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

时间:2022-03-14 04:15:12

导语: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

[摘要]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力量,商业银行在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笔者通过分析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源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对应的解决策略,这将对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控制水平具有相当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控制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1.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

信贷风险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广义上一般是指: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所导致的结果有损失和盈利两面性。一般狭义的概念单指由于贷款企业或个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还本付息以使银行遭受巨大损失的可能性。本文所研究的是狭义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通常,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和汇率等其他因素的不利波动而引起的,而信用风险则主要是由于交易双方违约而导致信贷资产受损。

1.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

银行信贷风险具有的特点:客观性、不确定性、扩散性、风险的可控性等。信贷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所以银行在经营决策中必须把风险意识放在第一位。不确定性是指有可能为银行带来利润,也有可能带来损失。因此银行在运作中更应关注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影响。扩散性,指一个银行信贷业务出现问题,不仅会给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不好的结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与之有联系的银行。这是区别银行业和其他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可控性是指信贷风险并不是不可管控的。商业银行通过对信贷风险采取适当的管控手段,是可以把信贷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

1.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导致信贷风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营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银行信贷资产遭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等影响使得银行信贷资产出现负面问题的可能性;经营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借贷人或者银行在贷款环节中由于道德风险和操作不规范和引起银行信贷资产失败的可能性。经营风险可以分为管理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更为突出。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定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运行过程中,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规模的贷款风险,对分析出的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或方法,避免信贷资金可能发生的违约损失,进而保障资金安全,取得最大收益的管理过程。

2.2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信贷风险管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银行起步晚,理论和实践不足,再加上商业银行的种种短期行为所导致的内控机制薄弱,以及我国只注重单一资产的管理,并未像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多元化的资产管理组合,其风险管理水平还处在较低层次,因此矛盾和问题随时会引起危机的来临。

2.2.1信贷风险运营机制薄弱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普遍是“回避”,而不是管控;同时,银行在风险控制职能上的划分又过于清晰,导致员工潜意识中认为信贷风险控制就是信贷人员的工作,而与其他部门无关。这种意识上的偏差导致业务开拓部门在发展信贷资产数量的同时轻视信贷资产的质量,而风险控制部门又会因为要把控信贷资产质量而有意压缩信贷数量,这就造成了风险控制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的落差。

2.2.2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手段比较落后

首先,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其次,风险分析工具和体系较为落后,风险衡量难度较大;最后,在信贷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化解技术。因此,这是在今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2.2.3信贷风险管理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具有不稳定性;其次,外部监管环境不稳定;最后,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

3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3.1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有效构建信贷风险内部评级控制体系

现代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构建有效完善的组织结构、良好的评级体系,才能够更好的帮助领导层决策,才能够使各个业务部门达到高效率工作。为了保证评级结果的客观性、有效性,需要单独建立内部评级部门,并且在内部评级部门之外设立单独的监督部门,随时监督检查内部评级部门的日常工作、评级结果等。其次,还需要在经营部门设立风险经理,落实风险经理制,更好地监控风险。

3.2加强市场分析,提升信贷专业化管理水平

各级机构要对现阶段信贷领域较为突出的信用风险关键问题深入专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升专业管理水平。信贷产品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在为客户提供信贷产品的同时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的服务。同时要对客户进行回访,反馈他们对贷款产品的评价,以更好的完善产品。要提升对客户关联关系识别和管理的能力,特别是对民营企业,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和“便于集中管控风险”的原则,强化对集团客户的风险控制,防止企业对头融资。要确保企业授信总量与经营水平、资金实力相匹配,强化对信贷产品适用情况及客户生产交易模式的分析研究,防范过度授信。

3.3优化信贷风险控制信息系统

首先,把数据库的结构集中化。把原先分散的数据库进行重新编排,为大规模集中式数据库结构设计。其次,与会计核算系统全面衔接。整合会计系统中的信息使得会计系统中记录的资金变动情况等信息能自动更新同步到信贷风险控制系统中,保持两者信息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操作过程电子化。信贷业务的贷前、贷中、贷后以及监督等环节都要做好电子化记录与控制。优化授信审批系统、贷后监督系统等流程,使操作系统更加稳定。并且为了防止越权操作,要设立不同权限来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3.4加强创新融资制度

加快融资环境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与债券等方式融资,可以减少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度,减轻商业银行信贷压力。同时在信贷资金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必然会因竞争加剧而去改善信贷的经营管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与服务,更积极地去控制信贷风险,促进效益的提高。

3.5深化员工教育管理,严惩违规失职行为

各级机构要深入推进健康信贷文化建设,开展经常性的案例警示和职业操守教育,切实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培养员工的合规理念。重点查办业务办理中的严重违规失职行为和道德风险,重点追究直接责任人和负主要责任的领导人员,将典型案例通报全行,充分发挥查处、问责的惩戒和警示教育作用。

作者:陈婕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永宏.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金融,2007(2).

[3]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4]李晔,徐润,陈媛.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