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时间:2022-01-03 03:01:56
导语: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对财务管理开展内部审计,不仅可以规范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运行,杜绝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还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事业单位经济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为视角,对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作用
1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
1.1有利于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覆盖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财务收支、资产变动、财务报表、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通过对这些财务信息的审查核实,能够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信息质量,杜绝出现会计核算错漏或造假账的现象。
1.2有利于遏制舞弊腐败现象的滋生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能够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经济责任,对各部门及人员所负责的经济活动作出客观评估,并监督各项经济决策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有效避免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发生舞弊腐败的现象,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提高单位内部管控水平。
1.3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事业单位的大部分资产均为国有资产,为避免发生国有资产流失,强化对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可对单位实际运营状况进行评估,并将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均纳入到审计监督范围内,确保国有资产变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从而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1.4有利于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目标
事业单位存在着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对资金运行全过程进行监督核查,杜绝单位内部出现资金挤占、截留和挪用问题,进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缓解单位经费紧张的压力。
2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的薄弱环节
2.1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的存在,导致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他们觉得内审工作就是对单位收支的审查,如果内审制度过于严格,会对部门工作的开展形成制约。此外,很多事业单位设立内审部门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致使该部门的权威性不够,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内审的职能作用也未能获得充分发挥。
2.2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内部审计部门要想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就必须具备高度的独立性,这既是前提也是基础。然而,通过对一些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后发现,虽然很多单位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却都与财务或其他部门为从属关系,致使该机构的地位不高,相关的审计工作也都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审计的职能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阻碍。
2.3内部审计内容不全面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内容不全面,未能完全涉及到全部的审计项目。对于财务管理而言,内部审计停留在财务信息真实性的审核层面,而没有针对财务收支、特定项目、经济责任等方面深入开展审计工作,同时也缺乏规范的内部审计程序,从而削弱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不利于对单位经济活动发挥审查监督的作用。
2.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内审人员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成效。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其经济活动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这对内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内审人员原本从事的都是财会工作,他们的审计知识较为薄弱,实践操作经验也略显不足,这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3发挥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作用的建议
3.1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针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首先,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对内审制度进行强化,确保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避免资金流失,为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其次,应当使财务内审工作深入到单位管理的各个主要环节当中,对资金流转进行实时监控,单位领导层要起好带头作用,时刻关注财务情况,及时作出合理的调整,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为单位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为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单位领导要确保该部门的独立性,将其独立于财务和其他部门之外,借此来提升内审部门在单位中的权威性。单位应当为内审部门配备相关的负责人,摆脱与其他部门的从属关系,同时,要适度提升内审人员的地位和权威,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内审人员单位应当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借此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3完善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内容
3.3.1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是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真实反映,通过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可以快速确认审计重点,能有效避免单一查账的局限性和随意性。通过对财务报表原始凭证的检查与核对,不但有助于财务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而且还能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财务资产审计前,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加以了解和掌握,如财产明细、财务收支等,由此能够使审计的独立性在审计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
3.3.2财务收支状况审计
对收支状况的审查是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环节,在具体审计中,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应重点审查单位的资产收入、集资收入以及财务收入情况,从中找出未入账收入的具体去向,看是否存在集体收入转入个人账户的情况。其二,应对单位的财务支出进行查证,看有无虚假的财务支出,是否存在做假账挪用公款的现象。其三,要对单位的收支明细进行严格审计,通过账目与实际收入的对比,找出其中存在的差额,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查证。
3.3.3特定项目审计
特定项目审计又被称为专项审计,是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审计执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审计工作开始前,要确定相应的审计目标,并以此为核心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进入正式审计程序后,应对单位的财务账目与相关证据进行核查,如对某项收费的审查,应先查证费用的设置及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并对一定时间内的总收入进行查证,然后与收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如果差额超限,应查明原因。
3.3.4经济责任审计
通过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强化对单位领导的监管,有助于提高其廉洁性与自律意识。具体的在审计过程中,应先在单位内部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资金收支制度,并对该制度进行责任审计,对各项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登记入账进行监督,特别是要做好资金收支审批制度的监督。同时,还应对内控制度进行监控,审查不相容岗位是否相分离,职位是否分开设置。此外,内部审计工作应当结合单位内部其他部门进行,加大对各项经济指标的审核力度,充分发挥内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对单位领导在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做出公正的评价。
3.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为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应当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鉴于此,单位有必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依据。这就要求单位领导应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培训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审人员管理办法,处理好他们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等问题,借此来调动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内审人员应当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与审计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4结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要在财务管理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监督审核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尤其要加大对财务收支、财务报表、经济责任、资产变动等方面的审计力度,从而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作者:杜丽娟 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新区街道办事处审计办公室
参考文献:
[1]臧晓冬.探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J].新经济,2014(2).
[2]田慧玲.分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审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6(5).
[3]刘淑娟.基于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内部控制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9).
- 上一篇: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思考
- 下一篇:“营改增”后对建筑业财务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