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2 13:20: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机械毕业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机械毕业论文

本科机械毕业论文

1机械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原因分析

1.1机械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专业近三年的毕业设计成绩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通过将近三年的成绩对比,发现以下现象。(1)由表1中可看出,最终总评成绩获得优秀的比例均低于5%,与学校要求的优秀率达到15%的目标相差甚远。(2)毕业设计的平均分有下滑趋势。(3)2012年与2013年相比,虽然平均分相同,但2013年的优良率低于2012年。通过参加毕业设计小组答辩,发现还存在三点问题:一是部分同学的工程表达能力较差,无法用图纸完全描述出自己所完成的工作;二是部分同学的图纸没有按照机械制图相关标准进行绘制和标注,图纸不规范;此外,还有小部分同学的文档编辑能力较差,导致论文格式不规范。

1.2原因分析

上述数据表明,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总体出现下滑现象,结合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选题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查看全文

浅谈大学本科工科专业教育理科化现象

一、调研专业的选择及研究方法

工科专业类别众多,按照一级学科划分就有31个,每个一级学科又包含若干个不同的本科专业。在所有的工科专业中,机械类专业最具有代表性,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机械装备的研究、设计、制造、维护、管理等工作,因此选取该类专业作为调研对象很有代表性。机械大类最具代表性的一级学科为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下属第一个专业就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该专业应用面广,招生人数最多。全国工科大学一般都设有该专业,有些综合性大学也设置了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及管理工作。鉴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工科类本科专业,本文以该专业为对象展开分析研究。笔者选取了国内6所大学,涵盖国家“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和地方高校,具有广泛性。本次调研以这6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近两年的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及论文为基础,分析目前工科教育理科化的程度及导致工科教育理科化的原因,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分析

对于本科生培养来说,最为重要的环节当数毕业环节非常重要。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具体的研究、设计或工程项目,使其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并使其具备初步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毕业环节的选题最能反映学生培养的方向。合理的选题应该关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研究,使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程能力。但目前很多教师在毕业论文环节只能指导学生进行理论研究,而未能指导学生开展工程问题研究,以致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无法通过实践得到提升。表1列出了2017年和2018年6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环节选题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6所高校该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存在较为严重的理科化现象,有的学校理论研究选题占比已经超过40%。理论研究选题侧重培养学生对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及研究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由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将来要从事机器和装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工作,这样的毕业设计选题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也看到,6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部分来自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很少有来自企业的实际问题。以某大学D为例(见表2),该专业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的毕业选题中,80%以上都是指导教师自己拟定的,不到20%的题目来自企业。这个比例是十分惊人的,说明目前的大学工科专业与生产实际已经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自拟题目一般来自教师自己的科研项目,没有经过细致思考,缺乏实际的应用背景和对象,这对于学生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很多自拟题目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且过于理论化,不适合作为毕业环节的题目。这些题目明显属于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偏向于学术型的研究题目。这类题目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不对题,大多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大;二是题目很深奥,本科生进行研究会很困难;三是研究过程中只能用到一小部分所学知识,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四是学生没有机会对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应用。这样的题目可以作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课题,但不适合作为本科生的毕业学位论文题目。此外,除了毕业环节的选题存在严重的理科化现象,有的题目严重偏离专业性质,有的题目过于简单,明显不符合专业要求(见表3)。这样的毕业选题无法使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更无法培养和提升本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大学工科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存在严重的理科化、学术化、自拟化问题,与目前大学教师队伍的现状有关。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很多老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只有少部分老师曾经在企业工作过。这就导致大多数教师只能做理论研究,无法与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以某大学D为例,表4列出了该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背景。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学工科教师队伍中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很低,而没有企业经历的教师往往很难与企业进行合作,也难以解决企业的技术问题。这也是导致毕业选题过于偏重理论研究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工科本科生毕业环节选题理科化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毕业论文选题真实反映出了工科教育理科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选题属于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有差距。这样的课题研究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但无法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另外,很多选题与学生的专业无关或者关联度很低。这样的选题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严重阻碍了工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工科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理科化倾向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高校普遍存在重学术论文、重科研成果而轻教学的现象。在职称晋升、考核等方面,学校过分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导致广大教师普遍将精力投入在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上,而轻视了教学,认为从事本科教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二是工科专业的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大多数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无法与企业有效合作,难以解决企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在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时只能纸上谈兵,无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大学工科专业毕业选题的理科化现象反映的正是工科教育的理科化现象。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改进建议。1.强化毕业环节的培养。指导教师一定要具备企业工作的经历或能力,否则就很难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因此,高校应该倡导教师到企业参与实际技术工作,提升他们的工程应用能力。另外,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应尽可能与企业实际问题相结合。即使是源自科研项目的选题,也应有利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在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选择上,高校要严格把关,剔除与专业完全不相关的题目。2.强化实验、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工科专业要依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实验、实践、实习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效果。对于校内实践环节,各专业一定要确保所有学生参加,并强调实践内容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相关性。企业实习不应采用参观式的教学模式,而应采用学生顶岗培训、顶岗操作的模式,通过实际动手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3.强化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现在的工科专业在创新实践教学方面尚未形成常态化,而且多是象征性地开展创新教育,且不是面向所有学生。然而,创新实践教学是目前新工业革命对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所有大学都要确定创新教学的课时,让所有学生都参加创新实践活动,使创新实践教学成为工科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创新实践教学应该走出校门,与企业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逐渐提升企业所需的工程应用能力。4.改进教师评价模式。大学工科本科专业教育出现的理科化问题,很大程度上又与近年来大学普遍推行的教师评价方法相关。因此,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模式必须改变。每所大学都要认识到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师评价时要考虑教师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教学效果等。另外,工科专业教师评价体系中应该引入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评价内容应从仅仅重视理论研究水平转变为理论研究水平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在工程领域的创新创造能力并重,促进工科专业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研究能力,成为本专业实际应用的技术专家。

查看全文

小议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关键问题探讨

摘要:毕业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也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内容。本文从科学选题、落实开题环节和保证毕业设计答辩质量等关键环节阐述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1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1]。作者结合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从科学选题、落实开题环节、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

2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另外,系与系之间和各系内部之间的设计题目在难度和分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查看全文

科研项目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科研项目为资源数据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引导模式.对该引导模式的运行流程进行了研究,并以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设计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资源数据库;引导模式;人才培养

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将有600多所高校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约占高校总数的50%[1],这对于培养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最重要的培养环节之一,是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够全方位、综合性地校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对本科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梳理、消化、巩固和升华的过程.它不仅能促进本科生的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化,而且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和调整路径,因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引入科研项目并进行有效引导,对于提升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和推进科研项目进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高校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用模式还存在不少问题:①目前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普遍采用导师命题和学生自选相结合的方式,这样的选题方式往往存在简单化、流水化和重复性的问题,从而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深度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②一届又一届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累积下来,会存在题目、内容重复较多的情况,这一方面浪费了优秀大学生的丰富创造力和创新性;另一方面也生成了一部分学生模仿抄袭的可能空间.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其实也反映了教师缺乏对学生科研兴趣和设计方向的引导.③学生作为较优质的人力资源,已经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的科研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及先进性,需要人力来推进完成.如何在两者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种模式,以实现互利双赢、相互促进.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对科研项目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结合进行了研究.张倩等人[3]认为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十分有帮助,是促进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之一.高晓光等人[4]对国防型科研项目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定义、优势及面对的挑战和应对方法进行了研究.吴功德等人[5]认为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应对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吴伟辉等[6]通过结合科研项目及创新设计展开毕业设计指导,并且远程交互监督学生毕业设计进展.李会荣等人[7]分析了毕业设计引入科研项目的优势,并在选题流程、实施过程等环节进行改革实践,提出了有益的思考及建议.张朝辉[8]认为结合科研项目能够提高毕业设计选题的实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科研项目在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拓展.本文则提出了一种以科研项目为资源数据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引导模式,构建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源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并探索应用型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化管控机制,为改善我国应用型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支持.

1引导模式

科研项目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引导模式是将科研项目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导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全过程中,通过过程管理提升本科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合作共赢.

1.1引导模式流程

查看全文

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与创新能力

一、引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落实,高校的“创新”工作正逐渐点燃。毕业设计因其具有较强的设计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已成为应用型院校工科专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仍采用传统研究型的毕业设计形式进行下去,将有违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初衷,不仅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多元化需求,还不能符合差异化人才培养的趋势,更谈不上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如何对毕业设计形式进行改革,解决当前大学教育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探讨的问题[1]。

二、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已近20年,毕业设计却一直沿用传统的形式至今,不同于文科、理科或一般性学科的毕业论文,工科毕业设计一般包括实习报告、任务书、开题报告、设计图纸以及毕业设计说明书,其特点侧重研究、缺乏实践,对应用型本科而言,传统的毕业设计形式难于实现“双创”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使毕业设计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不仅影响了质量,还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装备专业,或称装控专业、过装专业、过控专业)作为机械、控制与化工的交叉学科,涉及原先的化工机械、炼油机械、矿业机械、建材机械、轻工机械、自动化等专业。本文以装备专业为例,通过网上77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选题过度集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毕业设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查显示,装备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行业类别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环保、通用机械制造、制药、食品轻工、科研技术、机关单位、IT电子行业和其他行业,分布情况见图1。并且不同高校的装备专业,其就业方向有明显的倾向性,如中国石油大学的装备专业就业明显倾向于石化企业,毕业后从事石化行业的人员约占61.3%。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装备专业则主要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毕业后从事装备设计和制造、检测以及控制方面的人员较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类型分布情况见图2,其主要集中在设备管理、生产制造、技术研发、技术支持、销售和其他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市场需要装备专业各方面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也符合装备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准则。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可知装备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从事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检测、过程控制、设备管理、安全保障、运行维护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开设了压力容器、流体机械、机械设计、故障诊断、装备制造、过程控制六个方向的专业课程[2]。不同专业课程题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毕业设计选题明显偏向压力容器、流体机械和机械设计三门专业课程,而机械故障诊断、装备制造、过程控制方向的题目却为零。对毕业设计选题情况再进行细分,发现压力容器专业课方向选题占总数的63%,其中,换热设备选题占32%,储存设备选题占21%,反应设备选题占10%;流体机械专业课方向选题占总数的10%;其他机械设计类选题占总数的27%,选题类型分布情况见图4。这种选题严重“扎堆”的现象同装备专业“重视实践应用、可选方向较多”的培养计划不相符,不仅影响到部分学生“学无用武之地”,部分教师也会因毕业设计的形式单一而无法利用学生资源来搞科研。并且,选题的过度集中,其题目必然会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显然不符合现代市场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人才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3]。(二)题目侧重设计,缺少其他领域选题。市场需要多元化的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是多层次的,所以毕业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层面上,更要向其他专业领域延伸。比如,在压力容器制造领域、在役设备监测检测领域、现场控制领域、成套设备管理领域、安全保障领域、运行维护领域等,同样需要借助毕业设计环节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但这些领域往往不能很好地用传统的毕业设计形式来表现,这就需要毕业设计采用其他的形式来补充,因此,要对毕业设计的形式进行创新,进行改革。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的单一必然会影响到内容的缺失。要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题目来充实。虽然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装备专业具有良好的专业积累和硬件水平,在师资力量、设计资质、实习基地方面均具有较强实力,毕业设计题目以科研工程项目为背景的占70%,但毕业设计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主要用设计图纸和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形式来表现,这不利于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三)缺乏个性指导,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教育强调因材施教,研究型高校的毕业设计强调理论性、学术性,题目偏向“重理论,轻实践”;若应用型院校的毕业设计还墨守成规,不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必然会导致部分毕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输出质量,还有违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实践,懂理论”的原则。应用型院校的毕业设计形式应侧重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如何满足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共识。单一的毕业设计形式,显然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力及特长,毕业设计在内容上要允许多样化,在形式上要体现多样化。

三、多样化与创新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养成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研究型毕业设计形式单一,内容受限,已不能满足大众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毕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多样化、需要创新。(一)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毕业设计的多样化不是降低毕业环节的标准,不是否定毕业环节的作用,而是解决现阶段毕业环节存在的问题,发挥毕业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4]。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目前,工科专业毕业环节的形式除了毕业设计外,还可以通过创新的形式来表达具体内容,如创新比赛获奖、专利发明、考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发表学术论文、带有学术性的实践专业作品、参与产品开发、参与科研立项或参与项目研究并完成一定工作、成功创业、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方案策划等其他能反映学业水平的毕业实践环节[5]。(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创新竞赛、技能竞赛、创新实验和创新科研中体现,更要在毕业设计实践当中体现。通过对毕业设计内容的革新,将毕业设计同创新与技能竞赛、专业实验创新及科研、校企合作等进行结合,形成了新的毕业设计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创新竞赛题目在形式、内容、难易度等方面都与毕业设计选题较为类似,并且大多数学生也非常愿意结合与竞赛相关的课题进行毕业设计。尤其是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希望把竞赛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若将做过的创新竞赛题目进行拓宽和延展,并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拟定出毕业设计题目,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动手做出实际的系统或演示装置,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近年来国家级、省级创新竞赛,如数学建模、大学生“挑战杯”、机器人大赛等各种创新竞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衍生,将他们同毕业设计相结合,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同时,用创新比赛获奖或专利发明的新形式来代替毕业设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技能竞赛市场普遍反映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岗位适应性慢、缺乏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若学生在学校实验室提前接触相关操作,提高专业技能,取得相关的操作资格证书,如超声、磁粉、渗透检测证书、焊工证书、绘图员证书等,不仅适应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作为毕业设计形式的备选项[7]。创新实验也可融入到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开放的实验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创新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毕业设计借助专业创新实验平台,是培养实践性创新人才,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学生自己可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带有学术性的实践专业作品来代替毕业设计,是一种很好的毕业设计形式。产学研依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各种要素的最佳组合,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获取创新型成果,可促进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动。毕业设计同企业、科研院所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具体项目设计,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新的毕业设计形式,具体形式可以是参与新产品开发、参与科研立项或参与项目研究并完成一定工作、专利发明或者成功创业。

查看全文

毕业论文格式(撰写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为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格式,进一步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结构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文献综述:一般不少于1000字。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同时有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约300—400汉字;英文摘要约200—300个实词。

查看全文

食品设备在毕业设计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构建数量充分、内容丰富的三维设备以及通用零件数据库,使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直接调用,然后一步转化生成工程图纸,过程简单、方便、高效。本文以硒代胱氨酸的合成和制备为毕业题目,对已建立的模型库供进行实践和和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食品设备;3D模型库;本科毕业设计

工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阶段的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重要训练[1,2]。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从多年的从教经验看,学生最感头痛、最吃力、效率最低的其实还是工程图纸的绘制问题。传统图纸绘图一笔一画,一横一竖,面面俱到,细节多,工作量,学生畏难情绪较大,一般学生很少选作需要绘图的毕业设计。单从绘图制图角度考虑,不难看出教学过程中存在两大短板:(1)在传统教学中,教材的编排是以正投影为主线,强调的是平面投影图的绘制。这样出现的问题在于:三维向二维或二维向三维转化过程,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但非机械类学生只有一个学期共48课时的训练,离实际要求确实有一定距离。(2)三维造型在机械领域已经成为了非常主流的绘图模式,在制图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其他非机专业中,特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由于安排的学时较少,或者领导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三维造型的学习和利用基本处于初级或空白的状态。如何突破现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建立满足食品学科的3D模型,供学生在毕业论文根据实际需要直接调用,则既可以解决同学们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完成三维软件学习的难题,还可以使学生轻松、顺利毕业设计,可谓一举两得。本文拟结合食品工厂的实际应用,建立3D数据库。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借助3D数据库,建立模拟食品工厂或复合机械,转化生成工程图纸。

1食品设备3D模型库的构建方法与程序

1.1食品设备。3D模型库的构建方法食品设备3D模型库实际就是通过三维建模构建一系列的食品机械设备。首先,当然是标准(通用)食品机械数据库的建立,采用经典三维软件主要为Autocadplant3D[3],建立各种通用设备,如各种罐、各种泵不同型号、不同尺寸的三维模型;其次,建立非通用设备标准零件的数据库,为非标设备的简单构建以及组合设备的设计提供集成模型块;另外,利用3D造型数据库并根据实际工厂的布置,构建图形化虚拟工厂,并结合三维软件操作命令,建立“一键式”转化生成工程图纸流程;借助3D打印机,打造教学或学生创意模型。最后,当然需要建立3D设备数据库使用规范和操作指南,以供更多的学生规范化使用模型库。1.2食品设备。3D模型库的构建程序具体构建三维模型库需要如下步骤:(1)根据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14类设备,检索常用的尺寸和规格,分成若干小类,并建立简单易用的数据库。(2)对中各类设备,按不同规格(尺寸、压力、类型),利用三维软件绘制三维形象,建立具体的三维设备图形库。(3)食品工厂中涉及到少量非通用设备,市场上需要定制。本项目建立标准零件库,方便非通用设备的组装需要。(4)现代已经建立许多成熟的食品工厂。通过建立的3D设备模型数据库,搭建虚拟的食品工厂模型。并通过三维软件自带的“三维转二维”命令集,使3D图形转化生成二维工程图纸。同时,借助3D打印手段把3D图形转化生成实实在在的3D模型或同学们的创意、想法变成触手可及的实物。(5)三维数据库的推广使用,需要建立详细的使用说明和使用规范,为同学、老师的方便使用提供指南性文件。

2食品设备3D模型库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查看全文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为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格式,进一步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结构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同时有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约300—400汉字;英文摘要约200—300个实词。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查看全文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探析

摘要:应用型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降低的现象仍然存在,多数高校采用重复率检测来保障毕业论文的质量,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应用型高校应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推行多种形式的毕业论文考核管理模式,旨在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提升学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应用型高校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在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的600所将转向应用型的职业教育。随着高校的转型发展,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过渡过程中更注重学生能力和人格全面发展的培养。近些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降低已经引起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一些关于学术造假事件的报道,使得学术界和社会上更为担忧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存在质量问题,加速了高等教育进入“严出时代”的步伐。

1毕业论文质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

1.1毕业论文质量检验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我国高等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高校毕业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一直是衡量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与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要求,明确把毕业论文作为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同时毕业论文质量也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对学生评定的关键依据。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仍然是衡量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检验毕业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1-3]。1.2毕业论文质量检验高校教学质量的最后环节。毕业论文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大学4年教学质量的一个体现,学生4年所学的知识、技能都体现在论文的写作中,论文的质量水平反映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检测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治学态度,在事前规范、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经费和管理投入效用、科研管理的科学性和学术成果检验的成效。如果一个高校对学生论文敷衍应付,那么说明这个高校学风较差;但是如果导师对毕业论文吹毛求疵,那么又会陷入八股文的境地,表示学校缺乏创造力;如果有导师利用毕业论文刁难和卡要学生,那么就预示着学校的学术腐败;如果一个学校学术论文被引用的多,那么说明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很高。1.3毕业论文质量考核应用型本科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应用型本科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应用技术都在论文中得以检验,在论文写作、修改和考核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价值取向、综合素质、科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了全面的检验。尤其是应用型本科的论文,更多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实用能力、实验能力、科学素养、研究方法和创新能力。在论文中学生4年来学习的成功能够得到很好的考核,反映了他们是否能利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作的中问题。学生在提交论文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向学校的考核人员展示他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将来的工作中会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文以载道,毕业论文也是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的体现,那些能够独立完成学术论文,并且严谨治学的学生往往都代表着较高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而连自己的毕业论文都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表明他们对大学4年所学的东西并不重视,也缺乏一个求知和求真的态度。

2当前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

查看全文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探索

摘要: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探讨了民办本科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且对比国内优秀高校,分析了民办高校的劣势及问题,并给出了结论。

关键词:车辆工程;毕业设计;现状

1车辆工程专业定位对比分析

国内学术研究型高校对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为:培养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研究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11年,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根据黄河科技学院“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确立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为:具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汽车工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车辆工程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会设计、善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车辆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对比后可知,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而不是学术研究型高校中的实验研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也正是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将来在社会中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能力,所以毕业设计内容也应该向实践应用方面倾斜。

2国内部分优秀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该校在网上开设选题系统,学生与指导教师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主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并与指导教师沟通具体细节,为日后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内容提供了保障,如图1所示。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指导教师下发的任务书完成各个指标,具体的设计工作量由各自指导教师按照实际题目规定。浙江大学对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进行划分,针对学生不同的差异性,将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分为:汽车机械结构设计类,以汽车机械总体设计图1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流程为目标,以解决汽车生产和实际工程问题为重点,完成设计说明书,附A0装配图1张以及一定程度复杂的零件图3~5张;汽车机电设计类,以汽车电子系统为设计目标,完成设计说明书,附系统控制设计图1~3张、子系统设计图3~5张和控制部分软件代码;汽车分析研究类,以汽车整车或零部件为研究目标,按照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汽车动力学仿真、汽车轻量化分析、汽车电子系统仿真等内容研究,优化汽车整车或子系统的性能,撰写论文一篇,对研究内容得出一般性结论,提出汽车设计的优化建议。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毕业设计模式向国内其他高校吸取经验。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迄今为止,已有2015届(97人)和2016届毕业生(205人),毕业设计历经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学生抽选题、师生见面、教师定期指导、统一答辩等过程。毕业生通过毕业设计过程,进一步将本科四年所学知识整理运用,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部分毕业设计题目如图2所示。2015届毕业设计的选题中有设计和论文两类,学生按照抽签的方式抽取题目,与指导教师一一对应,并且完成题目。做设计类题目的学生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并附上2张A0的装配图和若干张零部图,做论文类题目的学生要求给出支撑论文观点的论证。2016届毕业设计与2015届情况基本一致,不再阐述。目前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3.1毕业设计题目重理论轻实践应用学生根据四年所学知识,在毕业时提交毕业设计,应该反映的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黄河科技学院是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在毕业设计中应该体现明显的创新点,而不是照搬某个车型重新进行参数选择、制图设计,或者对已经成型的论点进行论述。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兴趣去设计一个实物或者根据论文题目去实地调研某项数据,并最终得到一个创新性的结论。单纯的应用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计算会使学生忽视毕业设计存在的意义,且助长“抄袭数据”、“学术造假”的不正之风。设计类题目如“某车型离合器设计”、“某车型制动器设计”等需要学生熟悉整车参数并设计出离合器或制动器并安装在该车型使其与整车传动系统匹配,并用绘图软件绘制A0图纸两张,计算量与图纸要求对于学生均较高,学生基础较弱,大部分学生对此类题目都深感困难,学生迫于必须毕业之前完成,有的就会选择网上抄袭糊弄指导教师,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丧失了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意义。论文类题目如“降价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需要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研究现状对论文题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自己的题目进行实践性调研而得出有价值的论证,而是依靠网络查询数据作为支撑论证的论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自己题目的理解不深刻,题目是指导教师拟定而非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网络上的数据时间久远直接导致降低论文研究的意义,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任务,有的会篡改真实数据,助长了“学术造假”现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