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及其风险控制

时间:2022-11-24 09:56:12

导语: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及其风险控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及其风险控制

一、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产融结合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也可以增加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起步时间不长,现阶段仍需不断研究探索,也存在许多问题。

1.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主要是伴随着政府支持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产生而产生的。在经历了起步、治理以及曲折发展等几个阶段后,产融结合在我国不断掀起热潮。2009年后,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我国政策规定银行目前不能投资实体企业,这直接决定了目前我国产融结合只能依托产业资本控制金融资本来发展。但因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程度较浅、效率一般,存在许多问题,未来仍需要继续不断深化对产融结合的研究和探索。

2.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存在的问题。我国产融结合在企业集团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百余年发展历史,仍存在许多问题:(1)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缺乏健全的运行机制。一些企业集团实行产融结合战略,缺乏主力产业的支持和核心竞争力,集团资源无法有效整合,产融结合无法有效运行。(2)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存在较大风险。我国金融体系及其监管尚不完善,相关立法也有所欠缺,企业实施产融结合具有较大风险。(3)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受行政影响大。尽管政府的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整合效率,但也可能致使产融结合机制与市场机制不相适应,以致产融结合的失效或失败。

3.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潜在风险。第一,产业整合风险。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运作模式及人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实体产业与金融业相互间都不甚熟悉,可能不能做到产融有效结合,甚至可能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第二,财务杠杆风险。产融型企业集团内部往往存在着复杂的股权结构关系。尤其是当母公司向子公司拨付的资本金是通过发行债券或者借款等方式筹措时,集团成员之间的相互参股将会造成整个集团财务杠杆比例上升,抗风险能力下降。第三,内部交易风险。产融结合使产业企业可以通过集团内部获得金融服务。但是,不正当的内部交易不仅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甚至还可能导致集团内部交易混乱、经营风险加剧。第四,相关法律和监管的缺失所带来的风险。迄今为止,有关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我国还未制定明确的监管机制,同时也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这对集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埋下了极大的隐患,集团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第五,道德风险。政府可能为企业产融结合经营风险的买单行为使企业集团滋生道德问题。此外,当我国金融机构出现破产危机时,央行可能会以贷款人的身份对其救助,这无疑会使最终损失由政府承担,也会在无形中激发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投资的力度。

二、国外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及经验借鉴

产融结合在国外具有较为悠长的发展历史,其产融结合在企业集团中的发展与应用相对完善,对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国外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

1.1美国产融结合模式。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美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质是市场主导型的产融结合模式。这种产融模式,对银企之间的约束较少,主要依托短期债权联系,依靠系统的法律规范解决争端。综观美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及其制度变迁,美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经历了自由时期、限制时期及开放时期。在自由期发展起来的产融结合型企业集团具有较大影响力。

1.2德国产融结合模式。与美国的市场主导型产融模式不同,德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的实质是基于社会市场经济下的全能银行制模式。这种模式下,银行资本通过债权和股权相结合的方式渗透到产业资本中。由于德国银行法并没有对银行设立过多的限制,因此银行可以在非银行企业中持股,这样德国商业银行不仅垄断了金融市场上各种有价证券的发行和转让业务,还对工商企业进行投资参股和控股。

1.3日本产融结合模式。基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日本的产融结合模式是主办银行制,是与德国的全能银行制相区别的另一种银行主导下的产融结合模式。日本大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金融核心(主办银行),其集团特点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交叉,金融企业与产业企业相互持股很深。在此种模式中,银企间保持密切且持续的联系,交易关系稳定,在信贷、股权关系、人事结合等方面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影响。

三、企业集团产融结合风险控制

尽管产融结合可以为企业集团带来丰厚收益,但企业集团在运用产融结合扩展经营、获取超额利润的同时,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做好风险应对措施。第一,有效整合资源以寻求协同效应最大化。因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存在明显差异,企业集团应寻求最为有效的路径实施产融结合战略,以期获取最大化的协同效应,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第二,审慎推进产融结合。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仍需稳健前行。企业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更需要从投资冲动中冷静下来,以理智的心态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审慎推进产融结合。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面对产融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立法机关应该加快立法步伐,积极制订和完善涉及产业投资金融的相关法律;健全和完善我国企业集团发展产融结合战略的法律法规,使我国产融结合有法可依。第四,建立风险预警及监控制度。集团应尽快建立风险预警及监控制度,充分认识集团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完善对产融结合发展战略的监控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针对产融结合战略的风险预警体系。第五,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的企业集团应积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尽可能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加强集团内部产业与金融的人才交流及学习,顺利推进产融结合。

四、结语

本文首先对产融结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产融结合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简要分析了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结合发达国家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控制产融结合风险的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张颖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