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地区低碳经济论文
时间:2022-08-19 09:59:39
导语:发展地区低碳经济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低碳经济是辽宁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全省生态状况虽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中,辽宁的单位GDP能耗为1.617(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426(吨标准煤/万元),都分别高于全国1.102和2.189的平均水平,在东部省市及东北三省中是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地区。对辽宁来说,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全国各地区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指标。“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在生产、消费和流通各个领域都要注重节约资源;而“环境友好型社会”则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可以说,这“两型社会”均与发展低碳经济密切相关。低碳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两型社会”又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和机遇。从辽宁的情况看,全省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如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不断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二、辽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辽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主要是含碳量高的化石能源。该省化石类能源占总量比例维持在96%左右,而且以煤炭类能源为主,占总量比例为76%左右,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地理位置的特点,辽宁省在光能、风力、水力、生物资源发电方面也不具备明显优势。在所有一次能源中,煤的含碳量居首位,其次是石油,而天然气是这三种化石能源中含碳量最低的一种。水能、核能及风能则是无碳能源。辽宁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这是辽宁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难题之一。
2.低碳技术水平较低
科学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辽宁在低碳技术方面的总体水平偏低。低碳科技是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涉及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技术。虽然辽宁省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清洁能源(联合)重点实验室、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但存在着自主技术研发实力尚不突出、技术信息共享困难、同低碳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省份还存在差距。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长期缺乏竞争,工厂的设备及技术陈旧,产品缺乏多样性。较低的低碳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3.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辽宁的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自东北振兴战略在辽宁省实施后,辽宁的经济一直高速增长。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凸显明显的问题。首先,在产业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在总产业中仍占很大比重。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一直都以重工业为主,形成了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2009年,辽宁省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6.3%。同年,辽宁省规模以上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257吨标准煤/万元,远远高于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直辖市和沿海省份。近年来,辽宁省虽然淘汰了一大批小铁矿等落后的生产企业,但是整体的产业结构低下。2009年,国家对各省市的生态文明进行了排序,辽宁在全国的排名为倒数第八位,远低于其他省市的发展水平。虽然工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却不能改变工业结构呈现低效率的事实。其次,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辽宁省虽然拥有七个资源型城市,但这些城市同时呈现出老工业城市的特点。虽然国家和各省市针对建设资源型城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短期内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4.资金短缺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启动器,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在于具有近百年的工业机器制造,但这同时也是阻碍其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因素。大量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要使这些企业的设备、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不是单靠企业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研发和引进大量的新技术,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这也将成为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阻碍。
5.低碳意识和理念有待提高
从政府层面看,一直以来,辽宁省乃至全国都存在以GDP的增长作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乃至考核地方官员升迁的评价标准,政绩观的错位导致在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博弈中,政府倾向于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这必将造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局面。从企业层面来看,许多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不足,存在着“效益至上”的落后观念,为了追求利润而污染环境的企业比比皆是。尤其是大量使用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过量排放。有的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偷排、漏排污染物,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从社会个人层面来看,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城镇化给民众的居住、就业、生活、消费等方式都带来了深刻变化,不仅涉及社会经济问题,还涉及资源和环境问题。低碳意识和低碳理念的树立和提高,是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
三、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方略和具体路径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由于煤炭在辽宁省煤炭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煤炭消耗量也随之增大,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开源式的能源结构体系。一方面,要提高煤炭开采质量标准,加强监督力度,督促煤矿企业合理开采煤炭,提高煤炭开采率,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提高天然气、核电及风力发电的使用量。同煤炭发电相比,天然气发电产生的污染少,能够起到环保的作用;而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发电方式,其使用更要注重技术的创新。竭力发展风能,在节省能源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促进经济稳步快速的发展。其次,逐步完善节流式的能源消费体系。辽宁省应建立以钢铁、建材、电力等行业为基础的“总量分配—绩效考核—排污权交易”相结合的能源消费机制,对落后的产能予以淘汰,严格限制高碳产品的生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细化节约能源的社会和经济体系。
2.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推进低碳技术创新
辽宁省政府应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制,为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技术支持。首先,政府应不断加大对低碳技术的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太阳能、海洋能以及风能等方面的技术;其次,以新能源技术创新为发展平台,组织各地方政府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独具特色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第三,加强对目标对象的责任考核,通过考核结果减少高能耗项目,逐步淘汰落后产业,以确保节能减排的稳步实施,使辽宁能够较好地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在农业方面,加大农村地区的低碳生活宣传活动,实行试点循环模式,形成产业链,例如猪粪生产沼气,沼渣种植菌类,沼气发电,沼液灌溉果树等;引进节能灌溉技术,节约水资源,提高废物的利用。引进先进的农耕设备,提高效率,同时大量使用沼气、风能、太阳能发电,减少木柴、秸秆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同时增派科学家为农民讲述科学种田的方法,并帮助农民解决在务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
3.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向低碳产业过渡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辽宁发展低碳经济,阻碍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瓶颈。目前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决定了辽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依赖于工业,而工业的高碳排放则是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所不得不承担的代价。辽宁省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能耗、高就业特点的产业。在制定政策时,应向低碳产业倾斜。
4.拓展资金渠道,保障低碳经济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尤其是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即政府投入、商业银行信贷及资本市场融资。碳基金的建立在很多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辽宁应结合本省的实际状况,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碳基金的经验,建立与辽宁低碳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碳基金。有关碳基金的建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碳基金的建立与管理。辽宁省的碳基金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采取政府出资设立,其他相关机构参与,并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管理的机制。其次是碳基金的管理模式,需要建立既能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又利于专业人士发挥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特长的机制。在这一模式下,以政府管理为主,同时也能够得到相关专业人士协助。一项基金的建立,最重要的还是其资金的监管机制,使碳基金仅用于辽宁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保证该项基金的独立性以及资金使用审批的严格性。同时还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碳基金的合理和高效利用。
5.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机制体制建设。成立辽宁省低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研发、资金筹措等重大支持政策,组织协调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制定低碳发展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的量化指标,尽快编制辽宁省低碳城市建设标准指导手册和辽宁省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使低碳城市建设制度化与法制化。二是打造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建立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综合运用规划、投资、价格、财税等政策措施,建立一个良性、面向市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和环境,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低碳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发展低碳经济投入不足的问题,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投融资难问题。三是设立低碳经济专项资金。每年设立专项资金,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直接资金补助。未来将逐步扩大资金支持力度与支持范围,不断鼓励企业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与管理升级。加大对中小企业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四是优化人才技术环境,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以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国内低碳产业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吸引社会团体、民间人才的参与,组建低碳经济发展专家顾问团,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低碳技术人才管理使用机制,吸引国内外一流科技人才来辽宁创业。
6.提高政府生态责任意识,积极倡导公民低碳消费
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和企业的责任,还需要每个公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提高政府生态责任意识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政府应该将生态保护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树立“绿色GDP”的观念,并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强化生态监管部门发展低碳经济的职责,加强对政府生态责任的监督。第二,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实现低碳生产,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如对生产节能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成本补贴,适当减免这类企业的税收成本。对于不履行“低碳”责任的企业,可采取经济、法律与行政相结合的手段,给予制裁。第三,要扩大低碳理念的普及推广,使广大公民了解低碳经济,增强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的理念,自觉采取低碳生活消费方式。这需要政府部门要做好群众节能消费的示范作用,提高政府的采购透明度,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另外,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消费体系,将低碳理念引入吃、穿、用、住、行等各个领域。引导公民树立消费节能意识,倡导全民自觉参与,使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社会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刘淑华李鸿燕玲单位: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
- 上一篇:流通产业低碳经济论文
- 下一篇:监察局纪检监察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