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成本核算建议及工作措施

时间:2022-04-23 10:29:17

导语:血制品成本核算建议及工作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血制品成本核算建议及工作措施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明确规定: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公益性是血站的标签,追求的不是经济利益更多是社会效益,但血液从采集、检验、制备到用于临床,消耗了各种耗材和大量人工,这些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实际上就构成了血制品的成本。无偿献血的实施后,公众对血制品收费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无偿捐献的血液用于临床却收取高额的血费。对血制品成本进行核算,一方面让大家了解血制品成本的构成,消除公众的误解,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血制品价格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制品;成本核算;建议;措施

一、血制品成本核算的现状

《献血法》规定:血站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在经费保障上全国血站大部分执行的“收支两条线”,也有小部分执行财政差额补助或自收自支。纵观全国,进行血制品成本核算的血站屈指可数,相对做得好的,也就是哈尔滨血站在原中心主任柳堤的大力支持下做过几年的成本核算,哈尔滨血站的成本核算为当时的卫生部做血制品价格调整提供了很大支持。制约血制品成本开展核算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对财务人员来说,成本核算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大家对进行成本核算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二是血站“收支两条线”的经费管理模式,大家也普通认为进行成本核算的意义不大,以至于在提倡精细化管理的今天,血站的成本核算还处于未开始或者探索阶段,落后于同为医疗机构的医院很多,血制品价格的调整也滞后医疗价格很多。比如河南省血制品收费,现在执行的还是2006年的价格标准,十几年前的价格已远远不适合今天的物价,资金不足制约了血站的发展,导致血站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医院的快速扩张,造成今天各省大都存在血液供应的紧张局面。

二、进行血制品成本核算的意义

1.成本核算可以为财政拨款和价格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全国血站大都实行“收支两条线”,即全部收入上缴财政,全部支出根据预算拨付。成本核算一方面有助于财政管理部门了解血站运行所需的卫生耗材、专项设备、日常运转等各项支出的经费情况,对血站的基础建设、设备购置、卫生耗材等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资源配置情况起到监督作用;另一方面血制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也需要根据经济的发展进行一定的价格调整,血制品成本核算对物价部门进行价格制定是重要的参考依据。2.成本核算是完善血站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财政部先后于2012年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5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三个通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内控建设及内控报告制度作了明确规定。按照财政部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开展了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在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中,不论是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还是资产控制都与成本核算有密切的联系,成本核算是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3.成本核算有助于防范血站财务管理中的漏洞与风险。血站不仅担负着采集、供应血液的任务,在1998年实行无偿献血以后,还担负着献血者用血费用的报销。为了让用血者享受到便捷的报销服务,血站在用血者报销资料上尽量简化,这就为一些不法之徒有了空子可钻,出现了造假材料,骗取用血报销费用的事件,给财政资金造成了损失,给无偿献血事业蒙上了灰尘。随着无偿献血实行20多年,用血费用报销金额逐年呈上升趋势,给血站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在血站财务管理中如何防范这类风险,可以根据历年来的用血报销情况,测算出合理的增长比例,按照供血量提取用血报销专用基金,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可以有效防范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和风险。4.成本核算有助于推进无偿献血者事业的发展。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开始实行自愿无偿献血制度,该制度实施以来,广大民众对用血收费存在很大的误区:我无偿献血,血站却卖血,认为血站是“无本万利”,这样的错误认识对献血者的积极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各省普通存在用血紧张的局面。对血制品成本进行核算和披露,可以消除无偿献血者对血站的误解,成本披露可以用事实说话,有助于保持献血者的献血热情,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完善血制品成本核算建议及措施

1.建立统一的血液成本核算制度。血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对全国血站来说,其成本构成大体相同,都包括直接成本和要分摊的间接成本,建立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其核算结果剔除地区差异后各血站可以相互比较,查找出自己血站在管理上的不足。血制品成本核算可以借鉴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将血站各科室根据职能不同分为业务科室和行政后勤科室,将血制品成本分为业务成本和全成本。各项费用分摊的方法如下:某一血制品制备产生的专门费用(如卫生材料和设备),专门费用需单独分摊到该血制品成本中,多种血制品共同产生的费用,则根据制备量分摊到多种血制品成本中;作为分摊标准的制备量并不全是原始制备量,分摊某些科室费用时需要换算成约当制备量,这样核算的成本才更接近真实成本。血制品成本是血制品合理定价、血站和患者获取财政补贴的依据,是应当向社会公开的医疗信息。血站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减轻患者用血负担,相关部门有必要设立统一的血制品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借鉴医院财务制度中的“强化成本控制、实施绩效考评”的要求,将血液成本纳入预算管理中。2.采用合理的费用分摊办法。采供血工作,从献血招募、采集、检验、成分制备、储存、应用到临床,与生产企业有着十分相似的加工过程,可以借鉴企业开展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经验。消耗的直接材料可以作为固定成本,需要分摊的间接成本如何分摊对血制品成本影响很大。采用合理的费用分摊办法,计算出来的血制品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但如何分摊、分摊是否合理,一直以来是血站财务人员探讨比较多的问题。3.健全耗材领用制度和盘点制度。卫生材料费是血制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血站由招标办公室负责各种耗材的采购、发放等,各业务科室领用量较为随意,当期没有使用完的剩余部分分散放在各个科室。账务核算上,招标办公室发出的耗材都作为了支出,冲减了存货,但实务中各个科室领用的耗材还有结余,并没有完全消耗,造成账面存货金额的虚减,进而可能会影响到采购数量的合理性。从成本核算角度,各业务科室应做好卫生材料领用量、当期耗用量和当期结余量的记录工作,分析当期血制品制备量和当期卫生材料耗用量,尤其是加强贵重卫生材料的耗用管理。4.加强各部门信息沟通协作。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血站把信息化建设都放在了重要地位。在进行血制品成本核算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一方面,信息中心应当全面记录各种耗材的规格、生产厂家、名称等信息,各业务科室需加强与信息中心的合作与沟通,使用统一的名称来记录耗材的领用、使用和结余情况,了解耗材的价值,便于做好贵重耗材的使用和管理,同时也便于财务部门统计卫生材料的费用。另一方面,作为成本核算的主要部门,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了解血制品制备流程、各业务科室工作范畴等,加强与各业务科室的沟通合作,便于找到合理的费用分摊标准,提高血制品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5.建立成本分析和预算管理制度。借鉴医院成本管理方法,在血制品成本核算制度基础上建立标准成本制度,结合预算指标,引入差异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成本分析方法,并将预算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引导工作人员关注、节约和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陈东升.血站成本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9(12)

[2]吴长丽.采供血机构血液成本管理模式探讨[J].财经界,2013(4)

[3]任中合.试论如何强化血站财务成本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4)

[4]崔康康等.血液成本的文献计量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4(9)

[5]文春芳.血液成本核算问题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2(12)

作者:李连杰 单位: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