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优化设计分析

时间:2022-12-18 03:17:06

导语: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优化设计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优化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5G技术的不断发展,物与物之间的互联时代正在到来,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5G的商用。伴随着5G网络的全覆盖,工业企业正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对此,本文从5G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当前我国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因素和环节入手,首先介绍了3种当前工业企业成本进行核算的具体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5G背景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路径。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5G网络

一、引言

随着我国5G技术的不断发展,物与物之间的互联时代正在到来,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5G的商用。5G时代的到来,生产制造业逐渐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工业企业的生产模式正在由批量的规模化制造向柔性制造的个性化生产转变,同时,在物与物高度相联系的时代,5G技术为智能工厂提供全云化网络平台,大量工业级数据的处理成为工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各类指数在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也正在发生变化。如制造成本逐渐变小,数据处理等信息化成本不断增加,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成本不断变小,而售后服务和个性化定制的成本不断增加等,导致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合理计算企业的当前成本。目前,中国工业企业面临着许多成本管理问题,往往会造成成本的核算不够精准,这主要是因为成本的信息获取不够及时,数据缺少时效性,影响决策者做出相应的成本管理决策。此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经常在事件发生后使用成本控制,而不能完全计算成本,不利于工业企业进一步做好战略决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基于5G背景对对传统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进行了调整,能更好地帮助企业了解真实的成本,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企业的运行效率。

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现状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当前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进行研究,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改善经营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应当通过对工业企业成本的优化,提高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意义,做到对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成本管理意识的提升,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员工中树立良好的成本管理形象,形成榜样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二是合理分配财务经营成果。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经营成果主要体现为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差距,但是收入的相关数据很容获得,而成本方面的数据,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核算出来,会造成企业经营成果的计算不够准确,从而影响大财务经营成果的进一步分配,因此,通过对工业企业成本的核算,有可能实现合理的财务经营业绩分配。三是体现出企业管理的质量。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成本核算与企业管理质量有关,而成本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更好的成本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生产的可持续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率。因此,计算工业企业的成本非常重要。本部分主要讨论了影响工业企业成本的因素和成本核算方法。(一)成本的影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成本的因素主要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如能够对内外两个部分的影响因素进行精确的分析,将能够实现对工业企业成本的有效核算和控制。(1)内部影响因素。一是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性能影响到产品生产的效率,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缩短企业准备生产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同时不断优化生产流程等,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二是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会影响其他生产的效率,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产生,从而为企业解决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而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人,往往会制约到生产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生产的周期,降低了企业的效率。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对生产工人的技能进行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其专业化的技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三是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可以确保成功完成企业的各种指标,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四是部门的协作能力和执行力。对于企业而言,成本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部门之间的协作程度,协作能力越强的企业运营效率越高,相应地成本也就越低。而执行力强的企业其生产和管理成本也很低。协作能力较差的企业往往很多事情运转的效率不够高,事情执行的程度也不够好,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增加企业的成本。(2)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工业企业外部的环境,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如外部环境的原材料成本等,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往往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另外,如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往往会造成企业的员工工资上升,造成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费用增加。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不断影响到工业企业的成本,增加其他的各项支出,增加企业的成本。从对工业企业成本的影响上来看,主要分为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和销售成本的影响。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和指标。这些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购买原材料的成本和员工的工资。间接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修成本,生产设备折旧和管理人员工资。在控制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工业企业应注意直接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控制。制定相应地核定标准,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耗费都控制在一定的额度范围之内。影响销售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主要涉及到销售渠道和营销方式两个方面。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销售将产品转化为现金,销售渠道对于销售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销售渠道是否有效会影响产品的销售周期,从而增加企业的销售成本。另外,销售方式是否有效也会影响的产品转化为现金的效率,转化效率越低,占用公司资金的周期越长,就越会增加业务成本。(二)成本核算的方法。(1)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主要是改善了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缺陷。工业企业业务流程中的活动可以细分为具体的运营中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间接费用按运营中心分配。其次,将各个作业中心与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并进行定额,将其细化为产品的具体成本。由此可知,该方法的本质是将工业企业的间接费用进行逐步细化分配的方法。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工业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主要包括八个步骤。一是作业分类。仔细分析产品的价值链,将产品的整个过程划分为操作,并将其分为基本操作和辅助操作。基本操作主要涉及与工业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操作过程,如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辅助操作主要包括与产品成本无直接关系的操作过程,如设备维修,产品信息管理等。对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而言,采用作业成本法时,应当注意基本作业不应当包括销售流程,辅助作业不应当包括形成管理流程。具体的工业企业产品价值链分析如图1所示。二是划分作业中心和作业成本库。在工业企业经营分工的基础上,按照同质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原则,将其划分为经营中心和经营成本基础。在划分运营中心的过程中,要把握同质性和重要性原则,将同一业务划分到同一运营中心。同时在划分作业中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现有机构设置的利用,因为工业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设计基本都是按照同质性和重要性进行划分的,就业中心的划分可以基于此。操作库是分开的操作中心的进一步划分。如依据不同的作业原因,将材料采购中心划分为搬运、验收、保管等三个作业库。如果划分的工作中心只有一个工作业务,则无法再将其细化为工作库。三是不能直接归属到产品的资源归集到各作业中心。使用基于活动的成本计算方法来计算工业企业的成本,最根本的是做好收集运营中心的资源,而这些资源不能归因于产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除一些能不能直接归属到产的资源之外,有一些资源不是直接围绕着产品的生产加工形成的,这通常会导致消耗这些资源,但不能将其收集到产品的成本中。这就会影响到对企业成本的核算。如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水电费,物耗等。归于这些消耗应当将其具体细化到每一个作业中心,正如在一个楼栋中,各住户的房子均摊公用面积的费用。四是辅助成本分配至各个辅助作业成本库。辅助成本分配给每个辅助运营成本库。如在后勤作业流程中,就可以将其分为清洁、水电维修等,然后再按照这两个业务开展所耗费的时间进行成本分配,细化到各个作业库中。五是辅助作业成本库之间的交互分配。在一些事项发生的过程中,运营成本库通常有多个方面。如同一项辅助作业之间存在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样就会造成一项事务在两个作业成本库之间进行分配等问题。这些雇主的活动成本池之间的分配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以实现活动成本仓库之间的辅助服务的交互式分配。六是将辅助作业成本库分配给基本作业中心。这种分配方法是涉及到辅助作业成本库与基本作业之间的相互服务,这样就要做好辅助作业成本在基本作业中心的分配。如将一项涉及到销售、管理的费用合理分配至这两个部门。七是基本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给基本作业成本库。在此情况下,基本运营中心的每个业务产生的费用在每个基本运营成本库中得到细化和逐步识别。如按从事搬运和保管的人数,将材料采购作业中心的费用细化到搬运和保管的基本作业成本库中。八是基本作业成本库分配给各种产品。将基本作业成本库的成本细化后,为了便于核算,还应按作业工时,将这些成本分配至各个产品之中,以便于核算成本。作业成本法对工业企业成本进行核算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2)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主要的视角是采用市场的导向方法,对成本进行管理,确保企业的成本管理能与市场紧密结合,保证企业在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总之,目标成本是技术,经济和市场导向的结合。目标成本法的主要思想是将产品销售价格转换为目标成本。该方法是将同行的产品售价作为上限,再采用顾客导向的模式,开发产品,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该模式是将成本管理从生产制造向开发转变,从顾客需求方面对成本进行管理,然后通过对标同行的售价,对各环节的成本进行调整和管理。该方法有助于对工业企业的成本进行全面的管理,提高先进工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运用。第一,目标成本的预测。实施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制定目标成本,为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目标成本,最为首要的就是要对目标成本进行预测,在对目标成本进行预测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可行性原则。目标成本的预测必须在一定的可行范围内,应该与企业各方面的资源相一致,确保企业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二是先进性原则。目标成本必须是在企业现有的条件之下,通过对企业的潜力进行深入挖掘,通过不断加强企业的管理实现的成本管理水平。三是群众性原则。目标成本的预测应该充分反映出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的意愿,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能成为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四是科学性原则。目标成本的预测应当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包括做好对各个方面企业材料的收集,并在这些基础之上形成目标成本。第二,目标成本的分解和落实。目标成本的分解可以按照层次分解,即按照企业的管理层次,自上至下,将工业企业分为总厂、分厂、车间等,并按照部分的层次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根据管理功能的分解,根据企业内各部门的职能分解目标成本。根据经济内容分解,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目标成本分解后,目标成本的实施应细化到具体岗位和个人,目标成本的实现与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关。从而增强部门和个人的责任感,确保目标成本的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明确责任的归属,对于分解的目标成本,应当将责任明确为具体的部门或个人,形成责任明确的局面。二是划清责任界限。对于分解的目标成本要明确之间的界限,避免扯皮等现象。同时对于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进行分摊的成本,应当明确分摊的比例等。三是明确责任大小和利益。对于不同的目标成本,应明确每项目标成本的责任,以及目标成本部门和个人应享有的利益。第三,目标成本执行情况考核。为了确保目标成本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估指标,以实现目标成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按月考核的方法,针对目标成本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由于评估期较长,每月对实施计划的评估将阻止员工放松。同时对于落实情况的考核也不能太短,太短会造成计划还没有较好的实施。在评估过程中,一旦确定目标成本,就不容易调整。在目标成本的考核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简单的将目标成本均等化到每个月中,应当注重把握每月目标成本的变化。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目标成本累计完成情况的把握,并将其作为奖励的依据。(3)标准成本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标准成本的制定,差异的分析,以及差异的处理。该方法可以帮助公司将成本从事前转为事前。第一,标准成本实施的前提。一是标准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标准成本法是一项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需要企业内部员工全面的参与。二是标准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企业具有较为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应该比较规范。这些方面可为标准成本法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和载体。三是标准成本法的实施需要相对稳定的商业环境。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如果经营环境不够稳定往往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相应地标准成本法的实施就会受阻。四是物料价格相对稳定。在对工业企业成本进行核算的过程中,标准成本对于物料价格的稳定具有相应地要求。并要定期检测物价对成本的影响。第二,建立标准成本的方法。一是将标准成本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在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要提前制定好各作业环节的成本标准,确保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能顺利的沟通,提高部门预算的准确性,降低部门之间讨价还价的可能。二是标准成本法和激励机制的结合。标准成本法主要是对差异指标的考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工业企业在激励中的定性指标居多的现状,从而为企业激励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三是应用ERP作为标准成本管理平台。通过使用标准成本法,可以计算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并且可以记录差异的成本。第三,标准成本的制定。一是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的成本核算一般分为两部分。用量标准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类材料的数量,是一种定额标准。二是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规定。对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核算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人工的价格标准,即标准工资率等。二是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即人工工作的工作日时间。三是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和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四是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针对以上三种标准成本制定成功后,设置一张标准成本卡,清晰的记录各项成本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以便于对标准成本进行汇总。

三、5G背景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面临的问题

在5G背景下,工业企业生产、管理都有大量的工业级数据,生产成本所占的比例不断降低,生产模式有规模化生产向定制化、个性化生产转变,生产过程中主要由工业机器人参与,设备维修等也主要通过跨工厂、跨地域设备维护和远程问题定位实现,给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带了一定的挑战。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主要是针对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很少涉及数据处理、售后费用等,而在5G背景下,传统的成本在工业企业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但缩小,而个性化设计、工业数据处理、售后服务等做占据的比例不断增加,都要求对现有的工业成本核算进行优化和调整。(一)现有会计制度对生产成本核算方式缺乏明确的规定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工业发展呈现出智能化、自动化的趋势,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网络建设等加速了工业企业的转型发展。在此情况在,工业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高端化发展、智能化发展、数字化发展、定制化发展等,这些新的变化都与当前会计制度对成本的核算,呈现出一些不适应的情况。如当前企业中,发展的重点是创新,产品制造的成本仅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小部分。另外,在人工成本方面,传统的成本核算把生产工人的成本当做重要的成本,但是在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阶段,研发工人的工资和管理工人的工资往往在人工成本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现有的会计制度对于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进行了相应地规定和说明,指出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生产和经营实际,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对象并使用相应的成本核算方法。而对于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会计制度也进行了相应地说明,指出小企业可依据企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方法等。这些会计制度赋予企业成本核算一定的自主权。但在新的形势下,缺少对工业企业成本变化的调整,如研发人员的工资如何均摊到成本之中,在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替代工人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和维修等费用如何折算成成本,以及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如何将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费用支出转化为具体的成本等。如现在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往往会造成对于某些成本核算无法有针对性,成本核算不够准确,导致会计准则不足。加之一些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缺乏经验,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常存在很大问题。当前有必要对现有的成本核算会计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二)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范围狭窄随着新形势下,工业企业制造和管理方面模式的变化,现有的成本核算范围往往与当前工业企业的实际不适用。如有些企业会更加关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成本。通常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只对成本控制进行生产成本控制,并且不能完全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普遍性存在对于成本的管理停留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消耗方面,不能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其他材料进行全面的把握。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不仅单是产品的生产者,也是与产品配套服务的提供者,所涉及到的业务涵盖了产品生产到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方方面面。如能对工业企业的成本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就能很好的地对企业运营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

四、5G背景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优化设计

(一)重树基于工业级大数据的核算理念。在5G背景下,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不能单将核算的理念停留在生产成本和间接费用等方面,更应当处理工业大数据的核算理念,如对于服装制造企业而言,实际的生产过程仅为客户通过智能终端将个人身体数据上传,企业则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客户的需求进行“量体裁衣”,同样在煤矿工地则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量。因此,应当针对5G背景下,工业企业大数据应用的趋势,树立新的成本核算理念。(1)适应工业企业大数据管理理念的变化。随着5G时代的到来,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将会以数据为中心,企业的发展必将是以产品数据为核心,主要包括生产经营数据、设备物联数据和外部数据三个方面。要求工业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核算时对现有的核算方法进行调整,将数据资源作为一种原材料,把数据运算和分析,以及应用等当做成本核算的成本作业中心,并根据数据的利用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作业成本库。只有对5G背景下,工业企业的智能化、物联系统等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将对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成果进行运用,更好地推进工业企业向智能制造模式发展和转型。(2)适应成本核算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特别重视制造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是因为这部分成本在企业总费用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我国5G背景下,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到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等。然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主要的用于编制对外的损益表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这些成本在企业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较小,研发成本、售后服务、数据维护和管理成本所占的比例则较大。尤其是对于工业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这类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如苹果手机更新换代频率基本为每半年一次,相应地手机使用的寿命也就较短。在此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模式往往会采用小批量试制的模式,并在售后的维护上投入大量的费用。因此,在对新时期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时,应当注重对研发、管理、售后、数据维护等费用的核算,把售后方面的费用均摊到产品之中。(二)建立基于工业级大数据的核算体系。在5G背景下,工业企业的核心资源就是数据,因而,在工业企业成本进行核算时,应当按照工业级大数据的发展理念,对现有的作业成本法进行优化和改进。(1)完善我国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当前我国所实行的会计成本制度,已不能与工业发展呈现出智能化、自动化的趋势相适应,需要对这些制度进行相应地完善和调整,如增加对售后服务费用成本均摊的处理规定等。(2)优化作业成本法的流程。使用作业成本法对工业企业成本进行核算时,需要将企业的各环节划分为不同的作业成本中心,在5G背景下,可以从工业级大数据的视角对作业成本中心进行划分,将作业成本中心划分为生产数据作业成本中心、经营数据作业成本中心、研发数据作业成本中心、售后服务作业成本中心、数据维护作业成本中心、外部数据作业成本中心等,并将间接费用等按照与各个环节中数据之间的关系,将其均摊到各作业中心中。同时,在对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采用大数据技术,形成成本的精确分析和比较,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3)推行成本核算责任制度。成本会计涉及企业的所有方面和部门。一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成本核算落实制度,定期对企业成本核算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建立起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完善考核责任体系。二是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为了做好部门之间的协作,作为首要就是要划分清晰各个部门之间的具体成本核算落实责任,为企业成本的落实提供较好的基础。(4)提升成本核算会计的工作能力。在对工业企业成本的核算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基础知识的培训,同时注重加强财务人员对生产相关环节的了解,熟悉企业生产的各个流程,确保在对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能准确地将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合理的分摊到各个环节之中。此外,还需要对会计师进行专业培训,将会计知识的应用培养到生产经营过程中。

五、结论

随着我国5G时代的到来,生产制造业逐渐变为了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工业企业的生产模式正在由批量的规模化制造向柔性制造的个性化生产转变,同时,在物与物高度相联系的时代,5G技术为智能工厂提供全云化网络平台,大量工业级数据的处理成为了工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各类指出在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也正在发生变化。这就要对当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清晰的路径,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水平,实现健康发展。

作者:倪羽 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