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思考

时间:2022-10-27 03:40:00

导语: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文章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从深层次剖析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可持续性发展

一、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现状与人才培养困惑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发展异常迅速,已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各类企业都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大约有40%传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电子商务,需要大量通晓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据调研机构IDC预计,到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人才缺口将高达200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批准在全国13所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截至2006年,全国已有近300所普通高校批准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本专科生达数十万人。

但问题是与教育界高涨的培养热情相比,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却遭遇了就业寒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远远低于全国70%毕业生就业率。一方面市场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却不高。笔者认为,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局面,寻求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思路,会造成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信心缺失而失去学科发展的推动力,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人才梯队将会出现断档的局面。

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分析

电子商务人才为社会所急需,但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那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一)培养方向模糊,定位不清,造成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理解上有偏差

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这个专业的建设肯定是有问题的。许多培养机构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培养机构提出了培养目标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未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6%是因为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专业理解的偏差导致。8%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很难获得面试机会,尽管他们在简历中都标明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成绩,但经过开放式调查发现: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招聘企业很少在招聘岗位上明确写出“电子商务专员”这样的职位。但事实上经过仔细分析,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只不过这些企业没有在岗位描述中列出“电子商务”四个字罢了。由于毕业生不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他们没有发现“电子商务”四个字时,便放弃投递简历;即使投递,也作为专业不对口的无奈之选。并不具备将所学专业、课程与以上某个岗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显自己知识与优势。

(二)师资严重缺乏,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内容滞后,实践性教学欠缺,毕业生专业功底欠缺

电子商务专业一度成为热门专业,一些学校在热门专业的建设上,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论证就盲目上马,使学校做出一些追求热门,急功近利的行为。各大中专院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存在严重的跟风现象。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他们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学或者其他的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来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在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在实践环节现有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内容相对滞后,缺乏实用性。另外一些学校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但联系这样的实习基地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学生来说,人数比较多,并且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场地和管理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愿意也不能够解决这么多学生的实习问题。同时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由于师资严重缺乏,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内容滞后,实践性教学欠缺,造成毕业生专业功底欠缺,毕业生缺乏有效学习和训练而专业功底欠缺,这样的毕业生只能在人才市场上处于劣势而被用人单位淘汰。

三、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树立信心,明确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状况

中国目前仍处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初级阶段”,尽管如此,在2006年7月17日举办的“2006中国电子商务高峰论坛”上,赛迪顾问的《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趋势大型调查报告》中预测,到2010年的时候,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可以超过每年1000亿的规模。易观国际研究表明,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2007年第1季度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0.20亿元人民币,2007年第1季度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86.9亿元。以北京地区为例,据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北京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约为872亿元,电子商务专业企业及第三方服务平台企业交易规模近399亿元。近5年来,北京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30%以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提升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达到1000所,但同时,全国仍有65%的企业处于网络营销人才的饥渴状态,在2007年3月份厦门的一场电子商务人才招聘会上,只能容纳50家单位的场地吸引100多家单位前来报名。据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学院统计,目前仅北京、石家庄、南京、南宁、南昌、青岛、长沙、西安等八地的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就超过2万人。一边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海水”,一边是电子商务人才奇缺的“火焰”,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教育专家为此敲响警钟:未来10年,国内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到200多万。应该说,现在不是市场不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问题,而是电子商务人才如何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要的问题。从学校培养电子商务实战型人才,把做传统贸易的业务人员培养成网络贸易高手,成为众多国内企业的呼唤。

(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以专业评估作基础,专业细分求发展

电子商务是一门集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法律等相关学科内容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虽然现在教育部批准开设电子商务本科的学校达到了近300家,但是还没有正式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2年教育部委托西安交大为秘书单位成立了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琪教授任组长。2003年协作组制订了电子商务专业开设课程的指导意见,因为缺乏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权威性和强指导性,所以,这个指导意见的执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学校的具体取舍。在这种缺乏整体统一部署、安排和要求的情况下,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方向、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的制订就出现了错综复杂甚至混乱的状况。这样,难免会出现有些学校因各种原因(比如,对电子商务本身的发展缺乏认识、对电子商务教学没有经验、师资力量缺乏等等。)为了应付开设此专业、尽快招生的要求仓促制订(甚至广泛抄袭)教学计划,在许多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始招生和教学。所以,笔者认为,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现有的办学条件重新评估,督促各办学单位,从学校的专业建设入手,结合本校传统优势学科,对电子商务专业围绕特定行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设计专业方向,比如,物流电子商务、医药电子商务、媒体电子商务、汽车电子商务、地产电子商务等,并进一步按企业岗位招聘的原则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专业化细分,如分为技术型人才(商务平台设计、商务网站设计、美工设计);商务型人才(企业网络营销业务、网上国际贸易、新型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支持系统的推广、创业)和综合管理类人才(如下图)。

(三)普及电子商务理念,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

大众化的学校很难培养个性化的人才,而要弥补个性化或者说是特色的不足,需要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和努力。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背景下,学习能力是人才自我发展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尤其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说更重要。第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及电子商务爱好者应当建立职业感。这表现在:尽一切可能熟悉不同类型企业的传统商务运作流程及特点,从中寻觅能够与某些电子商务思想、电子商务技术结合的应用环节。第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及电子商务爱好者应当具备独特性。应当形成自身的一个或多个优势。除了具备全面的电子商务知识和系统的电子商务思想,应该在软件技术、网页技术、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知识及实践、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团队领导等方面拥有特长。

学校培养电子商务实战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历史证明,任何一个专业的建立和发展,无不凝聚数代专家学者的不懈和努力。本文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对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和正在学习电子商务的学生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马涛.关于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0).

[2]杜亮.电商教育,学校该做点什么[J].电子商务世界,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