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企财务管理的战略思索
时间:2022-11-22 11:27:00
导语:煤企财务管理的战略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加强煤炭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第一,建立起实施财务预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起“四级管理、三级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四级管理即集团公司级、各二级单位级、科区队级、班组级;三级核算即集团公司级、各二级单位级、科区队级。
在三级核算体系内配备了专职财务领导班子:集团公司配备总会计师、副总会计师、财务部部长。各二级单位配备经营矿长(或总会计师)、副总会计师、财务科科长;各二级单位所辖生产性区队或科室配备经营区队长、核算员。
第二,推行责任预算。从预算的编制到执行到考核,把责任贯穿到始终,突出制度的纲性,应明确规定相关部门的责任。决策责任,三级预算决策机构及决策人员对财务预算所作出的决策正确与不正确负完全责任。编制责任,三级预算编制机构及编制人员对自己所编制的预算负完全责任。执行责任,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对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全过程负责。预算归管理部门负管理责任,预算执行单位负执行责任。监督检查责任,审计部门、预算归口管理部门对预算的监督检查负责。
第三,设置预算管理机构要突出重点。集团公司在设置预算管理机构时要把各二级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吸收为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各二级单位在设置预算管理机构时要把各自的区队长吸收为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让成员参与决策,享有知情权,突出上下互动管理。使成员完成从“要我按照预算目标执行”到“我要按照预算目标执行”的心态转变。在上下互动的过程中,达到目标一致,实现目标和利益均衡、共赢,做好集团公司预算的管理工作。在共同管理的过程中使大家认识到,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良好机制的有效办法,预算管理能使企业的各类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行质量,真正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使职工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四,规定预算编制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编制原则应遵循:便于指标的分解落实,便于分级分口管理,便于明确责任;确保在集团公司现行财务体制下运行,降低机构改革、人员培训成本;以收定支,提高员工收入;归口分级编制,逐级审查汇总。即谁干的事谁编制,干什么事编什么预算,编什么预算负什么责;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编制方法:应以目标利润和煤炭销售量为切入点;以现金流量预算为核心,以成本预算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的范围内确定编制方法,编制方法一经确定,一年内不得改变。编制程序应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审查平衡、审议批准、下达执行进行。
第五,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应建立的制度。①预算“授权审批”制度;②预算跟踪管理制度;③预算执行报告制度;④预算执行分析制度;⑤预算的调整制度;⑥预算考核制度;⑦预算监督检查制度。
2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
第一,通过真实客观的采集成本信息,为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广泛采集基层单位的成本信息,形成客观的成本核算,为集团决策层提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础信息,然后对各单位、各部门指标完成情况作出具体分析,为经营指标的分解、目标责任书的拟订、经营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决策科学化、理性化、规范化。
第二,科学制定成本核算指标,为业绩考核提供尺度。企业生产经营策略的实施,归根结底是要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怎么考核?不是光看产量、进尺、利润指标完成情况,非生产成本、材料费用消耗控制如何,同样体现效益大小。实施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够形成综合性的考核指标,不仅考核力度增强了,同时也成为各单位经营业绩考核的一把尺子。
第三,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计划,为整合资源实现内部资源共享,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保证。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坚持走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路子,有效地提高设备、材料利用率、完好率,在保证设备正常维护经费补给和材料投入的同时,有效地遏制备品备件的重复购置和资源浪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体现各单位物资材料“互为储备、资源共享、调剂余缺”的管理方式,使储备资金占用和材料费用支出大大降低。
3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
第一,向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实现日常财务监控。集团公司委派的财务总监,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在母公司,费用由子公司列支。被委派的财务总监,应组织和监控子公司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参与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把集团公司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资、技术发展等重大决策贯彻到子公司的预算中去,对子公司各类预算执行情况即时进行监督控制;审核子公司的财务报告,负责对子公司所属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定期向集团公司报告子公司的资产运行和财务情况。集团公司通过委派财务总监来监督、控制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会计活动和财务收支过程,不仅使集团公司的总体经营方针和目标在子公司得到贯彻和实现,而且能监督子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切实维护集团公司的权益。
第二,加强内部审计,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督。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的一种内部经济监督,通过审计监督可以预防和纠正执行财经纪律不严、统计数据不实、上报信息失真等问题。其目的就是及早发现和纠正在财务收支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内部控制,维护财经纪律,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而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财务收支、工程建设项目、业务资金、内控制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而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审计的监督检查职能,对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防止企业资金的浪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更是企业领导人不可缺少的监督手段,具有其他监督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三,完善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与制度。设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组建培养一支熟悉业务、经验丰富、作风过硬、责任心强的审计队伍,审计工作应当遵循独立性、权威性、效益性和客观性原则。为了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工作效率,审计部门应接受公司直接领导。
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必须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规范。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包括货币资金流向审计、在建工程审计、干部离任审计等内部审计制度。通过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应把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结合起来,把不良事态控制在事前。同时对审计出来的违规违纪问题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详细制定违反制度的内部处罚措施。当然,内部追究制度要突出内部性、可操作性和客观性。
- 上一篇:竞选护士长优秀演说材料
- 下一篇:学校老师技能培训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