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强化财务风险思考
时间:2022-05-23 03:39:03
导语:“一带一路”强化财务风险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结合单位参与国际市场项目竞争面临的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的实际情况,针对把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市场项目竞争的我国企业,就进一步加强财务风险防控,避免不平等的恶性竞争,助力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够获得稳定的盈利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控;“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和党的召开为契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国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主要经济走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所突破,国际产能合作、中欧班列建设、投融资平台培育取得积极进展,“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有效推进,不仅为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还将成为促进中国新时期经济转型发展新动力,也为国内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充分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主动地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全面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提供了更多机遇,带来了新的挑战,更对财务管理服务和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提出新要求。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594.2亿美元,同比增长3.5%,新签合同额24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1];对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2]。同期我院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的项目合同金额迅速增加,同比合同金额规模增长2.6倍,这也成为推进我院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组织项目实施中也遇到一些具体问题需要不断改进。下面结合我院近年来承接海外项目遇到的主要问题,共同探讨采取怎样的策略,以期促进走出去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发展。
一、认知影响我院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
尽管我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业务工作起步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承接国际市场业务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经验和较高的项目协同运作能力,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但是还要针对影响项目实施的主要环境因素、技术标准、经济因素、现场因素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进一步促进国际市场业务取得更佳实效。(一)影响制约的主要环境因素一是政治因素制约。项目所在国家的执政党的更换、政权的更迭,政变或兵变、罢工、恐怖暴乱及发生内战等具体政治局势,都会在人员出入境、设备进出境运输、现场工作组织实施、工程款支付以及合同争端的处理方面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实施工作。二是市场因素制约。我国科研院所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科研机构相比有明显的劣势,主要在进入时间滞后、参与国际市场项目经验不足,对国际工程项目承包的一些惯例掌握不透、国际工程市场行情掌握不准,只能到投资环境差、风险高的国家和行业去寻找机会,有的市场看似空间巨大,实则项目环境需求复杂,盲目进入将带来高风险。主要表现在对业主要求的意图领会不透彻,对项目合同条件和义务理解的局限性,实际工作量的估计不准,投标报价经验不足,出现商务漏项,甚至为了提高标书竞争力,采取国内惯用的先低价中标,后调增工作量的策略,对于承接固定总价包干合同,导致合同管理中利用合同条款保护自己措施不到位,不懂得索赔,在合同条件、工程技术、工程商务和项目工期等方面给项目承担人执行带来不利影响,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如2011年2月16日利比亚内乱引发的内战,我国进行了大规模撤侨行动,几乎所有的投资项目都因战火而被迫叫停,建设项目工地沦为战场,甚至被夷为平地,导致我国在当地75家投资或承包企业总金额高达188亿美元的投资带来严重损失[1]。(二)技术标准不统一对接不畅主要是在有些具体工程技术标准方面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业主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标准要求高,与我们组织使用的技术标准不一致,导致参与国际项目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仅熟悉我国内部的技术标准,加上工程技术人员语言方面的障碍,使其对国际技术标准规范难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此外,高标准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都不同程度地影响项目执行,影响预期经济目标。(三)影响制约的经济因素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是最常遇到的风险,它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和严重。通货膨胀可能使项目所在国工资和物价大幅上涨,幅度往往超过项目承担者的预见。如果合同中没有调价条款或调价条款写得太笼统,必然带来风险,特别是签订的“固定总价合同”,虽然投标或签订合同时考虑了物价上涨因素,但有可能估计不足,则损失更大。2.外汇风险。常遇到的外汇问题有:由于技术人员缺少外汇管理知识,对外汇管理要求把握不准,选定的外汇贬值,如签订合同时以当地货币结算,当地币贬值,引发承接项目损失;项目所在国外汇管制严格,限制汇出外币;外汇浮动,由于在签订合同时没有规定汇率浮动调整结算的附加条款,采用固定的汇率等众多因素均会导致蒙受损失。(四)影响制约的现场因素由于对现场自然气候条件估计不足,缺失现场的准确资料,复杂的水下地质条件,异常水文气候,均可以导致现场工作滞后项目拖期,业主拒绝支付或支付的比例很少的项目款,给承接项目带来损失。
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一)国际市场项目勿以规模和合同金额大小论成绩,项目越大风险也加大。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人工、设备、材料等项目主要成本快速上涨和EPC交钥匙总承包模式的选用,导致国际市场项目规模也迅速增长,这样虽说可以树立品牌影响,积累参与增加国际项目的业绩,实现规模效益,但是大项目更需要系统科学管理,一旦关键环节管理缺失同样加大承接项目的亏损风险。(二)国际市场项目竞争激烈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能够参与国际市场项目竞争的均是强手,不仅要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和项目所在地的新老牌对手,还要面对国内诸多的竞争对手,在这种形势下,信息不对等发生恶性竞争在所难免,即使参与者偶然中标,项目的工期和合同条款都会比较苛刻,盈利空间被压缩,为中标单位后续实施埋下高风险隐患。(三)决策中重项目获取轻风险管理隐患剧增参与国际市场项目竞争传统经营决策理念“项目优先”,以取得项目为核心,忽视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欠缺条件下,在处理获得项目和控制风险失度,将导致承接项目巨额亏损风险。最典型的案例2010年的中铁建麦加轻轨项目签约合同金额约为17.7亿美元,预计亏损达41亿人民币(按汇率6.673折合美元损失约6.15亿)和2011年的中海外波兰高速公路项目签约合同金额约4.7亿美元,预计亏损达25亿人民币(按汇率6.365折合美元损失约3.93亿)[1]。
三、建立有效风险防控措施,扎实推进
国际市场项目管理实施工作。2013年,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2017年5月欧亚12国均派高级别代表团参加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这也成为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走出去的切入点,为了防控上述风险因素产生不利影响,走出去企业更需要建立有效风险防控措施,扎实推进国际市场项目管理实施工作。一是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有意识地优化专业结构,整合优势专业资源,用创新支撑引领发展。这需要走出去企业既要整合本单位的专业技术资源优势,补强短板,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打造懂专业、会经营的复合型专业技术支撑团队,又要按需求提供国际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高附加值的技术服务。将发展方式从简单的再生产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将技术服务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科技密集型转变。二是加强预测性和前瞻性管理,注重过程风险防范。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是实现目标的首要保障。以往承担的国际市场项目工作常常缺乏计划性,工作中的随机性、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大,导致承接项目规模小而且分散,为此据参与国际市场项目区域特点,细化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做好前期工作准备,搜集整理承接项目的全面信息,特别是政治环境、法律、外汇管理、现场条件、项目的商务技术要求等内容,为了避免或减少潜在因素带来的不利经济后果,在前期跟踪阶段要高度重视合同条件,按照顶层设计理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国际法和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系统地分析研究合同条件,做到争取方便、合理、有力的合同条款,编制突出自己优势的技术标,以避免或减少在合同条件中的被动局面和不利影响,降低项目运作风险,实现预期效益目标。其次在投标报价阶段,要认真分析承接项目本身、合同条件以及技术要求和工作量,找出项目活动中的关键重要事件、非关键重大事件,再科学地分析这些可能影响项目工期的事件,以确定按照合同要求的正常程序能否按期完工。遇到具体要求把握不准,可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整合外部优势资源,协同全面调查了解国际市场行情变动趋势,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商务标,共同完成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三是要结合国际化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要求,进一步提升综合管理能力。“走出去”就要学会必须完全遵守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必须尊重目标国的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摒弃国内市场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制约要素,为了避免或减少因技术标准方面的因素影响预期经济目标,项目承接人必须在技术和科研方面,跟踪前沿技术最新发展,结合行业需求和国家政策,加强自身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通过实际应用和科研储备,推动技术进步,保持技术标准引领作用,加强对国际标准规范方面的培训和人才培养,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市场机制建立方面要根据参与国际市场项目区域不同国家政治社会环境的显著差异特点细化工作目标,深入研究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背景,建立科学理智的决策机制、高效快捷的管理机制、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畅通方便的联络机制、处理意外的应急机制,全面为走出去创造宽松畅通的有效保障机制。
总之,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为切入点,强化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助力企业走出去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用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平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队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融合”,国家层面要统筹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环境,为企业走出去搭建支撑平台。其次企业既要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充分考虑自身条件,明确定位市场,培育具有本身特点的核心竞争力,投入精兵强化对国际市场项目的预测性和前瞻性管理,又要建立畅通有效地保障机制,采用联动、合作、抱团合作方式,注重全过程风险防范,避免不平等的恶性竞争,确保走出去战略能够获得稳定的盈利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对外承包工程风险管理研究年度报告(2017年8月“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境外财务管理与国家风险展望交流会资料)[E].
[2]一带一路投融资机遇与挑战(2017年8月“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境外财务管理与国家风险展望交流会资料)[E].
作者:曹作伦 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 上一篇:“一带一路”生态建设研究
- 下一篇:“一带一路”经济金融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