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透析
时间:2022-02-16 03:16:00
导语: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高校财务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而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环节,因此财务管理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管理不可替代的。
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对实践工作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多样化。然而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也突显了自身的复杂性。然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无论在观念上、管理上还是人员素质上仍存在很多不适应,财务管理状况不容乐观;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财务部门未能在资金管理、经营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发挥监督和参谋助手作用,导致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学校各级领导和财务工作者面前的一大任务。
一、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财务人员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急需更新。
一直以来,学校的财务工作只是单纯的行政财务收支核算,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不高。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没有跟上,忽视高素质财会人员的配备,财务部门在重大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也参与较少,未能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监督作用,导致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其次是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滥用会计科目,不按正确的会计科目归集核算,造成会计资料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信息。
(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高校虽建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在实践中严格执行,使制度仅限于理论的展现,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二是随着高校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深入发展,在资金的对外投资、物资采购、基建项目等领域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甚至引发了刑事案件。三是内部控制范围不够广泛,预算外资金管理不严。
(三)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执行控制乏力
预算管理是学校安排年度财务收支的计划文件和执行依据,且涉及到高校经费活动的各个方面。目前,部分高校预算管理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预算管理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二是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属于学校或部门的很多预算外收入未纳入学校综合预算,不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和高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三是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四是预算执行力度弱。此外,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预算经费的使用效益难以做出正确、完整的评价。
(四)高校资金筹措渠道较少,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有待加强
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率,改善办学条件,把高校建成“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一流大学,已成为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艰难地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相关建设资金,而大多高校选择利用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支持。但是银行贷款是学校的借入款项,其实质是一种负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然而,一些高校对银行贷款的风险意识薄弱,责任意识不强,使得学校经济的承受能力远远低于贷款的规模,学校的财务状况在一段时期内严重恶化。
二、相关原因分析
(一)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是许多高校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高校忽视了会计人员在思想上、业务上的提高,定期的会计人员培训也只是注重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目的。如果高校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水平不高,那么财务人员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往往会以领导的意志为标准,不能坚持原则,严重影响财务工作的客观公正,这也给财务监督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甚至会为私利而犯法,给国家和学校的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轻视成本核算,经营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工作。给钱办事,学校财务部门无形中变成了政府的钱柜子,成了单纯的记账室。既无长期打算,也无通盘筹划,经营理财是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是成本核算。因此造成不讲效益,浪费严重。
(三)领导经济决策缺乏科学性。
三、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财务人员培养,全面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切实转变观念。
随着高校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除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外,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更显重要。按照《会计法》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加强高校财会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应按照“三个层次、三个方面”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精良的财会队伍。做到鼓励财务人员钻研业务,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准确把握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改进并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高校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高校竞争力。
(二)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
(1)高等院校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学校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2)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把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规范运行。
(3)制定出最佳的财务计划、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最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利用学校各种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4)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5)及时、真实、完整地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为学校领导的经营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
(三)强化高校的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分析财务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防止高校收入流失,资金转移、有效监督费用支出的关键。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中,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以预防控制为主,防止发生不法行为。二是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特别是对外投资、物资设备采购、基建项目招投标、学生招生及收费等。三是注重责任牵制,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各部门及上岗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要制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
(四)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研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高校预算是学校年度内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可控制支出的依据。强化预算管理,一是要把部门预算和校内综合预算合二为一,部门预算就是学校每年执行的预算;二是推行校内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单位,对学校所属的各部门要求其编制预算,编制方法方面,要试行和推广“零基预算”法,克服学校预算内容不实、约束不强和执行不力的情况;三是实行预算经费定员、定额管理,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一般公用经费均按定员、定额来测算,对专项经费实行滚动预算,建立预算项目库;四是完善预算的调整制度,对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相应的规定。五是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优化资金的支出结构和确保资金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预算更趋公平、合理、透明;六是按照《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对高校财经工作的领导要走高水平、专业化的路子,强化内部控制,编制和执行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督促本单位降低消耗、节约费用、优化支出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七是运用财务管理理论的原理、方法,结合财务实际工作,确定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制定和完善财务分析评价制度,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结合“利益相关者产权论”的原理,将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为“相关利益主体价值最大化”,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研究,使学校预算编制和执行与之相适应,提高学校资金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友清.高校财务管理若干问题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6(6).
[2]崔艳萍.高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与防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3).
[3]陈晓荣.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财会月刊,2008(30).
[4]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 上一篇:完善金融税收体系思考
- 下一篇:入世后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对策综述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