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控制

时间:2022-11-05 11:11:56

导语: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控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控制

一、引言

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低、信用保障不足、资产总量较少等因素限制,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受限、融资金额较少及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企业发展[1]。随着供应链竞争的不断加剧,供应链金融开始不断发展,为供应链所属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线下供应链金融存在流程烦琐、效率较低及耗费时间长等缺陷,无法及时向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资金。受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影响,线下供应链金融开始依托电子交易平台向线上供应链发展,创新融资模式的出现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门槛不断降低,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此外,线上供应链金融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全方位管理客户信息,进而对融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随着线上供应链金融应用的不断增加,融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上升,企业对创新融资模式的要求也不断增多。受操作环节及涉及主体较多的限制,线上供应链金融某一环节或主体出现失误将直接导致风险事件发生。此外,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国内市场波动性增加,企业融资抵押物价值不断发生变动,线上供应链无法有效控制市场风险,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不断上升。因此,有效识别线上创新模式中存在的风险,合理开展风险控制,对于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线上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模式设计及存在风险

(一)模式设计。1.构建线上供应链金融云平台系统。线上供应链金融依托互联网各类交易支付平台将供应链所属企业及客户相连接,构建网络生态系统,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估系统信用,同时利用国家相关部门信息开展线下评估,建立起全面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云平台系统。在云平台支持下,线上供应链金融可充分发挥定点仓库作用,降低地域限制,扩大市场范围。存在融资需求的企业可通过云平台进行融资申请资料的提交,减少融资流程,提升融资效率。云平台能够开展资产线上抵押,实时监控交易行为,降低融资风险。线上供应链金融云平台能够协调统一供应链所属企业所有的数据信息,提供综合性服务。线上供应链金融云平台具体信息见图1。2.设计创新融资模式。本文根据线上供应链金融云平台具体组织架构,从供应链整体入手,确定资金薄弱环节,在采购环节设计预付型融资模式,在销售阶段设计存货型融资模式,在付款阶段设计应收型融资模式。融资模式不同,则相应的操作流程也存在差异。要进行创新融资模式风险分析,首先需要对各模式操作流程进行明确。(1)预付型融资模式。预付型融资模式指的是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并在采购阶段向供应商预付部分账款,保证生产材料的持续供应及生产订单的顺利完成。供应链下游中小企业在利用预付型融资模式开展融资时,首先需要在云平台签订电子交易合同,并向上游企业支付部分预付款;其次,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并与上游企业及金融机构进行协商进而签订融资协议并明确融资企业的回购义务,同时与金融机构签订货物质押协议以此获取融资;再次,融资企业分批与上游企业进行交易并向其支付货款,上游企业在分批交易完成后进行还款,第三方物流监管企业则在获得金融机构指令后向融资企业分批放货;最后,当融资企业未能在还款期限内全额回款时,其需要将质押货物全部回购。(2)存货型融资模式。存货型融资模式指的是融资企业与云平台、金融机构及物流监管企业共同签订合约,授权云平台与金融机构对融资企业质押物资进行管控,评估质押物价值并向资金提供方传递相关信息,实现融资方与资金供给方的结合,保证为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在开展存货型融资时,首先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以获取进入云平台的资格,云平台则对企业各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提升融资活动的安全性;其次,融资企业与云平台、金融机构及物流监管企业共同签订合约,明确融资内容,由云平台利用收集整理的企业信息对企业信用及资质进行合理评定,并向金融机构提交评定结果;再次,融资企业信用资质审核通过后,需要将质押物资进行线上提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出具质押物资报告并提交给金融机构;然后,融资企业开通专项融资账户,金融机构在通过审核后将资金打入该账户,同时此账户也用于企业向金融机构还款;同时,企业获得融资后需在云平台开展交易行为,云平台将实时监督企业交易数据,以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当企业交易信息发生异常变动时,抵押物将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扣押,经金融机构授权后,云平台将会变卖企业抵押物资,并将所获资金用于偿还融资;此外,融资企业需在协议规定时限内将资金注入专项融资账户,以保证金融机构能及时获得还款资金。还款完成后,金融机构需将相关还款信息反馈给云平台;最后,在获得企业还款信息后,云平台将通知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质押物资可正常开展交易。(3)应收型融资模式。应收型融资模式指的是供应链上游企业通过抵押应收账款获取融资的方式,在此种融资方式中,融资担保方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云平台,还款来源为融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应收型融资模式操作流程较为简便,且道德风险发生几率相对较小。供应链中小企业在开展此项融资时,首先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以获取进入云平台的资格;其次,在云平台撮合下,供应链上游企业与核心企业签订交易合同并在合同签订完成后发货,核心企业则在收到货物后向企业出具应收账款票据,并将交易信息反馈至云平台;再次,供应链上游企业向云平台提交融资申请,云平台对企业资质及供应链交易真实性进行初步审核,并向金融机构反馈审核结果;然后,融资企业与供应链所属核心企业、云平台及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主要还款来源为企业销售收入,供应链所属企业均需设立专项融资账户,当融资企业未能按期偿还贷款时,作为融资担保的核心企业及云平台均遭受损失;最后,金融机构根据云平台审核结果对融资企业进行复核,并向通过复核的企业发放相应款项。云平台在监控到核心企业完成产品交易后,会要求其将相应款项打入专项融资账户。在将相应融资款扣除后,金融机构会将余额转入核心企业账户。(二)线上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模式存在风险。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的是供应链所属企业、云平台等交易各方未遵循融资协议相关内容对规定义务进行履行,从而损害金融机构利益的可能性。线上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主要包含供应链所属企业主客观原因导致还款义务未履行而引发的信用风险,企业受供应链综合风险影响而引发的信用风险,以及供应链所属其他企业的信用风险等[2]。在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时,企业一般采用“主体+债项”识别法。主体识别指的是对供应链整体运行状况及所属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并评价信用风险发生几率的识别方式;债项识别指的是对供应链企业开展线上融资时质押的货物及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并评价风险发生几率的识别方式。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企业利用线上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模式开展融资活动时,质押物因市场变动导致价值下降的风险。在进行线上供应链融资时,金融机构会利用线下调查及线上调查两种方式对企业质押物进行分析,确定质押物的变现能力,进而合理确定质押物种类及其质押率[3]。但是当质押物受外部市场影响导致价格下降时,金融机构会因质押物价值与融资金额不相等而遭受损失。此外,质押物在存储、运输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极易导致质押物不足值情况的发生,金融机构此时将会遭受市场风险影响。

三、线上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模式风险控制分析

(一)信用风险控制分析。线上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模式涉及主体较多,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明显,逆向选择发生几率较大,极易导致信用风险发生。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传递性,可控性较低,因此本文利用博弈论相关理论构建三方博弈模型,进而开展信用风险控制。随着线上供应链金融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会在利益驱使下与供应链中小企业相勾结,因此在构建博弈模型时,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中小企业划分为一组形成企业联盟,并与金融机构及云平台一同作为主体,深入探究其管理活动,进而对各方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进行确定。1.管理活动探究在开展融资活动时,企业存在守约及违约两类情况。在守约情况下,企业将按照协议规定按时还款;而当企业因主客观原因不按期偿还贷款时,违约情况发生。云平台运营商在融资过程中具有监管责任,当平台运营商有效落实监管责任时,平台运营能力及服务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供应链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融资的可能性也将大幅提升,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入驻,运营商盈利能力也将得到提升;若运营商不落实监管责任,则平台对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将下降,平台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也将会受到影响[4]。金融机构在线上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决定是否提供贷款,借助云平台的监控审核及自身的全面复审,金融机构能够对融资企业资质进行合理判断,进而决定是否向企业提供贷款。2.三方博弈模型构建通过对线上供应链金融所属各方行动决策进行分析,本文确定了八项策略组合并构建了博弈树,具体信息见图2。博弈树构建完成后,需要对融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事项进行符号描述,进而合理构建支付矩阵,符号描述及相应支付矩阵具体情况见表1及表2。在确定支付矩阵后,需要对金融机构均衡条件进行确定,因此首先对金融机构融资收益Eπ11及不融资收益Eπ21进行计算,当融资收益Eπ11及不融资收益Eπ21相等时,金融机构收益实现均衡,具体计算公式为:Eπ11=Eπ21(1)Eπ11=P1P2P3(RL+RS-CD)+P1P2(1-P3)(RC+RS-CD-L)+P1(1-P2)P3(RL+RS-CD)+P1(1-P2)(1-P3)(RC+RS-CD-L)(2)Eπ21=-(1-P1)P3RN在对云平台运营商均衡条件进行确定时,先对运营商监督时收益Eπ12及非监督时收益Eπ22分别进行计算,当两项数值相等时,平台运营商收益实现均衡,具体计算公式为:Eπ12=Eπ22(4)Eπ12=P1P2P3(RY-CJ)+P1P2(1-P3)(PY-CJ-F2)+(1-P1)P2P3(RY-CJ)+(1-P1)P2(1-P3)(RY-CJ-F2)(5)Eπ22=-P1(1-P2)(1-P3)F2-(1-P1)(1-P2)(1-P3)F2(6)最后对企业联盟收益均衡条件进行确定,计算履约收益Eπ13及违约收益Eπ23,当两项收益相等时,企业联盟实现收益均衡,具体计算公式为:Eπ13=Eπ23(7)Eπ13=P1P2P3(R3-RL-RS)+P1(1-P2)P3(R3-RL-RS)-(1-P1)P2P3R3-(1-P1)(1-P2)P3R3(8)Eπ23=P1P2(1-P3)(R3+ΔR+L-CY-RS)+P1(1-P2)(1-P3)(R3+ΔR+L-CY-RS)-(1-P1)P2(1-P3)(R3+ΔR+CY)-(1-P1)(1-P2)(1-P3)(R3+ΔR+CY)(9)3.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分析在确定三方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条件后,需要对金融机构、云平台运营商及企业联盟的纳什均衡进行分别计算。金融机构批准融资几率P1的计算公式为:P1=CY+R3+ΔR-2P3R3(2R3+ΔR+L-RS)-P3(4R3-2RS+ΔR+L-RL)(10)相比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效率更高,相应的融资风险也较高,企业融资数额越大,金融机构及云平台对企业的审核也就越严格,金融机构批准融资的几率越低;企业融资数额越小,违约风险越低,金融机构批准融资的几率也就越大[5]。同时,企业联盟信息造假成本会对金融机构批准融资几率产生影响,通过数据造假粉饰生产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审核通过率,从而提升融资通过概率。云平台实施监管的概率为P2=1/[2+(CJ-RY)/(F2(1-P3))],当坠P1/坠P3>0时,企业联盟违约几率与云平台监管几率之间成正比关系。随着企业联盟违约几率的不断上升,融资风险发生几率将增加,为保证云平台运营稳定性,平台运营商会不断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当坠P3/坠P3<0时,平台监管成本与监管几率呈反向关系。平台技术水平越差,则监管成本越高,对企业实施监管的动力将不足。因此,在开展供应链融资时,应选取技术水平及活跃度较高的平台,以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发生几率。企业联盟履约几率为P3=(CD+L-RC-RS)/(RN+L+RL-RC),违约几率为1-P3,通过推导可得:1-P3=(RN+RL-CD+RS)/(RN+RL+L-RC)。企业联盟违约几率与金融机构下线审核成本呈反向关系,金融机构线下审核成本越高,对企业的审核越细致,越能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此时,企业联盟违约所获收益将下降,违约几率将得到有效控制。企业联盟违约几率与金融机构融资利息呈正向关系,融资利息越高,企业融资成本也就越高,还款压力将不断增加,企业履约成本上升,相应的违约收益也就越高,此时企业融资违约几率也将上升。线上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方式与传统供应链融资方式相比,可有效识别融资企业伪装,合理控制融资信用风险,降低企业联盟欺诈融资发生几率,减少企业违约事件的发生。(二)市场风险控制分析。市场风险不确定性较为明显,且风险发生后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采用有效方式将市场风险排除在供应链体系之外。当前较为常用的市场风险控制方式为金融衍生品,本文利用金融衍生品中的信用违约互换构建风险控制模型对市场风险进行控制。1.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违约互换指的是买卖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就指定的信用事件进行风险转换的一个合约,融资违约是信用违约互换的主要针对对象,其以债权人风险转移为主要目的[6]。在信用违约互换执行过程中,信用保护买方按照约定将一定比例的资金交予卖方,并取得信用违约事件发生后获得损失补偿的权利,具体执行流程信息见图3。2.基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市场风险控制(1)明确基于信用违约互换的融资流程在利用信用违约互换开展市场风险控制时,金融机构、云平台、供应链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及机构投资者共同签订信用违约协议。按照协议规定,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运输并管理融资企业质押物;云平台负责实时监控质押物价格变动情况,当融资企业发生违约情况时,云平台将在线上出售融资企业抵押物用以支付金融机构贷款,若此部分资金无法完全偿还贷款,则信用保护卖方将支付相应缺额;信用保护卖方定期由金融机构处获得保护费用。线上供应链金融开展基于信用违约互换的融资业务时增加了协议签订、费用缴纳及损失赔偿等环节,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加入,金融机构面临的市场风险将会从供应链中移出,此时金融机构可专注于本职业务,有效控制监管成本。金融机构获得信用保护的基础是向机构投资者支付一定比例的信用保护费用,这就会促使金融机构在开展此项业务时对融资企业及机构投资者进行全面审查,以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2)构建信用违约互换模型在构建信用违约互换模型时,首先需要对融资流程所涉及的各类事项进行符号描述,以保证模型构建的顺利开展。符号描述具体情况见表3。在确定描述符号后,即可对融资企业违约几率进行确定。首先,确定履约收益π守X=αp0Q(r1-r0)-p0Q+p1Q;然后,计算融资企业在违约状态时的收益函数π违X=αp0Q-C0-p1Q;融资企业违约后将获得融资本金,但会遭受抵押物损失及云平台惩罚,当违约收益大于履约收益时,质押物价格为p1<[αp0Q+p0Q-C0-αp0Q(r1-r0)]/2Q,假设质押物短期价格按照几何布朗运动进行变化并按照对数正态分布,μ为分布期望,σ2为方差,则Lnp1p0~N(u(1-0),σ2(1-0)),由此可计算出企业违约几率为:P=p{Lnp1p0<LnαQ+Q-C0p0-αQ(r1-r0)2Q}=Φ{Ln(α2+12-C02Qp0-α(r1-r0)2)-uσ}(11)由公式可知,融资企业违约几率会受到违约成本的影响,违约成本越高,企业越会谨慎决定违约问题,从而控制违约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质押物初始价格会对违约几率产生影响,质押物初始价格越高,企业融资额越多,随着质押物价格的不断下降,企业违约成本将减少,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将上升。在计算出融资企业违约几率后,需要确定信用违约互换价格。首先,计算信用保护费用现值NPVb=n-1k=0移E[εαp0QR(Tk)I{θ>Tk}]=εαp0Qn-1k=0移e-rkτ(1-Pkτ);然后,计算融资企业在Tk-1至Tk区间的违约概率NPVM=n-1k=0移ω(kτ)R(Tk)[F(Tk)-F(Tk-1)]=Pτn-1k=0移ω(tτ)e-rkτ。按照机构投资者风险中性及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相关内容,当机构投资者期望收益为零时,信用保护费用现值与融资企业违约概率相等,即NPVCS=NPVb-NPVM=0,由此可计算出信用违约互换价格相应数值ε=Pτn-1k=0移ω(kτ)e-rkτ/αp0Qn-1k=0移e-rkτ(1-pkτ)。当融资企业违约时,金融机构的收益为π违B=αp0Q(1+r0)+p1Q-S-B+(αp0-p1)Q;当融资企业履约时,金融机构的收益为π守B=αp0Qr0-S-B。因此,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函数为EπB1=Pπ违B+(1-P)π守B=αp0Qr0(1-2P)-(S+B)。当期望收益大于零时,可对质押率满足公式进行确定:P<12,α≥(S+B)/p0Qr0(1-2P)P>12,α≤(S+B)/p0Qr0(1-2P)扇墒设设设设设缮设设设设设由公式可知,随着信用违约互换业务的开展,融资企业违约几率会对金融机构确定质押率产生影响。当融资企业违约概率高于50%以上时,金融机构会否决企业的融资请求,然而只有金融机构决定向供应链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信用违约互换业务才可开展。因此,当质押率满足α≥(S+B)/p0Qr0(1-2P)(P≤12)时,信用违约互换业务才开正常开展。对质押率进行取现,可得:P<(B+Pp1Q)(1-2P)r0(S+B)且P<r01+2r0,G(α)>0。由此可知,当融资企业违约概率小于min{(B+Pp1Q)(1-2P)r0(S+B),r01+2r0}时,金融机构确定的质押率会随着信用违约互换业务的实施而提升,即融资企业质押物价值确定时,金融机构可在实施信用违约互换业务后提升中小企业贷款金额。金融机构在开展信用违约互换前的利润函数为EπB=(1-P)πn+Pπ违B=αp0Q[r0-P(1+2r0)]-(S-Pp1Q),实施信用违约互换后的利润函数为EπB1=Pπ违B+(1-P)π守B=αp0Qr0(1-2P)-(S+B),取函数G2(α)=EπB-EπB1,则可得G2(α)=EπB-EπB1=P(αp0-p1)Q-P(αp0-p1)+Q≥0。由此可见,随着信用违约互换的实施,线上供应链融资存在的市场风险可部分被转移,中小企业融资额度将得到提升,金融机构融资收益也将增加。

四、结论及启示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不仅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也有效提升供应链融资效率。本文在传统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上提出三类创新融资模式,并对其存在的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线上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具有较强的传递性,且涉及范围及危害性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对此类不可控风险进行控制;将云平台纳入融资监管体系之中,利用博弈论相关知识构建包含企业联盟、金融机构及云平台的三方博弈模型,有助于防控供应链融资企业违约事件的发生,对于提升金融机构融资收益具有重要作用;将信用违约互换引入市场风险控制中,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金融机构质押率、融资企业违约率及金融机构实施信用违约互换后的利润等进行计算,确定融资企业违约率最佳范围,有助于增加金融机构融资收益,提升融资企业贷款额度。我国线上供应链金融起步时间较晚,当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风险较多,虽然利用博弈理论及信用违约互换等可对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但是供应链内部仍需加强管理,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有效杜绝信用违约事件的发生[7]。一是健全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加快信用评级数据库建设。通过建设信用评级数据库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全方位掌控,准确评定融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等级,提升金融机构决策准确性,有效保护各方利益不受损失。二是有效监管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善云平台系统。企业联盟的存在会增加金融机构监管风险,导致信用风险发生几率增加。因此,金融机构及云平台运营商应提升准入门槛,全面评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范性;积极推动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系统与云平台相对接,对融资企业质押物进行实时监控,有效控制道德风险。三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供应链金融云平台服务能力。当前,供应链金融服务同质化严重,产品创新性较差,对外部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因此,云平台服务商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产品进行个性化推荐,全面记录交易信息,有效控制融资风险。同时,加强平台安全管理,完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保证交易环境的安全、稳定性。

作者:王妮 单位:武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