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与风险控制

时间:2022-11-24 09:54:06

导语: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与风险控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与风险控制

一、“营改增”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形势下,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重复征税、制约企业发展的弊端日益突出。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因此营改增避的实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税负的影响

根据试点方案,若建筑业实行11%的增值税税率,且按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与营业税价内税比较,虽然理论上税负可以降低,但实践中税负是增加的。这与建筑业的行业和产品特点有关,也与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机制和国民的纳税意识有关。建筑业生产流动周期长,上下游的产业链长,决定了建筑业生产过程中的各要素投入不可能全部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更主要的是建筑业税负还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外购商品混凝土的问题。根据财税57号规定,对商品混凝土按照3%的简易征收率实行简易征收。按照一般外购商品混凝土占工程投入的15%左右测算,仅此一项,增加了施工企业15%以上的税负。

2.就近采购地方材料的问题。施工企业工程所用的砖瓦、砂石、土方以及铁丝、汽油等零星材料,基本上都是就近在施工所在地采购。采购时对象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和农民,根本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无法抵扣。

3.甲方供料问题。营改增后,甲方为了提高自身的抵扣进项,可能会将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税额较大的材料、门窗、电梯等设备改为自己采购,而将这部分从合同中剔除出来,这样施工企业无法从这些项目中获得抵扣税的好处。同时,对于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可能存在发包单位供料还不给施工企业开发票的强势的合同,营业税计税时包含在总造价中不会对税负产生影响。但在增值税计税时由于不能取得发票,必然导致施工企业税负增加。

4.老项目税收抵扣的问题。无论营改增何时实施,都会有老合同工程存在:一是竣工已经决算的但未全额收到工程款的项目,已经没有进项税可言了,但是在营改增收款开票后却会产生销项税。二是竣工还没有决算的老项目,除进度款外,很大一部分还没有确认应收账款,将来挂账收款时同样面临着没有进项而只有销项的问题。三是在建项目,已完工部分没进项可抵扣是既成是事实,但相对应这部分工程款收款时同样发生销项税。以上三种情况若无过渡政策,施工企业税负将大幅增加。

5.已入账资产税收抵扣的问题。企业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施工机械等在营改增前已入账,其折余价值或净值还要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折旧或摊销的形式转化为施工企业的工程产值,产值即收入,结算时就会计算销项税。但是,这些资产已经入账,无法产生进项税,造成营改增前后购入资产纳税的不公。

(二)“营改增”对建筑业发票管理的影响

1.存在无法抵扣的风险。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取得虚开的、伪造的、失控的、作废的发票,以及出票企业未报税的发票,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而营改增后,建筑业企业由于过去的营业税发票习惯,加上财务人员对增值税专票的不熟悉,很可能取得上述发票,重则以犯罪论处,轻则不得抵扣并受到行政处罚。

2.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在营业税下,建筑业企业只要一个合同就可以到税务机关向房地产企业代开发票。营改增后,在抵扣增值税及降低所得税的双重诱惑下,关联的建筑施工企业向房地产开发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绝不会消失。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极有可能触犯刑法,让开具方和接收方都会受到损失。

(三)“营改增”对建筑业合同管理的影响

占建筑成本较大份额的材料是能否抵扣进项税是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工作。因此,选择具有开票资格并能在一定时期内及时开出增值税发票的材料商,应是采购部门的首选,即使不能取得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至少要取得3%的专票或取得普通发票,否则,企业损失将非常大。(四)“营改增”对建筑业账务处理的影响目前建筑业营业税税款随营业收入的实现而实现,计算简便,便于征管。将来采用增值税,在购进、发出材料、与对方验工计价等各个环节可能都涉及增值税相关的核算。同时,在收入和成本时必然要采取价外税的核算方法。按照一般纳税人计税的企业,还需要增加若干个二级科目,势必会增加核算难度。同时还会因开票、报税、认证等涉税事项办理的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给账务处理带来新的挑战。

三、针对“营改增”风险点的管控措施

(一)对供应商重分类、尽量与能开具可抵扣进项发票的单位合作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企业应树立“以票为中心”的观念选择供应商。能与一般纳税人交易的不跟小规模纳税人交易,能与小规模纳税人交易的不跟个体户交易,能与个体户交易的不与个人交易。总之一句话,尽量与能取得高税率的增值税票的供应商合作,除非确需与个人合作,也至少要与取得普通发票的合作。

(二)将增值税发票管理作为重点,合理控制增值税发票的认证申报及开具时间

财务人员应及时制订本企业发票管理新规范。在取得对方单位开来的发票后,首先应通过网络或国税系统检查发票的真实性,其次应按照取得发票所开具的日期,按照先后顺序建立台账或备查簿,对照规定的认证期限和抵扣期限,及时认证抵扣,杜绝逾期认证而无法抵扣的损失。在施工企业实行分公司或项目部核算的情况下,二级核算单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还要汇总到总公司认证抵扣,因此,及时收集二级核算单位发票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三)加强合同管理,调整采购定价体系,将增加的税负率作为谈判的要点

1.建筑企业最有效的纳税筹划是在进行合同谈判时尽可能地取消甲供料。甲供料基本上都可取得17%进项税额,即便按照11%的销项税率计算,每两个单位采购额可以抵消超过3个单位的销售额,减税效果明显。

2.供应商、分包方、出租方的梳理。企业应详细调查已有的及潜在的各方纳税人资质、适用税率、提供专用发票价格变化等资料,进行比选。合理测算分包部分工程所含17%进项税成本比例,以此调整分包单价,或直接剔除主材后分包;劳务分包部分最优选择是进行纯劳务分包;机械设备租赁如不能取得17%进项税额,油料自购则为最佳选择。

3.规范其他材料采购。主材采购选择一般纳税人已经无可争议,其他辅材、工具用具、设备备品,最合理的办法是对于批量大、价格高的物资进行集团采购,对于量小价低物品可通过价格比选确定。对于商品混凝土问题,如必须购买商品混凝土,除对方选择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外,应按租赁机械设备、购进水泥后委托加工混凝土对企业最有利,因为水泥可以取得17%进项税票,能有效降低税负。

4.限制个人业务。机械租赁、提供劳务、供应材料等,如没有相应资质的,即便到税务部门代开发票,也只能取得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因此对于个人提供上述业务,优先选择的是个体工商户,其可以提供3%进项税增值税专用发票,如确实需要同无资质的个人开展上述业务,其合同价格应充分考虑增值税影响。

5.明确发票提供方式和付款方式。营改增后,施工企业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提供发票的单位名称必须与合同签订主体一致。对开具时间也要与货款支付挂起钩来,坚决杜绝不见货、不见票付款的现象。

(四)财会应熟悉增值税模式下的会计核算体系、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税收政策

1.正确设置科目,税金核算明细化。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不仅在收入、成本核算方面要实行价税分离,而且由于实行一般纳税人计税办法,需要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二级明细科目进行相应的核算。

2.熟悉价税分离模式,准确核算收入成本。营改增后,营业额应换算为不含税收入,将分别列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和销项税金科目,如: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营改增后,需要将购进材料价税进行分离为实际成本和进项税额。如:借记“原材料”等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3.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使税款缴纳时间与现金流入同步。在征收营业税时,建筑企业一般是先施工、按月审核产值,结算进度款,一般收到整个工程款的进度都滞后于施工进度一个月,严重拖欠时,更有甚者滞后半年以上,但是根据营业税发生纳税义务时间规定,没收到款也要缴税,给企业现金流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营改增后,可以根据进项抵扣销项,抵扣期180天的规定,合理安排取得进项税额发票来适当调节当期的应纳税额,对企业现金流使用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张彪 单位:宁夏煜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