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林产品贸易发展分析
时间:2022-12-05 04:18:30
导语:低碳经济下林产品贸易发展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概念概述
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倡导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制度方面的创新以及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是其主要手段。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是由气候、能源及国际竞争发展所致,结合讲解学的主流观点发现,是一种综合效应作用的结果,包含规模、结构和技术三个层面。通常长期贸易自由化是借助资源配置优化来实现,通过降低和控制交易成本及制定环境政策来最终实现。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影响人类整体发展。而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与低碳经济是一种冲突状态,形成博弈的原因主要在于竞争使用与成本外部性所致。2.林产品贸易与低碳经济的关系。我国森林本身具备面积大、结构复杂且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如下表所示),最重要的是森林属于重要的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林产品贸易与低碳经济间除了具备国际贸易与低碳经济关系的共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资源与经济利用的对立和统一。首先,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是在森林资源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注重森林资源功能的经济利用,但低碳经济要求林木资源的有效生长,过度采伐势必影响林木碳汇功能,因此两者对立。其次,林产品贸易与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且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需合理经营方可实现永续利用。第二,需以合法、可持续方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首先,在森林采伐方式上,很容易直接影响到相应的自然社会环境,采伐方式选择非常重要。比如选择低密度采伐可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且经济实惠。但是实际采伐中太多损害性采伐、过度采伐,不仅损坏劳动者福利,更影响了环境承受力。其次,木材的利用需以技术创新来减少碳排放,林产品材料可通过技术制作胶合板来替代实木,由此带动小径木使用。第三,林产品贸易与低碳经济冲突的主要原因。首先,新能源理念的产生,导致传统工业发展受限,人类数量及城市发展占据大量森林空间,因此在森林资源方面面临新选择。紧随人口数量及经济活动的增长,人类利用和改变自然的能力随之增强,其中毁林的情况居多。其次,社会的变革与森林利用方式关系变得紧密,工业化发展推动森林利用方式的转变,后续更为重视森林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展现。
二、低碳经济下林产品贸易政策背景
1.降低关税政策。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不断深入,当前国内现行林产品进口关税政策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关税水平。改革开放至今,经过了多轮关税降低的举措,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家针对200余种林产品实施降低关税政策,由此取消了非关税措施,并面向世界打开国内林产品市场,这些都为我国国际林业经济合作与维持全球林产品平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国际合作支持政策。国际合作本身是林产品贸易与环境保护两者协调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特别是先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主要需要大力争取获得发达国家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林产品蕴含的科技含量,最终实现环保标准体系的完善。3.非关税壁垒。当前,绿色壁垒早已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标准,紧随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持续攀升,大多数人都开始高度重视身体健康及周边环境的质量问题。一些明显具备环保性质的产品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而一些有害健康,破坏环境的产品则直接受到人们的共同抵制。在此背景下,绿色壁垒随之产生,这本身是一种全新的非关税壁垒。
三、低碳经济下林产品贸易现存的问题
1.经营规模小,整体绩效差。我国林产品贸易经营主体不仅是国有大型企业,同时还包括多数私有及个体农户参与经营。尤其在我国林权体制改革之后,开始形成一种小规模、分散化的特征经营模式,具备小型生产的特点。可见,当前我国林产品贸易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一些弱小、分散的经营者很难有效克服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无法实现规模化运营,因此整体渠道效果也不理想。在目前的林产品市场中,主要还是一些集贸和批发市场为主的营销发展体系。尽管现存的林产品市场营销体系趋于完善,有效主体虽多,但规模效应较小,渠道整体呈现出高投入,低效益情况,难以解决产销环节当中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2.渠道不规范,资源浪费严重。主要是当前我国林产品贸易中,在营销渠道方面不够规范,存在明显的资源浪费情况,具体表现为林产品生产、市场批发、市场收购、产品流通、销地批发、消费者的流通过程。可见,整个渠道的流通环节较多,整体链条较长,每个环节都将增加毛利,流通环节多也直接加大了损耗,最终致使产品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此外,目前现有产品流通方式传统化,促使产品过长周转时间,流通速度随之延缓。最终,过长的流通渠道导致价格体系不透明,市场规则确实,渠道间的冲突与矛盾频发。3.贸易模式传统,信息化水平低。我国的林产品大都是以一种现货交易来实现的传统贸易模式流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上不够普及,林产品贸易处理方式滞后,导致林产品贸易的销售渠道不畅,面临滞销风险。再加上多数森林资源的分布区域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阻塞,难以实时获取市场信息。信息技术本身属于市场贸易发展的核心内容,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因此,信息化程度低加大了林产品流通成本,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四、低碳经济下林产品贸易发展对策
1.创新管理体制,提升整体绩效。要充分发挥出林产品贸易的作用,不断提升其流通绩效,这就需要从管理体制的层面入手。首先因当优化产品贸易结构,要从金字塔式逐渐转为扁平化方向发展,一般传统的金字塔式本身具备较为广泛的辐射能力,在帮助产品占据市场发挥出巨大作用。然而整个过程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及运输不便,致使传统贸易方式存在无可避免的缺陷。而借助扁平化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林业生产至消费者间的长度结构,能够借助强化取得管控的形式,减少多层结构所致的效益低下问题。这样才能准确掌握市场,降低信息决策所致空间与时间的资源浪费和流失。2.优化贸易组织形式,提升经营效益。强化管理出效益,良好的贸易组织形式能够为林产品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效益。具体需要针对现有林产品生产、流通及销售实施整合优化,从当前现行批发与集贸市场发展入手,积极改善小生产和大市场间的矛盾冲突。因此,这就需要发展全新林产品贸易组织形式,由生产者、合作组织到市场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个体经销商发展弊端,从而极大提升渠道发展效益及规模。其具体优势体现为以下方面:首先,能够有效缩短经营环节、控制成本,强化市场竞争力;其次,便于市场管理,改善以往林产品生产经营盲目、分散的特点。3.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资源节约渠道体系。基于计算机与通信手段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建设资源节约型贸易形势奠定了基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有效构建林产品贸易的信息共享平台,搭建起一套完善的林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通过该体系,生产者、消费者乃至中间商都可据此打破传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不同国家、地区及地域间的信息连通,达成良性商务往来。市场本身具有多变性质,单纯依靠个体营销难以立足,应当借助信息共享平台的力量来应对市场发展变化。通过信息平台的搭建,能够促使生产者、组织者和消费者达成优化互动,推动经济效益最大化,减少林产品在流通和存储当中的浪费情况。
五、结语
低碳经济下,人们开始对自身的经济行为进行重新审视,促使林业往低碳化方向发展,以往传统的林产品贸易形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如今林产品贸易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化,其相互间达成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林产品贸易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秉持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良好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武永平.低碳经济视角下江西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农家参谋,2018,(10):113.
[2]任汉屏.刍议低碳经济下黑龙江省林业发展措施[J].林业勘查设计,2017,(3):63-64.
作者:郑陈瑜 单位:福鼎市林业局
- 上一篇:计算机工程网络技术研究
- 下一篇:社会优生学发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