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标准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1-07 10:44:29
导语:机械工业标准体系的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福建省机械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全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带动下,福建省机械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全省工业主导产业作用日益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临港重化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1]。“十五”期间,福建省确立了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加工和化学产品制造业为该省经济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截止2011年,全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已经达到4471.2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4.2%,占全省工业GDP的17%。其中出货值942.0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9.7%。虽然机械工业作为福建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极大支持了全省经济的发展。但是外部世界经济环境严峻复杂,同时福建省机械产业也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艰难阶段,因此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机械工业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组织结构方面,小型企业比重过大,多数企业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对高端装备的研发能力不强;发展模式较为粗放,产业建设重复性较高,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基础性产品力量不足,导致超高压变配电设备、高度轨道列车等主机产品过度依赖进口,大大增加了成本[2]。因此,福建省应进一步规范机械工业生产,细化工作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方能提升企业、行业市场竞争力。
2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就标准制定的数量来看,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超过上万个,机械工业企业也纷纷制定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相关企业标准,以满足总体市场发展的需求,在行业内初步建立了与国际市场同步发展的机械工业标准体系。从福建省层面来看,近年来也加快了研制机械工业地方标准的工作进度。然而,应该看到的是,随着国际贸易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际市场的培育对机械工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实施的标准无法及时、快速地针对其作出反应。现行标准在总体结构、内容等方面均存在缺陷,存在如下问题:(1)总体水平低,不适应机械工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标准总体结构不合理,在制定标准中,多数都是针对中低端的机械产品,而目前急需的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失,包括能加速发展机械工业的高新技术产品标准、重大技术装备标准,以及专用基础设备标准等,许多机械工业的先进科研成果未及时应用于标准研制,是导致高新技术标准不足的重要原因;现有的标准更新滞后,某些机械产品已应用了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对应的标准却未能及时修订。据有关数据显示,已实施的机械工业标准中,实施时间长达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高达46%以上、而行业标准则高达30%。由于标准化工作总体水平偏低,过分迁就现有机械产业技术水准的标准大量存在,导致市场领域流通的许多机械产品虽达到标准要求,却不具备竞争实力,本土的机械产业面临严重威胁。(2)未能与国际接轨,不利于提升机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机械工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下简称采标)比例偏低,在多达1.3万以上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采标数量仅达4462项,采标率为32.5%,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采标数量分别为2735项、1727项,采标率分别为60.4%、18.8%;此外,采标更新滞后,采标标准未能随着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修订或废止而作出对应调整[3]。(3)服务能力有限,标准化工作效能偏低标准只有推广实施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因此,只有用户获取标准、解读标准、实施标准,标准的作用才能落到实处。然而机械工业行业标准化工作总体服务水准不高,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效能偏低,缺少便捷、公开、实时更新、真实可靠的标准化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大量标准化科研成果无法在合理的时限内实现推广应用,难以实现及时、有效、准确的标准化服务。综上所述,由于缺乏机械工业标准整体发展框架,标准之间协调性、标准制定的水准和标准管理都相当混乱,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标准体系势在必行。机械工业标准体系构建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充分体现出该领域各标准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清晰展现出标准与标准之间的内在关联。科学的标准体系有利于掌控工作全局,也有助于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规划标准制修订工作。
3福建省机械工业标准体系构建
(1)构建依据标准体系应参照GB/T13016-2009《标准体系编制原则与要求》的内容要求进行构建。标准体系由标准结构图和标准明细表两大部分组成,结构图相对比较稳定,明细表则可以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随时增补。结合上述要求,参照了其他行业的体系构建经验,将机械工业标准体系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通用基础标准、通用管理标准、产品及技术服务标准。而在产品和技术服务标准的分类则参照了GB/T4754-2011《国民经济学行业分类》,并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机械工业生产实际分布的领域情况,对其进行了详细划分,形成了福建省的机械工业标准体系架构,具体架构参照图1、图2、图3。依据上述的机械工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在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网站,以及深圳市标准信息服务网进行了详细分类查找,查找每一子类别相关的标准,获取了机械产业标准信息明细表(由于占用篇幅太大,文中不详细列出)。经过数据统计,机械工业标准明细表中,国家标准121个,行业标准118个,地方标准7个。(2)标准体系分析①标准分布情况a、标准数目总体分布了约49%,而行业标准占了48%,地方标准所占比例非常小。这说明了福建省机械工业标准以国家和行业层面为主,地方标准在机械工业标准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较小。b、各子行业数目分布机械工业体系中的产品及技术服务标准种类繁多,包含的子行业也多,因此分析各个子类别中的标准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下图5机械工业产品及技术服务标准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在金属加工机械行业、金属锻造加工机械行业、放置服装与制鞋这几个子类别上,标准数目较少,而服装鞋帽又是福建省的支柱型产业,因此有必要对上述行业加大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研制力度,以规范化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图5机械工业产品及技术服务标准分布图c、标准时效性依据福建省电子行业标准体系明细表中标准的时间点,经过统计分析,得到机械工业标准实施时间分布图,如图6。从机械产业标准实施时间分布图可以看出,机械产业的标准大部分是2003年制定的,已超过国家规定的5年修订一次的时间周期两次,说明标准的更新不及时,高新技术标准研制力度较弱;从2004年到2013年,每年的新标准的数目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这说明,无论从国家、行业和省级层面上已提升了对机械工业标准工作的重视,加大了机械工业标准的制定力度。图6机械工业标准实施时间分布图5福建省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对策建议(1)完善福建省机械工业标准体系,并积极开展体系应用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文中仅对福建省机械工业标准体系架构提出了初步设想,要真正完善该标准体系,还应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规划、引导和组织,形成配套的相关政策和专项资金列支,并号召龙头企业广泛参与。此外,要真正发挥体系的规划、指南作用,还应由质监部门多与相关行业部门沟通联系,确定领导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并出台操作性较强的实施管理办法,确定相关政策及鼓励措施,以规范化运作标准体系的推广应用工作;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等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标准体系的指导、宣贯、实施和持续改进工作。(2)加大福建省机械工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力度,提升福建省机械工业行业竞争力上述数据已经表明,福建省机械工业相关地方标准较少,不能满足省内机械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其他省市,如广东省等存在较大差距,标准研制的数量较少,涉及内容比较窄,研制地方标准的技术力量相对弱。应建立机械制造企业、机械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机构、高等院校共同组成的技术联盟,找准尚未制定标准的空白领域,按照市场需求,开展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力补充。(3)将先进制造技术成果纳入标准,促进福建省机械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按照“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机械工业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力图将高新技应用于生产,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因此,福建省相关政府部门应重点发展机械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并鼓励其将先进制造的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标准,而后上升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并做好高新技术标准宣贯工作,促进整个福建省机械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提升福建省机械工业制造的整体竞争实力,以促进其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林祎闽单位: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新春致辞
- 下一篇:农业保险的模式比较及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