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的应用

时间:2022-06-07 03:33:25

导语: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的应用

机电自动化技术源自传统机电技术与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完美结合,这种技术合作方式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企业借助在生产领域应用此种技术,实现了设备的高效运行以及对产品工艺生产流程的优化控制。

1国内机电自动化技术研发前景展望

从上世纪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工业企业广泛引入\应用之后,其日渐成为现代工业企业所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国内工业领域,在技术研发应用方面同欧美国家相比,存在发展滞后等问题。不过在党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这一全新发展战略的影响之下,以及全社会对于技术革新之于国民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价值认同,未来国内机电自动化技术将具备广泛地发展前景,在提升国内工业产值的同时,拉动GDP的增长。

2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智能化发展态势。自人类步入新世纪以来,智能化这一概念在诸多领域被广泛地提及,工业领域亦不例外。随着机电技术实现智能化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工业生产领域将实现传统人工操控作业依赖程度的下降。2.2网络化发展态势。将互联网技术视为改变与颠覆社会公众生活模式的主导性技术毫不为过。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工业领域,将有效地提升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确保机械设备处于高速、稳定运转状态。同时,互联网技术大大提升了远程操控作业的实效性,这是其它技术所无法取代的。2.3模块化发展态势。从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整体技术架构情况来看,此种技术涵盖了多项技术类别,所涉及的技术节点也较为复杂,前述情况的存在为此种技术的研发、应用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通过对此种技术所涵盖的不同技术类别实现模块化整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操控实效。因而可以确保企业在这些标准单元基础上,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产品的规模。要实现如上功能,还需要制定各项原则和标准,以便符合产品的标准。2.4自动化发展态势。此种发展态势意味着,未来一个时期之内,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机械设备将依托人工智能地引入,实现无需依赖人工操控作业的自动化运转。对于企业以及技术研发结构而言,其应当在推动机电技术实施自动化研发升级的同时,考虑怎样依托此种技术为公众生活以及社会生产提供更多的便利,以便使此种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实现对人力劳动的解放。

3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的实际应用状况

现阶段机电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的实际应用包括:机械设备诊断领域的实际应用状况、水泵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状况、自动操控领域的实际应用状况。3.1机械设备诊断领域的实际应用状况。依托此种技术的引入与应用,能够推动传统的机械设备诊断技术实现技术升级,能够实现对正处于运转状态的机械设备的工作与运转情况地实时监控,改变了以往依赖人工进行设备状况检修的繁琐性;同时,此种技术亦能够提升设备检修效率,这也是以往人工设备检修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在设计机械产品时:①考虑机械产品的成本,也就是机械产品的经济性。机械产品在制造的初期就要做出合理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尤其是再利用的成本和污染物的处理等;②对机械产品的再利用和可拆装性进行设计与分析。而将机电自动化技术运用到设备诊断中,就可以在不拆卸设备的基础上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掌控,进而在发现故障时,实现对故障部位的快速排查,为后续的设备维修提供便利和帮助。3.2水泵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状况。水泵将原动机中的机械能传送给水泵中的液体,通过对液体加压实现液体的传输。水泵的运用非常广泛,在石油工业、化工以及冶金等产业中的运用非常多。从安装水泵设备的环境来看,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水泵设备极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引起设备故障,如设备受潮、温度升高等情况,均会影响到水泵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与应用,能够在确保水泵设备发挥稳定功率的同时,还能够根据工作环境对水泵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调节。3.3自动操控领域的实际应用状况。通过自动化控制机械制造,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解放了人们的双手,还提高了机械制造的精确性,将机械制造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将计算机和现场的网络进行有效的连接,就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对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计算机是通过对设备产生的一系列的数据的自动处理并且进行分析,实现对机械制造进行监控,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还可以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疏忽、差错,进而影响对机械制造的控制。

作者:张振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孔令云.基于CDIO的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5):113-114+119.

[2]魏觉.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与建设工程机械行业[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0(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