进行扣税,如监考费、评审费等;二是由于政策理解偏差,对于不该免税的收入进行免税未予上报,造成少缴税款;三是部分教师为了逃避个税,将本应发放的个人所得通过发票报销出来,造成支出的虚假体现。以上三种情况均会导致国家税款流失,从而给学校带来税务风险。(四)分摊及虚列风险。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纳税人的主体责任意识较差现象,由于纳税意识欠缺,高校教师对税收的认识不深入,对税法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收入分摊及成本虚列现象。收入分摊是指部分教师为降低税负,将其应得收入分摊给学生或其他人员后再收回,改变了实质纳税人。成本虚列是指部分教师为套取经费,在并未产生实质业务的情况下,将虚假的个人所得上报税务局,从而造成成本虚列。(五)过度筹划风险。一些高校教师把纳税筹划简单地理解为少交税,采用了一些与税法规定背道而驰的做法,比如将个人收入通过虚开发票的形式报销出来,或者将一次性劳务报酬分月分次报销等,还有部分高校打政策的擦边球,例如将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安家费进行免税、不符合免税条款的奖金免税,更有甚者采取虚造人员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进行报税,这些都严重违反了税法规定,容易带来稽查风险。
三、高校个人所得税的风险控制
为了提高高校个人所得税管理水平,必须通过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纳税遵从度,降低纳税风险。(一)加强人员管理,及时更新人员信息。一方面要加强人员信息管理,明确雇员和非雇员的界定标准,高校用人结构复杂,并不是所有人员都符合雇员的标准,一般来说,与高校签订合同并由高校缴纳五险一金的人员为雇员,高校应严格判定雇员与非雇员并在“自然人扣缴客户端”客观反应,降低投诉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高校人员管理,捋顺人员信息传递通道,使得各个部门的人员入职离职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及时通过“自然人扣缴客户端”更新纳税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更新延误而引起的任职受雇信息投诉,提高纳税信用度。(二)增强业务培训,提高扣缴准确率。近两年个人所得税政策处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过程中,所以高校个税管理人员的思维也需要不断更新。高校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参加培训班、业务自学等学深学透政策,提高工作应变能力,只有真正掌握政策条款,才能准确预判每一类纳税人身份,并根据根据不同的情形选择正确的税率表和计算方式,从而准确计算税款,提高个税扣缴准确率。(三)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税款流失率。高校人员结构复杂,教师收入来源多,发放批次多,没有强大的个税计算系统是很难实现精确计算的,因此高校必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财务部门须引进统一的薪酬发放系统和个税计算系统,并根据政策变化及时更新后台设置。不管是工资薪金还是劳务所得,都必须通过统一发放渠道办理,经个税系统计算扣税后再予发放,做到应扣尽扣。同时高校应全面使用银行卡打卡发放,严禁以现金形式发放或代领,提高收入真实性。(四)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全员纳税意识。很多高校师生简单的认为申报纳税是财务部门的事,与个人无关,发放工资时已经扣过个税了,汇算清缴时不应再次补缴税款,不理解综合所得以及年度汇算的意义。为改变高校师生税收意识淡薄的现状,财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通过讲座、宣传册、网站、公众号推送等多种方式,使广大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个税政策,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各项要素和计算方法,引导教师诚信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及时进行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让依法纳税、自觉纳税观念渐入人心,逐步提升髙校师生的全员纳税意识。
四、高校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必须以合法性和计划性为基础,对各类所得进行事先筹划与安排,从而使纳税人的税负最小化。(一)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前期规划。教职工本人须积极配合财务处预判全年收入、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人事、科研、院系和财务等部门应当形成工作合力,在统筹考虑政策性增资、年度绩效调薪、课时费变化等各类因素的基础上,对全校教职工的各类收入进行合理分配。(二)充分利用各类税收优惠。教职工应当重视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工作,在如实填写的前提下应填尽填,增加税前扣除费用;财务部门应当确保教职工全面享受各类税收减免优惠,例如省级以上奖金免税、残疾人个税减征、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减征、延长退休高级专家免征等优惠政策。(三)严格避开年终奖负效应区间。年终一次性奖金的负效应是指个人所得税在收入超出临界点后发生的“多发一块钱,多扣很多税”的现象。由于年终奖在计算时只扣除了1个月的速算扣除数,实际上只有1个月适用了超额累进税率,另外11个月适用了全额累进税率,负效应区间由此产生,具体如下表。(四)年终奖与综合所得合理转换。年终奖可以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计税,在能够预知全年收入的前提下,将全年收入在工资薪金与全年一次性奖金之间合理分配,使工资薪金和年终奖最大限度的享受低税率,从而达到税负最小化。
参考文献
[1]林仰晴.新个税法下高校教职工个税税务风险分析及管控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6).
[2]付饶.新个税法下高校教职工个人所得税筹划探析[J].税务筹划,2020(21).
作者:石玢琰 单位:西北大学财务处
- 上一篇: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探索
- 下一篇:关于企业成本管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