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财务内控综述

时间:2022-04-13 08:57:00

导语:大学财务内控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财务内控综述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对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内控制度和程序不完善。从财务内部控制方面来看,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济责任制内控管理水平不高

一是高校财务管理存在漏洞,内控制度不完善。虽然教育部和财政部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对加强财务管理提出相应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校领导和财务部门对如何贯彻落实未作专题研究和部署。由于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很多高校长期以来重计划而轻执行和考核,对我国教育资源的优化设置和充分利用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总会计师的地位与作用未被重视。虽然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校(院)长负责制的财经工作领导体制,但大部分高校还未建立总会计师制度。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面临着办学形式多元化、资金筹集多渠道化、财务内部控制要求越来越严密的局面。因此,“由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院)长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学校财经工作领导的要求,高校迫切需要设置总会计师协助领导学校财务工作。三是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且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近年来,高校在资金的对外投资、新生招收、物资采购、基建项目发包等领域相继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案件。由于在各项业务活动中,买方和卖方市场的失衡,引发了问题的产生,而产生这些问题的环节是经济活动较为频繁、财务内部控制较为薄弱的环节。

(二)高校预算管理和审计水平亟需提高目前,大部分高校预算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综合预算在编制时间和编制范围均不一致。从时间上看,前者是预算年度的前一年9月开始编制,在预算当年1月下发预算控制数。而后者是预算当年2月开始编制,在4月前下发校内各部门的预算;从范围上看,前者范围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的收支、专项经费的收支、预算外资金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等。而后者只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的收支、专项经费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

二,预算的执行上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难以作出准确、具体的分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完整的评价,目前,基本上只进行基本的、总括的分析评价。

三,预算执行中还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困难重重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先离后审,审任脱节”,这种事后审计,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未经审计,照样可以当官,对查出的问题也不好处理,审计结论难以落实,审计容易走过场,起不到威慑作用;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划分困难,特别是任期经济责任难以界定,因此难以作出准确的审计评价。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范围和关键点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由多环节、不同要素组成,它们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财务内部控制的范围和关键控制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任何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都存在于一定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中。财务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校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中的关键控制点主要有:一,高校办学的观念、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学校管理者对办学目标、办学规模、管理体制的制定、对加强管理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素质的态度和有效监管措施;二,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学校计划、协调和控制教育事业活动的整体框架,包括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为每个组织单位内部划分责任权限并制定办法,确保政令畅通和信息到达合适的管理层;三,授权和分配责任。学校办学过程中,担任各项业务的人员或部门要适当划分各自的责任,以利于内部牵制。其基本原则是:任何经济业务均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主办、批准、执行和记录。每一步骤应由一个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任何职员或部门都不能在未经其他职员或部门核准、复核或记录的情况下进行一项业务。四,内部审计。其职能在于稽查、复核、评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学校内各个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责的效率,并提供有关的建议;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较高层次的财务内部控制;其目的不在于验证财务报表,而在于协助学校行政达成最有效的内部管理;其对象不限于监督、检查会计控制,也包括监督、检查其他管理控制。

(二)会计系统设计

有效的会计系统包括以下内容:审核和登记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适当分类、归集;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使其货币价值能在财务报表中记录;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以确保它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地表述经济业务及有关的揭示内容。从会计业务流程看,通过建立会计责任制,明确涉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实现会计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关键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控制:一是会计凭证控制。主要包括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展开的填制、审核、复核,对记账凭证的填写、记账、过账、传递、签章等方面加以控制;二是会计账簿控制。对会计账簿进行控制的方式,就是要从账簿的设置、启用、登记、更正、对账和结账等各环节进行控制;三是财务报告控制。高校财务报告是反映高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文件。编制财务报告,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最后的全面总结,也是及时提供真实、完整会计信息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报告的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报告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等几个方面加以严格控制。

(三)控制程序

1•财务机构控制和授权批准控制高校要根据本单位的资金流量、会计业务量等因素,设置科学合理的财务机构,特别是注意处理好一级财务与二级财务的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二级财务的设置数量,保证一级财务在全校财务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在实行分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财权下放程度,确保财力的集中,防止二级财务机构过于强调其自主权而逃避一级财务的监督,出现财务工作失控,最终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授权批准控制属于事前控制,使经济业务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它规定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明确所承担的责任,以加强工作的责任心。

2•职务分工控制和财务预算控制职务分工控制是指高校财务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工负责,这一控制使负责经济业务处理的有关人员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对于不相容职务进行分工负责,可以防止差错,堵塞漏洞,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根据不相容职务分工负责的要求,一项经济业务要由两个以上职能部门或人员进行处理。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在贯彻执行不相容职务分工负责时,主要体现在批准与执行、执行与稽核、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保管与清查、记录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等方面的职务分工与控制。高校预算是指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控制要求高校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3•财产安全控制和风险控制财物安全控制和风险控制是指为了确保高校各项财产的安全与完整所采取的各种控制方法和措施。具体可以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高校须建立财产物资的验收制度、保管制度、清查处置制度等。随着银校合作的开展,高校贷款投资学校建设,资金筹集多元化,负债风险增加;投资办实体,建设校办产业,投资风险增加,因此,高校风险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风险控制是指高校各级领导要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投资、风险报告等措施,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三、强化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在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以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防止学校的管理发生无效率或不法行为,包括组织控制、人事控制、程序控制、纪律控制等;二是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特别是对外投资、物资设备采购、基建项目招投标、学生招生等;三是注重责任牵制,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各部门组织及上岗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建立总会计师制度,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协助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直接向校(院)长负责。

(二)加强预算管理

高校预算是学校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据。强化预算的管理,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把部门预算和校内综合预算合二为一,部门预算就是学校每年执行的预算;二是完善部门预算的调整制度,从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相应的规定;三是推行校级预算(即部门预算)和所属各级预算,对学校所属各级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要求编制预算,克服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四是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提高员工控制意识规范控制程序

财务内部控制不仅是校领导的事,学校办学和管理要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就需要发动全校教职员工的参加,注意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管理也才能出效率。同时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中,要建立规范的财务内部控制基本程序,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确定好关键控制点,它是财务内部控制的重点,包括确立关键控制点、控制目标、控制标准和制定保证目标实现的各项制度;二是比较关键控制点的执行轨迹和实际完成状况,将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学校主管和有关职能部门,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三是分析关键控制点的差异,找出形成差异的各项因素,分析各项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四是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调整或纠正目标。

(四)建立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制和经济监督制度

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结合建立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制和高校经济监督制度,使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规范化。对领导干部上任,应制定明确的任期经济目标,合理确定其审计评价标准,恰当评价干部的经济责任。准确、科学地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分清经济责任界限。对经济责任可以细化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主管责任和集体领导责任,以强化对经济责任人的约束。无论什么样的控制系统,也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控制过程,都希望财务内部控制应该反映出高校的形态特征,反映出组织机构中应采取措施的责任所在。在偏差发生前能预测出潜在的部位、发生的可能和程度;在偏差发生后能及时觉察、及时传达到学校相应管理层,并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免失败。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能准确、及时地指出偏差所在及其程度,才能通过计划、组织、指挥与协调等管理手段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