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财务管理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4-22 09:15:00

导语:大学财务管理问题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财务管理问题及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规范化的实施,以及全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学校的经费来源从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变为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等并存,预算外收入甚至已成为单位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发展趋势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在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校财务管理无论在观念上、管理上还是人员素质上仍存在很多不适应,财务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以便使问题得到解决。

1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办公经费流失严重一方面表现为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跑、冒、滴、漏浪费现象严重。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现象固然受基础设施差等问题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管理不善是浪费的主要原因。如一人在教室,甚至无人在教室,整室灯火通明,公共场所水龙头成为公共水源;行政办公区、后勤保障区、家属区浪费同样严重。

1.2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内部建立和规范预算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加强资金收入和支出的预算管理,以及启动对预算结果监督职能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前提。一些高校对于教育事业经费预算重视不够,编制方法简单,长期沿用“上年基数+本年增长“的预算分配方法确定本年度的支出规模,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却不符合公平、规范和透明的原则。分配给下属预算单位的指标基数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其弊端在实际管理中越来越明显。在经费使用上往往事先无计划,缺乏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不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无控制,因而导致资金使用超支,而使一些主要工作因缺乏资金却不能按期完成,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1.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不力高校不时有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案件发生,这跟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

(1)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不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

(2)内部控制范围不全面。有些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弱化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算中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校内结算中心出现非法集资、高息揽存、发放贷款等违规资金运作现象。

(3)内部控制执行不严。有些学校虽建立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形同虚设。

1.4财务分析工作薄弱财务分析是运用事业计划、会计报表及其它有关资料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以求得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的规律性认识。目前大部分高校只重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而忽视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性,财务分析工作基本处于未开展状况,致使目前学校教育资金管理松散,使用效率不高。

2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校财务管理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预算管理约束的力度不够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形成了对预算管理的诸多错误认识:学校预算管理就是预算编制,即按上级审批确定的预算目标编制出一套预算报表,就算完成预算工作。预算编制、执行两张皮,执行过程中因新情况不断出现,造成实际执行与原来预算不符,其执行和控制阶段未能真正发挥作用。高校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预算考评都是由财务部门一手完成。事实上,高校预算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没有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没有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组织指导,预算的执行必然会出问题。高校中沿用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目标脱离实际。预算支出监管不力。由于预算编制和批复未到项目,造成预算下达晚,执行慢,大量专项资金集中在第四季度支付。而且预算编制粗,很多资金没有落实到部门和项目,这就从客观上给财务监督造成障碍。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形成。由于预算目标不科学,导致预算管理形同虚设;节约没有奖励,超支没有惩罚,造成各业务部门忙于追加,争夺资金;财务部门忙于搞平衡,资金一拨了事,无力跟踪检查。造成资金利用效率低,部门之间矛盾加剧。

2.2财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有些高校在进行经济决策时,财务管理部门参与程度不高,学校签署的经济活动方面的协议、合同和其它文件,很少征求财务管理部门的意见;有些高校对校办产业、总务后勤及基建等二级财务部门业务监督管理弱化,且各自为政,给学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2.3领导经济决策缺乏科学性由于高校经济管理改革进展较快,经济决策机制尚不完善,财经法规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资金安排上,决策缺乏科学性:未能从学校的全局和发展战略出发,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未能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安排资金,使资金使用结构达到最优状态;经济决策中的各种信息资料往往带有各部门主观成分;对决策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决策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轻视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致使决策失误,造成某种程度的资金浪费。

3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加强科学预算,实现真正的预算管理

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加强预算管理,是为了最大可能地节约资金,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以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核心,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必须在高校财务管理中普及预算管理的基本知识,重新定义高校预算的概念及内涵,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把高校的全部收支作为预算统一管理的对象。完全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新的预算管理要求,学校预算一但核定,必须自求平衡,不允许搞赤字预算。拨款不足的矛盾必须通过自筹资金予以弥补,形成除政府拨款外,还必须依靠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新格局。

3.2强化高校的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

高校实施有效地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定额标准: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水电费、通讯费等单项或综合定额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设立事后监督制度,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审计、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使压力和动力结合,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3.3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

按会计法和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规定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模式;高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学校法人代表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总负责人;明确学校财务处是学校的一级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学校各项财务工作,学校二级财务部门核算的全部收入、支出必须纳入校级综合财务计划;各级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各级财务人员都要为本岗位的经济行为负相应的责任。各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哪个层次上出现问题,其上一级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4提高高校会计及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财务管理,首先要对实施管理的人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政策的实施不走样。随着大专院校后勤制度的改革以及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应加强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财务人员从主管会计到会计、出纳全部竞争上岗。根据财务工作和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制定财务人员的工作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考核实施细则,对每个人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等进行考核。通过整改,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强化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3.5切实加强财务分析能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高校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会得到加强,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财务部门作为学校经济信息中心的地位也将更加突出。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建立完善财务分析系统,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