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CSA电子商务流通体系探究

时间:2022-09-03 10:27:07

导语:农产品CSA电子商务流通体系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产品CSA电子商务流通体系探究

摘要:现今,农产品卖难和买难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本文通过研究农产品csa电子商务流通体系中消费者与农民对生态农产品买卖的经济协同效应,促使公众层面和政府层面重视农产品CSA电子商务流通体系的构建和推广,试图破解生态难题,以促进村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CSA;经济协调效应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不少消费者倾向于采取直接订购农村熟人放心农产品,或者主动找到一些乡农,请他们代为用生态方式种养。但是,农产品卖难和买难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例如,湖南的农众网、搜农坊等都是以社区拼团为基础的社交网购平台,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将生鲜源头直达社区,但是这些平台仅仅是以零散消费者需求为驱动,采取到农村收购农产品的方式,消费者没有集群化,农产品没有规模化,从而未能形成规模效应。通过研究农产品CSA电子商务流通体系中消费者与农民对生态农产品买卖的经济协同效应,促使公众和政府层面重视农产品CSA电子商务流通体系的构建和推广,试图破解生态难题,促使村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国外学者对农产品流通研究得比较多,体现在对农产品供应链和农产品物流以及农产品营销渠道等订单农业相关的研究上。JasonHenderson(2004)指出农业村民开展网络电商行为的核心是运用互联网工具能够对农民服务的程度要较高。对于农业经济合作形式运用市场的研究,MasayukiShiraishi(2005)则用严肃的态度指出农村商贸集市对日本国家农业镇上拳头农产品销售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升了经济化程度;EvaFernández(2014)通过探讨13个国家在1930年前50年间国家开展这种形式的程度,结论是农业农村合作社的合适存在形式与当地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农民呈现的实际经济状态有关;I.B.Suryaningrat(2015)通过对印尼木薯这个产业的调查分析,指出木薯农业供应链农业经济合作社发挥的重要作用。国内有关农产品流通的研究也颇为广泛,多为关于订单模式和直销模式的研究。梁海红(2012)认为在农产品和超市、社区餐馆进行对接的形式上开展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品买卖信息不对称问题。杨跃之(2016)认为互联网+这种网络交易的便捷性,可以对农村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施策的实现带来帮助。彭育松,黄福华等(2017)提出在国内主流的电子商务买卖平台上发展农业农村产品衔接买卖技术,可以提高网络购物者对农产品销售的认可度,是发展鲜活农产品流通的高效路径。CSA是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的英文缩写,常翻译为“社群支持农业”,是指一群消费者组成的“社群”,将消费者与农民更直接地进行对接。利用电子商务建立流通渠道,消费者可以获得放心的农产品,农民可以提供原生态的农产品,形成规模经济效应。目前国内针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研究在“直销配送”模式以及“订单销售”模式上居多,这些模式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些模式缺少理念驱动与技术指引,难以传播复制。整合对农产品健康安全信任度需求的消费者,构建消费者与农民群体的战略联盟,倒逼农民注重产品质量和生态健康,进行集约化生产,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管理协同、经营协同、财务协同、无形资产协同等四个方面。

一、管理协同效应

消费者社群和农民农场及企业构建协同网络,是指消费者社群和农民农场及企业共同搭建管理平台,信息共享,可以节约管理人员和管理层次,进一步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投资积极性,使农产品有针对性地对应消费者,建立按需种植的订单协作关系,从而建立起无形却又非常实际的战略联盟或参股运营的模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可以助推这种方式的实现,微信群、QQ群、抖音、快手等可以使得这种战略联盟以较低的成本得以组建。社区、村镇可以组织城市社区消费者与村镇农产品建成集群,农产品输出方还可以通过抖音、快手建立粉丝群体,这种即时媒体大大便利了供需双方的关系协调。管理协同效应可以解决资源如何配置、人力资源如何有效的衔接,减少因为营销人员的配置浪费。管理能力的转移就是要使农业农产品的种植方——农民在没有能力去进行管理或获取管理资源的时候,共享这种模式带来的管理效率的提升。首先,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有了更好的依托。农民既要种植种养又要探索网络销售,进行管理能力提升,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难度和负担。有些农产品的公司或农民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受地域、交通等影响,人才的缺乏仍然是发展瓶颈,而专门引进人才对企业或农民个人而言,成本也是难以承受的。通过发挥CSA构建的这种管理协同效应,却可以令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其次,单个的消费者与分散农户要通过一对一的签订订单式需求,这也是非常庞大的管理资源浪费问题,实际上也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在这种战略联盟发生之后,以这种在消费者与农户构成的网络集群,约定式地开展,消费者遵从集群的约定就相当于接受农户的订单式问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管理资源自由流动且成本不大的问题。

二、经营协同效应

消费者社群和农民农场及企业构建协同网络,对于三方甚至更多参与的群体都提升了协同效应。消费者减少了寻求合适农产品的时间和精力,农产品获得了更加精准的营销开拓能力,可以较好地实现规模产业开发,降低市场开拓成本以及管理成本,而企业在减少其营销和市场开拓的压力上也可以得到缓解。经营协同效应最大的优势在于,消费者群体与农民通过战略联盟或者控股运营的模式,实现协同后可运用网络建立联盟弹性灵活的协商模式,使得多方构建的网络内没有挖掘的隐性资源提升影响力。一方面农民农场不必要过度依赖电商巨头,屈从于电商平台设立的诸多约束规则,而无法进入电商平台开展销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广告部门是打造企业生态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这种协同网络,减少了市场销售环节,提升了多方的收益。

三、财务协同效应

(一)财务能力提高。采取战略联盟的模式,消费者们的稳定订单提高了农民种养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可以保证在项目运营期间的稳定现金流入;如果采取的是控股运营模式,则这一模式下的双方实际上由一个母公司来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一些合作伙伴的经营不善而带来损失。控股企业运营模式的资金是由母公司进行统一划拨和配置,这样消费者就可以为农民提供充足的资金以减轻其资金压力。因此,通过消费者群体与农民的协同合作可以充分提高整个农民实施种养项目的财务能力。(二)获得增值收益。在财务协同效应中,消费者与农民所获得的增值收益主要表现为:第一,传统的物流地产企业开发建设物流地产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持续稳定的消费群体以及附加服务所带来的收益。随着战略联盟的发展,其各个环节也越来越成熟,消费者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以及各项增值服务可成为新的利润源;第二,可以采取订单式农业生产,由此而产生品牌的叠加效应,就可以有效促使农民扩展自己的产品。

四、无形资产协同效应

无形资产的协同效应在这种战略联盟的模式中更加能相得益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无疑会增加消费者及企业对农户其他农产品的接受程度,而消费者的需求容量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和农户的信心,企业的衔接能力也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的品牌效应。这种无形资产的协同效应不是单纯仅限于合作的产品,也包括新项目的开发、新的市场需求,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潜在资源。无形资产体现在科技协同效应上,消费者和企业可以学习到农业农产品种植的技术和过程,而农户和消费者又可以学习到企业的经营模式。多方的互利互惠实际上演变成一个共同体,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共享。无形资产体现在品牌效应上,农户依托绿色、无污染、放心的农产品能够进一步获得消费者和企业的认可,那么种植推广其他相关的产品也就有了基础和品牌效应。而消费者的购买力及需求的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将形成品牌影响力,对农户和企业构成可以信赖的消费主体,从而放心生产。

五、结语

本文研究了农产品CSA电子商务流通体系中消费者与农民对生态农产品买卖的经济协同效应,促使公众和政府层面重视农产品CSA电子商务流通体系的构建和推广,试图破解生态难题,促使村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EksozC.,MansouriS.A.,BourlakisM..Collaborativeforecastinginthefoodsupplychain:Aconceptualframework[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4,158(C):120-135.

[2]李树洋.基于政府支持视角的CSA发展探究[D].烟台烟台大学,2017.

[3]陈红.“互联网+”背景下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8.

[4]王海燕.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J].时代金融,2018(07中):107-108.

[5]肖雄.CSA:打造农产品“民间特供”[N].南方日报,2013-7-11.

作者:彭仁孚 单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