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活塞增强层材料机械加工性能探讨

时间:2022-07-06 11:42:49

导语:汽车活塞增强层材料机械加工性能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汽车活塞增强层材料机械加工性能探讨

摘要:为解决加工质量差、精度低等问题,本文针对汽车活塞增强材料机械加工性能做出了进一步探究,提出了试验方法、检测措施,进而提出了方案,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活塞;增强层材料;机械加工

一般来说,制造汽车发动机都会应用Al-Si铸造合金制成,有的会在第一道环槽中,对高镍铸铁环进行镶嵌,并将耐热钢镶嵌在活塞顶部。之后通过复合材料的使用,如氧化铝或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短纤维铝基复合材料,可强化活塞零件的环槽以及顶部,这样产生的新型活塞便会升级换代。因为陶瓷增强相产生的作用,能够使部位具备有耐磨性以热稳定性有效提升,以此将早期磨损引发的失效问题彻底解决,进而延长活塞的应用寿命。针对增强型活塞的应用,内部存在的Al2O3(SiO2)/Al铝复合材料的优势便是,热膨胀系数非常低、高温强度高等。但是,对于新型活塞开展工业化推广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阻碍因素,例如:制备复合材料以及活塞的加强工艺还需要提升,价格也比较高。实施机械加工复合材料有大的困难。第一种困难正在逐步克服中,但第二种困难,因为陶瓷增强相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所以刀具的磨损会非常快,很难把控好加工的质量以及精度,特别是精密加工的开展,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本文针对汽车活塞增强层材料机械加工性能给出了如下分析。

1试验方法及检测

对于试验内容的开展,选用的金刚石数控车床为HCM-I型精密数控车床。准备好的材料包括:Al2O3(SiO2)/Al、增强相Al2O3、SiO2。其中,有22%以及3%的体积分数,直径范围(0.1~1.5m),长度范围(10~100m)。在试验中,应用的所有切削刀具都是聚晶金刚石刀具PCD[1]。试验的开展,具体参数为,选取vc=65~300m/min的切削速度,挑选5个速度值开展相应的试验。取f=0.8μm/r、2.0μm/r、4.0μm/r、6.0μm/r等4个速度级作为进取量。选取ap=2μm、3μm、6μm、9μm、12μm共5个等级作为背吃刀量。检测工具的选择中,针对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应用Talysurf-6型表面轮廓仪。对于已经完成加工的表面开展微观形貌分析时,选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2]。

2试验结果以及分析

2.1加工表面的质量分析

2.1.1已加工表面开展微观形貌分析分析Al2O3(SiO2)/Al已加工表面AFM形貌扫描图和拔出不同方向Al2O3后凹坑的AFM形貌扫描图,对于已经加工的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时,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前者可观察到增强相Al2O3,通过PCD刀被切断之后的状态。后者为增强晶须与已加工表面平行,拔出刀具之后留下的凹坑。在后者中,可以看见,增强晶须与已加工表面垂直,拔出刀具之后留下的凹坑[3]。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可以得到需要的加工表面图像,其中Al2O3(SiO2)/Al铝复合材料,对已经加工的表面进行精密切削,包括:因为刀具非常锋利,可将增强相直接切断,进而留下断头。拔出增强相,会有相应的孔洞以及凹坑留下。在后者形貌扫描图中,在与切削方向构成一定角度之后,拔出水利方位的增强相之后,出现的凹坑。在凹坑的右侧,存在的白色突起物质,为增强相推挤铝基体之后,出现的驼峰[4]。在后者形貌扫描图中,为与切削表面相互垂直的增强相,或者将大聚集物在复合材料中拔出,产生的大型凹坑。在切削增强相当中,被刀具压碎的部分,会在已经加工的表面重新压入,进而有凹坑留下。铝基体当中,增强相被直接切断产生的断头以及压碎之后碎块、脱落之后的积屑瘤碎片等很多的磨料耕犁,会沿着不同的切削方向,产生不一致的凹坑。由于推挤以及擦划,造成的驼峰,形状各不相同。此外,会沿着vc、f、ap不同的方向,出现沟痕,且高低不平。已经加工的表面增强相四周,会由于集中起来的应力,发生裂纹。此外,Al2O3界面会有破损情况。制作复合材料时,会使增强相存在聚堆的情况,所以切削表面铝基体结合增强相之后,会使产生片状铝基体剥落降低[5]。2.1.2表面粗糙度的轮廓仪检测对于不同的切削工况,会有不同的加工表面粗糙值。在评定粗糙度值的范围当中,例如:垂直方向有0.5m/格,评定的长度为0.25mm×5。其中,在将切削速度提升之后,表面的粗糙度开始减小,这一点一致于45钢切削时的规律。2.1.3影响表面粗糙度值的因素分析对比切削铝基体材料,Al2O3(SiO2)/Al采用的精密切削,已经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受到的影响因素会更多一些,如果将相切削变形的破坏形式加强,强化切削的用量、PCD刀具刃口钝圆半径rn、材料自己的属性等,都会对表面粗糙度产生很大的影响[6]。其一,最关键的一项因素,是增强相因为刀具切削发生变形,产生了破坏。在试验中发现,Al2O3被刀具直接切断,凸出量产生的最大相,只有6.77nm,直径为434.60nm。事实说明,属于Al2O3的晶须。这是因为增强相具有0.1~1.5μm的直径范围,对其表面粗糙度开展检测时,数值为Ra6.35nm。将Al2O3拔出,会有凹坑量出现,其中差值最大为30.89nm,检测中,存在Ra122.10nm表面粗糙度数值。对比分析可知,两者相比,大概相差5倍,表面具有的粗糙程度,有20倍的差距。因此,切削材料当中,加工表面的精度把控具备很大的困难。针对拔出之后存在的凹坑,即使最小的凹坑,范围也有50~750nm。增强相与加工表面相互垂直被拔出,凹坑的深度,可以达到100m;其二,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验中,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一组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检测,从数据中可以得出,表面粗糙程度会逐步减小,这与切削速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铝基体无论是弹性还是塑性变形,都开始减小,复合材料各相当中的变相更加协调,减小了裂纹数量以及磷刺的数量。此外,在试验中还会发现,利用AFM获取的数量,与粗糙度轮廓仪数据相比较,要更小一下,这一问题是由于评定范围没有轮廓仪大的原因。同时,PCD刀具的刃口钝圆半径也会影响表面粗糙度。只有比较小的钝圆半径,才会让概率比较大的增强相,利用直接切断的形式直接剪断。总的来说,这类铝复合材料,需要对大部分的Al2O3保障,使其被直接切断,才能对精密级的加工表面进行获取。

2.2分析加工变质层

2.2.1分析变质层的形貌针对材料开展精密化切削时,与以往采用的粗加工形式相比较,力量方面、切削热都要更完善一些,但是加工变质层依然存在,只是相对薄一些。对于加工变质层的观测,借助SEM照片可以看出增强相的趋势为破碎、细化,并且开始转向切削的方向,之后会重新组合排列。加工变质层主要有三层:其一为缺陷聚集层;其二为细化以及硬化层;其三为硬度衰减层。缺陷聚集层最突出的缺陷便是有孔洞以及裂纹[7]。2.2.2加工变质层显微硬度检测与分析显微硬度计的使用必不可少,会针对加工变质层产生的显微硬度做出非常细致的检测,以此得出关系曲线图,即显微硬度与距表层深度。利用该关系图的分析可以得出,与切削一般材料对比,共同点为,产生的加工变质层深度,切削参数对其造成的影响会非常大。一旦vc、f和ap有所加大,都会使HV有所加大,显微硬度在最高处,与地面的表面距离大概15μm处,但是在大概27μm处,显微硬度与基体的硬度更加接近。切削表层当中的显微硬度,并不属于最高的因素便是因为切削表面温度与里层相比较,会更高一些,所以会对铝基产生松弛以及软化的效果,降低铝基体的位错密度,以至于减小的显微硬度。变质层增高内部硬度的关键原因主要有:①在增强相的周围,最显著的区域为两端铝基体,应力集中并不小,所以切削铝基体之后,有非常大的位错聚集密度存在,强化了硬度。②切削当中,增强相由于存在的剪切应力作用比较大,所以会有细化以及断裂问题,进而增大了硬度。③切削开展时,后刀面深入的区域需要直达工表面的第三变形区,铝基体有塑性变形问题出现,以至于增强相发生转动,方向为沿切削方向,所以硬度值会有所加大。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一旦增强晶须开始有同一方向进行排列的趋势,CO数值便会越大,按照随机方向排列的CO便会比较小。在对形成加工表面的过程中,变质层中存在的增强晶须,沿着切削方向多次有所转动,使得CO值有所加大,所以变质层的强度有所加大。

3结语

总之,PCD刀具对Al2O3(SiO2)/Al铝复合材料进行切削时,获取的精密级已加工表面较为理想。增强晶须的概率比较大,Al2O3通过刀具被直接切断,可进一步保障精密加工的表面,增强须在拔出之后,可对表面粗糙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是主要因素。利用精密的切削工况,依然会有一层比较薄的加工变质层出现,同时内部具有的增强晶须,会沿着切削方向有所转动。

参考文献:

[1]李世红.汽车底盘常用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研究[J].冶金与材料,2019,39(01):82,84.

[2]邱加栋,闫勇刚,黄冠星.汽车活塞增强层材料机械加工性能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8(005):58-61.

[3]郑永刚,张国华,赵士博,等.车用发动机复合材料增强活塞分析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2.

[4]饶牧成.铝活塞材料性能增强途径探讨[C]//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年会,全国半固态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高层论坛.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湖北省铸造协会;武汉铸锻热行业协会,2011.

[5]陈艳,唐前鹏.内燃机活塞材料及其强化工艺研究现状与展望[J].热加工工艺,2013,42(014):8-10.

[6]闫建.轻质机械活塞材料的成分及热处理工艺优化[J].热加工工艺,2018,47(8):189-191.

[7]王金玉,邱亚男,孙晓帮.可控悬架减振器活塞杆制造工艺的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7,03(3):38.·25·

作者:左冬晓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