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徐州工程机械产业的竞争力
时间:2022-03-07 03:56:55
导语:浅析徐州工程机械产业的竞争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成套设备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徐州工程机械的进出口总额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仅有8167万美元,到2011年进出口规模达到17.85亿美元,10年增长了近22倍。2011年整机出口6.32亿美元,同比增长96.64%,占全市工程机械出口的65.2%,表明整机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新的提高。(二)外资参与产业领域广泛世界上著名的工程机械公司如美国卡特彼勒、阿文美驰、约翰迪尔、伟世通、德国蒂森克虏伯、利勃海尔等世界500强企业分别以合资、独资方式进入徐州建立生产基地。外资进入的产品领域有主机有挖掘机、叉车、压路机、装载机、凿岩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摊铺机、特种汽车等,配套件主要有车桥、回转轴承、力限器、汽车ABS系统、汽车音响等,同时,为工程机械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日本丸全外运株式会社也投资徐州。(三)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2011年以来,徐州市工程机械海外市场好于国内,重点企业加速海外扩张和兼并。2012年上半年,徐州市工程机械产品实现出口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02%。海关数据显示,徐工汽车起重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泵车、混凝土搅拌车、摊铺机等七类产品出口均居国内行业第一,挖掘机出口居行业第二。徐工集团、布兰肯、卡特彼勒(徐州)、徐州希格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世通重工、巴特工程等企业出口同比增幅均在100%以上。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恢复之际,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还抢抓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遇冷、下滑带来的市场调整机遇,加速海外市场扩张兼并。徐工集团继2011年收购荷兰AMCA有限公司、德国FT公司、凯宫重工盾构装备三家研发制造基础零部件的欧洲企业之后,2012年还建立了总投资2亿美元的巴西生产基地,4月份投资2.2亿欧元完成了对德国施维英公司的收购,逐步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四)国外市场覆盖率不断提升目前,徐州工程机械进出口市场已发展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徐州工程机械出口市场仅有21个国家和地区,到2011年已发展到140个国家和地区。国外市场覆盖率明显提升。(五)融合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加工贸易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以及增加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从2000年开始,徐州工程机械加工贸易业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加工贸易出口由2001年的26万美元到2011年的1.1亿美元,增长了423倍,显示了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战略调整与徐州产业融合度加深的变化。(六)开创国际品牌化道路“徐工”是徐工集团多年来精心培育的自有品牌,徐工牌装载机,2005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徐工”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徐工”入选江苏省出口名牌,自有品牌出口近4亿美元;2011年“,徐工”“、甲”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国际知名品牌。但从整体上讲,本土品牌的综合实力、品牌的价值、赢利能力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制造世界名牌的经济实力、研发费用,从而导致缺乏创名牌的经济基础。进行境外商标注册,创国际知名品牌和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同时成为当前徐州工程机械行业重要任务。
提高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探讨
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已经步入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调整,中东地区建设的需求增长,非洲和中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连续多年投资需求的高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遇到了发展的良好机遇,走国际化道路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徐工全地面起重机、装载机智能化、混凝土泵送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械“四大制造基地”也于今年6月提前竣工投产。投产之后将新增5000台中大吨位起重机、4万台中大吨位装载机和2万台成套混凝土机械产出能力,新增总产能近400亿元。徐州工程机械行业快速迈向国际化,促进产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势在必行。(一)强化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功能进一步强化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主导地位,做强做大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必须加快工程机械基地建设,强化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功能。充分利用国家对加快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政策和商务部加强出口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在专用工程车辆、特种汽车、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等方面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在提升徐州相关装备制造水平的同时,增强基地内工程机械产业研发、制造、贸易、物流的集聚功能,提升行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重点引进和消化吸收开发产业集群所急需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发动机技术、液压件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加强行业上、中、下游配套产品的市场引导,拉长产业链,促进协调发展。通过几年的继续努力,使徐州逐步发展成为像底特律汽车城一样世界著名、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城。(二)加大对工程机械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在众多的工程机械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已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从总体上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规模小、资金紧张、技术雷同、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出口市场单一、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由于徐州市民营企业进入工程机械领域的步伐加快,进一步拓宽了该行业的范围,促使了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发展。但工程机械行业高端产品门坎高,资金需求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受到制约。中小企业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平台,帮助他们获取国际贸易规章、国际市场环境、法律体系、政治风险、国内进出口政策等基本信息,以及资金融通,财税支持等,从而帮助民营企业尽快壮大,形成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在外资、国有、民营企业共存互赢的局面。(三)着重品牌培育,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良好的出口业绩极大地鼓舞了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自主品牌出口也将迎来新的高潮。但是,由于同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已经发现了“徐工”率先占领市场,其他厂家紧跟搭车的现象,企业面临着出口秩序不够规范、售后服务跟不上、知识产权风险以及产品国际认证和国外注册专利保护等问题。除了企业自身的品牌塑造、品牌维护以外,还要对工程机械行业进行在生产和出口资质进行管理,保护国内著名品牌。(四)加快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步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一部分制造基地设在境外,将是中国市场进一步国际化的基本趋势,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外贸易摩擦的一个必然机制。徐州工程机械行业有较好的制造基础,有完备的生产体系,在该行业已经与世界顶级企业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形成了竞争的局面。但与中国较早涉足国际化之路的消费电子类企业TCL相比,徐州市工程机械行业在跨国生产制造、全球配置营销、售后服务网络等方面明显存在弱势,影响其竞争力。政府和企业要联手,共同打造本土的跨国公司,并使其尽快跻身于全球工程机械跨国公司行列之中。
本文作者:寇颖琳工作单位:徐州市商务局
- 上一篇:机械工程教育模式与实践论文
- 下一篇:畜牧档案管理的现状及策略