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企业提高内部调节制度建设讨论

时间:2022-05-22 04:12:00

导语:新环境下企业提高内部调节制度建设讨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环境下企业提高内部调节制度建设讨论

摘要: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及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要想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中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就要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适应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应放在加强对人的控制、提升会计管理水平、促进内部审计创新、提高风险防范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企业;信息失真;风险防范;内部控制

由美国房地产泡沫过度膨胀产生的次贷危机,导致信用衍生产品本金与利率倒置,使金融产品风险在短时期内急剧扩大到一定程度后,使整个价格体系崩盘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从这一次危机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面对外部世界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幻莫测,给中国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I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因此,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如何以一种更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国际竞争的潮流中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企业就必须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有效规避风险,进而得到发展。

1学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体会

基本规范共七章五十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通过学习,新《规范》有以下特点:

1.1科学界定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强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有利于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1.2准确定位了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企业在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着力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1.3合理确定了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全过程中贯彻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例如,在企业一线“供产销”全过程中融人相互牵引、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均要实行联鉴制度,禁止单个人单独处理业务的全过程。在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中,要根据重要性原则抓大放小。

1.4统筹构建内部控制的要素.有机融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内部控制的做法经验,构建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

1.5开创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国务院有关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企业可以依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2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其影响

2.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2.1.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制不顺。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重视。

2.1.2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执行不得力。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将企业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总是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2.1.3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几年来,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仍然呆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顺从领导意图办事,甚至为讨好领导,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2.1.4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多年来,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多数企业及上市公司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不具有进行监控所必需的权力.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人员甚至根本不具备最基本的财务会计常识,企业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此外,由于企业内审部门都是在总经理或分管财务副总经理的领导之下,独立性不强,其监督力度也大大受到限制,尤其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常常是无能为力。从“三九事件”等一系列例子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责缺位,导致未能有效防止违规和错弊的发生,从而造成无端的损失。

2.1.5整体环境不容乐观。在我国,对内部控制要求较多的是上市公司,但从实际情况看,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也不容乐观。据《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内部控制报告分析》显示,沪市共有146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占沪市披露2007年年度报告上市公司总数的17%,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及其审核意见的数量较少。

2.2由于内部控制的缺陷造成的影响

2.2.1会计信息失真。近年来,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控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企业为了调节利润,把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支出悬挂在库存材料、在产品、代摊费用等科目;或将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挤列成本费用;或虚开各种支出项目发票,列入成本支出;或无依据虚提成本悬挂“其他应付款”科目等,根据利润指标随意调节成本。

2.2.2费用支出失控,乱挤乱列成本的现象层出不穷,潜在亏损增加。如某些企业为了搞活经济,允许部门经理开支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但对这部分费用的适用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导致部门经理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使本来微利的企业出现亏损,本来亏损的企业雪上加霜。有的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部控制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2.2.3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如有的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部控制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

3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途径

3.1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行为主体全是人(这里所指的人是指一个企业从领导到有关业务经办人员)。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企业内部工作做好。具体讲.除单位负责人本身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3.1.1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企业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因此。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3.1.2激励与约束并举。在企业中.会计人受是会计行为的主体,居于至关重要的作用。又由于会计人员一般受制于企业领导.追求个人收人最大化的本性,在缺乏激励或监督不力时,就会与其他内部人一起把私人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上,侵蚀所有者权益。所以,这种会计内部人从其本性来讲具有两重性,他们价值观的取向决定于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有余而约束不足时.他们可能会不满足于已得的利益,利用所占有的会计信息等优势来谋取更大的利益;激励不足而约束有余时,他们会一走了之或者动用自己的智力,想方设法弱化约束,“堤内损失堤外补”;只有当激励和约束都有效存在,即存在既能使会计人员获得与其付出的努力和责任相匹配的报酬和授权,又可以从制度和程序上限制会计人员“越轨”行为这样一种机制时,才能使会计内部人趋向循规蹈矩,并发挥会计的监督功能,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会计控制的正确信息。

3.1.3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加大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职业道德是对会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会计人员作为会汁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开展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也又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目前,随着会计核算的日益健全,新法规、新准则陆续出台.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保证会计人员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由于会计工作身处企业收支第一线.要求会计人员经手现金绝不能有分毫非分之念,需牢记国家利益,坦坦荡荡做人,老老实实办事。

3.2提升企业会计管理水平

如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所述,它是为了合理保证经营的效率效果、资产的安全完整、法律法规的遵从,甚至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等多重目的的控制活动,而不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或财务人员。作为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会计将不仅仅局限在提供决策信息的作用上,它将伴随着内部控制的推动和实施,逐步渗透、融合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将对会计管理水平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例如,要实现信息沟通的目标,就需要提供更加及时、真实的会计信息;要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就需要从内部环境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信息系统的改进等方面入手。本人认为,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明确会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职业赋予会计人员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会计法律责任应该包括:会计人员的素质文化、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法制观念。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后会计人员才能成为三种人:经济人、道德人、复合人,才能忠实、公允、中立、完整地承担和履行职责。第二,强化推行会计信息网络化系统。在当前形势下,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推进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四级会计核算组织机构要求,下级层层上报,决策层层下达,职能部门林立,横向法人独立,这种情形现在已远远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市场实际,只会坐失商机,或造成利益分割、效益低下。如果通过有效的会计系统网络管理,使企业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网络要覆盖企业内部全部的资金流动、关键控制点、重要环节等方面信息。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规避会计报告抵销、调整、合并、汇总所带来的影响,使游离在外的经济实体在统一组织协调过程中真正做到规范经营,自负盈亏。通过会计信息网络系统的信息提供,也将会使经营者管理视野大大拓宽,经营者的需要被满足。同时,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相弥补,必将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合力和经济效益。

3.3强化内部审计地位,积极探索内部审计外包方式,为内部控制提供自我约束机制

要从地位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障其充分独立性,以更好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目前,内部审计的领导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隶属于董事会;隶属于总经理;隶属于财务负责人;隶属于监事会。理论上讲,内部审计隶属于最高权利机构其独立性最能得到保证.但股东大会是非常设机构,所以,合理的选择是隶属于董事会.受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与公司经理层相对独立,涉及到经理层的审计事项直接汇报给董事会。由于董事会是决策机构,对内部审计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能及时采取措施。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分析利弊及成本考虑,国内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因其可以接受严密的监管.加上外包成本较高,不大适用于内部审计外包。而进入海外的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其被监管的可能性小,母公司不会频繁地收到其财务报表、证监会更不会到海外对其监控、外部审计间隔时间太长、内部审计独立性相对较弱,基于这些原因的考虑,我们或许可以试点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海外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外包。

3.4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内控体系其中一个很重要衡量标准就是企业风险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底线,企业实行风险管理既是政策要求,更重要的还是提升公司竞争力的手段。现在企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资本市场.越来越离不开投资者.可以说,企业内部控制的好与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更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内控的目的不是消除风险,也不是降低风险,而是将其控制在可承担的风险范嗣内,最主要的是预防,而不是等着风险来了,再采取措施,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外部经营环境,确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环节和风险的控制点,特别耍关注高风险环节的风险控制点的控制,以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再针对具体业务事项实施相应的控制.对内部控制的执行结果定期进行检查。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实际制订各项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的风险预警底线.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实施过程中,制订各项指标的人员与分析人员应实行严格的职责分离。合同管理是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控制点,企业应明确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管理流程、操作方法,明确各方的责权利、义务。可以实行合同经办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法律顾问联签审核制度,凡是与投资融资、价款结算、资金管理等有关的条款,必须经计划、财务专业人员、分管领导、单位领导会签,在源头上对资金筹措、生产经营、后续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合同纠纷。

总体上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正确贯彻实施发展战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与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完整性,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与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质量,因此.长远来看对资本市场是利好。但由于:第一.企业内部控制只是一个软性制度规范,约束力不强;第二,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与内控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预计相当漫长,短期难有显效;第三,在国内即使是约束力较强的法律制度,在执行层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要真正得到有效实施,须经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因此,一方面要坚定信心;另一方面,要做长期打算,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做好内部控制的各项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