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财务伦理的架构与培育
时间:2022-04-26 03:20:00
导语:小议财务伦理的架构与培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财务伦理是财务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财务活动遵守的隐性规范。本文基于伦理的基本内涵,从财务和伦理相耦合的层面来界定财务伦理,并按照财务活动的不同将财务伦理划分为融资伦理、投资伦理和分配伦理三个层面来架构企业财务伦理,提出通过提升财务伦理思辨能力、设立财务伦理委员会、建立财务伦理评价体系、将伦理纬度纳入公司治理等手段来培育财务伦理,实现企业理财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的有效融合,从根源上防止发生财务舞弊行为。
关键词:财务伦理;财务行为;道德推理
伦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已经成为各国文明发展的一部分,所以。伦理必定影响行为。西蒙曾说过:“一切行为都包含着对特殊的行动方案所进行的有意无意地选择”。论文百事通不难发现,人们的价值倾向已渗透到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财务领域亦是如此。由古至今,不论是中国的德、义、礼,还是西方的康德理论,都开启了德法并重的治理先河,并将伦理理念融入财务实践。对企业而言,如果缺乏伦理道德,就可能会选择“不道德”的财务行为,发生财务舞弊现象。但如果以正确的理论道德作为指导,那么理智的行为主体一般都会选择符合伦理道德的财务行为。所以。伦理道德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财务行为,并为隐性财务制度的存在提供了价值根基和精神支持。
一、财务伦理概念的界定和理解
关于财务伦理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寥若晨星。目前,对财务伦理的界定尚无权威的说法。笔者试图从伦理的基本内涵入手,考察财务和伦理相耦合的层面来界定财务伦理。
伦理,按照徐慎《说文解字》的解释,“论,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立,治立也”。所以,“论”是区分人的辈分、长幼以及由此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规范和秩序;“理”,原意是玉石的纹理,意指事物内在的“纹理”,也就是事物的基本规律。由此可见,伦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秩序和规范。即为“论”;二是事物本身内在的规律、规则,即为“理”。二者合一,即为“伦理”,就是事物交互过程中根据各自特征而形成的一种规范和准则。所以,任何事物或学科的伦理都要基于自身规律去考察相互关系的某些特质。
企业是一个“不平整的游戏广场”(UnlevelPlay-ingField)。这个广场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中运作的,而伦理道德是维系各种关系和组织结构的必要因素,因此企业活动在其所有层面都与伦理道德相关。但是如何考虑财务——这一微观管理领域的伦理呢?笔者从其本质属性来进行分析。从财务角度来看,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组织一系列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价值管理活动。财务管理具有双重特性。从自然属性来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根据“成本一效益”分析,实现“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从社会属性来看,财务管理不仅受到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技术层面的制约,还要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即企业必须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伦理用来反映和调节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一方面,企业作出某项财务行为时,都要自觉地考虑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伦理也可看作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它决定了“企业行为主体受制约的道德参数,规定企业目标行为的伦理界限,成为制定和实施各种管理规则的价值参考”。为此,笔者认为,财务伦理是企业在财务运行过程中,整合和调节各种财务关系时。所表现出的伦理理念和伦理特征。它既是财务主体把握财务活动运行的规则,也是协调各种财务关系之间的义与利、利己与利他、权利与义务的行为规范。
具体来讲,财务伦理展现了财务伦理化和伦理财务化两个方面。从财务伦理化来看,企业开展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都必须符合伦理道德。也即从财务的本质表现中引出了道德规范和伦理理念。并把伦理道德作为一个尺度和标准。对企业的财务行为作出伦理评判。财务伦理化实质上是在财务原有技术层面的基础上,增添了人文色彩。换句话说,财务在基本价值管理之上铸造了一条伦理底线,形成了“技术+道德”的双重行为准绳。从伦理财务化来看,它是将相关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应用于财务领域。一则,财务活动中遵循的伦理道德是为了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财务运行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合作环境;二则,在一定程度上,伦理的选择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企业之所以遵循伦理道德就是为了减少在财务运行中的风险性和无序性,降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摩擦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效率。所以,伦理财务化实质上是企业将“以德理财”为基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态均衡。
二、财务伦理内容的架构和解说
财务伦理是企业在其财务活动中涉及财务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企业财务的道德体现,它包含诸多内容。究其根源,财务活动是形成财务的行为表现,也是研究财务伦理的本质内容。基于此,可以按照不同的财务活动将财务伦理划分为融资伦理、投资伦理和分配伦理。
(一)融资伦理
融资伦理是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在处理受资与授资关系中所形成的自律性的行为准则。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具有合理性的融资理念。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筹措资金,无论企业采用何种方式取得所需资金。都是要付出成本的。从经济理性上讲,企业追求资本成本最小化无可非议,但是这种体现经济理性的行为。就应该审视其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如果企业是通过科学的融资组合或者税收筹划等方法实现的资本成本最小化。就是合理的;如果利用资本市场的不规范恶意“圈钱”、虚构财务信息、偷税漏税等途径追求企业资本成本最小化。则是缺乏伦理基础的融资行为。所以,企业在融通资金时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则。
此外,融资活动还要具有合规性,即融资过程要符合有关规定,并要保护授资者的利益,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伦理环境。授资者让渡资金使用权给企业后,就丧失了对资金的控制权。企业获得资金的使用权后就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授资者的利益,如改换投资高风险的项目、未征得债权人同意发行新债导致负债率升高增加公司破产风险、在高负债的情况下发行大量的现金股利等。为了保护授资者的利益,除了在契约中增加限制性条款外,还要使受资者遵循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企业体会到融资伦理作为不明确契约在资本市场中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功能。如果筹资者的信用度比较高,及时按原先约定归还资金,那么授资者就可以给企业优先贷款、优惠贷款等特殊待遇。使得企业省去以后融资活动的寻租费用和潜在搜寻成本。这体现的正是“信用就是金钱”的伦理准则。
(二)投资伦理
投资伦理是立足于社会伦理道德,旨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投资活动与行为。投资伦理的基本意图在于增进社会效益,力图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济运作产生正的外部性。同时,投资伦理的兴起使投资者不再单纯追求投资的高回报而唯利是图,而更多地考虑投资的社会责任,使其投资符合个人良知与社会公德的需要,实现投资的可持续回报。所以。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并付诸于实施时,要追求利己与利他的和谐发展,并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实现。
1、投资行为在利己与利他之间寻求平衡。
企业在投资之前,会针对所选项目按照“利己”原则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如果项目对企业有利,则选择投资;如果无利,则选择放弃。可以说,企业形成了一个投资行为的数量边界,即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正是基于这个界限,企业在投资活动中,出现了随意改变募集资金使用投向、投资的短期性和投机性等滥用资金的现象。所以,企业投资行为的边界并不总能用数量标准来确定,从伦理的角度出发,需要给企业增加一条伦理边界,即投资行为不得损害他人的利益。这里的“他人”不仅指与投资主体处于同一空间的他人,也指与投资主体处于不同时空的他人。企业投资的目的是寻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但这并不是惟一的目的,在投资一些稀缺性资源时,企业还要考虑人类代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见,财务伦理要求企业的投资行为要在利己不损人的前提下追求投资的最优化。
2、投资效率受制于经济与社会双重价值尺度。
投资是财务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投资效率来体现投资效果的好坏。按照一般的理解,效率就是投入产出之比。投入越少,产出越多。效率就越高;反之亦然。企业融于社会这个网络结构之中,两者必然存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即社会服务于企业、企业服务于社会。所以,企业投资行为除了具有经济价值之外,还要具有社会价值,也就是企业实现经济和社会双重价值目标的行为才是有效率的。如果企业仅考虑单个方面。就是不经济或不道德的,都谈不上投资效率。因此。企业的投资行为要求在社会声誉最优的背景下实现投资效率的帕累托最优。
(三)分配伦理
利益分配是一项经济行为,在分配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但如何实现分配的“公平”与“正义”问题。绝非是一个能够用抽象或单一的经济学原理可以解决的问题。经济学家指出,“公平并不是经济学概念,它从来都是含有伦理学的意义。公平或者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或者是指财产分配的公平,或者是指获取收入与积累财产机会的公平,它们全都涉及价值判断问题”。所以,分配伦理是指“人们在从事产品分配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行为准则,以及作为分配行为的准则基础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并将“公平”和“正义”作为分配的伦理原则,要兼顾分配过程和结果的公正。实现财务效率性和财务公平性的统一。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以追求效率为目标。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分配,这才可以充分体现分配过程的公正,使经济资源处于最优的配置状态,实现企业财富和社会财富的提高。但是,一味强调效率就会使分配结果丧失普遍的伦理价值——公平,造成整个经济活动的不和谐。同时。以劳动的“值”进行利润及收益分配是评价分配公正的客观标准。这个“值”可以是一般劳动、资本的投入数量、无形资产的投入等等。从理论上讲,按劳分配、按资分配都是一个相对合理、公平的制度安排,这种分配能够反映企业效绩层面的分配机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分配过程的公正。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劳动、资本、知识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很难精确地加以区分,这种依赖公正的分配过程也会出现分配结果的负面效应。基于以上两个方面,企业在重视效率的前提下,要“兼顾公平”,体现分配结果的公正,需要用伦理规范作适度调整或修正。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对弱势群体有利的分配方案,或对初始的分配结果进行补充性的规定来进行调整,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达到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标准。
三、企业财务伦理的培育和完善
财务伦理是财务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财务活动遵守的隐性规范。财务伦理的培育和完善有助于促进企业理财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的有效融合,从根源上遏止财务败德行为的发生。
(一)提升财务伦理的思辨能力
人们的选择中既有积极的价值也有消极的价值,但这些价值都会于无形中渗透到人们的行为之中,使人们作出的选择倾向于某些方面。人们对行为的选择过程就是伦理思辨的过程,是选择伦理原则的过程。提升财务伦理的思辨能力,要考察伦理思辨与行为选择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选择高尚的动机,一般就会导致高尚的行为;反之,就会导致不良甚至邪恶的行为”。可以看出伦理思辨的过程(即道德推理的水平)和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所以,培育和完善财务伦理首先要提高财务伦理思辨能力,以使其能够更合理地把握自己的行为。我们需要运用某些伦理原则最终决定企业的财务行为,在原则的推理过程中,应根据环境和发生作用的领域,通过建立伦理思辨框架进行甄别。
拉尔夫?波特博士设计了“波特图式”来进行道德推理,他将道德分析的定义、价值、原则和忠诚四个方面纳入其中(见图1)。波特的道德推理图式正是将行为主体所面临的伦理冲突以清晰、直观的图式展示出来,便于行为者进行伦理道德选择并作出恰当的行动决定。在应用中,“波特图式”不是一组随意放在一起彼此孤立的问题,而是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因此,应该从表面的第一印象转向其他方面解释同一事物。
将“波特图式”用于财务伦理思辨时。定义是对具体情景的描述,在此代表财务管理中的控制事件。如筹资、投资、利益分配等具体决策活动;价值即财务方面的价值观,如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实现财务成果最大和财务状况最优、筹资的目的是资本成本最小化等;原则则是适用的伦理原则,它用来帮助进行行为选择;忠诚是财务服务的对象,对企业而言。财务服务的对象则是企业成员组成的集合体。第四步忠诚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费思量的一步。冲突往往发生在对忠心的权衡之上,这由于各个方面对忠诚度的要求事实上不一样而且相互间可能会有冲突,这就给企业财务留有可以操作的空间,随之而来则是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所以。要培育企业财务伦理,必先培育企业的忠诚度,必须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中心,这样才能耦合各种不同的价值判断、促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避免出现财务伦理冲突。
(二)建立财务伦理的监督体系
财务伦理建设除了培养和提高伦理思辨能力以外,还需要建立财务伦理的监督体系。它是用伦理原则来观察、描述和记录财务行为主体的行为,为判断某一财务行为是否符合伦理提供客观依据。
1、设立财务伦理委员会。
企业对员工如果没有任何约束,那么员工就不会有责任意识。所以,我们可以在企业中设立财务伦理委员会,将伦理道德这种“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企业伦理态度从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财务伦理委员会致力于企业伦理规则、伦理执行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推动企业开展伦理计划、声誉管理,引导企业关注“我们的财务目标是什么?”、“财务行为的准则是什么?”、“社会责任是什么?”等伦理问题。企业通过设立财务伦理委员会,将伦理道德问题放于公司管理之中,逐步形成企业管理伦理化的发展态势。
2、建立财务伦理评价体系。
道德是从内在价值上自然地规范人的关系的原则。它更多地依赖人的自律而发挥作用。人们虽然具有道德好坏的评判标准,但是人性的复杂化决定了很难用简单而易操作的量化指标去度量。但是,并不能否定道德量化的作用,因为对财务道德的培养仅限于自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可行的道德量化标准来加以衡量。以形成某种意义上的“硬”约束。从而约束财务行为的选择。目前,西方国家已推出了多米诺400社会指数(DSI)、道指可持续板块指数(DJSGI)、Calvert社会指数、FTSE4GOOD等道德指数,这些道德指数以金融数据的具体化标准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道德选择的支持力度。笔者借鉴这个思路,试图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财务伦理评价体系(具体见,表1)。
企业组织有关专家对财务伦理进行评判,通过推行道德量化考核,使得原本复杂、抽象的道德伦理变得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合理的依据。但是,道德量化使道德教育可能达不到道德教育和促进道德规范的内在化的目的,反而可能会把道德建设与功利动机联系起来,从而诱发道德虚伪和道德双重人格。所以,建立财务伦理评价体系仅是一种监督手段,企业还需要将道德规范内在化,用教育的手段构筑企业的道德人格。只有同时运用这两种手段,实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铸造出完美的财务伦理监督体系。
3、公司治理融入伦理纬度。
公司治理的背景之一就是企业存有道德无序的现象,道德无序使得无法节省本来基于道德自律可以节约的成本,所以,要想搞好公司治理。必须要解决公司道德问题。可以说,财务伦理的培育有助于解决公司道德问题,进而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反之,随着公司治理的逐步完善,公司道德将会提升,必然可为财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环境,财务伦理问题也会相应减少。基于这个思路,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增添伦理纬度,将企业决策伦理化。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或其他决策分析时,要考虑决策行为的伦理道德因素。企业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撰写道德报告。反映财务行为的伦理思辨过程。道德报告可以监督企业是否按照伦理思维决策,也可以帮助行为主体做出符合伦理道德的财务行为。道德报告是一种自我监督方式,它通过企业自身反省、对照其财务行为,形成比较稳定的财务伦理。这种“惯性”有助于培养企业的内在道德规范。为其协调发展提供道德保障。
- 上一篇:小议高校贷款风险防范的诠释
- 下一篇:市区广电党建联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