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企业内部审计
时间:2022-03-22 04:47:00
导语:解析企业内部审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控制活动,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虽然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我国建立已有20多年,但其对于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并未得到全面的认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更未充分发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结构的日益复杂,规模的迅速膨胀,和全球化战略的逐步实施,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以明确复杂的产权关系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现状策略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产生背景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其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检查职能,即内部审计在部门、单位内部实行经济监督,也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和活动进行检查。内部审计的经济检查包括检查单位各种业务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及单位内部各种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和经济性。鉴证职能是对对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成果及其经济活动加以签证和证明,据以做出审计结论。鉴证是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检查是进行鉴证的前提,鉴证是检查的结果。评价职能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时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一种企业内控机制。由于现代企业大多是所有权与治理权相分离,作为公司的所有者的股东,他们并不亲自参与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而是委托公司的管理层来管理公司。管理层代表股东的利益行使管理权,管理公司,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层的利益可能会与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为了防止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产生了公司治理的问题。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第一,保证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对称性。企业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要向投资人公开财务状况,其中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最基础要求,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筹资实现,投资的成功,资金市场的正常运作,都有赖于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但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出资者利益便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的现象也屡有发生。而内部审计的基本作用就是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增加财务信息的可信性,降低财务信息风险,有利于投资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也有利于政府对资金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控,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第二,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者的一项主要职责,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的测试和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和报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进而促进企业改善风险管理体系,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有效地维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确保资产保值与增值。一方面,由于企业经营环节多,程序较为复杂,又存在一些难以完全控制的因素,威胁着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避免潜亏因素的形成,提高企业资产质量,进而保证资产完整;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战略审计活动,推动企业资产增值。
第四,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对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都对企业的经营成败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了解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为经营决策提供政策上和经济上的论证;针对经营中出现的内部管理问题,提出具体并可操作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对企业各种决策实施后取得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使企业经营者能够迅速了解决策行为是否完善,企业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以便及时调整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第一,内部审计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指导。在内部审计的理论方面,如内审的目标、职能、原则等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体系。目前我国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只有两部:关于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和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近年来虽然陆续颁布了一些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政策法规,但它们都缺乏针对性;同时,这些政策法规内容不完善。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法规配套建设地位的差异,造成企业内部审计无法可依,当内审人员碰到具体问题时感到无章可循,甚至无所适从,其审计结果的权威性也大打折扣。
第二,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目前很多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受长期传统经济的影响,有些企业领导未把制约机制引入到企业管理的思维中来,片面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只是在国家审计机关的推动或干预下被动设立的,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没有重要作用。如此一来,内部审计部门就没有被所在企业真正接纳,不被重视,有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或合并到其他部门,或直接取消。内部审计部门由于未被足够的重视,便无法全面展开职责范围内的审计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很难做出成绩,这样就更加难以得到企业的认可,其工作开展就更加艰难,如此就步入了恶性循环。
第三,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审计能否客观,公正及权威。《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专业知识,还应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但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总体偏低,据统计部门对几个大城市有代表性的企业的调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是财会出身,甚至有些还未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加之我国内审准则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方面还有一些法律空白,许多内审机构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的约束和指导。这就大大降低了审计工作的科学、严谨性,增加了审计工作的法律风险。
第四,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大都是单位的内设机构,基本上都处于管理层之下,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经营者服务。因此,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和相关人员利益的制约,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及权威性,都得不到保障。
第五,内部审计的范围狭窄。一方面,在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由于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一直把内部审计功能定义为查账,从而把内部审计设置在财会部门中间,形成了财审合二为一的错误架构,这样就降低了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地位、权限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部门也没法对企业的各个方面做出全面、公正的审计。
第六,内部审计方法单一、落后。目前,企业内部审计普遍还使用事后审计、静态审计和现场审计单一的落后方法。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通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审计工作内容大大扩展,工作内容也极大增加。此时,审计手段若依旧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素质不高的内审人员手工操作,其科学性和权威性便无法得到有效证实。
四、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
第一,完善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明确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标准,第一个层次的标准是《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第二个层次的标准是内部审计章程;第三个层次的标准是由内部审计机构指定的审计手册,企业内部适用于内审机构的政策和程序,适当的审计技术和工具,企业和内审机构的发展计划等组成。另一方面,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保证其结果的权威性。
第二,明确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位。在企业内部开展有关内部审计的培训,使企业相关人员全面充分了解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并积极营造内部审计的环境。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一方面,内部审计是企业所设定的短期或长期目标实现所必需的条件,内部审计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另一方面,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且内部控制系统能够随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督与客观评价。
第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提高审计质量起着根本性作用。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就尤为重要,这一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内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倡继续教育,内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会知识,还要熟练其他相关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水平;二是鼓励审计人员通过工作实践,及时总结内审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审计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局面的能力;三是要在进一步完善审计队伍的招聘制度,实行执证上岗,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其爱岗敬业的热情,使审计工作队伍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加强内审人员政治素质教育教育,树立内部审计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使其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责任心,高度的事业心、良好品质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四,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保证企业内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是内审部门重要特点,也是保证其工作客观性的重要基础。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相比在设置上应具有较高的地位,对其他职能部门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其审计工作应由企业第一负责人带领操作,审计部门对其负责并直接汇报工作内容;二是负责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及经费来源等方面应具有的独立性。
第五,扩大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随着内部审计目标的重新定位,内部审计的职能从审查财务、经营活动扩展到管理领域。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经济业务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检查监督,更关注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关注组织经营的未来前景,并融进了风险管理的新内涵,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风险因素、预测经济前景。从而,内部审计的职能大大扩展,其作用也将明显增强。
第六,加强内部审计方法的创新。引入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如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能较好地满足审计工作中对数据采集、计算、查询、排序、筛选、判断、分析等要求,利用统计抽样、数理统计、数学模型、投资分析、流程设计等数字加工技术,方法灵活多样,适应审计对象发展的需要,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企业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注重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使企业不断完善间接控制,不断加强宏观调控,最终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变大变强。
参考文献:
1、杨文缨。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经纺,2006(1)。
2、许天祥。如何做好内部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刘科。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
4、黄群。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成因分析[J].时代经贸,2006(33)。
5、姜晓丽,候佳,曹宁宁。从风险管理谈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整合[J].中国内部审计,2005(4)。
6、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7、张永革。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特有职能[J].中国内部审计,2006(10)。
- 上一篇:小议治疗肾病
- 下一篇:小议水利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